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妈妈,快拉我一把
内容
前言/序言

 

不 可 忘却 的 责 任

 

走进高墙,与一个个满脸稚气的孩子面对面地交谈,尽管脸上挂着微笑,极尽母性的温柔与善良,我这爱哭的性格又使我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常常跟着被采访的孩子一起流泪。让他们撕开心中或已结痂,或永远不会结痂的伤疤,让他们回述自己走过的迷途,讲述他们或残缺不全、或缺失亲情、或缺失家教的家庭,讲述他们身陷高墙的内心痛苦,其间,我不停地追问自己:你是不是太残酷了?

但我知道,我必须在一次次残酷的追问中完成这次漫长而艰难的采访,这是我多年的夙愿!

因为我是一位母亲,曾经历过一些母亲所经历的一切:迷惘、痛苦、无奈,甚至绝望……

多年来,一种远远大于作家的母性责任,一直强烈地呼唤着我,令我必须完成这次艰难而痛苦的采访与书写!

在我的一生中,除了创作,孩子教育是我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项“工程”。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教育的确是一项大“工程”,它比任何

事情都重要。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如果管教不好,很可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甚至祸害。

孩子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北方一座城市的城乡接合部,那里到处是矮趴趴的平房、泥泞的道路,住的人员很杂,工人、农民、劳改释放犯、小偷、抢劫犯、吸毒的等等,什么人都有。我家放在菜窖里的一筐苹果,没舍得吃,却被邻居家的孩子偷光了。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晚上忘了收进去,第二天早晨发现不见了。周围的孩子都不好好读书,胡同里整天疯跑着辍学在家的孩子。最糟糕的是,左邻右舍的孩子都相继进了监狱,好几个孩子都是在我先生工作的法院判刑的。紧挨着我家左边这家的男孩子因盗窃被判了四年有期徒刑;右边隔一家邻居的孩子因盗窃在法院开庭时,借上厕所之机跳窗逃跑,被抓回来判了三年;我家斜对面一个男青年是在逃的杀人犯;紧挨着我家右边邻居家的男孩子因偷东西被人杀害……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一天,我在单位接到女儿老师打来的电话,问我女儿为什么一连几天没去上学?我急忙跑回家,看见女儿走在胡同里正在跟几个孩子跳猴皮筋儿呢。我把她拽进屋问她为什么不去上学?女儿哭着说:“一个男生总在路上拦我,不让我去上学……”

当天晚上,我和先生跑遍了整个居民区,找到了拦女儿的男孩子家。男孩子不在,一对年龄很大的农民夫妇正点着蜡烛坐在炕上摸纸牌呢。我对他们说,请你们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不许他再拦我女儿。谁想,我们刚到家不一会儿,两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气冲冲地闯进我家大门,一个男孩子手里晃着一把弹簧刀,开口就骂:“你们他妈找俺家干啥?找死啊!我告诉你,我明天还拦她!你再敢找俺家,俺就弄死她!”

女儿吓坏了,躲在墙角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我和先生。

我和先生急忙让两个男孩子进屋,以凛然正气对他们晓之以理,

阐明厉害,最终使他们乖乖地走了,从此再没敢拦我的女儿。

我和先生整天提心吊胆,很怕孩子学坏,虽然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很想换个住处,可我们没地方可搬,只能严加管教自己的孩子。我上班走了,就把两个孩子锁在院子里,可我刚走,外面的孩子就纷纷地跳进我家院子,而且派孩子在胡同里放哨,只要我从胡同口一露头,就立刻大喊:“航他妈回来了,快跑!”那些孩子急忙从我家院子里跳出去。

为此,我的孩子多次向我提出抗议:“你看谁家的孩子像咱家这样,整天像蹲监狱似的,天天看着我们,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那时我还年轻,也不知该如何管教孩子,只知道从早到晚看着孩子,逼着孩子学习,陪着他们一起背题,一起做功课。只知道紧紧地拉着孩子们的手,走过懵懂,走过困惑,走过叛逆期,丝毫不敢放松。不管孩子多么不理解,多么“恨我”,我始终不肯撒手,拽着两个孩子艰难地走过关键的童年和少年,直到他们考入高校。

两个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都感到后怕。

如今,两个孩子在北京都发展得很不错,也很懂事,他们的孩子都在国外读大学了。我的孩子常常笑着戏谑我,说我是“老虎妈子”,说邻居的孩子都怕我。不过他们都记得,每到周六晚上,我们一家四口坐在灯光下朗诵各自写的诗,尽管是一些顺口溜,但他们都觉得很开心,很自豪。

先生不止一次地对我说:“雅文,你对我们老周家的孩子是有贡献的。”在法院工作的他,深知在那样的环境下,能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人太不容易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罪与非罪绝非鸿沟,有时就是一念之差,稍不小心就滑向了犯罪深渊。而父母则是孩子最关键

的启蒙者。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懂得如何管教孩子的母亲,只知道像老母鸡似的死死地看着我的小鸡仔儿别让老鹞鹰叼去。为了孩子,我放弃了多次出去深造学习的机会。

我觉得,孩子懵懂无知,父母的责任心往往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未成年人犯罪就像一台X光机,将无法遮掩地透视出孩子身后的背景: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大于母性的社会责任感又时时地催促着我,鼓噪着我,为了大墙里的孩子,为了大墙外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我决心完成这次艰难而痛苦的采访与书写。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有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毒品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资料显示,多年前,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对七种严重刑事案件的统计(谋杀、强奸、暴行、抢劫、爆炸、放火、盗窃)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平均每年发案率三百多万起,70年代以后每年高达八百万起,十年间增加了2.6倍,而在各种严重罪行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十岁到十七岁的少年作案。美国枪支泛滥,校园枪击案居全球之首。据美国控枪组织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2月14日,佛罗里达州某高中校园发生十七人死亡、十四人受伤的枪击案,全美在2018年开年四十五天之内,共发生校园枪击案高达十八起之多。英国是禁枪国家。2018年4月10日,我去英国伦敦参加《与魔鬼博弈》一书英文版新书发布会时获悉,英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同样严重。2018年4月6日,英国伦敦即时新闻国际ON.CC东网道,九十分钟内发生四起未成年人持刀伤人案;2018年短短几个月,英国居然发生未成年人持刀伤人案数十起。

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各国的国情不同,未成年人犯罪情况也不尽相同。中国正处在伟大变革、经济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未成年人的犯罪也像浓缩的饼干一样,将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各种犯罪,都浓缩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了。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高度重视,已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以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成长中得到关爱和帮助。2018年2月9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会议在京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共同签署了《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

从查到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数据来看,全国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罪犯呈下降趋势。

2017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公布了一组数据:2016年,中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35743人,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93%。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不批捕涉罪未成年人数为12377人,不起诉4774人,其中附条件不起诉3808人。

 

2017年10月27日新华网消息,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2016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降低。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35743人,比2010年减少32455人,减幅达47.6%。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重为2.93%,比2010年下降3.85个百分点。青少年作案人员占全部作案人员的比重为21.3%,比2010年下降14.6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性,因为未成年人犯罪仍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少年强,中国强!

所以,我决定着手未成年人犯罪这一题材的采访。

 

为了慎重起见,我跟儿子周航谈了关于青少年犯罪这一选题,他很赞成,并在北京请来几位宣传、司法、公安界的朋友汪渊、孙雪丽、孙韶松、张其函、刘甲第等人,对这一选题进行认真论证。大家都觉得未成年人犯罪题材很值得写,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汪渊先生,他给了我很大支持和帮助。

2016年10月,我请黑龙江省作协通过中国作协,向司法部发去商函,提出希望协助落实赴全国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采访事宜。这一选题得到司法部监狱管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监狱管理局局长王进义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并说:“感谢您这位老作家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心,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欢迎您深

入到全国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采访。您看看中国的监狱,尤其是未成年犯监狱人性化管理的真实情况,也希望您深入了解一下我们未管所的警察,他们工作的压力非常大,非常辛苦。为了挽救未成年罪犯,为了社会的安定,他们默默地奉献着。我希望通过您的笔,能使全社会更加重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同时也让广大群众对我们监狱警察多一些了解,也多一些理解。祝你采访成功!”

之后,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正式下文,监狱管理局研究室主任亲自沟通协调,我和先生周贺玉(他负责照相)从2016年12月8日至2017年7月26日,自费赴上海、浙江、广东、云南、广西、内蒙古、陕西、河北、山东、黑龙江、北京等十一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及三所女子监狱,与242名未成年犯、监狱干警、专家学者等深入交谈狱,此外,还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采访中,我们受到各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警察的热情接待,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之后,我静下心来,潜心撰写这部长篇纪实作品。我真诚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看看这本书,从这些孩子及家长身上,或许会受到某些触动,会吸取某些教训。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感谢中国作协、黑龙江省作协,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感谢所有对这部作品的出版提供帮助的朋友。尤其要感谢接待我的各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警官,感谢那些接受我采访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予我的大力支持!

 

2018年4月2日

作者简介

张雅文,1944年出生。曾是国家一级速滑运动员,现为国家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多次自费赴韩国、俄罗斯、亚欧等国家采访,出版《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与魔鬼博弈——留给未来的思考》《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玩命俄罗斯》《生命的呐喊》《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等二十余部作品,也是《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不共戴天》等五部一百二十余集电视剧的编剧。

  其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多项大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外文,传播海外。2015年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将其英文版反战小说《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作为国礼,赠与比利时国王菲利普。

目录

代 序
不可忘却的责任 /1

第一章 
大墙内外之追问 /1
临刑前,如果父亲以血的教训给儿子留下几句人生彻悟、几句警告,对这个从小缺失父母管教的少年来说,或许能起到一种警示与震慑。但父亲一句话都没留下,只留下一张穿囚服的照片……

第二章 
校园欺凌探秘 /35
他在法庭上发出的呐喊,昭示了犯罪少年内心的困惑与渴望:每个人生下来都应该是平等的,为什么我总是受他人的欺凌,谁能为我主持公道?

第三章 
家之殇,谁之过 /70

内容简介

走进高墙,与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面对面地交谈,让他们回溯自己走过的迷途,讲述他们或残缺不全、或缺失亲情、或缺少家教的家庭,透视他们的生存环境,给世人以警示。

作者以高度的使命感,历尽艰辛,走进全国未成年犯管教所,倾听未成年犯讲述陷入迷途的心路历程,感受他们在铁窗之内的痛苦煎熬与内心挣扎,为花季少年的无情凋零而深感痛心……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记录,痛彻的追悔,真心的告白。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与诲改,深刻揭示了犯罪给家庭、社会及个人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对监狱警察的责任与担当、勇气与坚定的书写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深刻的社会意义与教育意义,触目惊心的成长雷区,堪称每一位父母与教育工作者的教科书。

编辑推荐

(一)  罪与非罪绝非鸿沟,                                    

天堂与地狱仅一步之遥。

在充满各种诱惑的大千世界,

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先天的免疫力。

 

(二) 走进11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及三所女子监狱  

与242名未成年犯、监狱干警、专家学者深入交谈

追问犯罪少年的人生历程

领略监狱警察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

 谨将此书献给天下父母和孩子        

内容推荐
走进高墙,与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面对面地交谈,让他们回溯自己走过的迷途,讲述他们或残缺不全、或缺失亲情、或缺少家教的家庭,透视他们的生存环境,给世人以警示。作者以高度的使命感,历尽艰辛,走进全国未成年犯管教所,倾听未成年犯讲述陷入迷途的心路历程,感受他们在铁窗之内的痛苦煎熬与内心挣扎,为花季少年的无情凋零而深感痛心……真实的人物,真实的记录,痛彻的追悔,真心的告白。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与诲改,深刻揭示了犯罪给家庭、社会及个人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对监狱警察的责任与担当、勇气与坚定的书写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深刻的社会意义与教育意义,触目惊心的成长雷区,堪称每一位父母与教育工作者的教科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妈妈,快拉我一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雅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44426
开本
页数 3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1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