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兵书经典集成(白话全彩图本)/国学基础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古代浩如烟海的兵家著作中选择了《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素书》、《将苑》五部最具代表性的兵家经典,并详加译注。在这些兵书经典中,有的侧重战略谋划和用兵策略(如《孙子兵法》);有的侧重政治军事战略理念和治军原则,兼述文韬武略(如《六韬》、《三略》);有的专论识才用人和为将之道(如《将苑》);还有的着重自身修养、审时度势和韬光养晦(如《素书》)。

这些流芳千古的兵书并非仅仅只论军事,它广涉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解读它。它既是不朽的文学作品,也是实用的政治秘诀;既是交际与外交的必读教材,也是人生的智慧宝典。对读者阅读、鉴赏古代兵书有所裨益。

内容推荐

本书是历代兵书精品的合集,收入了《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素书》、《将苑》,共计五部著名兵书。这些兵书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面,对我国历史进程都发挥过重大作用。

《孙子兵法》论述不仅遍及战略战术、谋略运筹、地形地理、情报心理、训练管理等军事领域,更深入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社会,战争与君主、民众的关系及其相互的影响。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三略》是我国最早以“略”为题的兵书,也是第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全书分上、中、下三略。作者分别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素书》在古代被认为是人臣处世养性、韬光养晦的经典。书中论述的诸如广揽人心、将士并重、任人唯贤、恩威并举、赏罚必信、廉洁防蠹等观点深受后人的赏识。

《六韬》相传为殷周时代吕尚(即姜太公)所撰。深入论述了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并第一次提出了“文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尤大。

上列兵书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自十六世纪传至国外后,对日本、朝鲜、越南及西方一些国家的军事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

目录

前言

卷一 孙子兵法

兵之大计

军之形兵之势

军之争战之变

地之形军之变

火之战间之计

卷二 六韬

文韬

武韬

龙韬

虎韬

豹韬

犬韬

卷三 三略

上略

中略

下略

卷四 素书

原始

正道

求人之志

本德宗道

道义

安礼

卷五 将苑

兵权

逐恶

知人性

将材

将器

将弊

将志

将善

将刚

将骄吝

将强

出师

择材

智用

不陈

将诫

戒备

习练

军蠹

腹心

谨候

机形

重刑

善将

审因

兵势

胜败

假权

哀死

三宾

后应

便利

应机

揣能

轻战

地势

情势

击势

整师

厉士

自勉

战道

和人

察情

将情

威令

东夷

南蛮

西戎

北狄

试读章节

孙子说:凡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来战的就主动从容,后到达战地仓促应战就疲劳被动。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能使敌人自动进入我预设地域,是以利诱敌的结果;致使敌人不能到达它预定的地域,是我设置障碍干扰敌人的结果。敌人休整安逸,就要使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裕,就要设法使它饥饿,敌人按兵不动,就要令其频繁运动。

出击敌人不及救援的地方,突击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劳顿,因为通过的是敌人未设防的区域;进攻就能得手,由于攻击的是敌人疏于或不易防守的地方;防守能牢不可破,因为防守之处是敌人不敢或不易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道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能使敌人不知从何进攻。

微妙呀!微妙到布阵而不露形迹;神奇呀!神奇到调兵却悄无声息。这样,就能掌握敌人的命运。

进攻而使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攻击到敌人虚弱的地方;退却而使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行动神速使其追赶不及。我军要向敌开战,敌人即使据守高垒深沟,也不得不放弃坚守之地来应战,这是因为攻击了它必须援救之地;我军不想作战,即使无险可据,敌人也无法与我交战,这是因我巧用计谋使其迷失了进攻方向和目标。

因此,使敌情暴露无遗而我却不露形迹,这样,我军就兵力集中而敌人则兵力分散。我军兵力集结一体,敌人则分兵十处。这样,我就能以十倍之众攻击敌之一部,从而形成我众敌寡的局势。我以多打少,与我交战的敌人就有限了。我军准备攻打何处,敌人不得而知。不明就里,只得处处设防。防备的地方越多,与我交战的敌人就越少。

因此,敌人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防备,就处处薄弱。敌方兵力薄弱,是因为被迫处处设防而分散了兵力;我方兵力众多,是因为迫使敌人分兵设防而势单力薄,我则兵力集中而相对众多。

能预知作战的地点和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也可前往交战。假如既不能预知作战地点,又不能预知作战时间,战斗打响后,那就左翼不能支援右翼,右翼也不能支援左翼,前面不能支援后面,后面也不能支援前面,何况远的相隔几十里,近的也相隔几里呢?

因此我认为,越国的兵力即使再多,对取胜又有什么作用呢?所以说,取胜是可能的。虽然敌人兵力众多,但可使其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与我抗衡。

仔细分析敌情,可了解敌方作战计划的优劣;挑逗敌人行动,可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以佯动侦察敌人部署,可知其所处地势有利与否;用小股兵力作试探,可探察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以假象迷惑敌人的战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就无影无形。即使潜藏极深的间谍也窥探不到我军底细,即使聪明的敌人也谋划不出应对良策。依据战局形势制订作战方案,在取得胜利的事实面前,多数人也不能理解。人们只知道我用以制胜的具体方法,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方法。因而,克敌制胜的方法不能复制,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变化。

用兵的规律就像水的流动,水总是避高而往下流,作战用兵则是避实而击虚。水流由地形决定流向,作战则根据形势制订制胜方法。所以,用兵无固定不变的模式,流水无固定不变的形态。能够根据形势变化而取胜的,才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四时交替更迭,没有哪一个季节常年不变。日有长短,月有圆缺。

P24-27

序言

我国自古以来战争频仍,兵家如林,兵书浩瀚,在世界上素有兵法之国的称誉。

据专家不完全统计,从先秦至晚清,兵书有3300部之多,共23000多卷。这些纵横千年曾伴随兵家走过枪林弹雨的兵书,不仅是历代兵家将帅用兵实践的总结,同时也是我国几千年民族智慧的结晶。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的“兵书”是西周时期的《军志》和《军政》。但这两部书没有流传下来。在流传下来的兵学典籍中,以先秦时期的兵家著作对后代影响最为深远。该时期兵法著作主要有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战国时期的《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而先秦之后,兵书中以黄石公的《三略》、《素书》,诸葛亮的《将苑》等最为人们所看重。

春秋战国可以说是著述兵书的黄金时代,而西汉则是整理兵书的黄金时期。西汉王朝刚一建立,朝廷就命张良、韩信“序次兵法”,这可谓政府组织整理兵书之始。

在这些兵书经典中,有的侧重战略谋划和用兵策略(如《孙子兵法》);有的侧重政治军事战略理念和治军原则,兼述文韬武略(如《六韬》、《三略》);有的专论识才用人和为将之道(如《将苑》);还有的着重自身修养、审时度势和韬光养晦(如《素书》)。其中狭义的兵法(“兵形势”)以《孙子兵法》最为杰出,可谓兵法之冠,对后代影响最为深刻持久,被尊为“兵法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而其他的兵书除根据当时的情况述有一定的用兵策略和技巧外,大都注重谋略,尤其是政治谋略的阐述。其中《六韬》、《三略》被誉为谋略大全,《将苑》被誉为“将才第一专论”,而《素书》则成为人臣处世养性、韬光养晦的经典。书中论述的诸如广揽人心、将士并重、任人唯贤、恩威并举、赏罚必信、廉洁防蠹等观点,正是这些经典兵书的亮点所在。而兵书中论述的君与臣、君与将、将与卒、德与威、仁与法、柔与刚、强与弱之间的关系,无不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光芒。为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称赞这些兵书为:“不朽的文学作品”、“实用的政治秘诀”、“交际与外交的必读教材”、“人生及创业宝典”等。

本书从古代浩如烟海的兵家著作中选择了《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素书》、《将苑》五部最具代表性的兵家经典,并详加译注。如果它对读者阅读、鉴赏古代兵书有所裨益,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兵书经典集成(白话全彩图本)/国学基础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膑//诸葛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90073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9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892.2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60
16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