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光阴纪(成都小镇书)
内容
作者简介
聂作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撰稿人,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改版10周年之际,与马丽华、王旭峰、范晓等人同获“中国国家地理10周年文章贡献奖”。已出版作品30余部,主要有《历史的B面》《1644:帝国的疼痛》《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锋下的乌合之众》等。部分作品被译为外文。
后记
我是小地方来的。十岁以前,我在四面漏风的
村小上学。十岁到二十岁,在沱江畔的两座小镇念
到高中毕业,然后,又到一座更大的镇——城关镇
——补习一年。
对一个乡下孩子来说,镇不仅是微缩的城,它
还意味着高悬于乡村之上的、另一种可望而不可即
的幸福生活。只有两条街和一些吊脚楼的古镇,曾
寄托了我对城市最初的想象和热情。那时候,我的
理想是在镇上有一份工作——肥腻的厨子、矜持的
司机,或是冷漠的卫生院医生,都行;关键是要在
临河的街道有一间小屋,白天上班,夜晚写诗。那
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当然,后来的情况与预期的不同。二十岁以后
,我走出小镇,也更加远离了原初的乡村。在自贡
的工厂谋生数年后,终于有一天,我坐上一辆绿皮
火车来到成都。
算起来,我在这座原本是他乡的城市已经生活
了整整二十年。
这是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二十年。日子如同握不
住的流沙,我从青年变成中年。随着对这座城市的
了解、熟悉和深入,我想,我大概也能算成都人了

这些年,我为成都写过不少东西。我的两部长
篇小说的背景,都设定在成都。小说里,它叫西都
,是一座喧嚣而又充满活力的城。与之相比,我从
前生活的小镇,单纯、弱小,像一茎小草之于一棵
大树。
小镇的成长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恒久
的。这么多年来,我喜欢的不是城市宽阔的大街,
而是小镇狭窄的老巷;钟情的不是后现代风格的高
楼,而是门掩黄昏的庭院。庞大的城市像飘浮在空
中的云朵,伸手可及却又永不能及:而小镇,如同
左邻右舍的脸,皱纹间都是熟悉的生活和处变不惊
的日常节奏。
套用我的老师张新泉先生的一句话——我以为
,小镇离人间烟火与骨头内部更迎。
所以,有一天,我突然想为成都的小镇写本小
书。不谈风光,不谈历史,不谈民俗,不谈美食,
只谈我观察的,或是亲历的小镇故事,以及在那里
,有怎样一些生动而卑微的人生。
成都恐怕有一百座小镇吧?我只写了其中的十
多个。唯一的选择标准就是和我有关。
总之,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
如此,而已。
另外,书中照片除《山泉:一朵桃花,一朵雪
花》为嘉楠先生所拍,其余均为我自己所拍。
2018年11月6日成都之南
目录
某人她们平乐
火车上的养河
黄甲,高处的麻羊
彭镇:杨柳河畔的旧岁月
海窝子的慢时光
深山,遇见白鹿
夹关记
黄龙溪的前世今生
一朵火的火井
山泉:一朵雪花,一朵桃花
巷子里的唐昌
东山,一条青藤串起的镇
元通,清明的光阴
后记
精彩页
我打算在平乐买套房。平乐是距成都100公里的邛崃市下辖的一座镇。40岁以前,我从没去过那里。在并非自己成长或生活之地的异乡买房,这大概是近十多年才兴起的时尚吧?比如,成都人喜欢到西昌买房、到海南买房。蜀犬吠日,盆地向来阴冷,近则西昌,远则三亚,都有令成都人艳羡的一颗又一颗打在身上叮当作响的金子般的好阳光。从盆地挪出去的半截发霉的身子,一下子就酥了,软了,轻了。
但我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与成都相比,平乐同样阴冷、潮湿,甚至,因为更靠近大山,更靠近来来往往的烟岚,它还会多一些寒意。
我打算在平乐买套房,仅仅因为,这里是某人的故乡、老家、祖居之地。所谓某人,是我对娃他妈的戏称。
娃他妈,或者说某人,在平乐生活了十七八年,直到考上大学才离开。如果从她上溯,她们老周家在平乐的历史可以追寻到清朝初年,也就是湖广填四川那阵子。说是湖广填四川,其实迁居四川的外省人中,江西人占了很大比重。某人她们世居的那条街就叫江西街,想必那条街就是当初江西移民最集中的地方。
“那就是我们家。”有一天,某人和我走在江西街上,突然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房子,不无惆怅地对我说。她说的“那就是我们家”,其实已经不是她们家了,在她生活过近二十年的地方,另外的人在继续另一种生活。那是一栋古老的立料建筑,木制的墙壁和板门、青瓦、吊脚楼,破旧而又古意盎然。在这座号称古镇的镇子,这样原汁原味的老建筑也并不太多。倘是如今,稍事修整和设计,便可摇身一变,变成颇具风味、要价不菲的民宿。我问某人,当时为什么要卖了呢,难道没想过增值?某人幽幽地说,那时我又不认识你。再说,那时平乐的旅游才刚起步,谁知道它会这么火?
其实我知道,某人把老屋卖了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她的父亲不到五十岁就突发疾病早逝,某人大学刚毕业,在成都上班,不放心母亲一个人住在镇上,遂接来成都。故乡的老屋,一旦没了人气,衰老得比人还快。家猫掀瓦,野鼠打洞,不出半年,老屋竟然破败得如同废弃多年的荒庙。所以,某人就贱价出售了。从此,她虽然熟悉平乐的一街一巷,却不能算平乐人了。
我的不曾蒙面的岳父,安葬在平乐镇旁的山上。岭多篁竹,漫山青翠翻滚。倘是晴天,走在林子里,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笋壳掉到地上的咔嚓声;倘是雨夜……雨夜,我是不敢去那荒山的。但依凭我在故乡的经验,雨夜的竹林,风过枝摇,雨压叶漏,凄凉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山上到处都是低矮的坟茔,大多没有碑,唯岳父的坟前树了一方。碑上的字出自乡下石匠,乍一看,像瘦金体,细一看,春蚓秋蛇,极是别扭。
坟茔集中在两山之间的沟槽里,风水上说,这叫太师椅。属于某人家族的就有好几座。以至每年上坟,我总分不清黄土下安眠的那个先人,和某人到底是什么关系。我只管小心地把鞭炮挂在一根横斜的枯枝上,鞭炮炸响,闪着光,惊飞了一群鸟雀,落在一箭之外的土坡上,不满地用叽叽喳喳表达被扰了清梦的抗议。寒风吹拂,新铺到坟头的纸钱轻轻卷起,飞一飞,旋又被坟上长势良好的青蒿拦下。
前往岳父的坟,要经过镇边一条坑坑洼洼的公路。路旁,有家酒厂,糟味扑鼻。是度数很高、能当酒精涂抹伤口的高梁酒。一杯下去,立即面热心跳。有人把它叫烧刀子。据说,岳父生前也是要喝几杯的。我和某人认识时,有一年,杨宗鸿送了我几瓶上好的郎酒,我转送某人,说,给你老爹过年喝吧。某人神色有异,当时也未细想。后来,她说,那时她爹刚去世几个月。
大概是为了就近利用酒糟,酒厂旁边,是一家小型养猪场。大老远,空气中就有一股刺鼻的猪粪味儿,猪们傲慢的哼唧声也同步传来。一条小路从公路上分岔,通往山上,养猪场的粪水自歪斜的围墙下漏出来,淹了足有几十米长的一段路。路上,谁人在满地粪水中胡乱立了些半截砖头,如同粪水海洋里遥相呼应的群岛。某人穿着高跟鞋,小心翼翼地,像走钢丝一样在一块接一块的砖头上挪。
P2-5
导语
聂作平著的《光阴纪(成都小镇书)》为成都地方文化书。在成都地界上,分布着数百个小镇,这些小镇,有的已经发展成了新的城市,有的还保留着农耕时代的乡村烙印。它们或以人文见长,或以风景取胜,而人文与风景之间的民风民俗、日常生活,常常呈现出现代都市人所稀缺的另一面。
内容推荐
聂作平著的《光阴纪(成都小镇书)》选取邛崃平乐、夹关、火井,简阳养马河,双流黄甲、彭镇、黄龙溪,彭州海窝子、白鹿镇,郫都区唐昌,崇州元通,东山等成都小镇作为观察、剖析和描绘对象,用充满细节性和文学性的随笔体,刻划这些古镇的前世今生,讲述另一种你不知道的原生态生活方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光阴纪(成都小镇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聂作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422206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300
CIP核字 2018235431
中图分类号 G127.71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