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最大投行的成功秘诀是什么?造就高盛帝国的企业文化正在崩坍?

震惊世界的专栏文章作者格雷格·史密斯在这本《我为什么离开高盛》为您详细描述华尔街如何迷失了方向。

美国超级畅销榜图书,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以及纽约市市长迈克·布隆伯格热烈回应。《纽约时报》人气超3000000的专栏文章,引发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

内容推荐

超过300万人阅读了格雷格·史密斯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我为什么离开高盛”。文章像病毒迅速传开,变成引领世界潮流的话题。这篇文章触动了公众的神经,使他们对于华尔街在社会中所起的角色,以及银行界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就让世界经济一蹶不振的“赚了钱就跑”的心态产生了质疑。在本书中,史密斯向我们描述了专栏文章中无法包含的细节内容。他的故事开始于2000年夏天,当时,他怀揣梦想,初到高盛公司做一名实习生,学习高盛的商业原则。他从实习生做到销售交易员,替客户掌管着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资产。科技泡沫期间,史密斯面临诸多闹剧;9.11惨剧;大熊市;房地产过度繁荣;巴菲特拯救高盛。《我为什么离开高盛》引领读者踏上他在高盛公司的个人旅程,带领我们进入这家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

目录

第一章 “我不知道,但我会找到答案”

第二章 盛与衰

第三章 跳羚初长成

第四章 尘埃落定

第五章 欢迎来到赌城

第六章 狩猎大象

第七章 眺望深渊

第八章 四种客户

第九章 “巨怪”

第十章 伦敦的召唤

第十一章 狂野的西部

后记

作者的话

致谢

交易术语表

索引

试读章节

2000年的夏天,如果你问我布鲁克斯兄弟是谁,我会回答:“这条街上的一对丑孩子。”在斯坦福大学大三结束前一天,我去了帕洛阿尔托的梅西百货公司,买了一堆新衣服:八件衬衣、三条裤子,还有一件带金纽扣的蓝夹克。我还留着去年夏天在潘恩·韦伯经纪公司的芝加哥办公室实习时穿的几套西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件浅灰色的《迈阿密风云》风格的西装,面料有点像鲨鱼皮,光滑闪亮。在芝加哥穿这身衣服没问题,但是我明显感觉到,在高盛穿这身衣服不合适。

直到现在我还觉得那天买的衬衫不错:两件深棕色的,一件黑色的,一件深绿色的,几乎都带着不同色调的条纹,不完全是高盛的风格。跟我来到美国之后所经历的一样,华尔街完全是一个新的世界。1997年8月我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来到斯坦福大学,对美国充满了热爱,这主要是由美国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引发的。托尼·丹扎(Tony

 Danza)主演的《谁是老板》在20世纪80年代流传到了南非,让我对美国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在伊登维尔长大,这是约翰内斯堡郊区一个中产阶级聚居的区。在家里我是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比我小1岁半;妹妹卡莉比我小9岁。妈妈是个家庭主妇,爸爸要长时间工作养活我们。家里钱很紧,尤其是家里的三个孩子上的都是私立学校——大卫王学校,这是一家昂贵的犹太人走读学校,所有学生(其中许多来自富裕家庭)都要穿制服:男生在夏季要穿卡其色的猎装,在冬季要穿西服上衣,蓝色领带和灰色法兰绒裤子。

八年级时,我跟最要好的朋友莱克斯·拜耳约定,日后要去美国上大学。我们从来没去过美国,但是对那里充满了向往。不幸的是,当时南非货币兰特对美元的汇率是5:1,因此我俩的父母(莱克斯的家境跟我的差不多)都无力供我们去美国上大学。莱克斯的姐姐凯利特别优秀,她4年前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跟她一样,我们也需要某种实实在在的金融援助,但是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了5年。我们借来凯利的已经卷了角的SAT考试练习教程,相互帮助,同时准备美国的标准化测试和南非的州级考试。莱克斯和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同时被选为全校的代表做毕业告别演说,而且在全世界3000多个申请美国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学生中,我俩竟然双双成了32个最终获得批准的幸运儿中的一员。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上医学预科,但是跟很多想当医生的学生一样,我根本学不来有机化学。不过,在第一个学期,我选修了“经济学1”,授课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教授,叫约翰·泰勒。我爱上了这门课。泰勒是经济学的大腕。他提出了“泰勒原则”,该原则规定了央行应如何设定利率;他撰写的教科书成为美国所有大学的标准的“经济学101”课程的教材;他一定每年都在斯坦福大学举行一次讲座,这让他成了一位传奇人物。

该讲座是关于一个叫作“比较优势”的经济学概念。当时所讲的案例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州比威斯康星州生产的葡萄酒更好。每年泰勒来做这个演讲,偌大的大厅里会坐满700余人。他会打扮成一个巨大的加州葡萄做这个讲座。走进大厅的时候,音响里面一般是在播放《没有不透风的葡萄藤》这首歌,歌声震耳欲聋。然后,泰勒会开始演讲。他解释说,比起威斯康星州,加州的优势是有酿制葡萄酒的天时与地利,或许还有上天的帮助。这就是加州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表明,即使所有外部条件都相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取得成功,因为成功还取决于气候和环境等因素。在他解释这一切的同时,你还可以偷眼看看他身上的“葡萄服装”。

我很快就领悟了这些概念,而且对它们非常感兴趣。我们所讨论的不是化学上所讨论的两个分子的键合。相反,我们所讨论的内容,就像是“通用销售汽车,丰田也销售汽车。它们卖出了多少辆汽车,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哪家公司更有效呢?”

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门课上名列前茅;我觉得它很容易。这是我在斯坦福大学的第一学期。我在这门课上的表现让我信心大增。在选修该课程的700余名学生中,我最后的成绩好像是在前五名。这种感觉太棒了,但这也是我学习生涯的巅峰之作,此后即使是在班级内部,我也再没有拿到这么好的名次。随着学习内容变得越来越专业,周围的同学也变得更聪明;而这只是一个入门的课程,也许因此我才能表现如此优异。不管怎样,我喜欢经济学,最终选了这个专业。

P8-10

后记

我的文章发表那天接近午夜的时候,我降落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我的照片已经到处都传遍了,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人会认出我,因此——也许这样做很愚蠢——我临时伪装了一下自己,戴上深褐色的草帽,没有刮胡子。我直奔菲尔位于第七十九街和第三大道的家。菲尔给我准备了一个充气床垫让我过夜,并且让我下飞机后立即去他那里。

我不知道那一天会发生什么,也没有花很多的时间仔细计划一下。我坚信我文章里的观点,并且认为把它发表出来是一件正确的事。我会等它发表出来之后再去处理它所带来的反应。一旦真的来了,我才发现回应让我难以招架,那么多的普通人给我发来数以万计的消息:从得克萨斯的乡村,到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我也接到了数十名前同事和客户的电话。

这些信息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支持。尝试改革一个已经迷失了自己道路的体系,人们喜欢这样的想法。他们喜欢有人面对一个强大的机构说出真相。他们喜欢冒险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的想法,即使这会让个人付出代价。这么多的鼓励,让我非常感动。但是,当媒体展开攻势之后,我很高兴,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作回应。我的弟弟,以及我最好的朋友莱克斯和丹在这方面跟我的本能反应一样。原因如下:

专栏文章花了我近5个月的时间,其内容正是我想说的话。我反复提炼了我的论点,直达本质。那些都是我深思熟虑后的东西。而在文章发表的当天,不论我说什么,都会偏离专栏文章的内容。让我很自豪和兴奋的是,对于辩论金融业中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其中的利益冲突的辩论,我做出了一点点贡献。我相信这一辩论是至关重要的。在所有媒体的关注下,在纽约降落后能够直接去好朋友的地方,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我下了出租车,开始收拾我的行李,菲尔的看门人走出来帮我。突然,他双眼放光,向我露出我所见过的最灿烂、最热情的笑容。

“你是格雷格·史密斯,对不对?”他兴奋地问。他认出我来让我吓了一跳。一整天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从伦敦飞来的飞机上,并没有意识到新闻报道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欢迎来到纽约,”我刚一到他就对我热情地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在这里有很多人支持你。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站在你身后——我们因为你为我们仗义执言而深表感激。”我十分感动,也因为他说的而感到自己很渺小。在菲尔的楼下等电梯的时候,我花了一点时间去思考这件事所蕴含的酸甜苦辣。当我进门后,我很兴奋看见老朋友在等待我。

开门的是看门人开尔文,他是一个年轻的非洲裔美国人,二十出头,他希望有一天能进入金融界闯一闯。他在菲尔住的公寓楼上班,好支付他上夜校的学费以及家人的生活用度。他非常喜欢金融,也非常乐观且理想化。他迷上了股市,想知道哪些因素让股市有涨有跌,如何评估公司,如何理解资产负债表等。

我睡在菲尔家的充气床垫上的三个星期里,每天出入公寓楼我都会跟开尔文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包括他应该读哪些金融教科书,最好的市场期刊有哪些,以及要想进入金融业他应该做些什么。

开尔文让我想起来我当初为什么要进入这个行业,以及人们为什么该做他所在做的任何事情——因为他们热爱这样的事。我希望他能进入金融业。我希望金融业不会让他失望。因为它需要像开尔文这样的人。

谈及金融业,人们有一个重大的误解,以为华尔街只跟精英、活该赔钱的阔佬打交道,而老爹老妈那样的人不会直接受到这个行业的各种乖张行为的影响。这简直是错得不能再错了。

即使是在华尔街的CEo们被揪到国会面前进行听证之前——如劳埃德·布兰克费恩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高盛的欺诈指控,以及杰米·戴蒙在摩根大通因为违规交易损失60亿美元之后,他们也试图这样说。“我们都是大孩子了。”“我们都是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了,确切地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可是等一下,让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使用的是谁的钱?

看看最近的丑闻吧:当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县与摩根大通进行结构性衍生工具交易,结果这场交易使全县财政濒临破产,谁受到影响了呢?当希腊或意大利等国的政府向高盛或摩根买卖衍生工具,以掩盖其债务问题,把问题尽量往后推的时候,受到影响的是谁?当摩根士丹利给Facebook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错误定价,以及共同基金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退休和401(k)储蓄,最终遭受损失的又是谁?是老爸和老妈们。

当一个主权实体,比如利比亚,拿老百姓的钱投注到衍生工具上,转眼就损失了数十亿美元之后,谁的生活会受到影响?当巴克莱银行和其他主要银行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率(UBoR)(这是支撑着数万亿美元的学生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利率),受损失的又是谁?当摩根大通的经纪人出售了表现不佳的共同基金给他们的客户以产生更多的费用,谁的储蓄被蒸发掉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有这一切都最终会影响到普通的公民、教师、退休人员等。他们的命运都和这些组织所管理的自己的钱绑在一起。老爹老妈更容易受到华尔街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因为华尔街操纵的是他们的钱。

但是,华尔街为何能赚到这么多钱呢?按说,他们有的时候也得赔钱吧?不要指望这件事。想想这一点:

华尔街的银行,在一些季度的每一天都会盈利。没错:连续90天。它们百分之一百会产生利润。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最近打破了这个惊人的壮举。这就像一千次连续成功击球一样。一个完美的纪录。这怎么可能?

答案很简单:信息不对称。比赛场根本就不是平的。银行可以看到每一个客户在市场上做什么,因此知道得比任何人都多。如果赌场的老板总是能看到你手里的牌,有时甚至能决定发给你什么牌,你觉得他会输吗?

这就是事情的内幕:由于华尔街为最聪明的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和全世界的公司打理买卖,它了解一场交易中的每一方。它可以有效地看到每个人手里的牌。因此,它拿自己的钱下注的时候会表现得更聪明。

更糟糕的是,如果华尔街说服你做一个交易,购买按公司的需求定制的结构性衍生工具,这就好像你手里的牌已经提前确定了。在这样的赌局中,赌场方面当然不大可能会输。

现在再考虑一下赌局的发生地。在真正的赌场里,头顶上布满了监控摄像头。即使你不喜欢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但这是规定。

但是在华尔街,赌局可以转移到一间漆黑的房间里进行,没有记录、观察或跟踪。对不透明的场外衍生工具交易的时候,没有摄像头监控。在这个黑暗的、烟雾缭绕的房间里,参加赌局的人会面临极大的诱惑,尝试利用客户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正是这种诱惑和透明度的缺乏,导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最后,再想想销售人员。你的销售人员或交易员似乎是客观的一就像一个友好的赌场销售员,在你身边跟你说说笑笑——但是有时候,他可能会试图引导你进行对赌场最有利可图的交易。如果你是玩21点或19点,你能指望赌场的人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出牌吗?有时,在华尔街,他们会敦促你再摸一张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正的赌场实际上可能比华尔街的银行更加规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无法阻止导致危机的因素的作用,而且仍在奋力地拿出适当的补救措施,限制我在前面所描述的冲突。有了这些优势,华尔街怎么可能输呢?就连真正的赌场也不是每一天都赚钱。

下面这一点也可以证明这种信息优势:为什么根据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测算,高盛和摩根大通的共同基金——在“长城”(指的是同公司内部代表不同利益的人或者团队之间的信息屏蔽措施。)的另一边的其各自的资产管理部门——跟同行的相比表现不佳?为什么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的一些炙手可热的交易员,在选择了自立门户,建立自己的对冲基金之后就变得步履维艰?因为他们不再有优势,无法再看到每个人手里的牌。当你独自一人,没了优势之后,就没有了信息不对称,也就不会有连续一千次的成功击球了。

华尔街对于改革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它所认识到的最有利可图的领域:不透明的衍生工具及自营交易。但这些也恰巧是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最危险的领域。华尔街的游说人员已经花费了超过3亿美元,试图否决规范衍生工具、使其变得更透明的相应措施(否则它们就会被带到光天化日之下,成为透明的交易)。这些措施原本还计划使银行不再能利用按照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所具有的信息优势跟客户对赌。华尔街讨厌透明度,并会尽可能努力防止相关监管的实施。

我是一个资本运营者。我致力于让所有的人致富,并为企业赚到尽可能多的钱。这是保持经济发展的燃料,财富应该是激励世界各地的企业家的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我希望它是公平的交易。我不认为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我们就可以尽量地把道德的界限往后推,也不认为要想获得最大的回报,就必须欺骗客户。

我相信有长远观点的商业模式,其中应该有我们对客户的内在的信托责任,这样他们才会成为回头客。这不仅是正确的事,而且这对企业也更好。这样你挣的钱会一样多——但是挣得更慢、更稳定,也更透明。这对股东也更好,因为他们喜欢可预见的收入流和稳定的业务记录。如今这种赚了钱就跑的模式太不负责任,也不可持续。

在经济危机发生四年后,我们却对此无动于衷,什么也没有做,这怎么可能?我们难道不是生活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民主国家吗?对于这一伤害所有人使极少部分人致富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竟然缺乏政治意愿来解决,对此人们应该感到愤怒。这个问题也会在几年之后威胁到全世界。

人们都知道,这个系统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但很少有人能指出问题到底是什么。1929年金融市场动荡后,美国参议院举行了佩科拉听证会调查造成问题的原因。此项调查导致了真正的改革,使银行负起应有的责任,并消除了造成股市暴跌的做法。这之后金融体系出现了几十年的平静。如果我的这本书只能做到一件事,我希望它可以使有些人对金融界有足够的了解,打电话给他们所在州的众议员和参议员,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和我做同样的事情?

书评(媒体评论)

高盛内部人士大胆爆料,引发我们的关注……对于很多人所向往的投行职业,它提供了一个难得看到的内部视角,使我们得以管窥如何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华尔街的富豪。另外,本书对高盛的完整性描述也会吸引一部分读者。高盛以前是通过帮助客户获利而发展繁荣起来的,可是史密斯先生告诉我们,它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家从客户那里获利的机构。

——《经济学人》

这是一幅我们完全陌生的世界和心态的素描,有着类似普鲁斯特的细节描写,并且讲述的是应该让普通老百姓感到愤怒的故事。

——马克·冈洛夫《赫芬顿邮报》

[格雷格·史密斯]的所作所为,是我们希望自己的银行家也会做的事情:他把银行的错误告诉公众。

——汉密尔顿·诺兰Gawker(关注纽约名人和轶闻的博客)

……“对于高盛的文化,史密斯写出了一本指南,并且对于衰退中的华尔街,也做了纪实性的描述。

——《今日美国》

作者对在高盛的日常生活的许多描写,让他的回忆录更可信,更具说服力。

——柯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格雷格·史密斯
译者 徐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781833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2014109688
中图分类号 F837.123-4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0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18-2013-221
版权提供者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