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父亲
内容
内容推荐
《老父亲》这部传记,围绕作者刘继文的老父亲近百年的人生经历,着重描述老父亲勤俭、奋斗、尽职尽责地工作、真诚帮助他人的事迹,着力表现了作为农村基层干部的老父亲,爱党爱国爱集体,公而忘私,善良有爱,负责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
作者简介
刘继文,男,1950年11月出生,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人;大专学历,高级讲师;曾任临朐县辛寨公社党委秘书,临朐县营子乡党委组织委员、副乡长、党委副书记;1994年12月调临朐县技工学校任校长兼党委书记;2010年12月退休。
目录
·苦难童年·
第一章◎一条多余的生命
阳光不进的阴冷屋
没有席片的炕角上
急盼难得的半瓢米
无奈无助的忠桂姐
枣树底下的婴啼声
第二章◎父母双全的苦命童
好人总要有好报
老主惆怅与难耐
深夜急访张三灵
善心义母养育情
第三章◎一担挑着的家当里
最后一次坐箩筐
巴窝地里鞭炮声
北沟遇险义母救
提着蒲鞋进了村
·黑暗挣扎·
第四章◎背井离乡术生路
父子话别“无人区”
千里寻亲清原县
招工所里中圈套
一块大洋巧脱身
煎饼铺里得真情
集合点上遇惊险
第五章◎躲不过的横祸
借宿炮楼遭遇绑匪
绑架异乡束手待毙
一筹莫展等待撕票
深山石窟不见天日
第六章◎聚粮岗上多磨难
日夜为伴的疯子哥
老主母煎熬祈祷
岗楼哨卡巧周旋
万丈险崖智逃生
第七章◎落入魔掌儆苦力
牛佃户收留相救
镇山门再次落难
鲁老爷重点掌控
牛佃户再次搭救
第八章◎半阴半阳里的挣扎
树底藏身等夜逃
鲁家深林历险恶
绕过家丁躲哨卡
第九章◎磨难过后有归期
机智逃出国统区
解放区里见晴天
县府驻地姐弟情
久别团聚话感恩
·旭日增光·
第十章◎走在支前队伍里
支前随时准备着
主动请缨支前路
真情实感在战区
支前完工不表功
第十一章◎被盗耕牛归失主
牝牛被盗在深夜
路边牛粪断时间
北关路口夺耕牛
第十二章◎为民除客捣赌点
奉命捉赌
两进赌点
一网打尽
苦心禁赌
第十三章◎买国债一马当先
大河无水小河淘
牙缝硬省两万元
陪嫁麟囊被掏瘪
第十四章◎父女勤开荒一家两劳模
增收的热议
苦干在荒野
荒茔展新绿
·热心集体·
第十五章◎互助组里罗助人
老李家的一栏粪
张三婶的麦场里
第十穴章◎伟华社为家
吃住在社
重责守岗
为民平安
第十七章◎秋收奋战在他乡
事往好里做
地瓜不能埋
花生全归公
·苦战冰凌·
第十八章◎冰凌里的突击队长
寒冬星夜苦奋战
填饱肚子再大干
冰凌水里火热情
第十九章◎连釉转里的连心釉
备战备土破冻层
人梯托载运输线
连续作战心连心
人困马乏精神壮
第二十章◎家麾里的陌生入
只见奖状未见人
先到家的冰凌裤
春节办年迟来人
第二十一章◎深槽严寒里的苦战
苦战覆盖层
激战截流槽
隆冬堵险泉
第二十二章◎嵩山工地哥俩红
异口同声立承诺
同甘共苦显身手
携手并肩俩先进
第二十三章◎县长关怀心领情
县长接见受感动
转正指标让他人
终生永志励后代
·一心为公·
第二十四章◎公而志私的大队长
不要补贴工
公事不公费
半袋虫咬麦
误时自留地
女婴病夭折
第二十互章◎大队长的春天
被窝里催芽助长
地瓜育苗伴火炕
精管小麦丰产方
春耕春播显身手
千里百担一亩苗
第二十六章◎大队长的夏天
三夏生产火热情
烈日炎炎头遍地
高温酷暑绿肥战
雨夜除险战洪灾
第二十七章◎大队长的秋天
备肥备播拉序幕
疯狂灭茬突击战
镢头牛犋闹秋耕
造墒抢播水耩耧
通宵达旦晒瓜干
第二十八章◎大队长的冬天
规划梯田忙
宣战贫瘠地
征服失败田
冬夜无休闲
第二十九章◎大队是的一天
早起哨声伴
日西吃午饭
下午风好使
晚上连轴转
第三十章◎蒹职桑蚕技术员
大植桑
大蚕场
大消毒
大饲养
大丰收
第三十一章◎兼职烤烟技术员
精心起垄
精心育苗
精心施肥
精心管理
精心烘烤
第三十二章◎大队长和他的打井队
大口井——贫水区里挖滴泉
大土筐——装不尽的膨润土
大浇罐——血水交融救命桶
大蓄水——深层密岩创奇迹
第三十三章◎大队长和农业机械化
决心走进机械化
决心抢鞍促购马
决心一举全配套
决心用上拖拉机
·心底无私·
第三十四章◎大队长的办公室
四次变迁解急需
流动现场办公地
账本遭灾平风波
支委改选早退会
第三十互章◎大队长的爱国情怀
五万斤小麦先国家
决不昧收国家钱
抗洪修路送煤车
无偿出地为国家
第三十六章◎大队长的挂心事
贫弱的大秀家
心上的关东哥
第三十七章◎三劝王小浑
劝学——小浑到校
劝架——小浑更浑
劝归——小浑成家
第三十八章◎在病魔缠身的日子里
战病魔自强不息
强支撑亲帮邻助
振精神好友相伴
第三十九章◎大队长的律己篇
一支钢笔的反思
一捆秸秆的往来
一个烧玉米的记忆
一个鲜瓜扇耳光
第四十章◎老父亲的宋班车
麦穰场里做门卫
羊肉馆里当伙计
苹果买卖摆地摊
毛驴车上赶四乡
牧羊忙碌留欣慰
·父爱如山·
第四十一章◎老父亲的小四舍院
狭窄的小院
和,谐的小院
拥挤的小院
冷落的小院
第四十二章◎老父集的爱子篇之一
急救心如焚
东河父子乐
尴尬见真情
初行三日夜
酷热聚真爱
第四十三
序言
刘继文先生是我20多年前在乡镇工作时的同事,彼此
间有很深的感情。当时他的做人处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其文笔在基层党政干部中也是好的。后来他被调到县劳动
技校担任主要领导,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工作上很有成就
,而且自己也晋升了高级讲师。他退休后,为了纪念自己
故去的老父亲,并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给子孙后代留下一
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原有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广泛走访
调查、多方查找资料,精心谋篇布局、日夜斟字酌句,历
经3年时间的辛勤耕耘,创作了一部40多万字的长篇传记文
学,名为《老父亲》。去年年底,作者带着厚厚一大摞打
印的《老父亲》书稿找到我,让我提提意见,并为之作序
。我虽然对文学创作了解得不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情
意难却。
我接过书稿后,尽管各方面事情比较多,还是被作者
的精彩内容吸引着,挤时间读了一遍。读完书稿,我对老
同事心生敬佩。我为书中“老父亲”在旧社会所遭受的苦
难而难过和流泪,为“老父亲”逆境求生、抗争黑暗的顽
强拼搏精神而折服,为“老父亲”在新社会表现出来的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而深受教育和感染
,为作者有如此高雅的情怀和坚韧的毅力而感动,为作者
文学创作的长篇处女作成功写就和自己能成为这部大作的
第~位读者而十分高兴。
传记文学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
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
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所写
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
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按照人物性格和生活逻辑进行~
定的艺术加工。《老父亲》的创作严格遵循传记文学的要
求,是一部思想性很强、艺术性可嘉、充满正能量的文学
作品。“老父亲”所表现出来的竭尽全力报效国家的爱国
精神,热爱集体、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敢于
担当、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诚实无欺、讲求
信用的诚信精神,团结邻里、守望相助、先人后己的友善
精神,较好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老
父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在自强不息、乐
于助人、扶危济困、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诸多方面都是
我们学习的榜样。老父亲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大公无私
,从不多花集体一分钱,只有让自己吃亏,绝不让集体和
他人吃亏。老父亲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铺张浪费的好作风,值得学习
和发扬。《老父亲》在记述家教家风方面着墨不少,特别
是老父亲把对子孙的疼爱融于严格要求之中,注重言传身
教,防微杜渐,教育引导孩子走正道。可以肯定地说,作
品在促进家风建设和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必将起到有益的
作用。《老父亲》在记载农村干部带领农民群众艰苦奋斗
历程的同时,展现了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历程,从不同
侧面诠释了新时期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这也是这部作品
的难能可贵之处。
可以说,《老父亲》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书;是一部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是一部弘扬廉洁自律精神和务实
、扎实工作作风的好书;也是一部弘扬好家风、好家教,
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好书。《老父亲》方言使用较多,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部书值得一读。
许孝义
2018年4月
导语
作者刘继文为了纪念自己故去的老父亲,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原有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广泛走访调查、多方查找资料,精心谋篇布局、日夜斟字酌句,历经3年时间的辛勤耕耘,创作了一部40多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名为《老父亲》。本书记载农村干部带领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历程的同时,展现了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历程,从不同侧面诠释了新时期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
它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书;是一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
后记
我怀着极不平静的心情写完了《老父亲》。这部作品
以我的父亲刘忠正为主人公,以他们那一代人、那一代农
村基层干部及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为背景,力求多方面地
展现老父亲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怀,着力反映他们那一代人
淳朴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3年的写作过程虽不算长,但留下的是久久的、动心动
情的记忆。泪水、哽咽时常令我难以写下去;我又时常被
老父亲身上那些闪光的品质所击打,感情的潮水在笔下流
淌。
老父亲,生于1921年,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带着对党、对社会主义、对新中
国的感恩戴德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和集体
事业上。改革开放后,他与时俱进,身体力行,为农村经
济和社会发展而默默无闻地发挥了余热。
说到老父亲,凡接触过他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叹:老
父亲吃苦能干,公而忘私,清正廉洁。
实干、苦干是他的突出特点。他经常教育子女的一句
话是:“干活使(累)不煞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他
既是指挥员,又是整劳力。除了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他
一天到晚,起早贪黑,带头劳作。丹河水库主坝清基工地
上,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里,第一个破冰下水的就是他
。嵩山水库的大坝工地上,他作为营长,带领着七八百号
人,完全可以坐镇指挥,但他还是身先士卒,坚守实干是
无声的命令的原则。
公而忘私,廉洁清正,又是老父亲的一大特质。对自
己、对家人,他粗之又粗,不顾身体,不顾小家;而对集
体、对群众,他则细致入微。在他的心中,集体无小事,
社员无小事;集体的事不能有任何闪失,群众利益不能有
任何差错。他严于律己,对家人也不例外。
1999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年迈的老父亲,心脏停止
了跳动,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家人,离开了与他患难与共的
乡亲们。一张张沉痛的面孔,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他的身旁
。子女们用泪水诉说着失去至亲的悲痛;乡亲们冒雨站立
街头巷尾,怀着沉重、敬佩、感恩的心情,向他做最后的
告别。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他和广大农村干部一样,积极参
加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基层组织工
作,带头参加了整地改土、兴修水利等一线组织和生产,
并为此冲锋陷阵,出大力,流大汗,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最后落下了一个病弱的身体
,自己却无怨无悔。
作为父亲,他的信条是,严师出高徒,严管才是爱。
他恩威并重,严爱并施;大事讲原则,小事不糊涂。在他
心里的天平上,永远是集体高于家庭,他人高于亲属;对
子女、对亲属严格要求、严格管教,从来没有任何特殊照
顾。正是这严格的家教,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的子女
、亲属都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老父亲的付出,从来都是不讲条件、不患得患失、不
打折扣、不计较待遇的。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是对他的
一种误解和伤害。
老父亲虽然没有为后人留下多少家产,也没有惊天动
地的辉煌,但静思细想,他留下来的确实是价值不菲且让
他的后代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那种为社会吃苦
耐劳、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逆境求生、抗争黑暗的奋斗
拼搏精神,团结邻里、热心助人的协作友善精神,热爱集
体、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他的勤劳、质朴、忠实、正直
以及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品质,都是极其宝贵的。
正如名言所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一
名共产党员、一名农村干部、一名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一定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当然,应当讴歌的不只是老父亲一个人,而是一代人
。是他们这个处在农村基层的广大群体,顶烈日,冒严寒
,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是他们朝夕相处,同心同
德,变革着这里的贫困;是他们用汗水、泪水、血水浇灌
了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他们一天天、一年年呕心沥血地
付出,奠定了今天的幸福与美好。
他们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农民,第一代农村基层干部,
也是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第一代新愚公。在他们身上有
使不完的劲,有燃不尽的激情,有拼搏不倒的精神,有取
之不竭的智慧。为新中国的建设,为集体事业,他们有着
无尽的动力源泉,有着巨大的能量、坚定的意志和全身心
的投入。这股劲到底从哪里来的?这源泉在何处?笔者觉得
很有必要做一个解读。
在材料的收集和运用上,本书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
实、贴近生活,力求反映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和个性特点。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里,社会影响着人,人变革着社会。无
数的人,包括处在社会最基层的老父亲,是社会中平凡的
一员。但在他们平凡的世界里,又不时地闪现出一些耀眼
的光环。这是笔者力求捕捉发掘的重点。尽管笔者做了如
此这般的努力,但由于老父亲所处的历史跨度长,历经近
百年的社会变迁,有着近百年的人生经历,不可能逐一涉
及。另外在与老父亲的同呼吸共命运里,还有一大群人,
包括他的家人,他的父老乡亲,他的领导和同志。他们生
活在一起,奋斗在一起。那个时代,那些人,影
精彩页
巴窝地里鞭炮声
蒲家庄村外土堰下,有块巴掌大的地,地势低洼,人们习惯地叫它“巴窝地”,因处村南,也管它叫“南巴窝”。
南巴窝离村不远。东南里许是吴家庄(今新张庄),向西约4里地是老家朱家庄子(今朱家路口),靠南,紧邻的是一片墓地。一家人来到这里安家,为人守护这片墓地:十几个坟头,五六块墓碑,20多棵松树,占了不小的面积。墓茔的主人姓张,叫张照,是从山西曲沃县扬谈村,迁居蒲家庄的。这人以后经商,又迁居落户到辛寨村河北,生七子,其中五子、六子,迁居埠西村落了户。“主人是从山西迁来。不知从什么时候,人们管它叫棹子林。”在劳作中的闲聊里,老主如此这般地讲了一番。
他还讲:“墓主人也算不上是什么富户,但心地善良,慷慨地把半亩茔田和这二分巴窝地也送给了咱们,算是守茔的酬薪。”
听着老主的讲述,一家人的劳累和艰辛,顿时觉得减轻了些。
恍恍惚惚,来这里6个月了,马上就要过年了。
这“年”对富有人家来说,总要忙忙碌碌地置办一番。什么碾米啦,磨面啦,买鞋袜啦,做新衣服啦,杀猪杀鸡啦,装酒打醋啦,买青菜干果啦,买鞭炮写对联啦,大集买、小集购,没有办全的时候。而像老父亲这样的穷人家,却省大劲了。
“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老主母常常这么唠叨,一家大大小小的早就听熟了。
什么过年过节的,反正都一样,睡过那一晚上觉,第二天该怎么挨饿还得怎么挨饿。对大人们来说,过了这么多“年”,谁也没有感到“过年”有什么新鲜的;可对于年少的老父亲他们,却是另一种感受。什么水饺和馒头了,什么糖块和软枣了,尤其是在村子里闻到炸鱼和炸肉的香味,那真是让人垂涎三尺。至于看人家的孩子穿上新衣服,听人家噼里啪啦鞭炮响,说不眼馋不动心那都是假的。而自己家办不到,他们早都习惯了。
这是离开老家,在这巴窝地里的第一个年,该怎么过呢?傍晚时分,老主母半卧在土炕的墙角里。她的“五份里”依偎在她的身旁,玩弄着一堆白矾火石。噌噌的光亮划破了这里的夜空。老主坐在一边,抽着闷烟。最忙碌的是,老父亲的哥哥姐姐,有的找柴、有的烧水、有的扫着那泥土的地面。
在一片忙碌里,老父亲的哥哥从一个角落拿出了两个爆竹。这是这个家庭好多年没有的年货了。老主一看急忙问:“哪里弄的?”“人家给的,还有一只鞭呢!”他的长子回答。这时,老主母接过去说:“咱家老大交了腊月没事,就到集上听人说书,有时还帮人说上一段。临了,师傅送了这些,还送了一壶黄酒呢!”说到这里,她似乎有点欣慰,但更多的是惆怅。
老主母手里不停地忙活着。她翻弄着炕角的破旧衣物,找出两件说:“二份里、四份里,这是房家兄弟俩倒下来的,人家刚穿了三年,穿不上了送给的,看看合适不?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可是旧三年中的头一年。”她嘴里不住地唠叨着。
“三份里,你的鞋早就不在脚上了,脚上都起了冻疮。这是用婶子的内大襟做的一双布袜子,穿上护护脚吧。”
老主母像发救济品一样。轮到她的“五份里”了,她手里拿着一件较新的衣服,说:“这是你5岁那年,干娘给你做的浅蓝袍子,是留着过年穿的,就穿上吧。”并顺手找出一根红头绳扎在二女儿的头上。
最后,老主母看了看她的长子,看了看他身上穿的那一件小得盖不严肚皮的薄棉袄,肩上早已磨破,棉花露在外面。她心酸地说:“大呀,脱下来吧,别再穿着花棉袄过年了。刚才那件袍子里面缝着一个大口袋,没东西装,挺好的一块布,婶子把它拆下来,就补上它吧。”
老主把新买的两个碗摆上,加上原来的,倒满水。这会儿总算每人都能有一个碗了。
老大把那壶黄酒也拿出来了,递给老主。每人一盅尝尝,轮到老父亲那一盅,他舔了舔,便递给了老主母。
菜肴,无荤全素,干扁豆一大碗,萝卜汤随便喝。人家送的一茶碗芝麻盐也端了上来,虽盐多芝麻少,却香味扑鼻。这是这么多年来,饭桌上唯一的高档佳品,蘸一点解个馋。
过大年,大聚餐,大改善。
“叫花子过年——穷欢乐。”老父亲的哥哥们拿出鞭炮,放在屋门外没有院墙的荒坡里,点着。一家人听着响亮的鞭炮声,期盼着来年能少一点饥饿,期盼着还能过下一个大年。
北沟遇险义母救
在这个前不归村、后不靠店的巴窝地里,9岁的老父亲,在饥饿中,已整整待了两年。他每天拾柴、挖野菜,跟在二姐后面,虽没干多少,可也天天在坡里。
在挖来的野菜里,老父亲最想吃的是碌碡嘴和面筋莠。碌碡嘴,类似大苦菜,所不同的是,它的菜心部分突出一个大大的蕾心,早早钻出地面,长长的,上面还带了几条细细的丝叶。它往往隐藏在杂草或其他野菜丛里,不易被发现。而面筋莠呢,它多长在水边苇草中,类似苇笋,内心有一节软软的面芯。碌碡嘴和面筋莠,吃起来都有一种面面的、滑滑的麦香味。可这段时间这两种野菜都很少被挖到,就连其他野菜也不多见了。
春末的一个下午,老父亲的二姐随老主母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父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继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014992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9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84
CIP核字 201827967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1
170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