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食家
内容
内容推荐
《美食家》精心辑选了陆文夫生平的经典小说与散文。小说《美食家》《小贩世家》是陆文夫的代表作,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解剖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对当年人们的生活有一个丰富的描绘。散文分三个面向,一是关于美食,是日常生活中美食家的经历和思考,二是陆文夫的人生经历,三是陆文夫所写关于苏州的美文。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最精致的江南生活与江南文化。
作者简介
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194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同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等职。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发表《小巷深处》一举成名。著有《美食家》《享福》《小巷深处》《小贩世家》等中短篇小说,文论集《小说门外谈》以及大量的散文。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
目录
上篇
美食家
小巷深处
献身
小贩世家
围墙
下篇
写在《美食家》之后
道山亭畔忆旧事
乡曲儒生,老死翰墨
姑苏菜艺
答《中国文学》
话说《苏州杂志》
壶中日月
吃喝之外
吃喝之道
『下海』与『跳海』
吃空气
江南厨王
青菜与鸡
谢吴中父老
故乡情
你吃过了吗?
我的记者生涯
难忘的靖江夹港
我与苏纶厂
十年树木
导语
生活美学先行者江南文化代言人——陆文夫《美食家》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小说巧妙地将一个纯朴、耿直的革命干部高小庭和一个一辈子沉湎于吃喝的资本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生活浮沉扭结在一起,以富于变化的叙述手法,将各色人物历时四十年的生活汇合在“吃”这一主题之上。主人公朱自冶好吃的不变性恰恰揭示了历史的多变性,他的沉浮,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精彩页
吃喝之外
我写过一些关于吃喝的文章。对于大吃大喝,小吃小喝,没吃没喝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弄到后来,我觉得许多人在吃喝的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处境、心境等等。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近中午,饭馆都已经封炉打烊,大饼油条也都是凉的了。忽逢一家小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桂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我觉得这是上策,便进入了那家小饭店。
这家饭店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架在湖口的大河上,房屋的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店主领着我从店内的一个窟窿里步下石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篾篓,篓里果然有一条活桂鱼(难得!),约二斤不到点。按理说,桂鱼超过一斤便不是上品,不嫩。可我此时却希望越大越好,如果是
一条四两重的小鱼,那就填不饱肚皮。
买下鱼之后,店主便领我从一架吱嘎作响的木扶梯登楼。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有青山隐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鱼还没有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二斤。”
二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着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三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数次的桂鱼,其中有苏州的名菜松鼠桂鱼、麒麟桂鱼、清蒸桂鱼、桂鱼雪菜汤、桂鱼圆等。这些名菜都是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如果是清蒸或熬汤的话,都必须有香菇、火腿、冬笋作辅料,那火腿又必须是南腿,冬笋不能用罐头里装的。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三十多年前在小酒楼上所吃到的那么鲜美。其实,那小酒馆里的烹调是最简单的,大概只是在桂鱼里放了点葱、姜、黄酒而已。制作精良的桂鱼肯定不会比小酒楼上的桂鱼差,如果把小酒楼上的桂鱼放到得月楼的宴席上,和得月楼的桂鱼(也是用活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小酒楼。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小馄饨、血粉汤、豆腐花、臭豆腐干、糖粥等儿时或青少年时代常吃的食品。找到了当然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这“味道”就需要分析了。一种可能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赚小钱,可是此种不足还是可以加以恢复或改进的,可那“味道”的主要之点却无法恢复了。
那时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边,你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替你买一碗糖粥,看着你在粥摊的旁边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你又饿又馋,她的眼中含着热泪。你吃的不仅是糖粥,还有慈母的爱怜,温馨的童年。
那时候你吃豆腐花,也许是到外婆家作客的。把你当作宝贝的外婆给了你一笔钱,让表姐、表弟陪你去逛玄妙观,那一天你们简直是玩疯了,吃遍了玄妙里的小摊头,还看了猢狲出把戏。童年的欢乐,儿时的友谊,至今还留在那一小碗豆腐花里。
那一次你吃小馄饨,也许是正当初恋。如火的恋情使你们二位不畏冬夜的朔风,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苏州那空寂无人的小巷里,无休止地弯来拐去。到夜半前后,忽见远处有一簇火光,接着又传来了卖小馄饨的竹梆子声,这才使你们想到了饿,感到了冷。你们飞奔到馄饨摊前,一下子买了三碗,一人一碗,还有一碗两人推来推去,最后是平均分配。那小馄饨的味道也确实鲜美,更主要的却是爱情的添加剂。如今你耄耋老矣,他乡漂泊数十年,归来重游旧地,住在一家高级宾馆里,茶饭不思,只想吃碗小馄饨。厨师分外殷勤,做了一客虾仁、荠菜,配以高汤的小馄饨,但你吃来吃去总不如那担头上的小馄饨味道鲜美。老年人的味觉虽然有些迟钝,但也不会如此地不分泾渭。究其原因不在小馄饨,而在环境、处境、心情。世界上最高明的厨师也无法调制出那初恋的滋味。冬夜、深巷、寒风、恋火,已经共酿成一缸美酒,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你的心灵深处埋藏了数十年,酒是愈陈愈浓愈醇厚,更混合着不可名状的百般滋味,心灵深处的美酒或苦酒,人世间是无法买到的,除非你能让时光倒流,象放录像似的重再来一遍。
如果你是一个在外面走走的人,这些年来适逢宴会之风盛行,你或是作东,或是作客,或是躬逢盛宴,或是恭忝末座,山珍海味,特色佳肴,巡杯把盏,杯盘狼藉,气氛热烈,每次宴会都好象有什么纪念意义。可是当你“身经百战”之后,对那些宴会的记忆简直是一片模糊,甚至记不起到底吃了些什么东西。倒不如那一年你到一位下放的朋友家里去,那位可怜的朋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食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文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绘画:陶文瑜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25836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96
CIP核字 2018172802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