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存典系列丛书》分为考古卷、史学卷、建筑卷、文物卷等几类。
《材料与工具:传统学术的改造(精)》属于史学卷之一种,主要收录傅斯年先生对历史研究的方法所作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打破王朝体系的问题;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文与道、史与论;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怎样研究中国历史;再论中国史研究等内容。
图书 | 材料与工具(传统学术的改造)(精)/文史存典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文史存典系列丛书》分为考古卷、史学卷、建筑卷、文物卷等几类。 《材料与工具:传统学术的改造(精)》属于史学卷之一种,主要收录傅斯年先生对历史研究的方法所作的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打破王朝体系的问题;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文与道、史与论;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怎样研究中国历史;再论中国史研究等内容。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我国近代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著《文学革新申义》,提倡白话文,鼓吹自由思想,支持文学革命,评论社会问题,十分引人注目。1918年组织创办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与《新青年》齐名。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为学生领袖之一。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1926年冬应中山大学之聘回国,1927年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任所长。1928年受蔡元培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年底历史语言所成立,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1929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其间先后兼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等职。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20日病逝。 傅斯年一生笔耕不辍,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傅孟真先生集》等。 目录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史料论略 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 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 中国文学史分期之研究 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戏论一(未刊稿) 论所谓五等爵 《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 中西史学观点之变迁(未刊稿) 附录:故书新评 出版界评 故书新评 故书新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材料与工具(传统学术的改造)(精)/文史存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斯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5018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03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0 |
CIP核字 | 2018053676 |
中图分类号 | K0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8 |
宽 | 17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