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政治人类学
内容
作者简介
廖林燕,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治人类学、边疆治理方面的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全国第十届挑战杯一等奖、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政治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概要
一 人类学学科分支下的政治人类学
二 政治学学科分支下的政治人类学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一 学科体系的创新:建构了一个系统的政治人类学的理论体系
二 基本理论的创新:建构了具有发展中国家特色的政治
进化理论,提炼了人类政治进化过程的基本规律
描绘了一幅完整的人类政治形式演化的历史全景
三 研究视角的创新:从政治学的视角阐释政治人类学、
立足于国家治理的取向将政治的进化与当前国家
治理的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了政治人类学
以新的时代生命力
四 研究方法的创新:充分利用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直过
民族中对于反映原始社会政治形态具有活化石意义的宝贵
遗迹,进而,将扎实的田野调研、丰富的民族志史料与
理论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五 学术观点的创新:一是通过对原始社会政治形态研究
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原始社会起就客观存在着的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二是提出了整合人类学的思想
进行民族国家建设的具体思路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 人类社会政治形式进化的总体过程
二 特定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基础
三 人类学视野下现代民族国家公共秩序的建构逻辑
第二章 政治的含义及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一 人的社会存在:政治分析的逻辑起点
二 政治:公共秩序的维系机制
第二节 初级社会政治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
一 公共权力
二 社会制度
三 基本价值
第三章 母系社会公共秩序的维系机制及其人类学基础
第一节 母系社会的组织形式
一 原始社会的分期
二 母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氏族公社
三 氏族的形成
第二节 母系社会的社会制度
一 母系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二 母系社会的习惯法
第三节 母系社会的公共权力
一 母系社会的基本权力主体——氏族长
二 母系社会的其他权力主体
第四节 母系社会的基本价值
一 母系氏族意识
二 分享意识
三 尊老爱幼意识
四 尊母崇女意识
第五节 母系社会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基础
一 母系社会政治形态的基本特点
二 母系社会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分析
第四章 父系社会公共秩序的维系机制及其人类学基础
第一节 父系社会的组织形式
一 生产力的进步是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根源
二 父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家族公社
第二节 父系社会的社会制度
一 父系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二 父系社会的习惯法
第三节 父系社会的公共权力
一父系社会初期权力的结构与功能
二 父系社会全盛时期权力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父系社会的基本价值
一父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
二 父系社会基本价值的社会化机制
第五节 父系社会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基础
一 父系社会政治形态的基本特点
二 父系社会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分析
第五章 农村公社公共秩序的维系机制及其人类学基础
第一节 农村公社的形成
一 私有制的产生是农村公社形成的深刻经济根源
二 农村公社的本质
第二节 农村公社的社会制度
一 农村公社的习惯法
二 农村公社的家庭制度
三 农村公社的家长奴隶制
第三节 农村公社的公共权力
一 头人集团
二 青年组织
第四节 农村公社的基本价值
一 认同意识及其建构
二 规则意识及其建构
三 伦理意识及其建构
第五节 农村公社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基础
一 农村公社政治形态的基本特点
二 农村公社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分析
第六章 酋邦公共秩序的维系机制及其人类学基础
第一节 酋邦的形成
一 国家起源的酋邦模式
二 首邦的形成过程
三 酋邦的本质
第二节 酋邦的社会制度
一 等级制度
二 习惯法
第三节 酋邦的公共权力
一 公共权力的社会管理职能
二 公共权力的政治压迫特征
第四节 酋邦的合法性基础
一 复杂政治形态都面临合法性的价值建构问题
二 酋邦社会合法性的建构与实现
第五节 酋邦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基础
一 酋邦政治形态的基本特点
二 酋邦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分析
第七章 国家的起源及两种起源模式下公共秩序维系机制的人类学基础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一 国家的本质
二 国家产生的条件
三 国家产生的两种重要途径
第二节 两种起源模式下公共秩序维系机制的人类学基础
一 国家起源的两种模式
二 两种起源模式下公共秩序维系机制的比较研究
三 两种起源模式下公共秩序维系机制的人类学分析
第八章 民族国家时代公共秩序建构的人类学分析
第一节 政治人类学在民族国家公共秩序建构问题上的
内容推荐
廖林燕著的《政治人类学》是第一部从政治学的视角建构了政治人类学学科体系,并系统阐述了具有发展中国家特色的政治进化理论的重要著作。学科体系的建构、基本理论的创新、研究视角的转向、研究方法的创新,是研究的重要创新所在。研究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形式由原始蒙昧的状态一步步进化到国家的基本脉络与内在逻辑,重点分析了从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农村公社、酋邦到国家每一社会发展阶段是如何通过政治的方式创造有序公共生活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归纳了每一社会阶段政治形态的基本特征,并对影响特定政治形态的人类学基础进行了深入挖掘;进而,紧扣国家治理的视角,将政治的进化与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为推进现代民族国家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之源与智慧之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政治人类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廖林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36734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54
CIP核字 2018275740
中图分类号 D0-0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