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谢晖法学论著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法理学源于法制实践,但它同时也应高于法制实践,因此,理想性是法理学应有的品格之一。法律的理想性正是为了使我们的法制实践变得更为美好。20世纪80年代,法学界对法律的信仰问题、法律的观念变革问题等给予了一定的重视。《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是笔者谢晖在法律信仰问题中探索的一个记录。其中既有关于法律信仰基本理论的探索,也有关于法律信仰建立之基础的探索,总地来说,主要是侧重于学理的探讨。本书坚持法律信仰是指在“真理”和生活必须意义上的一种心理笃信和行为恪守状态,提出了世俗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冲突等一系列较新的概念和问题。 作者简介 谢晖,1964年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法学学士、哲学博士。现任甘肃政法学院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山东省首届泰山学者,青海省首届创新创业人才。出版、发表个人学术、文学作品27部,发表学术论文230篇,学术随笔和散文220篇。主编“法理文库”“公法研究”“民间法文丛”“法意文丛”以及《民间法》《法律方法》等学术丛书和刊物,组织和主持系列学术会议“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讨会”“全国法律方法论坛”等学术活动。主持2016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研究”,担任首席专家。 目录 第一章 法律信仰概说 第一节 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体 一、历史:法律信仰发展的三部曲 二、法律信仰的对象:法律及其正义性 三、主体:法律信仰的主观条件及其与法律的相契性 第二节 法律信仰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法律信仰概念的法理学透析 二、法律信仰概念的具象分析 三、法律信仰概念的意义 第三节 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 一、绝对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禁锢 二、法律怀疑精神在现代社会对理性法律信仰的应然价值 三、法律怀疑精神促成理性法律信仰的外在条件 第二章 法律信仰的三个法律因素 第一节 法律信仰与规范神圣 一、规范神圣与法律神圣 二、规范神圣:法律信仰的基础和前提 三、法律信仰:规范神圣的主体表现和对主体的结果 第二节 法律信仰与法律权威 一、法律权威:法律信仰生成的客观机制 二、法律信仰:法律权威树立的主观机制 三、以法律权威塑造法律信仰,以法律信仰树立法律权威 第三节 法律信用:法律信仰的实践要求 一、法律信用的学理含义 二、法律信用的构成要素 三、法律信用的本质 第三章 法律信仰冲突 第一节 法律信仰冲突:本质·对策·意义 一、法律信仰冲突:本质及根源 二、法律信仰冲突的调整原则 三、法律信仰冲突与理性法律信仰 第二节 法律信仰的外部冲突 一、法律信仰之外部冲突概述 二、法律信仰外部冲突的具体表现 三、法律信仰外部冲突的调控 第三节 当代世界的法律信仰冲突 一、世界性法律信仰冲突的内涵及特征 二、当代世界法律信仰冲突的主要表现 三、当代世界法律信仰冲突的症结:公平与效益 第四章 法律信仰的价值基础 第一节 法律价值:含义·学说·分类 一、价值的一般含义 二、法律价值及其特征 三、法律价值分类 四、研究法律价值的意义 第二节 价值法律化与法律价值化 一、法律价值与法律的价值(法律作用) 二、价值法律化:由价值推导的法律 三、法律价值化:由法律推导的价值 四、价值法律化与法律价值化的区别及区别两者的意义 第三节 法律双重价值论 一、现状:我国目前的法律最高价值学说 二、价值:自由与秩序之二重性 三、法律规范与法律双重价值 四、法律双重价值的人性成因 第四节 法律价值体验 一、体验与法律价值体验 二、法律价值体验的过程:环节与要素 三、法律价值体验与法律价值实现 第五节 法律中立:理性法律信仰的价值基础 一、法律中立的含义分析 二、法律中立的成因探析 三、法律中立的价值定位 四、法律价值中立三题 第五章 法律信仰的社会——主体精神基础 第一节 礼俗社会的民族精神:伦理精神 一、礼俗社会的基本精神是伦理精神 二、伦理至上:中国意识的基本特征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伦理特质及其在当代的意义与挑战 四、儒家伦理与现代法律的冲突 第二节 法理社会的民族精神:法理精神 一、法理社会及其民族精神要求 二、中国的法理社会走向 三、从法理社会看中华民族精神重构 第三节 法律信仰与民族精神转型 一、中华民族精神:从伦理到法制的转型 二、法治:中华民族精神转换的主导价值取向 第四节 拯救还是自救:法律信仰的个体精神基础分析 一、拯救:一种积淀于全民的心理倾向及其对法治的致命影响 二、自救:一种新的人格精神及其与法治的相契性 三、培育我国法治的人格精神基础 第六章 法律信仰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人治制度、权力私化与政治拜权教 一、封建专制政治:权力私化的基础 二、权力私化:中国人的“资本” 三、“政治拜权教”:一种持久的社会意识 四、现实的反思 第二节 法治社会的权利权力结构 一、权利与权力界分及其对我国改革的意义 二、权利与权力界分:法制现代化的奠基石 三、注重权利与权力的分化,促进我国法制的现代化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权利权力结构及其变革 一、权利与权力的功能背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症结及其消解 二、寻求中国权利权力的结构性变更——以政企变革为例 第四节 法治权力:法律信仰的权力基础 一、法治权力的一般含义 二、法治权力的基本要求 三、法治权力与本土资源 第七章 法律信仰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 一、市场经济与法律:历史现象的联系 二、市场经济与法律:社会本质的联系 三、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律机制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法制选择 一、法制选择:含义界定及经济形态的考察 二、市场经济的法制选择:内容及定性分析 三、充分法治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市场经济法律主体论——一份经济关系与法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谢晖法学论著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7306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5 |
出版时间 | 2019-02-01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4 |
CIP核字 | 2019021209 |
中图分类号 | D90 |
丛书名 | |
印张 | 2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