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被风吹乱的夏/青春文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第一次大规模盘点十年间青春文学精华!极其权威、极其盛大、极其冷静、极其华丽的集体亮相!蒋峰、水格、颜歌、马中才、李海洋全心缔造无畏年代!比《麦田守望者》更大胆的青春,比《路上》更不安的灵魂,比《情书》更羞涩的爱恋。本书为“青春文学典藏书系”之一。

一段荡气回肠的“姐弟”恋情!这是一本关于秀秀姐和夕月人的小说,这是一些发生在夏天的故事。小说的主题依然是爱情,却不带修饰,清清淡淡的,仿佛清晨跳动的日光。这里面的女子,灿烂如童话里的公主,害怕青蛙与老鼠,却奢望着蚂蚁的爱情,也许正轻轻与你擦身而过……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秀秀姐和夕月人的小说,这是一些发生在夏天的故事,在作者所有小说中,这应该是一个最温柔的集子。

《我不想告诉你》写于2003年,也是作者的小说处女作。那时候的夕月人还在念高中,她是我妹妹的同学,经常写长长的信件给我。《不再哭泣》写于2006年,《淡淡柠檬草》写于2007年,这两篇小说讲的是夕月人上大学之后的一些事情,包括成长的烦恼、青春的迷零和爱情的美妙。

目录

当代文学的青春证明

充满革命性的“80后”青春写作

我的秀秀姐

我不想告诉你

不再哭泣

淡淡柠檬草

后记

年轻的故事

试读章节

大学的日子总有些无聊。假如失恋了,这种无聊的感觉便会占据我们的整个脑。我虽然没有失恋,但也没有热恋,我还在和一个叫做岑秀秀的女子来往。

我叫她秀秀姐。

关于秀秀姐,总的来说她是一个女子。我不叫她女孩也不叫她女人。她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我想。就比如我们常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不是“女孩无才便是德”或“女人无才便是德”什么的。我叫她秀秀姐。她的身姿是完美女人的样子,在矮个子女孩普遍的南方城市中,她常常独秀一枝,看起来像个模特,而她的内心则像小孩一样,需要温暖、安慰和照顾。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罢了。比方说担心自己红颜易老,青春易逝,担心自己有朝一日没人喜欢或者以前喜欢的人不再喜欢她。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秀秀姐的真实年龄。她比我还小这也说不定,当然也没什么不妥。因为看起来她像个蔷薇色的小姑娘,单纯无邪,心无城府,不会对别人有什么顾忌。甚至喜欢撒娇,温润莹洁,总有一种说不息的婉约。她叫我弟弟,只是出于善良,我想。

还有她喜欢捏我的脸。因为我是一张娃娃脸来着。这样她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的秀秀姐,捏我的脸也变成她的专利。

我是;隹备考研的时候搬出学生宿舍才和她住在一栋公寓的。刚认识秀秀姐的时候就觉得她比较显眼,在几个女孩子当中出类拔萃,茫茫人海中盈盈逸出。

高个子女孩叫什么名字?我说。

我叫娃娃。她说。然后对着我笑笑,眨眨眼。就这样子和我开起玩笑来。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第一眼就觉得那么亲切和熟悉,好像已经认识了很久很久。

秀秀。有人说了她的名字。我就这样记稳了,不仅名字,而且样子。

秀秀姐在我们这一群学生中是比较小资的。就是说不仅长相和身材,其他各方面都超越我们很多。超越的程度以至于让刚刚认识她的人可能会觉得她是被包养的,就是说一般的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东西在她看来是小菜一碟小事一桩。比方说安静舒适带有空调的个人房间,高性能的笔记本电脑,电视,电冰箱,洗衣机,日本产的数码相机,CD随身听,手机等,她应有尽有。所以她总是让很多同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以至于她的自信也会使其他的女生产生一些小小的羡慕,或者说忌妒也没什么不妥。比方说她穿了新裙子的时候就跑到我们一帮人中转着芭蕾舞的圈子,仿佛在自跳其舞,说,好看吗?大伙说好看好看,她又得意的走了几个模特步,然后一转眼发现一脸茫然的我,才笑笑,哈哈,把你当做女孩子了,不介意吧?

其实她不喜欢张扬,只是受不了寂寞。很多时候即使外面的世界一日千里她也只是静坐闺中,淡定地洗衣服擦地板或者读大本大本的杂志,散文和小说。她甚至可以穿着睡衣在我面前做面膜打粉底,然后对着我一个劲儿地眨巴眨巴眼睛放电,嘴里还念念有词:我是一只小小的发电站,大方而美丽,我要电晕世上所有的蚂蚁,把他们迷惑住。(此言改编于我小说中的语言:我是一只小小的草草虫,平凡而普通,我连一只蚂蚁都电不晕,反倒被它迷惑住了。)我说,得了得了,我不是蚂蚁。不过你的眼睫毛长得都可以打蝴蝶结了哦。她又眨眨眼睛,仿佛真的有那么点儿若有若无的电力在眉目传情,哈哈,真的吗真的吗?结果我被她的高音吓了一跳。

如果她对我有点儿意思,应该会装得淑女一点儿的。可是她从来就没有。反而是我在她面前多少有些绅士风度。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错了,既然她不淑女,我也犯不着绅士。

刚认识后不久。有一次我坐在电脑前面看电影,她啪啪敲开我的门问我有汤碗吗?我眼都没抬就说没有。她的眼尖,看到电脑桌项上有一只大瓷碗,就指着它说:这个不是吗?

我说,那可不是什么汤碗来着,只是个普通瓷碗罢了。

她呆了呆,说,如果用它来泡茶,就是茶碗;用来喝水,就叫水碗;如果用来盛汤的话,那不就是汤碗了吗?

我惊讶地看着她,可我,用它来漱口的。

她一瞪眼,一脚踏进我的房门直接把它拿走了,丢下一句:我管你。

过了一会儿,她盛着一大碗汤过来了,说,喝吧,喝吧,这汤碗,我用洗洁精洗过了的……

秀秀姐煲的烫真的很好喝。我说可以去某个饭店打个招牌了。

秀秀姐是一个神经比较大条的女子,经常掉钱。每次掉钱了就喘出一口如万里长城那么长的气,然后自我解嘲地对着我笑,掉吧掉吧,反正本小姐有的是钱,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细声细语,其实谁的钱都用不完的,是吧?一旦你的钱取完了用尽了,就说明你的生命也没了。

可这次她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所以叫我早上记得去叫她起床,然后一起去上早课,因为没有了手机的闹铃,她就不会醒。本来她是有一个闹钟的,后来那闹钟被她摔了。那次她在睡觉,闹钟响了,她听是听见了,也知道那是闹钟的声音,可就是醒不来,但是那声音又很烦,她就在梦境里找闹钟,找了半天才找到,可是她按呀按,怎么这闹钟就不停了呢,她一着急,就把闹钟给摔了。

可是我明天早上并没有早课啊。我说。

她又丢下一句,我管你。

第二天早上我在门外把她叫醒,等我回我的房间洗漱好背着书包再去叫她一起上学的时候,她又睡回笼觉了。良久才打开门,蓬头乱发地说,啊?我怎么又睡迷糊过去了?我觉得我已经起了床,刷牙洗脸,穿好衣服了的呀。记得今天有早课。嗯,是有早课……天哪,那老师每次都是第一节课点名的。然后她看看自己穿的还是睡衣,邋遢的睡脸,蓬乱的头发,赶紧手忙脚乱地回房间去收拾自己,还一个劲儿地对我说着,你等等你等等,马上好了。

我用脚踏车载着她往学校赶。她坐在我的车后,一边啃着肉松面包一边埋怨牛奶居然是冻的。可是埋怨还没完就又开始犯愁了,拍着我的肩膀说,弟弟啊,你说一个女孩子家大清早的这样狂啃面包的情景是不是很不雅啊?如果就这样错失了我的真命天子岂不是很悲哀啊?我说,秀秀姐,时间来不及你悲哀了,快吃吧,准备到教室了。

结果我刚送她到教室,老师就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以后上课之前先到岑秀秀同学那里签个到,不到的话……”那时她还正在埋头啃着被她当做早餐的面包呢,都没有听清楚老师说了什么。她只听到自己的名字,一激灵地从椅上站起来,直挺挺的立在那里不知所措。不知道谁吓到谁,结果老师闪了一下,好几秒钟之后才反应过来说:“这位就是岑秀秀同学了,大家看好,以后到她那里去签到……”她有些呆的左右微笑,全班的人看着她。好像不怎么习惯,藏在身后手里的面包已经被搓扁得像咸鱼片。

我说,秀秀姐,敢情你老师还挺器重你的呀,怪不得你那么赶时间来上他的课。

看你的英语,别吵着我吃早餐。她低下头又忙着把那成鱼片往嘴里塞。

可是你知道吗?从此,在这节早课之后,我的秀秀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看你这么好奇,直接跟你讲结果好了。也是秀秀姐后来告诉我的,我就用她的原话说吧,她眉飞色舞地跟我说:“那节课以后呀,我座位的周围就水泄不通。同学们看见我就像一群苍蝇看见了一堆……想想不对,我用苍蝇形容他们还算可以,但是用那个东西形容自己……不说了,想抽自己。反正一帮人围着我,我就觉得呼吸很困难。下了课我还要去给他擦黑板之类的,你说我是不是倒霉到家了?直到他开始讲课,我才觉得我有了新鲜的氧气。”这代价多惨重呀你说。

但是那节课老师的“政治经济学”听得秀秀姐眼皮有些累。

终于下课了,秀秀姐又要我陪她赶到十栋上第二节大课。我说,秀秀姐,你杀了我吧。她说好,待会儿我回家煲汤你不要来我家。我立马变一笑脸,说,得得。然后屁颠屁颠地跟她赶到了十栋。可是,她突然停下了她匆匆的脚步,猛在书包里找东西。我凑过头去,她对我殷勤地笑笑,弟弟啊,我忘了带课表,我发现我不知道教室在哪里了。

我一抬头,天啊,这个教学楼有9层。有100多个教室。

结果我陪着她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我们从一楼开始往上找。还好,教室在我们找到八楼的时候被找到了。

于是我们进去坐下。她掏出镜子看了看她的熊猫眼,哎,都肿了好几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说着,又揉了揉眼睛,对我眨了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又接着说,今天是星期四吧,那明天就是星期五。哎,我好期待星期六星期天哦。星期六你陪我去良凤江看菩提树吧。我除了狂点头估计也不能做其他什么了。

终于下课了,我饭都不吃载着她直赶回家去煲汤。

可是,路过公布栏的时候通知说这个星期六星期天要上下周星期一星期二的课。因为要补国庆七天的长假。

P12-17

序言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被习称为“80后”的青年作者或青春文学写手,出道已有一些年头,人们对他们早已不陌生;他们之中涌现出来的作者络绎不绝,成群结队,有的已成为少男少女们追逐的偶像;而出自他们之手的作品也是摩肩接踵、五花八门,有的已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但即使热闹如此,我还是相当看重这套文学书系的推出,并愿意为之摇唇鼓舌。我的这种态度与看法,自有我的因由和道理。

“80后”作为一个写作群体,是在这个世纪之初逐渐显露头脚的,但他们最先是浮现于图书市场,流行于学生群落,而不是显现于主流文坛,流传于文学领域。他们的作品的联袂出现,为文学图书的发行与销售新添了一个很大的门类,那就是包含了校园文学、流行文学和一些网络文学在内的“青春文学”。

我一向认为,“80后”写作的兴起及青春文学的兴盛,除去“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持续催生和市场运作的强力推动两个外在因素,其内在的动因是反映了学生的生活,表现了学生的情绪,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总体来说是学生作者的写作内在而普遍适应了学生读者的阅读的结果,这其实是对主流文坛长期以来所严重忽略的一个缺项甚至是盲点的适时弥补。但就文学意味和文学品质而言,还有显而易见的不足与差距。这既主要表现在他们的一些写作过于囿于自我的经验,作品容量狭小和显得轻飘上,又表现在多数作者的艺术想象普遍有限和文字表达尚嫌浅切上。而从作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写作的随机性与兼顾性来看,众多的“80后”作者本身也都带有“文学票友”的一些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在(“80后”的现状与未来》(原载《长城》2006年第四期,后又贴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的文章中,在整体肯定和宏观推介“80后”作者与作品的总前提下,就其写作的主体倾向,提出了“走上了市场,没有走上文坛”的看法。这一说法虽然在后来引发了所谓的“韩白论争”,但即使在现在看来,我仍然不觉得这个说法有什么不妥。

我从2003年间开始介入对于“80后”写作的评论之后,一直没有中断过与“80后”作者的接触和对他们的作品的阅读,但说实话,也一直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受与两难心绪;我一方面为他们中不少才俊的特异才情所吸引和打动,一方面又为他们常常把“市场”误当“文坛”而焦急;我一方面要发现他们那些鲜为人知的特点之所在,一方面又要指出他们尚不自觉的一些缺陷之所在。这种矛盾而复杂的情绪与心结,直到去年过后才不断有所缓解,因为我看到了这个群体髓之而来的分化与变化,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可喜的进步,所隐含的文学的希望。

首先是“80后”群体中的一些早已成名的作家,如张悦然、蒋峰、郭敬明等,都在新近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与前不同的显著变异,如张悦然的《誓鸟》,以一个明代女子寻找记忆的历史故事,既表现出了现实与浪漫相混合的特异气息,更显现出由_女性个体书写过往历史的不凡才力。蒋峰在《淡蓝时光》中,以一个流浪青年看似偶然的情感际遇,写出了情爱与成长的重要关联,以及青春与人生的诸般况味。而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一改过去以轻松方式表现嬉闹人生的老路,写学生生活和青春成长的悲苦与艰难,浓重的悲剧气息使作品平添了许多沉重的意味。这些变化之所以让人格外欣喜,是因为他们经由自己的努力探求有效地改变着自己已有的写作风格,而其锋芒所向,又是在向着“纯文学”写作大步进取。

其次是在“80后”群体中,近年来又不断地涌现出一些颇有才力和潜力的文学新人,他们的起点高,路子正,一出道就义无反顾地直奔“文学”的主题。如写出《大地之灯》的七堇年,写出《谁是谁的爱情》的王嘉,写出《双生水莽》的田原,写出《紫茗红菱》的鲍尔金娜,写出《春发生》的杨则纬,以及因中短篇小说在当下文坛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马小淘、镕畅、王莹、祁又一等。这种不急功近利而更重文尚艺的写作追求,使得他们得以绕开了“市场”的羁绊而与“文学”有了直接的对接,这同时又使“80后”群体中靠近文学性写作的可喜倾向进而更加凸显。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样的一个意义上,我看重这套可能会后来居上的青春文学典藏书系。

从我对这套文学书系的编辑出版者和首批作者的已有了解来看,这套作品丛书的编者与出版者——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一直以关注和适应文学青少年,不断推出新人新作为己任和所长,目前已是全国少儿图书与青春读物出版的重镇。这套丛书正是在这样累积已久的经验与眼光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和细心编辑的。而这套丛书中的首批作者,如蒋峰、颜歌、水格、马中才、李海洋等,也写作有年,各有才情,在“80后”写作群体中属于既有艺术水准,又有文学追求的实力派。而这两者的密切合作与桴鼓相应,必使这套作品丛书以自己的特点惹人眼目,并造成应有的影响。别的预言不敢妄说,但这套丛书对于眼下逐步趋热的“80后”追求文学理想的热潮,以及进而提升青春文学的品质,可能会起到推波助澜或火上浇油的作用,却是可以预期的。

我希望由现在开始,由这套书开始,人们再来谈论“80后”时,潜台词中不再是“市场‘80后’”、“文化‘80后’”,或“网络‘80后’”、“校园‘80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80后’”。

在这个意义上,不妨把这套丛书看做是一个意味着重要转折的标志,一个充满着文学希望的信号。

是为序。

2008年10月10日晚于北京朝内

后记

这是一本关于秀秀姐和夕月人的小说,这是一些发生在夏天的故事,在我所有小说中,这应该是一个最温柔的集子。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组合。

《我不想告诉你》写于2003年,也是我的小说处女作,从那时候我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小说创作这一条不归之路。那时候的夕月人还在念高中,她是我妹妹的同学,经常写长长的信件给我。《不再哭泣》写于2006年,《淡淡柠檬草》写于2007年,这两篇小说讲的是夕月人上大学之后的一些事情,包括成长的烦恼、青春的迷零和爱情的美妙。

有人说我的小说善于刻画女孩子的心理。我承认我的小说一点儿都不霸道,常常让人感到温情,通常会有一些令人怜惜的女主角。夕月人也罢,秀秀姐也罢,我对喜欢的女生总有想写一把的冲动,也是我某一时段的代表作,虽然写得不好,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秀秀姐是三年前的事情,那是一个夏天。就像我大多数小说一样,女主角是我生活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女孩。确切地说这部小说起稿于秀秀姐的房间,秀秀姐的电脑。那天晚上我陪秀秀姐看恐怖片,看完之后她吓得不敢睡觉了。我只好留下来陪她。我叫她睡觉,我坐在她的电脑前继续玩游戏,答应等她睡着才离开。那时候已是凌晨两点。秀秀姐很快就睡着了,然而我却没有心情再玩游戏。

写点儿什么吧。我想。那时候我认识秀秀姐还不到两个月,我们却能无话不谈,亲切得非同寻常。看着秀秀姐恬静的睡姿,我对她的怜惜之心涌上心头,很自然地打下了”我的秀秀姐”这五个字……

其实我写作的速度很慢。写作对于我来说总有一种不务正业之感,因为我本身不是中文出身,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园艺专业,对文学只是一知半解,写起来也颇为费力。我这个人对植物倒是情有独钟,喜欢一些细微的植物,我的很多小说都透出一股浓浓的植物气息。就文学这点来说,我确实是个行外之人,偶尔写个稿子,自己都要改个五六遍读个七八遍,生怕读者不满意。而《我的秀秀姐>是我写作过程中最顺利的一本书,也许是情之深使之然,当然这本书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这可把我的编辑姐姐唐威丽给累坏了,一下说要改这个一下说要改那个,真是难为她了,在此深深地说一声谢谢!

从准备考研的时候认识秀秀姐,到如今我研究生毕业,一晃就是三年。时下正是一个伤感离别的夏季。我是一个比较怀旧的人,马上就要告别我七年的大学生活,告别我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告别校园的一草一木。这些天来我一边办理着离校手续,一边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同班的聚会,同专业的聚会,同实验室的聚会,还有原来本科同学的聚会……所有这些无不弥漫着悲欢离合的气息,无数的伤感接踵而来。这个校园倾注了我太多的情感和留恋,回想起来,我生命中的那一个个夏,都被风吹乱了。我也将背起行囊,迈向远航之路。

让风吹得更猛烈些吧,这样的夏才会凉爽。

书评(媒体评论)

珍爱文学,亲近生活,叩问良知,诚实写作,这也是我对我年轻的同行们的希望。希望我们共勉。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青年作家是中国文学的未来,我们对他们寄予非常深厚的希望。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胡平

抓住一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充分探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我们已经不是孩子,如果我们自己不去超越自己,就没有人会替我们去超越。

——青年作家 张悦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被风吹乱的夏/青春文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中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90235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