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月狂想曲/徐坤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坤以女性作家与年轻学者的双重身份立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其先锋姿态与女性视角令人耳目一新。

其所著的《八月狂想曲/徐坤文集》准确、真实地把握奥运建设艰辛而辉煌的历程,记录中国纷繁多姿的社会生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小说主题积极昂扬,情节鲜活生动,人物形象丰满。

内容推荐

徐坤所著的《八月狂想曲/徐坤文集》为当代原创长篇小说,以一座虚构的奥运协办城市为背景,以奥运场馆建设为主要线索构架故事,塑造了一群年轻的城市管理者和建筑设计师的形象,高扬青春中国的主旋律,弘扬奥林匹克文化精神。这群人中既有为民请命的年轻有为的新一代决策者,也有意志脆弱的受贿下马官员;既有年轻建筑师壮志凌云,打造出世界顶尖级建筑场馆的豪情,也有民工的辛苦劳作牺牲奉献。小说清晰地表明:即使如此宏伟的人类活动,也必是由无数凡人构成的。

目录

第一章 风生水起

第二章 庙堂之高

第三章 雕梁画栋

第四章 江湖之远

第五章 横槊赋诗

第六章 上善若水

第七章 沧海碣石

尾声 大隐隐于家

试读章节

回台北后,经过几个回合的细节磨合,恒元集团的投资计划正式签订。这一下可不得了,这一笔大单的签订,不光是在凇州,在整个新州省都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恒元集团与凇州市政府正式签订投资协议的仪式上,新州省委书记、省长都亲自出席前来祝贺。凇州就此成了工业长廊计划的发展龙头。万宏耀旷乃兴携手并肩风光无限。

今年是凇州市的招商引资开放年,每位副市长以上的领导干部都有任务,每人要有一个月时间外出招商引资。旷乃兴一行人这次是在上海开完了招商会,又应万宏耀之邀经香港抵达台北。一是回访,对恒元集团表达感谢之意,二来也是在当地台商中顺势宣传扩大凇州的影响,看能不能搂草打兔子,再顺便引进些什么项目来。

一行人坐在奔驰轿车上,直奔下榻处的台北君悦大饭店。这里冬季的淫雨,有些像他们北方秋天萧瑟的冷雨,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的寒意。夜色里的冬季台北,虽然四处闪亮橘黄的灯火,但在人们的倦眼中,总显得有几分诡谲。加之夜雨给灯光罩出蒙蒙光晕,更显出空空落落的滋味。一路上夜行的人不多,偶尔见疾驰的摩托车,溅起一地的水花呼啸而过。高架桥上的隔离栏、绿底白字的交通提示牌、路两旁样式陈旧的老式楼房,不知怎的,都让他们觉得这里跟上海极其相似,甚至就连温度湿度也都差别不大。再看道两旁那些熟悉的店家招牌,SO-GO、永和豆浆等等,如果不是偶尔的繁体字跟大陆有所区别,这里跟上海没什么两样。

他们简直怀疑这究竟是在上海,还是在台北?同时又疑惑是不是自己又犯了北方人的老毛病?像他们这种北方人,分辨不清南方,以为出了山海关以外的地方都是南方,南方的什么地方都是一个样儿,江浙、两湖、两广……谁跟谁都分不出个区别来,反正只要一听到有人不说北方普通话,而是用那种又甜又糯、又拐又嗲的声音说话,他们就都叫人家“南蛮”。但是,能把台北跟上海整混,这也有点太离谱了吧?这中间差着多远一大段距离呢!

但事实上,还真就是那么回事,台北跟上海,在某些方面还真就挺像。他们这群北方佬稍微能感受出一点儿差别的是,比起上海那个“南方”来,台北这个“南方”更旧,更沉静内敛,更隐隐退向夜的深处;而上海却一切皆已外露,豪奢,张扬,已经剑拔弩张,用放眼皆是的摩天大楼在直逼纽约。

车上当即有人把自己这种想法随口说出。万宏耀表示认同。万宏耀说现在你们走的是台北旧城区,看上去比较旧一点,低层建筑会比较多一点点。这是因为这里正处于地震带上,不适于建高层建筑。待会儿到了诸位下榻的君悦大饭店,就会有所不同的啦!那里是台北新城区,新光三越啊、台北10l啊等大厦都建在那里。

从他的口气里,凇州人能听出他提到台北101时的自豪之情,也能听出他对人们这半天总在车上毫无顾忌地大声议论说台北这儿破那儿不好的隐隐不快。

车里的人们有所察觉,就都闭口不言了。他们方才觉出,自己坐在人家台北的车子里,却总说上海这好那好、台北这不好那也落后的,有点不够仗义。再说上海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上海又不是凇州,总替它说好话干什么?只不过是他们刚从上海那里过来,印象还留在脑子里而已。

他们就在心里暗自检讨,心说俺们东北人,在礼仪上就是有点欠缺、有点太不讲究了,总拿自己不当外人。这的确是有点不对。虽然都穿着西服打着领带,一副官员出行的派头,但是地级市乡巴佬的缺点暴露无遗,爱褒贬人,说话嗓门大,不分场合大声喧哗。

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感到惭愧。于是就都闭口不再吱声。

P7-P8

序言

这是批评家李敬泽2008年6月评论我的新著《八月狂想曲》的文章开头。我觉得他的标题“向现在,向未来”极好!到现在,六年时间过去,当一个新的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时间段到来时,这样的题目,仍然显得美好,令人振奋,并有无限希望催生。故而我借用这个标题来作为今天我的文集自序的题目。

从1993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白话》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过去。不知不觉,就从青年写到了中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一身学生气,带着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叛逆和冲撞精神。八十年代的结束和九十年代的开始,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来说,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随社科院的八十几位博士、硕士一起到河北农村下放锻炼一年。远离城市,客居乡间,忧思无限,前程渺茫。在乡下的日子里,我们这群共同承继着八十年代文化精神资源的二十来岁的青年学子,经历浅,想法多,闲暇时喜欢聚在一起喝酒清谈,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看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播放从中关村淘回来的各种国外艺术片。在高粱玉米深夜拔节声中,在骤雨初歇乡村小道咕吱咕吱的泥泞声里,凌虚蹈空探讨国家前途和知识分子命运,虽难有结论却兴味盎然。回城以后,这个小团体就自动解散。然而,在乡下探讨的问题以及与底层乡村民众打交道时的种种冲突和遭际却一直萦绕我心,挥之不去。终有一天,对世道的焦虑以及对前程的思索,催使我拿起笔来,做起了小说——相比起“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做学问方式,激情与义愤喷发的小说更能迅捷地表达作者的情绪。

在1993—1994两年间,我以《白话》《先锋》《热狗》《斯人》《呓语》《鸟粪》《梵歌》等一系列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登上文坛,文化批判的锋芒毕现,引起了读者和批评家的广泛关注。我的第一部小说集《热狗》由王蒙先生亲自作序,王蒙文中称“(徐坤)虽为女流,堪称大‘侃’;虽然年轻,实为老辣;虽为学人,直把学问玩弄于股掌之上;虽为新秀,写起来满不论(读吝),抡起来云山雾罩、天昏地暗,如入无人之境”。

年轻时的写作,十分峻急,仿佛有无数力量催迫,有青春热情鼓荡,所有的明天都是光荣和梦想。仿佛可以乘着文字飞翔,向着歌德《浮士德》中“灵的境界”疾驰。几年以后,做够了知识分子的题目,我又开始尝试女性主义议题。《厨房》《狗目的足球》《遭遇爱情》《女娲》《小青是一条鱼》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们借助于互联网的兴起迅速被盗版疯传。看到网上有评论说,到今天为止,足球小说写得最好的仍然是我在1996年写的以女性为主角的《狗日的足球》。

十几年后,我从社科院出来到北京作家协会当了专业作家,这一千,又是一个十年。作为一名职业作家,对自己的要求与从前自然有所不同,写作的战车开始提速。这期间,有《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爱你两周半》《野草根》《八月狂想曲》几部长篇问世,还写了三部话剧《性情男女》《青狐》(根据王蒙同名长篇小说改编)《金融街》,并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散文集出版。短篇小说《厨房》在2002年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话剧《性情男女》2006年1月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由副院长任鸣亲自导演,谷智鑫等几个年轻人主演,在北京和上海演过五十多场,深得年轻观众喜爱。长篇小说《野草根》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中文小说”,长篇小说《八月狂想曲》2009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千古文人必须承担的道义和使命。写到此,不能不回到开头,说说收录到文集里的第一卷《八月狂想曲》。这是我到北京作协当专业作家后的一次奉命之作,写出了全国唯一一部表现中国举办奥运的长篇小说。应该说交上了合格答卷。六年过后,今天再看,仍然可读,本世纪开初那几年、一个时代中国入的集体记忆和情绪,仍能从字里行间历历可见。这是我写得最艰苦的一部作品,经过四年多的跟踪采访和写作,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将五十万字的小说完成。

在采访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奥运建筑设计和施工团队。从总设计师到工程助理,主力几乎清一色由年轻人组成,基本上是出生于六十、七十年代的一群人。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上过得硬,有吃苦耐劳精神,有跟世界平等交流对话的良好心态和技术资本。他们是如此自信、坚定、昂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遇到困难绝不会绕道走,阐述自己的理想绝不闪烁其词。正是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手中,经过几年时间的艰苦打造,一座座奥运场馆拔地而起,老北京的新地标正威严地耸立!

从这些同龄人身上,我感受到了青春,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了蓬勃的朝气,感受到了百多年前,梁启超等仁人志士所憧憬、筹划的少年中国的伟大梦想——“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那些令人心潮澎湃、血脉贲张的伟大想象,如今正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手里一一变为现实。

于是,我找到了“青春中国”这个突破口,以建筑设计鸟巢、水立方的60后、70后年轻建筑设计团队为主角展开故事,真实记录当下中国社会的芸芸众生。在《八月狂想曲》一书的卷首语里我这样写道:谨以此书,献给一个时代,献给青春中国。书里有为民请命的年轻有抱负的新一代决策者,也有意志脆弱的受贿下马官员;有年轻建筑师壮志凌云欲打造出世界顶尖级建筑场馆的豪情,也有民工的辛苦劳作牺牲奉献。有兄弟情谊的砥砺,有爱人的背叛误解,有利益的巨大诱惑,有美色的无端沉迷,有沉痛,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更多的是中华大地上的人民被这一历史机遇给进发出来的无限激情。

青春中国是令人振奋的。六年以后,2014年11月的北京APEc会议上,洋红色的“鸟巢”和宝蓝色的“水立方”又被装点一新重新亮相,梦幻般的色彩重又照亮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夜空。作为曾经亲历这两座建筑从无到有、曾看着它们的每一根钢筋落地、每一个气泡贴膜的人,此时该是多么感慨!夜风习习,秋叶飒飒。站在这些已被叫作“奥运文化遗产”的巨大建筑前,才能深刻感受到,一个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时间段又灼灼闪亮了!

在将《八月狂想曲》收入文集时,我也将当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团队的照片,以及它后续获得的各种荣誉的照片一并收录进来,为我们曾经共同的努力立此存照。也为中国百年不遇的举办奥运会的壮举立此存照。

光阴荏苒,人到中年,便会将脚步贴近大地,内敛与凝重,不断思量文学对社会的担当,思考文字如何才能得以不朽。同时亦想驻足,对着毕生所从事的事业,对大地山川、天空和海洋如浮士德般深情呼唤:“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

最后,我要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几年来他们以磅礴的气势、高端的战略、诚恳的用心,将诸多名家的作品文集收入旗下,其精美的装帧与精益的质量,都十分令人称道。忝列出版名单之中,令我深感荣幸!我还要感谢社长朱寒冬先生,没有他的极富激情和责任心的邀约和敦促,便不能使我除却慵懒与怠惰尽快编成此书。同时我要感谢责任编辑刘姗姗和姜婧婧两位小友,她们为这套文集的付梓做出了很大努力,付出许多辛劳。我感谢她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月狂想曲/徐坤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2238
开本 32开
页数 5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22
CIP核字 201428120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8
148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