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获得自由的世界(威尔斯科幻小说集)/重读经典科幻大师作品集
内容
内容推荐
H.G.威尔斯著的《获得自由的世界(威尔斯科幻小说集)/重读经典科幻大师作品集》讲述了:
一天凌晨,一驾飞机载着原子弹飞越德国境内。当飞机飞至柏林上空时,飞行员向下扔了两颗原子弹,顿时,柏林上空一片火海,地面一片废墟。被毁的世界需要重建,来自世界各地的前国王、总统和其他要员聚集在布里萨戈地区,成立联合体(世界共和国),改革旧时的政府体制和选举制度,推行新的通用语言和货币体制,树立全新的人类价值观。从此,凤凰得以再生,世界获得自由,一个新的世界秩序诞生了。
作者简介
H.G.威尔斯,1866年,出生于伦敦西区小镇。
1884年,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在那里学习了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和生物学,这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想象空间。
1895年,令威尔斯声名鹊起的处女作——《时间机器》问世。
1896—1904年,陆续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大战火星人》《神的食物》等科幻小说。
1920年,《世界史纲》出版,该书充满人文激情、文采斐然而又不失史学著作的严谨。
1946年,威尔斯在伦敦去世。
H.G.威尔斯的作品特点
威尔斯关心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他的作品直接反映了社会政治的矛盾和冲突,因而涉及更为广阔的领域,这使他大胆的想象力得以奔放翱翔,并借助于幻想的形象、怪诞的人物、离奇的情节和夸张的手法来揭露旧世界的各种弊端。
他在不长的篇幅中以简洁的心理描写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触及人物心灵的深处,使一个虚构的人物跃然纸上;威尔斯对环境的描写也很到位,精练的语言却能营造出非同寻常的真实情景,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正是这种精练简洁的风格,加上威尔斯丰富的想象力,使他在科学幻想小说的领域内与当时的另一位作家凡尔纳齐名。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中所表达的主题往往比凡尔纳的小说更深刻,对人类生存本相的暴露更加真实,对未来的洞察力更加敏锐。
目录
生命因阅读经典更精彩——《重读经典·科幻大师作品集》序
现代科幻文学的奠基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引子 捕捉太阳的罗网
第一章 新的能源
第二章 最后的战争
第三章 战争结束
第四章 新的阶段
第五章 马库斯·卡里宁后的日子
H.G.威尔斯年表
序言
生命因阅读经典更精彩
记得在三年前,有几位记者朋友来我家,说要看我的
藏书。我和他们说,我的书不是拿来藏的,是用来读的。
书架是开敞式的,架上的每一本书都像我的朋友,我都触
摸过,阅读过,与之交流过,大部分书上还留下了我写下
的或长或短的心得与体会。我喜欢读哲学,因为哲学探究
人何以为人;我也喜欢读历史,因为历史阐明人何以成其
为人;我更喜欢读文学,因为文学给人启迪,指明人何以
丰富人生。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一句话
,说人生“没有草图”。无论精彩与否,人生都只有一次
,不能重来。那么,如何了解人生,领悟人生,创造人生
,让有限的人生活出无限的精彩呢?
回望走过的人生之路,我发现自己命中与书有缘:读
书,教书,译书,编书,写书,评书。人生之精彩,各有
各的理解与领悟,况且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生在现
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仿佛拥有了丰富的双重性,导向了无
限的疆域。我的生命之花的确因书而绽放。我爱书,尤其
爱经典。经典不应该是供奉在殿堂里的“圣经”,而应在
阅读、理解与阐释中敞开生命之源。经典是读出来的,常
读常新,在阅读与阐释中生成永恒的生命之流。
因为爱经典,所以我读经典,译经典。我译过雨果的
《海上劳工》,巴尔扎克的《贝姨》与《邦斯舅舅》,参
加翻译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还翻译过已然成
为经典的当代作家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诺
贝尔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沙漠》与《诉讼笔录》。我
还组织翻译“法国文学经典译丛”,主编法国浪漫主义大
师《夏多布里昂精选集》以及已经进入法国文学殿堂的著
名作家杜拉斯十五卷本的《杜拉斯文集》。在经典的阅读
与翻译中,我得到了双重收获:一是经典滋养着我的人生
:二是通过我的翻译与阐释,也在参与经典的创造。为此
,我说过一句话:阅读参与创造,翻译成就经典。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和老朋友吴文智先生经过多
次交流,商定依托我主持的中华译学馆,组织全国优秀的
翻译力量,译介一套《科幻大师作品集》,向广大读者倾
心推荐威尔斯、凡尔纳、阿西莫夫等科幻文学大家的作品
,一起重读科幻文学经典,让科学与幻想互动,拓展我们
的想象世界,丰富我们的现实人生。有学者评论说:“科
幻历来有两大经典主题,一为星际旅行,一为生命智能。
前者以宇宙为舞台,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广度;后者以人
为核心,探索生命自身生存的意义。”循着这两大主线,
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把握科幻文学的发展脉络,但在不同
的科幻大师的笔下,会呈现出异样的精彩与深刻。我一直
觉得,只要人类有梦想,文学就不会死。重读科幻文学经
典,放飞想象,拓展生命的空间,相信你的人生会闪现出
属于你的精彩光芒。
许钧
2018年春
导语
一天凌晨,全球二百个地区受到了原子弹的轰炸,战争使各国成了一片废墟,残存的各国首脑痛定思痛,决定建立全球新秩序,在废墟上成立新的世界共和国,改革旧时的政府体制和选举制度,推行新的通用语言和货币体制,树立全新的人类价值观。
请看由H.G.威尔斯著的《获得自由的世界(威尔斯科幻小说集)/重读经典科幻大师作品集》。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
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卡尔维诺
整个19世纪只有两个人改变了欧洲,一个是威尔
斯,一个是我。
——萧伯纳
一个作家,尤其是一个通俗文学作家的作品,能
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是一个问题。但我至少可以肯定,
在1900年至1920年之间,任何作家用英语出版的书,
都不可能像威尔斯那样对年轻人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乔治·奥威尔
精彩页
他走进萨沃宾馆和塞西尔宾馆的小花园,花园里悬挂着许多小灯,灯火通明。他在花园里的一张小椅子上坐了下来,发现旁边有两个人在谈话。谈话者显然是一对即将结婚的年轻人,男的在为自己终于找到固定工作而庆幸。“他们喜欢我,”他说,“我也喜欢这份工作。如果我干它十来年,我的日子就会相当舒适了。那是很显然的,海蒂。没有任何理由不让我俩体面地生活——我们肯定会生活得很体面的。”
人类生存环境中,那种期待获得微小成功的欲望是如此的稳固和强烈!霍斯顿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日记中又记下了:“我有了一种全球意识……”
用“全球意识”这一词语,霍斯顿指的是一种把众人居住的世界看作一个整体的洞察力,一种把世界上的城市、乡镇、村庄、公路、公路旁的旅店、花园、农场、高地牧场、船夫、海员、绕洋航行的海船、时刻表、约会、付款方式看成一个整体的远见。有时候,这样的远见常常展现在面前,他那既习惯于总体概括又习惯于敏锐细节感受的大脑,对事物的思考要比他的大多数同代人更综合。通常,居住拥挤的地球转向其指定的终点,然后沿着轨道不失尊严地环绕太阳旋转。通常,人类生存方面的进步都是他能预料的。但是,现在他那疲惫的身体对生命延续的意识有点麻木了。生命现在看起来是一种永恒的循环。他转而认可人类的伟大和永恒,接受人类周而复始、世代相传的规律。原始人在远古时期过的那种游牧生活已从他的视野中消失,明天将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他现在看到的只是白天和黑夜、播种时节和收获季节、恋爱和生育、诞生和死亡、夏天阳光下的漫步和冬天火炉旁的故事,先人们的希冀和行为被后人代代相传。这些将永远地旋涡式地延续下去,除非有人抬起那邪恶的研究之手,打乱人们生活中静静而轻柔的旋律,打破人类赖以生存、美好无比的生存规律……
一时,他忘了战争和罪恶,忘了仇恨和迫害,忘了饥荒和瘟疫,忘了野蛮和残酷,忘了疲倦和刺骨的寒风,忘了失败和退却。他开始用坐在旁边位子上那对星期天休息、地位不高的年轻人那种不能正确看待世界和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方法来看待整个人类:“我有了全球意识。”
他设法用理智去战胜当时的心情,尝试了一会儿,没有成功。他告诫自己不能突发这种令人不愉快的想法:他有点怪怪的,缺乏人性;他成了游离人群、孤独的迷途者;成了从充满黑暗和磷火的阴界做了一番长时间的、非常规的旅行刚刚归来,还带来了邪恶礼物的人。人以前并非总是这样富有欲望,对拥有一个小家、一小块土地的本能和欲望并非他的全部本性。人以前也是富于冒险、善于实验的,也是充满了无止境的好奇和有着永不满足的欲望的。几千代人以来,人的确种过土地,守过时节,做过祷告,碾过五谷,酿过酒,富于冲动……
P28-2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获得自由的世界(威尔斯科幻小说集)/重读经典科幻大师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H.G.威尔斯
译者 译者:何江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515139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60
CIP核字 2018123127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185
131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