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专著,作者运用经济空间动力学和空间组织结构演化学原理,通过对区域产业“链动”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关系,重点研究产业群落的成长机制和空间产出机理,并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案例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三种模式。本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深人的理论研究也有具体的案例剖析。本书主要为各级部门和有关机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借鉴,也可为区域经济、技术创新、产业组织、战略管理等相关科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图书 | 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专著,作者运用经济空间动力学和空间组织结构演化学原理,通过对区域产业“链动”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关系,重点研究产业群落的成长机制和空间产出机理,并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案例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三种模式。本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深人的理论研究也有具体的案例剖析。本书主要为各级部门和有关机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借鉴,也可为区域经济、技术创新、产业组织、战略管理等相关科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内容推荐 全球化发展并没有引起经济现象的分散和均衡,却导致了产业群落的出现。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群落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但产业群落的空间模式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书基于以上为出发点,主要运用经济空间动力学和空间组织结构演化学原理,通过对区域产业“链动”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关系,重点研究产业群落的成长机制和空间产出机理,并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案例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三种模式。本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深人的理论研究也有具体的案例剖析。本书主要为各级部门和有关机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借鉴,也可为区域经济、技术创新、产业组织、战略管理等相关科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1.1产业群落现象/1 1.1.2实践的偏差/4 1.1.3现有研究的评价和局限/4 1.2研究目的和意义/6 1.2.1研究目的/6 1.2.2研究意义/7 1.3研究结构与创新之处/8 1.3.1研究内容/8 1.3.2研究方法/10 1.3.3创新之处/11 第二章 产业群落理论综述/13 2.1国外产业群落研究理论框架的分析/13 2.1.1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研究/14 2.1.2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研究/17 2.1.3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研究/17 2.1.4基于竞争力视角的研究/20 2.1.5小结/22 2.2国内产业群落研究理论框架的分析/25 2.2.1“入世”前的国内产业群落研究/25 2.2.2“入世”后的国内产业群落研究/28 2.2.3中国台湾地区的产业群落研究/29 2.2.4小结/30 第三章 产业群落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分析/33 3.1产业群落的内涵与特征/33 3.1.1产业群落的概念辨析/33 3.1.2产业群落的基本特征/39 3.1.3产业群落的自组织/44 3.2产业群落演化的动力学机制/49 3.2.1聚集经济/50 3.2.2专业化分工/55 3.2.3竞合机制/57 3.2.4创新机制/58 3.2.5自我强化机制/6l 3.3产业群落的分类研究/62 3.3.1国外产业群落的分类研究/63 3.3.2中国产业群落的类型划分/65 3.3.3产业群落类型的再划分/66 第四章 产业群落的成长机制研究/69 4.1产业群落的生命周期/69 4.1.1起源期(the initial phase)/71 4.1.2增长期(the growth phase)/73 4.1.3成熟期(the maturity phase)/75 4.1.4衰退期(the petrify phase)/76 4.2产业群落的生成条件/78 4.2.1必要条件——经济学的分析/79 4.2.2充分条件——社会学的分析/86 4.3产业群落成长机制的自组织和演化经济学分析/92 4.3.1产业群落的成长机制/92 4.3.2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概述/94 4.3.3产业群落成长机制的自组织和演化经济学分析/98 第五章 产业群落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与空间产出机制研究/111 5.1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111 5.1.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111 5.1.2“钻石”竞争理论模型/114 5.1.3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118 5.2产业群落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和作用机理/122 5.2.1产业群落的竞争优势/122 5.2.2产业群落和国际竞争力的耦合互动作用机理,128 5.2.3产业群落竞争力的效应分析/132 5.3产业群落的竞争力指标体系/136 5.3.1产业群落竞争力的内涵/136 5.3.2产业群落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136 5.3.3产业群落竞争力评价方法/138 5.4产业群落的空间产出机制/139 5.4.1关于空间产出机制/140 5.4.2产业群落的空间产出机制分析/140 第六章 产业群落的演化模式研究/151 6.1区域产业群落的演化范式/15l 6.1.1内生性产业群落的演化/151 6.1.2外生性产业群落的演化/155 6.2区域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159 6.2.1产业群落的空间组织结构与组成要素/159 6.2.2区域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作用机制/164 6.2.3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及空间演化模式/175 6.3中国产业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培育/193 6.3.1中国产业群落的空间分布与问题/193 6.3.2中国产业群落的培育/196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群落空间演化模式的实证研究/199 7.1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群落发展的现状和态势/199 7.1.1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99 7.1.2长三角产业群落发展的现状与态势/203 7.1.3长三角产业群落的主要特点/207 7.2昆山IT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210 7.2.1世界IT的发展现状与空间布局/210 7.2.2中国IT产业的整体运行概况与分布/212 7.2.3昆山IT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216 7.3上海汽车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229 7.3.1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格局/230 7.3.2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与趋势/23l 7.3.3世界汽车产业群落的发展与演化/236 7.3.4上海汽车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240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249 8.1结论/249 8.2思考/252 主要参考文献/25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利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0768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4 |
出版时间 | 2006-08-01 |
首版时间 | 2006-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6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