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经学史(周代卷孔子六经与师承问题)(精)
内容
内容推荐
韩大伟教授的学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从事匈奴研究,2000年以后则主要从事中国经学研究,其经学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讨论经学,重点关注经学的传承。韩教授希望通过撰写《中国经学史》系列,总结自己约二十年的经学研究,并填补西方学界尚无中国经学通史的空白。韩大伟著的《中国经学史(周代卷孔子六经与师承问题)(精)》中涉及以西方经学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国经学文本,这样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探讨周代经学的学术机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学史研究著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孔子与礼仪人生
第一节 经学鼻祖
第二节 有关孔子生平的史料
第三节 孔子与礼仪人生
第二章 孔子与六经
第一节 经书的作者和整理者孔子
第二节 结语:孔子的编辑原则
第三章 《论语》和中国古代书籍的自然状态
第一节 竹书和编辑自由
第二节 《论语》
第三节 结语
第四章 孔子与文本的仪式化诠释(上)
第一节 从德行的视角研究经学
第二节 《论语》中的德行
第三节 何为“学”
第四节 仪式化诠释
第五节 “述而不作”
第六节 传注的仪式性
第七节 晚期经学中的“述”与“作”
第八节 文本传注者孔子
第五章 孔子与文本的仪式化诠释(下)
第一节 以《诗经》为个案
第二节 《孔子诗论》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口授与仪式化教学(上)
第一节 古书以口授为基础
第二节 口头释经
第三节 问答之礼
第七章 口授与仪式化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情景
第二节 口述性和文本性
第三节 书名《论语》的口述色彩
第四节 学统的形成
第五节 结语
第八章 门徒:忠实的传承
第一节 夫子和门徒
第二节 衣钵传承
第三节 两位忠实的传承者
第四节 曾子
第五节 子夏
第六节 子夏与章句
第七节 结语
第九章 子思和阐释学的酝酿
第一节 家族事业
第二节 《中庸》
第三节 《礼记》中的子思四篇
第四节 对子思著作权的怀疑
第五节 《四书》本《中庸》
第六节 结语
第十章 孟子和为典型史学服务的经书
第一节 亚圣与孔门教学
第二节 孟子的生平和著作
第三节 “私淑”
第四节 孟子用《尚书》
第五节 孟子用《诗经》
第六节 结语
第十一章 荀子与儒学传承在周代的终结
第一节 苟子和孟子的声名比较
第二节 苟子的生平和著作
第三节 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
第四节 苟子和经书
第五节 苟子用《诗经》
第六节 礼学大师和经学大师
第七节 结语

境外汉学研究学者简表
参考征引书目
译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经学史(周代卷孔子六经与师承问题)(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韩大伟
译者 译者:唐光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25185
开本 32开
页数 43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17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700
CIP核字 2018059694
中图分类号 Z126.272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2
3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