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祖父谭嗣同/回望丛书
内容
目录
谭嗣同传(代序一)
复生府君传(代序二)
谭嗣同先生传略(代序三)
浏阳谭氏渊源
先祖生平(甲)
先祖生平(乙)
先祖生平(丙)
附录
精彩页
浏阳谭氏以国为氏,春秋时代有郓国。清段玉裁云:“郓谭为古今字也。”
按:谭训聪原注:郓子国封地在今山东省济南(历城)东十七里龙山镇,汉代名东平陵县(见近人谭耀华所编《谭氏志》及晋代杜预左传注《汉书·地理志》)。
浏阳谭氏,明初为闽人,著籍福建清流县。远祖渊佐明成祖与靖难之师,死夹河之战。事定,叙功追封崇安侯,故后世以武功显。四传宗纶公官湖广行省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剿九溪蛮有功,久留湖广,故其子功安、功完留居焉。功安公定居湖广省长沙县,又三传逢琪公避明季流寇之难,率弟及侄肇迁浏阳县东乡宝盖洞,遂为浏阳人。
迁居浏阳县后,卜居浏阳县城梅花巷丹桂坊,故邑人称梅花巷谭氏。世代以教读为生,笃学固穷,不改厥志,至先祖王父学琴(贵才)公,以父病家贫,屈身为县吏。学琴公有四子,长继升(海峤)、次继墉(子朴)、三继洵(敬甫)、四继猷(幼殇),除幼殇者外,三子均有建树。继洵公为先祖生父,于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癸未九月二十九日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己酉科举人,咸丰十年(1860)庚申科进士,官至湖北巡抚,母徐太夫人,同邑北乡芦烟洞人,生于清宣宗道光九年(1829)己丑十一月二十五日。道光二十七年归谭氏,勤俭和肃,持家有节度。
同怀兄姊四人:伯兄嗣贻,字癸生,咸丰三年(1853)癸丑年生,长公十三岁。仲兄嗣襄,字泗生,咸丰七年(1857)丁巳年生,长公九岁。长姊嗣怀,字同邑宋氏,在室殇。次姊嗣淑,适广西灌阳县唐景葑。异母弟妹五人,弟殇二人,季弟嗣同,字秦生,光绪五年(1879)生。妹殇一人。幼妹嗣嘉适湘乡刘国祉。
清同治四年乙丑(1865),一岁
是年阳历二月十三日,先公生于京邸宣武门外阑眠胡同(即今日宣武门外烂熳胡同)。时敬甫公官户部主事。
时太平天国初亡,河南捻军起……
公生平为学从政之挚友,义宁陈宝箴年已三十五。池州杨文会年已二十八。长沙皮锡瑞年已十三。梅县黄遵宪年已十五。新化邹代钧年已十二。南海康有为年方九岁。钱塘汪康年年方九岁。宜兴徐仁铸年方二岁。吴县江标年九岁。平阳宋衡年三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二岁
是年孙中山先生诞生。
同治六年丁卯(1867),三岁
先烈唐才常生,小公两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四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五岁
开始受书,与仲兄俱事毕莼斋师。事载先公撰《远遗堂集外文初编》。
同治九年庚午(1870),六岁
从云南杨先生读书(杨先生名不可考)。事载《先妣徐夫人逸事状》后段。
同治十年辛未(1871),七岁
徐太夫人挈伯兄(嗣贻)南归就婚东门浏阳黎氏,置公于京师,戒毋念;公目泪盈眶,强抑不令出,然实内念致疾。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八岁
与伯兄(嗣贻)、仲兄(嗣襄)读书京师宣武城南,塾师为大兴韩荪农先生。见公全集《城南思旧铭》序文。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九岁
徙居库堆胡同,即今日北半截胡同浏阳会馆。此屋原是刘崛(韫斋)故宅,刘为先曾祖座师将廉让之,敬甫公移作浏阳会馆。
按:谭训聪原注:刘公韫斋亲手书契,余在浏阳县府教育科见到。时刻为修为责任保管。刘字作馆阁体,可见古人作事之不苟。
是年新会梁启超生,小公八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十岁
敬甫公官户部员外郎,同邑举人欧阳中鹄(瓣姜)以计偕至京师,公及仲兄俱从受业。
光绪元年乙亥(1875),十一岁
敬甫公升任户部郎中,监督座粮厅驻通州,公随父之任,仍时来京师。
按:谭训聪原注:通州即现通县(今通州区),濒北运河。坐粮厅,掌管漕粮,催督运转,为仓场大臣辖官,户部主持。
是年,长侄传赞(潞生)生。P19-23
导语
谭嗣同是近代中国探索救国真理的先驱之一,他提倡新学、宣传变法、抨击旧政。戊戌变法时,与林旭等五人在北京菜市口被害。本书稿辑录了谭嗣同之孙描述祖父的文字,集中反映了谭嗣同为人为学的品格以及他领导戊戌变法的事迹。
序言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有
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父继洵,官
湖北巡抚。幼丧母,为父妾所虐,备极孤孽苦,故操心危
,虑患深,而德慧术智日增长焉。弱冠从军新疆,游巡抚
刘公锦棠幕府。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会刘以养亲去
官,不果。自是十年,来往于直隶、新疆、甘肃、陕西、
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各省;察视
风土,物色豪杰。然终以巡抚君拘谨,不许远游,未能尽
其四方之志也。
自甲午战事后,益发愤提倡新学,首在浏阳设一学会
,集同志讲求磨砺,实为湖南全省新学之起点焉。时南海
先生方倡强学会于北京及上海,天下志士,走集应和之。
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游京师,将以谒先生,而先生
适归广东,不获见。余方在京师强学会任记纂之役,始与
君相见,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经世之条理,则感动大喜
跃,自称私淑弟子,自是学识更日益进。时和议初定,人
人怀国耻,士气稍振起。君则激昂慷慨,大声疾呼。海内
有志之士,睹其丰采,闻其言论,知其为非常人矣。以父
命就官为候补知府,需次金陵者一年;闭户养心读书,冥
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
仁学》一书。又时时至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事
,未尝与俗吏一相接;君常自谓“作吏一年,无异人山”

时陈公宝箴为湖南巡抚,其子三立辅之,慨然以湖南
开化为己任。丁酉六月,黄君遵宪适拜湖南按察使之命;
八月,徐君仁铸又来督湘学。湖南绅士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等蹈厉奋发,提倡桑梓,志士渐集于湘楚。陈公父子与
前任学政江君标,乃谋大集豪杰于湖南,并力经营,为诸
省之倡;于是聘余及口口口口口口等为学堂教习,召口口
口归练兵。而君亦为陈公所敦促,即弃官归,安置眷属于
其浏阳之乡,而独留长沙,与群志士办新政。于是湖南倡
办之事,若内河小轮船也,商办矿务也,湘粤铁路也,时
务学堂也,武备学堂也,保卫局也,南学会也,皆君所倡
论擘画者;而以南学会最为盛业。设会之意,将合南部诸
省志士,联为一气,相与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而先
从湖南一省办起,盖实兼学会与地方议会之规模焉。地方
有事,公议而行,此议会之意也;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
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此学会之意也。于时君实为学
长,任演说之事。每会集者千数百人。君慷慨论天下事,
闻者无不感动。故湖南全省风气大开,君之功居多。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
被征;适大病不能行,至七月乃扶病人觐,奏对称旨。皇
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
新政,时号为军机四卿。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
,实宰相之职也。皇上欲大用康先生,而上畏西后,不敢
行其志。数月以来,皇上有所询问,则令总理衙门传旨,
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自四卿人军
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锐意欲行大改革矣
。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未及十日,而变已起。君之始人
京也,与言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事,君不之信。及七月二
十七日,皇上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命君拟旨,先遣内侍
持历朝圣训授君,传上言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
殿故事,令查出引入上谕中,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
请命西后云。君退朝,乃告同人日:“今而知皇上之真无
权矣。”至二十八日,京朝人人咸知懋勤殿之事,以为今
日谕旨将下,而卒不下,于是益知西后与帝之不相容矣。
二十九日,皇上召见杨锐,遂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
,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诏。君与康先生捧诏

论日:复生之行谊磊落,轰天撼地,人人共知,是以
不论;论其所学,自唐宋以后咕哔小儒,徇其一孔之论,
以谤佛毁法,固不足道,而震旦末法流行,数百年来,宗
门之人,耽乐小乘,堕断常见,龙象之才,罕有闻者。以
为佛法皆清净而已,寂灭而已。岂知大乘之法,悲智双修
,与孔子必仁且智之义,如两爪之相印。惟智也,故知即
世间即出世间,无所谓净土;即人即我,无所谓众生。世
界之外无净土,众生之外无我;故惟有舍身以救亲生。佛
说:“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孔子日:“吾非斯人之徒
舆,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故即智即仁焉。
既思救众生矣,则必有救之之条理;故孔子治《春秋》,
为大同小康之制,千条万绪,皆为世界也,为众生也。舍
此一大事,无他事也。《华严》之菩萨行也,所谓誓不成
佛也。《春秋》三世之义.救过去之众牛与救现在之众生
,救现在之众生与救将来之众生,其法异而不异;救此土
之聚生与救彼土之众生,其法异而不异;救全世界之众生
与救一国之众生,救一人之众生,其法异而不异;此相宗
之唯识也。因众生根器,各各不同,故说法不同,而实法
无不同也。既无净土矣,既无我矣,则无所希恋,无所挂
碍,无所恐怖。夫净土与我且不爱矣,复何有利害毁誉称
讥苦乐之可以动其心乎?故孔子言不忧不惑不惧,佛言大无
畏,盖即仁即智即勇焉。通乎此者,则游行自在,可以出
生,可以人死;可以仁,可以救众生。
内容推荐
本丛书是一套用“回望”性质汇集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的文集。各分册作者为传主亲属、朋友、后人等,多与传主共同生活过,所记事情均为亲身经历,这就与市面上众多名人传记有了鲜明的区分。传主后人及朋友多为各界知名人士,有第一手的珍贵图片,因此本丛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加之图文并茂,也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为其中一册,讲述了谭嗣同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祖父谭嗣同/回望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训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77786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4
CIP核字 2018251708
中图分类号 B254.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9
141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