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她和她妈的斗争史
内容
作者简介
石一枫,1979年生于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恋恋北京》《我妹》等,小说集《世间已无陈金芳》等,《世间已无陈金芳》获第16届百花文学奖,《地球之眼》 获第12届“十月文学奖”和第七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奖。
目录
第一章 一家人
第二章 两个人
第三章 一个人
精彩页
第一章 一家人
part 1
节节最爱声光电,因为她是伴随着声、光和电出生的。
而时光的流逝,往往会把“因”和“果”给弄颠倒了。多少年后,人们又产生了一种幻觉:恰恰是节节她们这一代人的出生,才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声光电。这样一来,节节的生命便天然地附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了。
她也认为生活应该是神奇的。
节节出生的地方,位于北京西边。沿着长安街走上长安街的延长线,再从延长线走上延长线的延长线,不知在哪个路口一拐就到。那是一家部队医院。生下来半个月,爸爸便用一幅天鹅绒襁褓把她裹回了家。天鹅绒,这三个字,到现在念起来都有贵族的味道,让人想起歌剧里那些戴假发的男人和露乳沟的女人——中气充足,胖肚子胖腿,凡一开口必咏叹命运。而她爸爸的身份,也确实和那些男女沾着些关系,他是个歌剧团的美术工人。
对于一个婴儿来说,贵族的待遇其实并不舒服。天鹅绒并没有棉袄暖和,况且因为在舞台上拉拉扯扯了许多年,早已发硬褪毛了。因此回家的这一路上,节节被冻得扎得哇哇哭。她的哭声可真是响亮,一张嘴就穿透了北京冬天灰蒙蒙的雾气,引得路上的人停下来围观。那些人的表情,就像阴霾多日后,看到了清晨的第一柱太阳光,不由自主地泛上来一阵惊喜。
她爸爸则自嘲地对熟人感叹:“真是生机勃勃啊。”
然后节节就哭着看到了自己的家。那是一个当时还有几分名气,现在却早巳消失了的剧团大院儿。大院儿大院儿,这里的“大”指的并不是面积,而是“一级机关一级组织”的意思——居民们既在此处上班,又在此处生活,所有的大人都是同事关系。而说起实际的面积来,节节她们这个“大院儿”在北京西边可真不算大的。附近还有几个兵种的司令部,那些院儿的操场都比她们整个院儿还要大呢。自然,她们的院儿就更没有大礼堂、没有挥手指方向的毛主席、没有在“畅游长江”的感召下修建的游泳池了。当年也不是不想修,只不过实在没地方。她们的院儿被几个司令部夹在腋下了。
院儿的历史也不够光彩。再往前上溯多少年,在节节的妈妈来北京之前,这个院儿不仅缺乏应有的政治图腾,而且还被批判为“帝王将相院儿”和“外国死人院儿”呢一上演的尽是些惹事儿的戏。后来帝王将相和外国死人就被扫荡一空了,几个领导也变成了牛鬼蛇神。是真的“牛鬼”和“蛇神”:那可是节节她爸爸一生中少有的杰作之一。他使用浓墨重彩,辅以塑料泡沫,把院长化妆成了一只牛,把书记化妆成了一条蛇。扮演牛的院长倒还容易,只需要一边游街,一边哞哞叫就可以了,而扮演蛇的书记则要艰难得多。作为一名小闯将,节节她爸爸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他坚决不同意蛇用两条腿走路:
“画蛇绝不可以添足,否则不就成壁虎了么?”
于是乎,书记的四肢便真的被蛇皮袋裹了起来,需要一颠一颠地蠕动着前进。更甚者,节节她爸爸还给书记的舌头上接了一根蛇信子,要求他一天到晚大张着嘴,让信子吐进吐出。
“什么叫现实主义?”她爸爸说,“我要教教你们这些反动艺术权威,什么叫真正的现实主义。”
因为这根蛇信子,书记的嘴张啊张啊就张松了,下巴从此落下了毛病。节节出生的这一年元旦,剧团买了两口联产承包责任制孕育的、远比过去肥硕的猪,又参照北方部队的传统,红烧了无数条黄花鱼,官复原职的书记吃得一高兴,就让鱼刺卡了嗓子,被送到医院的耳鼻喉科去拔刺。而张着嘴,没拔两分钟,“喀吧”一声,下巴就掉下来,再也合不上去了。只好再从耳鼻喉科转到骨科去接下巴。
书记托着嘴巴排队的时候,恰好看见她爸爸抱着天鹅绒襁褓,从产科兴致勃勃地走出来。也是一种缘分,书记一下想起了往事并不如烟。第二天,仍然不能说话的书记用笔宣布了人事调动:节节她爸爸从美工变成了一个拉幕的。
好在节节有个积极乐观的爸爸。作为一个北京胡同里穷人家的后代,她爸爸并不觉得从美工变成拉幕工有什么不好。美工不也只是个“工”吗?而且拉幕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更容易接近天鹅绒幕布了。为了给节节多做几幅襁褓,他索性抄起剪子,在原来剪过的地方继续咔嚓,把幕布变成了换牙期间的小朋友的嘴——赫然缺了一颗大门牙。
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剧团大院儿有了新气象。新气象就是像个剧团了。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因为极少有演出,这里在外人看来,只是一些灰头土脸的小楼的无意义组合。居民呢,更是像极了一群无业游民。那时候,路灯就是最亮的光,没有政工干部的农村老婆骂街时,弹棉花则成了最大的声响。再不就是谁家难得买了一副腔骨,举起刀来,充满仇恨地剁下去,“嘭嘭嘭”,仿佛妄想从骨头里剁出肉来。电器倒也不是没有,收音机和电吹风之类,当年的名角家里还是趁几样的,只不过常常头发还没吹干,眉毛却因为电表上的数字拧上了。还有两次,有些人生理和心理都憋急了,索性拿出一副“豁出去”的架势,把屋里的电器全打开,电唱机里也放起了“郎啊我们俩是”——但等不到“一条心”,更等不到领
导语
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代表作典藏版!
这世上你唯一战胜不了的,就是你妈!
“原生家庭”启示录,无论生活多么令人绝望,我们都将从中抽出希望。
爱声光电,爱妈妈,爱奔跑,爱漂亮。不爱装蒜,不爱委屈自己,更不爱委屈别人。容易被人爱上,不容易爱上别人,爱上了也只能认了。她是节节。
《她和她妈的斗争史》讲述一个80后漂亮北京女孩的成长故事,描绘一段剧团大院里流光溢彩的青春岁月,刻画一份爱恨纠缠相依相伴的母女深情。这里有北京小妞的灿烂青春,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也有鼓舞人心的生活姿态!
内容推荐
石一枫著的《她和她妈的斗争史》是一部戏谑中带着严肃,感伤中透着温暖的女孩成长史。
我只有一个不想亏欠、必须讲良心的人,就是我妈。
歌剧团大院出生的节节伴随着声、光、电长大,她从小就向往五彩缤纷的生活,她美丽活泼、生机勃勃、心高气傲,与妈妈斗智斗勇,对爸爸不屑一顾,让男生神魂颠倒……
但奔三的节节终于发现,独立、自尊、自强的妈妈才是自己的现实依靠和精神支撑,她抛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学着承担责任、自力更生,渐渐蜕变为一个优雅成熟的女人。
每一个在成熟长大的路上徘徊跌倒,擦干眼泪继续前行的女孩,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节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她和她妈的斗争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一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30565
开本 32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2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0
CIP核字 2018243461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1
147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