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深圳到雄安--中建三局争先之道
内容
内容推荐
深圳与雄安,是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本书通过深度剖析大型央企——中建三局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的“每一步”,特别是对其从创造“深圳速度”到建设“雄安新区”一路辉煌走来的探索和实践历程进行了回顾与解析,以此为缩影描绘国企改革图谱,重现改革开放40多年以及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时代之变、管理之变和文化之变,阐释了为什么改革开放是“重要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
本书旨在通过中建三局的生动案例,为研究国有企业,研究中国经济提供了鲜活的标本,为新时代的国企改革进阶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简介
许名波,当代青年作家,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建三局员工。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武汉晃晃》《利益链》《十恶之城》,长篇报告文学《敢为天下先》。作品获湖北省第九届文艺楚天杯特等奖、全国建筑业经典史志成果奖等。
目录
序一 伟大进程中的生动案例(高尚全)
序二 坚守初心使命 致力世界一流(陈华元)
引子
第一章 出征特区
1 真理标准之辩
2 时代之问
3 特区之特
4 特区首战
5 抉择之难
6 奖金之争
7 “深圳速度”
第二章 拓者无疆
第一节 从“等饭吃”到“找饭吃”
1 等米下锅
2 用脚投票
3 布局全国
第二节 从“抢饭吃”到“挑饭吃”
1 三大战役,地标中国
2 从“三大”到“三高”
3 现场促市场
4 第一次转型
第三节 从“挑饭吃”到“造饭吃”
1 有破有立
2 BT首单
3 投资湖北化
4 地产得与失
5 新窗口 新模式
第四节 从“土灶饭”到“洋大餐”
1 搭船出海
2 坦桑尼亚之痛
3 借船出海
4 老外蛮“怪”
5 造船出海梦想无疆
第三章 智者常虑
第一节 从经验到规范
1 管理觉醒
2 鲁布革冲击
第二节 项目法管理
1 项目法是什么法?
2 革谁的命?
3 “双高”传奇
4 精细化管理
5 法人管项目
6 两个消灭
第三节 总承包管理
1 正大经验
2 工程总承包
3 “441 计划”
4 互联网+ 建筑
第四章 因势而变
第一节 战略之变
1 危机常在
2 顺势则昌
3 多元之变
4 聚合之力
5 战略接力
第二节 体制之变
1 谁来负责?
2 决策之变
第三节 人文之变
1 文化嬗变
2 第一资源
3 有人有事业
第四节 时代之变
1 寻找标杆
2 技术革新
3 拐点已至
4 “五期叠加”
5 变和不变
第五章 千年雄安
1 千年大计
2 雄安第一标
3 建功雄安
4 从高速转向高质
5 二次南下
6 百年梦想
后记
序言
伟大进程中的生动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
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
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40 多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之一;是因为改革
的进程无比艰难曲折,无论是思想层面、顶层设计层面还
是微观经济层面,每一次进步都可谓步步惊心。我十分有
幸亲身经历并参与其中,亲眼见证了这个伟大时代。
还记得1956 年,我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时曾看到这
样的事:沈阳有两个相邻的工厂,一个变压器厂、一个冶
炼厂,都是政府行政主导的企业。变压器厂需要大量的铜
,由主管的一机部从云南等地运到沈阳;而冶炼厂生产的
铜则由冶金部从沈阳运往全国各地。现在看起来挺可笑,
但当时就是那样。一墙之隔的两个厂由于行政主导,没有
市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982 年,我被调入刚成立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从此,研究经济改革成为我的主要工作。这一年,党的
十二大召开,明确提出要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是党的文件
第一次提到“市场”,第一次提出了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
计划的划分,从而撕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口子,为下
一步突破奠定了基础。
我在《从深圳到雄安》这本书稿中看到,中建三局也
正是在这一年走向深圳特区,开始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等
饭吃”到向市场“找饭吃”,承接到建设华夏第一高楼—
—深圳国贸大厦的项目,还创造了代表中国经济崛起的“
深圳速度”。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深圳速
度”,也就不可能有今天深圳和今天中国“大海一样雄阔
”的经济实力。
改革最难的是,不断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突破利
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激发和凝聚
创造力。
记得在1984 年,我参与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这份纲领性文件后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
会正式通过,《决定》明确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
代化的必要条件。”
邓小平同志对这个《决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
:“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
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
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不
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
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我注意到中建三局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敢为天下先,
永远争第一”。这就很好,我们谋生存、干事业、求发展
,推进改革开放就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就是“摸着
石头过河”。
许多如同中建三局这样由国家指令性计划成立的老国
企,是组成中国经济板块的重要拼图,一向是中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他们具有“红色基因”,有许多优
良传统,但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
题。不将他们的问题研究透、解决好,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就不能算是完美。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中建三局的发展壮
大历程都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相互印证。中建三局
在发展壮大的进程中,经历了种种曲折和艰难,但是三局
人百折不回、永远向前,一如中国的改革历程。
我长期研究宏观经济,但是所有的宏观经济、顶层设
计和各种政策规定最终都将由微观的实体企业来体现和完
成。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是一片大海
!”那么大海的形成正是由无数充满活力的企业汇聚而成
,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是汇聚成这片大海的
欢快细流。研究中国经济,中建三局是生动的案例;研究
国有企业,中建三局是鲜活的标本。
从深圳特区到雄安新区,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40 多年
来的两个重要节点,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
新的时代。中建三局在这两个重要节点上都有突出贡献,
这不是偶然。
如今,我每次路过长安街,都能看到一幢巨大的建筑
正在悄悄长高,那就是“中国尊”。有人告诉我,这是北
京第一高楼,是由中建三局建设的。这些年来,我跑遍全
球,也跑遍全国各地,中国经济的发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
在建筑上,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在长高、变大,路更宽、
桥更多,更便捷、更绿色、更文明——就如同其建设者将
一个个坐标标注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是为序!
导语
国家体改委原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作序推荐。
从深圳特区到雄安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两个重要节点,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建三局在这两个重要节点上都有突出贡献。中建三局一路走过的辉煌,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伟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本书对中建三局的探索及实践历程进行了回顾与解析,再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时代之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深圳到雄安--中建三局争先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名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48833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526
CIP核字 2019127352
中图分类号 F426.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