老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有《道德经》(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其学说包含有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为你深入解读老子其人及其《道德经》。
图书 | 随心悟老子/圣贤指路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老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有《道德经》(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其学说包含有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为你深入解读老子其人及其《道德经》。 内容推荐 他是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也是孔子的老师。他西去函谷关的背影充满神秘,却是中国文化里一幕绕不过的风景。他的学说充满阴柔之美,后人笑谈其女性主义;他倡导虚静无为,却又被视为兵家之祖。他用寥寥五千言贯通天地古今,一个“道”字生出无穷智慧,今后人百般思慕。他,就是老子。本书为你深入解读老子其人及其《道德经》。 目录 第一章 参透变化的道理 一 完善与缺陷 二 “少”即“得”,“多”便“惑” 三 不能太过偏执 四 大智若愚的悲哀 五 凡事当学会变通 第二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 一 聪明的危险 二 如何控制欲望 第三章 物质时代怎样学会生活 一 物质太丰富了并非完全是好事 二 不做守财奴 三 欲望无止尽 四 知足常乐 第四章 做人处世有学问 一 成功的最后一步是放弃 二 不要轻易为诱惑所动 三 强大的时候要知道柔弱 四 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五 心静为上 六 水到渠成,无为而为 第五章 不妨低人一头 一 以低下的姿态居在高位 二 学会普通人的快乐 三 上善若水 四 跪着的兵马俑 第六章 无为的境界 一 明明做了,却像什么都没有做 二 不可强行为之 三 即使你认为是好的,也不能强加于人 四 无为胜有为 五 求学与求道 第七章 竞争的艺术 一 善于退让的强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二 不争而争,不胜而胜 三 越简单越好 四 取胜之道 试读章节 少则得,多则愿。 老子说:能低头就能保全,能委曲就能伸直,水处于低洼地就满,少了就有收获,多了就会失去。因此,圣人以“道”作为天下的表率。不坚持己见,所以才能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能辨是非;不自居自夸,所以才能获得功劳;不自尊自大,所以才能领导别人。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的人没有能与他争胜的。 我们都说老子的思想深奥,实际上他的思想相当简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的道都是来源于自然,他不过是看到了一些常见的现象,然后就有了一些别人很难体会到的感受。也许他是在一场暴风雨中,看到了一些坚强的大树被摧折,而那些随风而弯的小草反而丝毫无伤,因而想到“曲则全”;看到只有低洼的地方在大雨过后才有积水,所以“洼则盈”;他又发现人在饥饿的时候,吃什么都有味,而吃饱之后,则很多东西都没味。 由此他给我们提出了处世的规劝:不要太自以为是,不要太张扬,不要总是咄咄逼人,不要不知足,不要总是与人争霸,要做“老子天下第一”。唯有如此,才能够视野开阔,眼明心慧,平易近人,不使人提防、畏惧、讨厌,甚至仇恨,也就不会给自己树敌,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在这里接连提出了四个“不自”。“自”就是“自我”。这四句话概括成一点就是:人不应只知道以自我为中心。而人的弱点正是绝大多数时候只知道自我,以自己的感受为感受,以自己的爱好为爱好,因而出现一些通病,如自以为是,自我炫耀,自私自利,因为自私自利,就想把天下一切自己喜欢的、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东西统统占为己有。先是为得到这些好处而劳心劳力,后又为守住这些好处而处心积虑,总之不会有轻松的时候,如此一来,这些“好处”实际上成为“负担”,岂不可笑?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真实客观的世界只有一个,可是在不同的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世界。正如古希腊一位叫普罗泰戈拉的哲学家所说:“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可见不同的人,世界是不相同的。在常人的眼中,世界往往就是他们感官所感觉到的样子,高就是高,低就是低,美就是美,丑就是丑,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一切都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所以会有“刻舟求剑”。 而老子目光深刻敏锐,他能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能看到静止后面的变动,看到“曲”如何变“全”,“枉”如何变“直”,“洼”如何变“盈”,“敝”如何变“新”,“少”如何“得”,“多”如何“惑”。看到那些完全相反的东西是如何相克相生,相存相依,所以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总之,他看到了一个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正如和他差不多同时代的另一个叫赫拉克利特的西方哲学家所看到的一样。这位哲学家也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而一般常人是无法看到这些变化的,不说是将来的变化,就是已经发生了的变化也觉察不出。正因如此,常人才会执着于一人一物,一得一失,一时一地。执着固然是令人感动的,可是时间并不因为你的执着而凝固不动,执着又有什么用?生命不会因你的执着就不会消亡,爱人也不会因你的执着就不会离去。你悲伤也罢,哭泣也罢,要发生的还是会发生,你能让自己哭泣一辈子么? 我们总以为金钱是好的,它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切物质享受,甚至名誉、地位、权力、爱情,于是会有人不知满足地追求它。金钱果真总是好的么?也许开始的时候,它的确让你感到生活的享受不尽,让你感到自己是君王,甚至是上帝,是天下最快乐的人、最幸福的人、最了不起的人。于是你越是觉得金钱的好,你就会越是贪求它。殊不知,不知不觉中,金钱可能就把你推到了危险的边缘——不是有无数的人死于金钱么? 既然世界是变化的,人唯有随之变化才可生存。当然,这样的变化不是盲目改变,必须把握时机,该变的时候才变,也一定要变。“随机应变”的道理谁都懂,可能够做到的并不多。不然我们怎么会看到现实中有如此多的人不知节制,不懂收敛,不知改变,以至于把自己逼到困境甚至于死地。 P6-9 书评(媒体评论) 老子是不可忽视的,全世界对老子的重视,不仅仅是哲学,更广义的是生活。生活中随心去读,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所感悟,有所新发现。 ——梁如云(著名作家,安徽省原作协副主席) 这是一部解读圣人的书,充满了智慧且能够给予智慧,离阅读者非常近。 ——张品成(著名作家、海口市文联副主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随心悟老子/圣贤指路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海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523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2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3.15 |
丛书名 | |
印张 | 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