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守望者/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
内容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目录
今夜有暴风雪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学者之死
精彩页
今夜有暴风雪

公元一九七九年,春节后,东北松嫩平原,仍然寒凝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一辆从黑河开往嫩江的长途汽车驶入孙吴县境内不久,突然刹住了。一头羊站在公路正中,拦住了汽车。司机不停地按喇叭,它一动也不动,像具石雕。司机只得跳下车去赶它,走近才发现,它用三条腿站立着。这显然是一只被狼伤害过的羊,它失去了整条后腿,胯上血肉模糊。司机不禁骇然倒退一步。羊,却突然僵硬地倒下了。一位乘客也跳下了车,走到司机身旁,踢了死羊一脚,肯定地说:“是兵团的羊。”
司机愕然地看着他。
乘客抬起手,朝远处一指:“都走光了,放羊的小伙子连羊群都没顾上移交。”
司机朝乘客指的方向望去,雪原上,几排泥草房低矮的轮廓,不见炊烟,不见人影,死寂异常,仿佛一处游牧部落的遗址——那里几天前还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连队。
乘客瞧着那只死羊:“奇怪,狼怎么没把它整个吃掉呢?”看了司机一眼,又说,“不捡白不捡,够吃几顿的,羊皮也小不了,我帮你搬到车上!”
“别,别……”司机皱起了眉,他觉得不是好预兆,用手势叫乘客把死羊拖到公路边去……
这辆长途汽车又开动了。
它开出不到一个小时,第二次被拦住。
手提包和行李捆连接在一起,在公路上“筑”起两道“路障”。十几个人站在公路边,从衣着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有男有女。
司机只得将车缓缓停下。
知识青年们有的搬开了“路障”,有的围住了汽车。
司机打开驾驶室车门,用商量的口气对他们说:“你们人不少,东西又多,先别急着上车,车上已经没有空地方了,等我动员一下乘客,给你们腾出点地方……”
一个男知识青年感激地说:“那你可真是个好人!”
司机砰地关上驾驶室车门,见“路障”已搬开,便呼地将车开过去了。
乘客中有人扭转身,朝后车窗看了一眼,说:“何必呢,大家互相挤一点,就可以让他们都上来了!”
“让他们上来,一路准没好事!”司机嘟哝一句,加快了车速。
司机忽然从车镜里看到有人骑马从后面追赶,顿时神色惊慌。骑马的人转眼赶上来,却并没有拦车,超车奔驰而去。
司机暗暗嘘了口气。
汽车顺公路刚拐过一个山脚,几乎所有的乘客都和司机同时发现,三台拖拉机并列在公路上,四个人站在拖拉机前,三个抱着肩膀,一个牵着马,虎视眈眈地从车前窗瞪着司机。
这里附近也有一个生产建设兵团的连队。
“糟了!”司机叫苦一声,刹住车,双手从驾驶盘垂下,无可奈何而又忐忑不安地朝驾驶座上一靠。
一辆马车这时也从后面赶了上来,车上是刚才被甩下的十几个男女知识青年和他们的行李捆、手提包。
牵马的人走到车前,拉开驾驶室车门,对司机怒吼一声:“下来!”他是那十几个知识青年中的一个。
司机脸色苍白,十分惧怕,不敢下去。
有一个知识青年走过来,推开了那个牵马的,对司机说:“别害怕,他吓唬你,我们不会把你怎么样的。请你打开车门,让我们上车吧!车上有我们,再碰到拦车的知识青年,我们保你平安无事,顺利通过!”
羊剪绒的帽子底下,露出两条短辫,一双俊秀的大眼睛恳求地望着司机。是个姑娘。
车门打开了……汽车又路过了一个被遗弃在雪原上的生产建设兵团的连队。
又路过了一个……
当这辆长途汽车开到嫩江火车站,天黑了。十几个知识青年拎上手提包和行李捆,跳下汽车,奔进了车站。
那个姑娘临走时还对司机说了声:“谢谢!”
车站内,站台上,候车室里,几百名知识青年在等待着列车。他们随身所带的手提包、行李捆,像小山,这里那里堆在站台上。焦急、茫然、惆怅、沉思、冷漠、凄凉、庆幸、肃穆、严峻……各种各样的神色和表情,呈现在一张张男女知识青年疲惫的脸上。他们有的人从连队到这里,需要四五天。和伙伴们失散了,大声呼唤着,奔来跑去。丢掉了什么东西的,在别人的手提包或行李堆中翻找着,惹起一片片斥责、争吵。P2-5
导语
著名作家梁晓声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品;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经典再现关于知青岁月,关于那一代人的痛苦、快乐、求索与梦想。
既便生活充满磨难与艰辛,我依然守望着那片土块,守望着心中的自己。
《守望者/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包括《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学者之死》三篇作品。
序言
不仅是为了纪念
野莽
在一切都趋于商业化的今天,真正的文学已经
不再具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神话般的魅力,所有
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文化团队与个体,像日光灯下
的脱衣舞者表演到了最后,无须让好看的羽衣霓裳
做任何的掩饰,因为再好看的东西也莫过于货币的
图案。所谓的文学书籍虽然仍在零星地出版着,却
多半只是在文学的旗帜下,以新奇重大的事件,冠
以惊心动魄的书名,摆在书店的入口处,引诱对文
学一知半解的人。
这套文库的出版者则能打破业内对于经济利益
的最高追求,尝试着出版一套既是典藏也是桥梁的
书,为此做好了经受些许经济风险的准备。我告诉
他们,风险不止于此,还得准备接受来自作者的误
会,此项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免会遭遇意外。
受邀担任这套文库的主编对我而言,简单得就
好比将多年前已备好的课复诵一遍。依照出版者的
原始设计,一是把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被翻译到国
外的,重要的和发生影响的长篇以下的小说,以母
语的形式再次集中出版,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
收藏;二是精选这些作家尚未出境的新作,出版之
后推荐给国外的翻译家和出版家。入选作家年龄不
限,年代不限,在国内文学圈中的排名不限,作品
的风格和流派不限,分期分批地进入文库,每位作
者的每本容量为十五万字左右。就我过去的阅读积
累,我可以闭上眼睛念出一大片在国内外已被认知
的作品和它们的作者的名字,以及这些作者还未被
翻译的本世纪的新作。
有了这个文库,除去为国内的文学读者提供怀
旧、收藏和跟踪阅读的机会,的确还能为世界文学
的交流起到一定的媒介作用,尤其是国外的翻译出
版者,可以省去很多在汪洋大海中盲目打捞的精力
和时间。为此我向这个大型文库的编委会提议,在
编辑出版家外增加国内的著名作家、著名翻译家,
以及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希望大家共
同关心和参与文库的遴选工作,荟萃各方专家的智
慧,尽可能少地遗漏一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这方
法自然比所谓的慧眼独具要科学和公正得多。
遗漏总会有的,但或许是因为其他障碍所致,
譬如出版社的版权专有、作家的版税标准等等。为
了实现文库的预期目的,那些障碍在全书的编辑出
版过程中,出版者会力所能及地逐步解决,在此我
对他们的倾情付出表示敬意。
内容推荐
《守望者/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精选了梁晓声的经典中短篇小说,包括《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学者之死》三篇作品。小说中的人物,既有怀有热忱理想的知青,也有生活与事业陷入困顿的学者。他们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挥洒汗水与泪水,也在时代的转角处,为人生的选择彷徨。在特定的年代,在时代赋予的希望与无望中,他们用纯真的情怀、善良的品格,成为理想和生活的守望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守望者/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晓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15259
开本 32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62
CIP核字 2018186189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4
133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