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李春喜戏剧导表演文选/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春喜,又名李春熹,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编审。1947年出生。20世纪80年代初,师从阿甲攻读戏曲导表演研究方向研究生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评论,出版专著《作为演出艺术的戏剧》等,发表戏剧表演学和表演史论文、戏剧符号学译文、戏剧评论和其他作品约180余万字。曾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等奖项。 目录 戏剧理论/表演学 作为演出艺术的戏剧 引言两个不断被重复着的误解 第一章 揭开戏剧艺术的神秘面纱 1.1 一个老问题:什么是戏剧 1.2 演出着的戏剧的特点 1.3 寻找戏剧的优势 第二章 戏剧表演艺术——两条关系链的分析 2.1 对戏剧表演艺术的一般认识 2.2 第一条关系链:演员与角色 2.3 第二条关系链:演员与观众 第三章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点上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审视(上) 3.1 “形体文学”或“表演文学”——一个独特的关于表演 艺术功能的实践方式和理论主张 3.2 多种手段的综合和表演形式的歌舞化 3.3 演技的核心:把角色的心灵活动展现在舞台上 第四章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点上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审视(下) 4.1 虚拟表演和表演造型空间 4.2 追求一种诗化的舞台情感体验 结语表演学——戏剧学的中心课题 中西戏剧表演史的对比描述 一、戏剧表演发生的逻辑起点 (一)演员、角色、观众是戏剧表演的生命三元素 (二)“三位一体”的原始体验经过演员与观众分离、演员与角色分离,始有戏剧表演的发生 二、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漫漫长途和西方戏剧的早熟 (一)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表演的起源、孕育和形成 1.古巫与古优 2.百戏与《东海黄公》 3.歌舞戏与《踏摇娘》 4.优孟遗风和参军戏 5.隋唐间表演技艺的精进和融合 6.戏曲表演形成期的基本面貌 (二)西方早期戏剧——古希腊戏剧表演艺术的形成和它的基本风貌 1.酒神祭与古希腊戏剧表演的诞生 2.古希腊戏剧表演的仪式化、风格化和歌舞化 3.摆脱歌舞、追求自然写实的倾向 三、戏曲表演的长足发展和千年长夜里的西方戏剧 (一)戏曲表演的一个以歌为主、综合发展的时代 1.唱念手段和类型人物表演套路逐渐丰富的宋、金戏曲表演 2.北杂剧以唱为主的综合表演艺术 …… 戏剧理论/符号学 戏剧理论/阿甲研究 导表演评论 附录 内容推荐 《李春喜戏剧导表演文选/中国文联晚霞文库》是作者李春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戏剧导表演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文章的自选集。内容包括:戏剧表演学的理论研究,以比较研究的视角对西方戏剧与民族戏曲的表演历史发展的对比描述,对现代戏曲导表演理论奠基人阿甲的研究,以及对新世纪以来一些重要导表演艺术家的研究和艺术评论。这些文字对从事戏剧导表演研究、教学和实践的读者大有裨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李春喜戏剧导表演文选/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春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390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8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19 |
CIP核字 | 2018227040 |
中图分类号 | J81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5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