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滨孙漂流记/中外经典名著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自传体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孙·克鲁索。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的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并且救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

内容推荐

1719年3月笛福根据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一部分经历和自己构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一个在海难中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大受欢迎,一年之内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被世界各地人阅读。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他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目录

第1章 第一次出海

第2章 流落荒岛

第3章 荒岛求生

第4章 建设岛上家园

第5章 外出遇险

第6章 食入恶魔

第7章 仆人“星期五”

第8章 一艘英国船

第9章 收复大船

第10章 雪山遇险

试读章节

我一连跑出去挤了两三天奶,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到,于是我的胆子稍稍大了一点儿。但我还不能使自己确信那一定是自己的脚印,除非再到海边去一趟,亲自看看那个脚印,用自己的脚去比一比,看看是不是一样大。不料,我一到那边,首先发现的是,当初我停放小船时,绝不可能在那儿上岸;其次,当我用自己的脚去比那个脚印时,发现我的脚要小得多。这两个情况又使我马上胡思乱想起来,并使我忧心忡忡。我深信至少一个人或一些人曾上过岸。总之,岛上已经有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对我进行突然袭击,至于我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卫,却毫无头绪。

这时,我后悔把山洞挖得太大了,并且还在围墙和岩石衔接处开了一个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决定在围墙外边再筑起一道半圆形的防御工事。我很快就把这道围墙筑好了。

现在,我有两道墙了。我又在外墙上用了不少木料、旧缆索及其他我能想到的东西进行加固,还在墙上开了七个小洞,大小刚好能伸出我的手臂,这七个小洞是准备放我的短枪的。我从破船上拿下了七支短枪,现在把这些枪安置在七个洞里,并用架子支撑好,样子像七尊大炮。这样,在两分钟之内我可以连开七枪。我辛勤工作了好几个月才完成了这道墙,而在没有完成以前,我一直感到自己不够安全。

在进行上述工作时,我也没有忽略别的事情。我仍十分关心我的羊群,为此,我考虑良久,觉得只有两个办法可以保全羊群。一是另外找个适当的地方,挖一个地洞,每天晚上把羊赶进去;另一个办法是再圈两三块小地方,彼此相隔较远,越隐蔽越好,每个地方养六七只羊。万一大羊群遭到不测,我还有其他的羊群。这个办法虽然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劳动,但我却认为这是最合理的计划。

因此,我花了一些时间去寻找岛上最深幽之处。后来,我选定了一块非常隐蔽的地方,完全合乎我的要求。那是一片小小的湿洼地,周围是一片密林。

于是,我立刻在这块地上千了起来。不到一个月时间,篱墙就打好了,羊群终于可以养在里面了。因此我一点儿也不敢耽搁,马上就移了十只小母羊和两只公羊到那儿去。

我辛辛苦苦地从事各项工作,仅仅是因为我看到了那个脚印,因而产生了种种疑虑。其实,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人到岛上来过。在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下我又过了两年。

现在,再接着说说我接下去做的事。我把一部分家畜安置妥当后,便走遍了全岛,想再找一片幽深的地方,建立一个同样的小圈地养羊。我一直往岛的西部走,到了一个我从未涉足的地方。我往海里一看,仿佛看到极远处有一只船。我曾从破船上一个水手的箱子里找到过望远镜,可惜没有带在身边。那船影太远,我也说不准到底是不是船。

我一直凝望着,看得眼睛都痛得看不下去了。当我从山上下来时,那船影似的东西已完全消失了,所以也只好随它去了。

不过,我由此下定决心,以后出门一定要带一副望远镜。

我走下山冈,来到小岛的尽头。一到这里,我就马上明白,在岛上发现人的脚印,并不像我原来想象的那样稀奇。只是老天爷有意安排,让我漂流到岛上野人从来不到的那一头。否则,我早就知道那些大陆上来的独木舟,有时在海上走得太远了,偶尔会渡过海峡到岛的这一边来找港口停泊。这是经常有的事,而且,他们的独术舟在海上相遇时,经常要打仗,打胜了的部落就把抓到的俘虏带到岛的这边来,按照他们吃人部落的习惯,把俘虏杀死吃掉。

我从山冈上下来,走到岛的西南角,我马上就被吓得惊慌失措了,只见海岸上满地都是人的头骨、手骨、脚骨以及人体其他部分的骨头,我心里的惊恐简直无法形容。我感到胃里的东西直往上冒,人也几乎快晕倒了。  我一分钟也不愿意再待下去了,所以拔腿就跑。回到了我的城堡,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自己的住所安全可靠,因而心里也宽慰多了。那些残忍的食人部落来到岛上并不是为了寻找什么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因为,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他们一般在树深林密的地方登岸后,从未发现过任何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我在岛上已经快十八年了,在这儿,我从未见过人类的足迹。只要我自己不暴露自己,只要我像以前那样很好地隐蔽起来,我完全可以再住十八年。

我对这群野蛮的畜生,对他们互相吞食这种灭绝人性的罪恶风俗深恶痛绝。所以,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我整天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并且不敢超越自己的活动范围。在这两年中,我也没有去看过那只小船,只想另外再造一只,唯恐在海上碰到那些野人。

可是,时间一久,我对食人恶魔的担心便逐渐消失了,我又像以前那样泰然自若地生活了。所不同的是,我比以前更小心了,比以前更留心观察,唯恐被上岛的野人看见。

就我目前的境况而言,我其实不缺什么东西。可是,由于受到那些野蛮的食人恶魔的惊吓,我时时为自己的安全而担惊受怕。我日日夜夜都在琢磨,怎样趁那伙食人恶魔在进行残忍的人肉宴会时杀掉他们一批;并且,如果可能的话,把他们带到岛上准备杀害的受难者救出来。我脑子里想着各种各样的计划,想消灭这些野蛮的家伙,或者至少吓他们一下,让他们再也不敢到岛上来。

有时我想在他们生火的地方下面挖个小坑,里面放上五六磅火药。等他们生火时,必然会引爆火药,把附近的一切都炸毁。但是,我并不愿意在他们身上浪费这么多的火药,因为我剩下的火药已经不到一桶了。因此,我把这个计划搁置一边另想办法。后来,我又想到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地方埋伏起来,把三支枪装上双倍的弹药,等他们正在举行那个残忍的仪式时,就向他们开火,然后带上我的三支手枪和一把腰刀向他们冲去,如果他们只有一二十人,准可以把他们杀得一个不留,这个妄想使我高兴了好几个星期。

我对这个计划简直着了迷,竞费了好几天的工夫去寻找适当的埋伏地点。我还常到他们吃人的地点去观察,所以对那儿的地势已了如指掌。

最后,我在小山坡上找到了一个地方,既可以安全地把自己隐蔽起来,又可以监视他们上岛后的一举一动。在他们上岸之前,我可以藏身在丛林里,等他们凑在一块儿的时候,就对准他们的头开枪,准能打中目标。

于是,我决定在这儿实施我的计划。我先把两支短枪和一支鸟枪装好弹药,每支短枪装上双弹丸和四五颗小子弹,大约有手枪子弹那么大,在鸟枪里装上了特大号鸟弹。另外,每支手枪又装了四颗子弹。出发之前,再把弹药带足,以作第二第三次射击之用。就这样,我完成了战斗准备。同时,每天上午我都要跑到那个小山坡去巡视一番,看看海上有没有小船驶近小岛,或从远处向小岛驶来。一连守望了两三个月,每天都毫无收获,我开始对这件苦差事感到厌倦了。

于是,我对自己的计划也改变了看法,并开始冷静地考虑我自己的行动。这么多世纪以来,上天都容许这些人不断地互相残杀而不惩罚他们,那我有什么权力和责任擅自将他们判罪处死,代替上天执行对他们的判决呢?这些人对我又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呢?毫无疑问,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互相吞食是犯罪行为,他们那样做并不违背他们的良心,因而他们也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他们并不知道吃人是违背天理的罪行而故意去犯罪,就像我们大多数人犯罪时一样。他们并不认为杀死战俘是犯罪行为,正如我们并不认为杀牛是犯罪行为;他们也不认为吃人肉是犯罪行为,正如我们并不认为吃羊肉是犯罪行为一样。我稍稍从这方面考虑了一下,就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其次,尽管他们用如此残暴不仁的手段互相残杀,于我却毫无干系。他们并没有伤害我,如果他们想害我,我为了保护自己而向他们进攻,那也还说得过去。可现在我并没有落到他们手里,他们也根本不知道我的存在,因而也不可能谋害我。在这种情况下,我若主动攻击他们,那就没有道理了。

基于上述考虑,我中止了攻击野人的计划。我不应该干预他们的内部事务,除非他们先攻击我。我应该做的是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不让他们发现我,并且不留下任何一点细微的痕迹让他们怀疑有人住在这个小岛上。

这样又过了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我再也没有去那座小山观察他们的踪影。因为,一方面我不想碰到这些残忍的家伙,也不想对他们发动攻击;另一方面,我生怕自己一旦碰到他们会禁不住诱惑,把我原来的计划付诸实施。在此期间,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停靠在岛那边的小船转移到了岛的东边来。同时,我把放在船上的东西都搬了下来,免得让人发现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此外,我比以往更加深居简出。除了干一些日常工作,如挤羊奶,照料树林中的羊群外,我便很少外出了。我也毫不怀疑,自从我处处小心提防那些野人之后,他们还照常到岛上来过好几次。

由于我一直生活在危险之中,因而日夜忧虑,寝食难安。我连一个钉子都不敢钉,一块木头都不敢劈,生怕被别人听见声音。尤其叫我担心的是生火这件事,唯恐烟火被人看见而把自己暴露。因此,我把一切需要生火的事,如用锅子烧东西或抽烟斗等都转移到了我的林问别墅里。在那儿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天然地穴,这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地穴的洞口在一块大岩石底下。有一天,我正在那儿砍柴,偶然问发现了一个洞口,我怀着好奇心想进去看看。走进洞口后,发现里面相当大。我在里面站直了还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再站一个人。可是说实在的,我刚一进去就赶快逃了出来,因为我朝地穴深处一看,只见里面一片漆黑。

过了一会儿,我又恢复了镇静。于是,我又鼓起勇气,点燃了一个火把,重新钻进洞去。我发现洞不太大,周围不过十二英尺;但这完全是一个天然的洞穴,没有任何人工斧凿的痕迹。在洞的尽头,还有一个更深的地方,但很低,只能俯下身子爬进去。至于这洞通向何处,我当然不得而知。当时我手里没有蜡烛,暂时不能进去,但我决定第二天带上蜡烛进去。另外,我还得带一盘火种。

第二天,我带了六支自己做的大蜡烛去了。我现在已经能用羊脂做出很好的蜡烛。我钻进那低矮的小洞时,不得不俯下身子。我在地上爬了约十来码。说起来,这实在是一个大胆的冒险举动,因为我既不知道要爬多远,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钻过这段通道后,洞顶豁然开朗.洞高差不多有数十英尺。我环顾周围,只见这地下室或地窟的四壁和顶上,在我蜡烛烛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万道霞光,灿烂耀目,这情景是我上岛以来第一次看到的。至于那岩石中是钻石,是宝石,还是金子,_我当然不清楚,但我想很可能是这类珍宝。

虽然在洞里没有光线,但这却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最美丽的洞穴。地上干燥平坦,表面是一层细碎的沙石,所以不会有令人厌恶的毒蛇爬虫。这个洞穴唯一的缺点是入口太小,然而正是因为进出困难,才使它成为一个安全隐蔽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我千方百计寻求的庇护所。所以,这个缺点对于我来说反而成了一个优点。我对自己的发现真是欣喜万分,决定立刻把我最放心不下的一部分东西搬到洞里来,特别是我的火药库和多余的枪支。

在这次转移军火时,我也顺便打开了我从海上捞起来的那桶受潮的火药。结果发现,火药四周进了三四寸水,结成了一层坚固的硬壳,可里面的部分却完好无损。我从桶里弄到了差不多六十磅好火药,这真是一个可喜的收获。从此以后,我在城堡里最多只放三磅火药。另外,我又把做子弹的铅也全部搬了过去。

我现在在岛上已经住了二十三年了,对这个地方以及对自己在岛上的生活方式,也已经非常适应了。如果我不担心野人袭击的话,我宁愿在此度过我的余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P87-P93

序言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而名著更是人类文化精粹的积淀。

名著给人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读名著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积累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震撼孩子的心灵,净化孩子的思想,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完善孩子健康的情感,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情绪,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名著原文或因冗长,或因晦涩,不适合其阅读而被束之高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基于此,我们出版了这套《悦读》中外经典名著丛书。

这是一套专为6-15岁孩子量身打造的巾外经典名著系列丛书,它在内容及版面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内容上,本套丛书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原著进行了改写,在改写的过程巾,保证情节完全忠实原著,在减少文字量的同时让孩子更好地领略原著的故事情节与文化精髓。在版面设计上,每本书都根据情节搭配了精美的插图,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原著内容,缓解阅读疲劳,体验阅读乐趣。另外,在每本书后还附印了读书卡,孩子们可以用它来积累书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抒写阅渎感悟;家长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填写的读书卡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好种子,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会发芽,开花,结出好果子。《悦渎》就是这样的书,它不仅会给孩子带来遐想和乐趣,也会给孩子带米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让他/她读《悦读》吧,为他们打开瞭望世界的窗口,让孩子在这内心感到温馨和安静的时刻,品人生如棋,看花开花落,静静地让自己的心在文字的时空里穿梭行走,走过亘古走过蛮荒,走过森林走过雪原,走过硝炯走过血与火,与那些高尚的、智慧的人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让孩子的思想插上书籍的翅膀飞翔,让孩子的心灵在阅渎中体会快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滨孙漂流记/中外经典名著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笛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273273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4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7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