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安徽作为全国诗歌大省、强省,尤其是新时期40年以来,出现了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诗人,如海子、梁小斌、陈先发、郑小光等,以及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北魏主编的《新时期中国诗歌地理(安徽卷共2册)》根据诗人所在地分区域(各市)汇集了新时期安徽省的诗歌精华,分为“北卷”和“南卷”,其中,“北卷”包含合肥、淮南、阜阳、蚌埠、六安、宿州、滁州、亳州、淮北等地区200多位诗人的经典作品,“南卷”包含芜湖、安庆、宣城、马鞍山、铜陵、黄山、池州等地区170多位诗人的经典作品。在新诗百年、新时期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书的出版旨在从文化角度反映新时期安徽的发展变化,梳理安徽诗人的地域生态,呈现安徽诗歌新时期创作生态,有利于考察安徽新时期诗歌中的文化地理状况。 目录 合肥   梁小斌的诗(15首)   陈先发的诗(14首)   姜诗元的诗(1l首)   祝凤鸣的诗(12首)   张岩松的诗(14首)   管党生的诗(4首)   叶匡政的诗(12首)   老巢的诗(10首)   吴少东的诗(14首)   汪抒的诗(14首)   侯卫东的诗(10首)   魏克的诗(12首)   萧然的诗(6首)   孙启泉的诗(11首)   木叶的诗(9首)   徐后先的诗(10首)   孙启放的诗(9首)   黄玲君的诗(8首)   宇轩的诗(7首)   罗亮的诗(10首)   江不离的诗(8首)   何冰凌的诗(7首)   尚兵的诗(5首)   朱超的诗(4首)   许敏的诗(6首)   田晓华的诗(7首)   俞凌的诗(5首)   红土的诗(6首)   闫超华的诗(6首)   雪女的诗(4首)   杨沫子的诗(2首)   许洁的诗(3首)   方华的诗(3首)   徐革萍的诗(5首)   蓼青的诗(2首)   秦学祥的诗(2首)   韩新东的诗(2首)   许泽夫的诗(2首)   俞昌文的诗(4首)   邬云的诗(2首)   余子昧的诗(3首)   墨娘的诗(2首)   力夫的诗(1首)   冰马的诗(2首)   詹用伦的诗(2首)   秦芳的诗(2首)   凡非子的诗(4首)   陆新生的诗(3首)   李远波的诗(1首)   时红军的诗(2首)   蓝角的诗(7首)   袁超的诗(5首)   查结联的诗(6首)   蒋维扬的诗(2首)   韩瀚的诗(1首)   刘祖慈的诗(1首)   公刘的诗(1首) 淮南 阜阳 蚌埠 六安 宿州 滁州 亳州 淮北 芜湖 安庆 宣城 马鞍山 铜陵 黄山 池州 附录:安徽部分民间诗社及社刊资料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