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
内容
内容推荐
安德明主编的《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是2017年度国内民俗文化研究领域发表的优秀论文选编,包括基本理论与关键概念、学术史研究、朝向当下的个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四个方面的内容。所选文章,无论是有关国际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讨论,是对于学术史上重要人物或事件的重新检视,还是以突出的“朝向当下”的立场对不同民俗事象的探究,以及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世界性社会文化运动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均力求探索符合中国特色且益于学科建设的研究路径,并适应时代需求,积极调整和拓宽学术视野,体现了更为自觉的学科建构意识,以及比以往更为突出、更为强烈的学术自信。
目录
导语 坚定学术自信,建设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话语体系
基本理论与关键概念
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
中国现代民俗学概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从“科学的民俗研究”到“实践的民俗学”
民俗学学术伦理规范的善与恶
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学新课题
“新媒介”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兼论“数码时代的民俗学”
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
——基于对22位民俗学者的访谈和个人的田野经验
学术史研究
钟敬文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的过程与趋势
民俗学是一门国学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计划与早期民俗学者对学科的认识
民国时期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述略
朝向当下的个案研究
城镇化发展与乡土文化景观保护
村落环境治理的传统机制缺失
——来自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精神性存在的让渡:旧京的庙会与庙市
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的一个视角
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
二十四节气形成过程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与经验
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及其
确立和实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践范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
——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的四百年保护历程为个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乡村社区发展
——以鲁中地区“惠民泥塑”“昌邑烧大牛”为实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德明
译者
编者 安德明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36457
开本 16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6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16
CIP核字 2018233026
中图分类号 I207.7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6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