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一任老师(幼儿版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袁老师亲子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和实践场所,教育儿童是父母的神圣职责。所以,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孩子未来是什么样的命运!本书以全面提升家长教育智慧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品德教育”等方面着手,既有较为详尽的理论指导,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是家长的育儿手册,同时也是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教材。

内容推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终身的楷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真真正正的“第一责任人”。卢梭曾言,父母是他们子女最早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第一任老师》一书即是以全面提升家长教育智慧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是携扶孩子走上人生之旅的向导,衷心祝愿本书成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良师益友。

目录

第1章 孩子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第2章 孩子智力的开发

第3章 孩子兴趣的培养

第4章 孩子习惯的养成

第5章 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6章 孩子的品德教育

第7章 孩子的多元智能

第8章 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第9章 把握幼小衔接

试读章节

    培养兴趣的方法

孩子有了某方面的兴趣,便是在某方面成功了一半。与成人相比,孩子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缺乏意志力。成人可以借助意志力的帮助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孩子则很难做到,他愿做什么或不愿做什么几乎都受个人的兴趣左右。因此,为使孩子顺利地发展能力与品质,掌握知识与技能,我们必须首先激发、培养他的兴趣。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则是我们每位家长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环境熏陶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环境之子。”这一论断虽然有些绝对,却深刻地揭示出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人一出生,就时刻受到环境的深刻影响,人的某些生理和心理特征都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特征一致的。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刺激,就会对其造成怎样的影响。根据这一心理学原理,当我们希望孩子产生某一兴趣时,就应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

若想使孩子有绘画兴趣,家长可以每天在孩子面前聚精会神地画上一两个小时。即使家长一点也不懂绘画也没关系,只要拿起笔来认真地学着画就可以了,画得好与不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家长做此事的神情与态度。当孩子受到吸引和感染也来画时,家长还可以和他抢着画,甚至装模作样地不让他画,这样会激发孩子更强烈的绘画兴趣。

如果家长想激发孩子看图识字的兴趣,不必强迫孩子去认,去念,不妨自己每天对着看图识字卡大声读几遍,而且要读得兴致勃勃、神采飞扬。幼儿的特点就是喜欢模仿,因此他也一定会对看图识字感兴趣的。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不妨选一些名曲磁带每天在家里播放,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孩子不知不觉地喜欢听音乐了。

游贱激趣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游戏对孩子而言有着无法估量的魔力。在游戏中,孩子的头脑和双手得以解放,这实际上是一种愉快、自主的学习。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时,最好采取游戏的形式,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获得知识。

例如,引导孩子学习数学,若只简单告诉他“3-1=2”,他会难以理解,也难以记住,因为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是,如果你拿出3个气球,告诉他:“我手中有红、绿、蓝3个气球,忽然,绿气球爆炸了,现在还剩几个气球?”他就会很容易理解“3-1=2”。用类似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喜欢学习。

实践证明,当孩子有兴趣时,才会专心学习、主动学习。因此,家长要细心呵护孩子的兴趣,以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大声叫好

当孩子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并尝试着做时,家长要热情地为他叫好。不管他做得怎样,哪怕做得很不理想,也要先提出值得肯定的地方,而不要急于纠正错误。在同等的客观条件下,无论干什么事情,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是否有兴趣和自信心。当孩子一开始努力就受到称赞时,便会增强兴趣和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相反,当教孩子做某事时,如果常常指责他笨、没出息,就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美国有两位家长培养孩子职业兴趣的方法有科学之处,对广大家长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一位家长希望儿子将来成为职业保龄球运动员,于是从儿子4岁起就开始对其进行训练。方法很简单,事先在球槽中放上几只被击倒的球瓶,只要孩子扔出手中的球,即便是空门,得分牌也会显示出得分记录,这种百分之百的得分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使他对自己的投球能力充满了信心。这个孩子长大后果然成了一名成就很高的职业保龄球运动员。另一位家长希望儿子成为篮球场上的明星。最初训练孩子时,他做了一个很大的篮球框,装在与儿子齐肩的高度,篮球却很小,只要孩子把球放入篮框里,父亲就起劲地叫好。就这样,这位父亲的愿望也实现了。其实成功的奥秘就是每一次努力都能得到成功的反馈,这种成功的反馈维持着孩子的兴趣。随着这种技能越来越高,孩子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直观的进步是维持兴趣最有效的因素。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例如,孩子画画时,尽管他画得不好,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家长也要鼓励他说: “你画得真好,比上次又进步了。”尤其是3岁左右的孩子,在绘画方面还处于“涂鸦期”,他会根据自己的想像任意’涂抹,告诉家长“我画了一只鸡” “我画了一座房子”等。当他无意识地画得像某个东西时,他会兴奋地向家长展示,这时家长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他的绘画兴趣。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画表示不满或不感兴趣,就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伤害他的自尊心,使他对绘画失去兴趣。

家长每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每一个赞赏的动作,哪怕是一个点头和微笑的表情,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对孩子兴趣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靠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让我们以这种“赏识教育”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给他以自尊和自信,让他心灵的翅膀自由翱翔。

吊吊胃口

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初步的兴趣之后,家长切不可一看孩子有了兴趣就去过度强化它,而应“吊吊胃口”。孩子最初的兴趣往往是出于好奇心,如果一下子就过度强化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腻烦心理,于是就再也没兴趣去做那件事了。如果在孩子兴趣正浓时结束活动,下次再继续,那么,孩于会总盼望着“下次”快一点到来,甚至会达到“上瘾”的程度。

日本的铃木先生,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儿童小提琴手。任何一个普通孩子,经过他的培养,总会如痴如醉地爱上小提琴,并能很快掌握娴熟的演奏技能。他的诀窍其实很简单:当孩子开始拜他为师时,他碰都不让他们碰小提琴,只是自己起劲地拉给孩子听;等孩子对小提琴产生兴趣时,就让他摸一摸琴,然后很快就将琴锁进琴盒;等到孩子有了强烈的拉琴愿望时,只让他拉一两分钟,直到把孩子的“胃口”吊足了,兴趣浓得再也不能忘掉小提琴时,铃木先生才开始循序渐进地教,而且多次在高潮中结束。可见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充分掌握了孩子的兴趣特点。

好奇萌趣

富于好奇心是幼儿的一大心理特征。由于幼儿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他对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往往爱提“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如“为什么鱼要生活在水里”,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等。幼儿的好奇心表现在自发观察、动手尝试、拆卸探究等各种活动中,如有的幼儿趴在地上看蚂蚁怎样搬东西,有的把闹钟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让闹钟走个不停等。所有这些,不能简单地说幼儿越来越淘气了,这正是幼儿好奇心的表现。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兴趣幼芽的生长,挫伤他求知的积极性。

对于孩子的提问家长要耐心回答,如果不会则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多种途径找出答案。父母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并利用它激发孩子的兴趣。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学习是他不断前进的脚步,兴趣是他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永恒动力,家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让他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

P83-88

序言

     教育智慧: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终身的楷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真真正正的“第一责任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家长的共同愿望。家庭教育也因此成为为人父母者十分关注的永恒课题。

卢梭曾言,父母是他们子女最早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斯特娜夫人认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做孩子的表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

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是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是家长。人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孩子能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是否进行正确的教育。

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孩子未来是什么样的命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成功的孩子所受的父母教育各不相同,而不成功的孩子没有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却惊人地相似!

从这个意义上讲,做父母,需要责任,需要知识,需要学问,需要教育智慧。要做到教育与管理到位而不越位,有度有序,持之以恒。这一切怎么来?人非生而知之,家长要教育孩子成人,首先要学习,要领悟教育的智慧,要改变教育的理念。这,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第一任老师》一书即是以全面提升家长教育智慧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的多元智能”及“孩子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着手,既有较为详尽的理论指导,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兼具了权威性、独特性、实用性、全面性等特点。她是家长的育儿手册,也是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教材;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紧密联系的纽带,更是家长与教师良好沟通的平台。

教育智慧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幼儿园教师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携扶孩子走上人生之旅的向导,衷心祝愿本书成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良师益友。

愿每一个家庭和谐幸福,愿每一个儿童茁壮成长!

囿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本书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恳请幼教同仁、家长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一任老师(幼儿版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袁老师亲子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丛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44803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1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