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表的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生活的精彩得益于钟表,轻视钟表,就如同轻视时间、轻视生命。

日出日落,恒久不变的是时间的长河。早在上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学会了观察并掌握时间的运行规律。从日冕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的掌握和度量方式,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密。

如今,世界各国生产的各类手表,繁若星河。据统计,近年全球手表年产量近7亿,形成了日本,香港和瑞士三大产表国家与地区。然而如同一切商品一样,仅有为数不多的著名品牌,以其悠久的历史,出名的功能,可靠的质量,典雅的外观,捕击竞争大潮,雄踞金字塔之尖,傲视同类,历百年而不衰。

内容推荐

当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时,人类就开始对时间发出追问,但时间却无始无终。即使用世问的绝妙好词,也无法表现时问的痕迹,时间似乎让人无法寻觅其踪影。然而,钟表的出现,将浑圆无尽的时间分割成以秒、分、时命名的单元,于是人们的生活便有了规律,有了节奏。那些真正的钟表匠坚信“镌刻岁月,呈现完美”才是钟表业的最终目的。当一款由手工制造的机械表问世时,它代表一种历史,犹如两千年的占罗马竞技场内凹凸的石板记录千年的雪雨风霜一样,为你记录所宵经过的点点滴滴。

今天,钟表不仅是技术产物或诱人的装饰品,它们代表着制造和使用它们的文化。当我们欣赏钟表时,其实也是住审视历史的微观世界。在钟表的类型上,我们能看到技术的发展过程;在钟表的设计上,我们能读到流行‘时的审美观;在钟表的文化上,我们能懂得在时问的痕迹中检视平生。

目录

钟表:时间的印记

宝珀:雕刻出来的时光

江诗丹顿:时间的代名词

宝玑:真正的贵族品位

芝柏:钟表中的蒙娜丽莎

浪琴:优雅到老

积家:精确及创新的象征

百达翡丽:手表中的蓝血贵族

卡地亚:表坛帝王

欧米茄:贵族的非凡品质

雅典:完美时间的演绎者

萧邦:朴实典雅的奢华

豪雅:运动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沛纳海:意大利海军的军表精神

万国:男人时间的标记

伯爵:珠宝计时器

爱彼:与生俱来的卓越

摩凡陀:时间是一种艺术

百年灵:沉稳刚毅的最佳表现

劳力士:与时间永恒

雷达:恒久的情感表达

帕玛强尼:追求和谐与承诺完美

斯沃琪:激情四射的完美象征

豪爵:经典美学的现代展现

试读章节

日出日落,恒久不变的是时间的长河。早在上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学会了观察并掌握时间的运行规律。从日冕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的掌握和度量方式,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密。

日晷是最早报“标准时”的仪器,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是一个有刻度的盘,其中央装有一根与盘面垂直的晷针,针影随太阳运转而移动在盘上的位置。那时,有钱人家里自己也装有这种钟表。

埃及是第一个漏壶钟出口国。它由两个互相叠置的圆筒组成。水从上面的圆筒穿过一个小孔滴入下面的圆筒。水滴完了,就是某个时辰过去了。大一点儿的漏壶灌一次水可报六个小时,然后再重新装满水。

古埃及法老王朝的钟表巧匠甚至制作了装有指针和鸣击装置的钟表,每隔一小时,一定数量的圆球便滚落到金属盖上,发出大声的鸣响。罗马人是埃及漏壶钟的主要买主。清晨,报时人大声地报出钟点,然后,每家每户便往漏壶钟里装满水。

罗马诗人普拉图斯对这样的计时方法很不满意。他写道:“但愿上帝杀死发明钟点的人……因为钟点把我的整天撕成了碎块。以前,我的肚子便是我的报时钟,在所有的钟表中它是最好和最准确的。”

据说君士坦丁大帝曾经有一只奇妙的钟,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也是一只极不寻常的、复杂的计时器。它有一棵树木的形状,在枝丫上坐满所有可能的动物,下面蹲着许多的狮子,时钟一敲,狮子便张开大口,发出吼声。

柏拉图是第一个借助埃及的漏壶制成闹钟的人。他把下面的圆筒挂起来,使它可以旋转,过了一定的时间,圆筒便翻倒,把水倒出,水又流往一个哨管,水流的冲击造成的气流使哨管吱吱作响。每隔同样的时间,柏拉图的闹钟便准时地“吹响”,催促着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学生去上课。

漏壶计时的方法持续了几千年。查理大帝在位时还从诃伦哈里发那里得到过一只装有时针和鸣击器的漏壶钟,它用纯金制成,做工精巧,富有艺术性。直到12世纪,一名僧侣发明了沙时钟,漏壶才逐渐被沙时钟取代。最后,彼得·亨兰发明了平衡轮,克里斯蒂安·海根斯发明了摆锤,在此基础上,才制成了类似于今天的钟表。

据考证,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国就有了漏壶。一张公元前2679年的图样证明中国早就有了类似于印度人和阿兹台克人所拥有的日晷。除此之外,中国人还用另外的方法制作了他们的计时器,例如,他们通过燃烧刻有时间标记的熏烛来计算时间。另外,据说中国的一位制作钟表的能工巧匠,用各种各样的熏料制成了一种香味钟,它每小时散发出一种不同的味道。

不过中国古代的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只能算是古人的计时器。没有嘀嗒嘀嗒的钟表声,都不能称做钟表。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每天仅有一秒的误差,而且,它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这就是钟表与计时器的区别。

国际钟表界都把擒纵器视为钟表的心脏。在瑞士,一本世界钟表界的权威书刊上写道:“现代机械钟表中使用的擒纵器源自中国古代苏颂的发明。”在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的一本书中,也写着这样一段话:“苏颂把钟表机械和天文观察仪器结合起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与胡克同被西方认为是天文钟表的发明人)先行七个半世纪。”因此,完全可以大胆断言是中国人开创了人类钟表史,并影响了后来西方钟表的进展。

瑞士钟表五百年

准确的时间、精密的机械、优美的造型、身份的象征、高贵的价值成为瑞士钟表文化的特征。瑞士钟表文化以高端的品质,过硬的技术领先世界,成为世界钟表工业的奇葩,瑞士工业的骄傲。

欧洲钟表在16世纪初文艺复兴的故乡意大利问世,后来逐渐传到法国、德国和瑞士日内瓦。瑞士钟表业在16世纪中叶出现在日内瓦,开始的发展就和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日内瓦钟表制造业的历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年的时间。日内瓦人习惯把钟表制造业称作钟表首饰业,因为从产生之初到现在,都和文化、艺术、宗教相关的首饰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3世纪,日内瓦已出现了一些专门制作金银首饰的工匠。到了15世纪,首饰的制作不仅形成了专门的行业,而且颇有些名气,各种首饰、宗教艺术用品精致美观,畅销于欧洲各地。1536年,独立的日内瓦共和国宣告成立,随后在新教领袖加尔文的领导下进行了宗教改革,1541年通过了一项法令,禁止工匠制作供天主教教徒祭祀用的一切物品。这一决定给日内瓦的首饰制造业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另谋出路。日内瓦当时各种首饰及工艺品的制作水平非常高,因而钟表制造一经传到日内瓦,有着传统的文化底蕴、熟练的技术工艺和优秀工匠的日内瓦马上如鱼得水,钟表制造业很快在日内瓦发展壮大。可以说,加尔文倡导的宗教改革对瑞士制表业起着促进作用。在16世纪末,日内瓦手表已经因高质量而享有声誉,而瑞士钟表匠们于1601年创建了日内瓦钟表匠协会,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成立的第一个钟表协会。钟表制造业就此在日内瓦发展壮大,所以说日内瓦是瑞士钟表文化的摇篮。

瑞士钟表业的诞生和发展,与法国的宗教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17世纪以前,法国的国教虽然是天主教,但由于亨利四世曾于1598年4月13日签署了著名的《南特赦令》,法国王室一直容忍新教的存在。到了路易十四时,1685年废除了《南特赦令》,取缔了新教,并开始大肆搜捕新教徒。于是,大量的新教徒纷纷从法国逃到日内瓦,而在这些宗教难民中,有许多是技术高超的钟表工匠,他们带来的钟表制造技术使日内瓦的钟表业在短期内有了跳跃式的发展。18世纪初,日内瓦的人口为2.6万多人,钟表工匠有1000多人,到了18世纪中叶猛增到6000多人,钟表业成为日内瓦最主要的行业。瑞士日内瓦人很早就将钟表业当做一门文化艺术来看待,早在1776年,日内瓦就成立了“艺术促进会”,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设法提高钟表的质量。用“艺术促进会”来研究和提高手表的质量,这在当时的欧洲来讲是一项创举,表明瑞士人在钟表业方面是多么注重文化艺术和质量。

随后在瑞士西南部逐渐形成了一条南起日内瓦,北达沙夫豪森沿汝拉山脉发展的钟表业制造区。瑞士的汝拉山区,土地贫瘠,地势高寒,在漫长的冬季里,农民往往无事可做,而制表技术的传入,对他们来说正好是一种非常合适的家庭手工业。其中丹尼尔·简理查德(1665~1741)对汝拉山区的钟表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第一次在钟表业中引入了劳力分工,使汝拉山区的钟表制造迅速崛起。这样在汝拉山区的拉绍德封和纳沙泰尔等地,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生产中心。直到今天,汝拉山区仍然是瑞士钟表业最主要的产地。

说到瑞士的钟表业历史,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布雷盖表的创始人亚伯拉罕·路易·布雷盖。此人在1775年制造出第一块布雷盖表,一举名扬天下。他一生有无数发明创造,如钟表“平衡器”——布雷盖游丝摆轮、均衡擒纵装置、陀飞轮自动上链装置等。现代钟表80%以上的理论和技术都来自他最初的设计。因而,有人称布雷盖为“钟表业的达芬奇”。那个时代,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如同收藏艺术品一般竞相收藏布雷盖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对布雷盖表情有独钟,她曾当面恳求布雷盖说:“不管价钱多贵,不管时间多长,给我制作一块世界上最美、最复杂的布雷盖表。”后来,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她没有等到这块表完成,就被推上了断头台,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

直到后来,聪明的瑞士人又发明了显示年月日变化的钟表“万年历”。20世纪初,他们还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块“腕表”;他们开始根据客户的要求,将计时器、报时器、日历和自动上弦等各种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这样,性能超群的“瑞士钟表业”因而蜚声世界。

雕刻时光的人

瑞士的钟表几乎都是名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瑞士的钟表匠对精确的迷恋。他们甚至已经不是在制造钟表,而是在制造完美的艺术品。

1270年前后在意大利北部和南德一带出现的早期机械式时钟,以秤锤作动力,每一小时鸣响附带的钟,自动报时。1336年,第一座公共时钟被安装于米兰的一座教堂内,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时钟传至欧洲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教堂纷纷建起钟塔。不久,发条技术发明了,时钟的体积大为缩小。1510年,德国的锁匠首次制出了怀表。当年,钟表的制作似乎仅限于锁匠的副业,直到后来,对钟表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钟表技艺也日益复杂,才出现了专业的钟表匠。

谈到瑞士的钟表匠,我们可以赋予这些表匠们一个更浪漫的名字——雕刻时间的人。塔·布克是第一批因反对宗教统治流亡的钟表匠,是瑞士钟表业的奠基人与开创者。1560年,他在埃及的金字塔游历时便作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预言:金字塔的建造者,不会是奴隶,应该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的是由30万奴隶所建造。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他们开始搜集布克的有关资料。最后,他们发现布克是从钟表的制造中预知那个结果的。

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大师,入狱后,他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他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他在自己的作坊里,都能使自己的钟表误差低于1/100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起初,布克把它归结为制造的环境。后来,他越狱逃往日内瓦,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对金字塔的建设者,他之所以能得出自由人的结论,就是基于他对钟表制作的那种认识。

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金字塔这么大的工程建造得这么精细,各个环节衔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真难想象,一批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人,怎样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

今天,瑞士仍然保持着塔·布克的制表理念,不与那些工作采取强制性、有克扣工人工资行为的国外企业联营,他认为,那样的企业永远造不出瑞士表。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唯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而这正是瑞士钟表匠们最贴切的写照。P3-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表的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丹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8403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机械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H714.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3
出版地 黑龙江
246
17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