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早安写作(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知名作家顾艳自2004年开始,与解芳一起采访了林白、徐坤、徐小斌、莫言、陈思和、张抗抗、张洁等数十位作家,随后书写了这一部作家印象记《早安写作(精)》。作者通过在生活与工作上对这些作家的接触以及认真阅读他们的作品,认识并了解了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和阅历,进而对这些作家的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对他们的作品及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以走进这些作家的灵魂世界,与他们进行交流,展开一场有关文学与艺术的深刻对话。
目录
女作家
铁凝的艺术之魂
把孤独绘成风景——方方印象
尽终身的力量为人类写作——张洁印象
在漂泊中抒写与升华——张抗抗印象
穿梭在女性、历史、宗教之中——徐小斌印象
苍茫如醉——徐坤印象
赵玫:穿梭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激情抒写
飞翔着的自由精灵——林白印象
灵魂的飞翔与燃烧——海男印象
永远的跋涉者——蒋子丹印象
一个女性主义者的思想言说——艾云印象
漫游在一个女性思想者的世界里——崔卫平印象
男作家
激情燃烧的火把——莫言印象
文学就是人学——余华印象
马原与虚构——马原印象
在诗意的梦幻中创造世界——孙甘露印象
面壁而坐——陈村印象
生活在思想与书本之中——止庵印象
《一行》三十年——严力印象
永远的诗人——吉狄·马加印象
心底永远的悲愁与眼泪——白桦印象
陈骏涛:灵魂的栖息之地
独钓寒江雪——王岳川印象
让苦难变成海与森林——陈思和印象
后记:《印象和素描》
序言
认识顾艳有二十多年了。那还是在上个世纪的
九十年代,文坛上相继出现了一批引人注目的女作
家,顾艳也在其中之列。
顾艳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写诗和写散文,1981年
她做学生的时候《北方文学》就发表了她的第一组
诗歌,1989年和1992年香港出版社曾率先出版过她
的两本诗集《火的雕像》《西子荷》和一本散文集
《轻罗小扇》。1996年和1998年,顾艳相继在《特
区文学》和作家出版社发表和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
篇小说《杭州女人》。我注意到她的作品始于《杭
州女人》,不久我们就在1998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女
性文学研讨会上见面,之后又在2000年浙江省作家
协会举办的顾艳创作研讨会上再度相见。
读了顾艳的《杭州女人》和第二部长篇小说《
疼痛的飞翔》(2000年版)之后,我的一个突出感
觉是:这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形象,与作者本人十
分相近,这其中自然有作者本人的生活境遇、情感
经历和寻觅追寻的投影。这两部小说都明显地表现
出一种自我倾诉式的精神探索性特点。
此后迄今的近二十年,也是顾艳继续探索和追
寻的近二十年。
这近二十年,顾艳究竟发表和出版过多少作品
?看看她新近提供的《顾艳创作年表》,我们将一
目了然。其间她发表和出版过不少诗歌、散文随笔
和人物评传类作品,这些作品自然不可忽视,但毋
庸讳言,她的创作重心还是在小说,主要是长篇小
说上。从1996年第一部《杭州女人》起,直到2011
年《辛亥风云》止,历经十五年,她一共发表和出
版了十部长篇小说。二十年,十部长篇,再加上人
物评传,以及诗歌、散文、随笔等书的出版,可以
算是一个多产作家了。何况顾艳还不是专职作家,
她还身兼大学教授和家庭主管呢,而且几度赴美,
一边当访问学者,一边仍然不忘写作。
如今,顾艳和解芳合著的散文随笔类书籍——
人物印象记《早安,写作》,就要交付出版方出版
了。这本是她们历年所写二十四个“作家印象”的
结集,我在微信公众号上曾看到过几篇,勾起我对
往昔文坛人、事的回忆。这次顾艳从遥远的美国邀
我这个老相识为这本书写序,于是让我想起了1998
年我也曾为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疼痛的飞翔》写
过序,在这篇题为《顾艳:永远的追寻》的序文开
头,我曾引用过她《心灵独白》中的一段话:
除了文学,没有一件事情可以长久地吸引我的
兴趣
和注意,只有写作才能够使我那样地锲而不舍
、那样地
不顾一切、那样地一往情深……
是的,文学仿佛是她的“终身伴侣”。在遥远
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学里做着访问学者的顾艳,在
繁忙的日子里,仍然早起,写作,仍然与文学结下
了不解之缘!
这本书中所写到的二十多个写作者,不管你是
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你不妨读一读。读下去,也
许就能勾起你阅读的兴趣和对过往人事的回味呢!
2017年9月21日夜草于北京耄耋斋
导语
顾艳、解芳著的《早安写作(精)》中所写到的二十多个写作者,不管你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你不妨读一读。读下去,也许就能勾起你阅读的兴趣和对过往人事的回味呢!本书内容包括:铁凝的艺术之魂、把孤独绘成风景——方方印象、尽终身的力量为人类写作——张洁印象等。
后记
印象和素描
2004年开始,我利用教学和写作的空隙时间,
与解芳一起采访了林白、徐坤、徐小斌、莫言、陈
思和、止庵、陈村等数十位作家,随后解芳整理录
音和笔记,我即开始给我熟识的作家朋友写印象记
。断断续续写了几年,大约有四十多篇。印象记有
多种写法,但我对笔下人物的理解,始终与他们所
写的作品分不开。什么样的作家,成就什么样的作
品。
作家在写作中,最能释放自己。因此,我通过
细细阅读他们的作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他们的人
生经历和阅历,从而使原来认识他们的平面形象,
有了立体和升华。
前不久,我把从前写的、曾经发表在杂志上的
若干《作家印象记》,发表在了自己的公众号里,
陈骏涛老师阅读后,建议我精选一些结集出版。这
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选在这个集子里的二十四篇“印象记”(其中
《马原与虚构》为解芳执笔),都有他们的独特之
处;在此,我们要感谢“游读会”赵春善先生以最
快的速度策划出版《早安,写作》这部作家写作家
的印象记。同时,我们也希望读者朋友们走进我笔
下的作家们的灵魂世界,与他们亲切交谈。
我们在这里相逢,我们充满自信,我们的世界
会变得更加美好!
2017年8月27日写于美国莱克星顿
精彩页
铁凝的艺术之魂
铁凝这个名字萦绕在我耳畔,已经二十多年了。记得第一次读她的小说,是1980年12月《小说月报》上的《灶火的故事》。这是一个农村题材的小说:一名叫灶火的六十多岁孤老头,托人从县里买来一架三个管的半导体收音机,当收音机里发出嘀嘀声响,他觉得与外界有了联系。这在当年是一个很独特的叙述视角,虽然它没有像作者后来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和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那样走红,但它从容、细腻、老到的叙述风格,的确显现出作者扎实的艺术功力。为此,当时正读大一的我,就选择了这个小说做课堂作业的读后感。
第一次见到铁凝的照片,是在1985年7月的《小说选刊》上。那时她的《六月的话题》,获得了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照片上看,铁凝只有二十多岁,中分的头路,没有刘海,清纯的脸,眉清目秀,一双大眼睛笑得格外有神;圆形的照片上只露出一个中式服装的衣领,看上去具有古典美。从此,这个美丽的女性就烙进了我的心里。只要看到她的作品和照片,我都会认真拜读。我喜欢她写农村的小说,比如《麦秸垛》《棉花垛》《孕妇和牛》等,这些小说既有古老历史文化,也有关注女性的生存问题。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交融着一个个复杂的人物内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当年的我虽然还没有写小说,却是有点像现在的追星族那样,见到铁凝的作品必定买回家。
铁凝的书中有不少美丽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靓丽、那么有韵味,使你未见其人,那女儿“态”仿佛已经从书中走出来了;这就让我想认识她、见到她。然而,认识人需要缘分,一切随缘便是我的理念。
1998年,我的散文集《欲望的火焰》和小说集《无家可归》与铁凝的散文集《想象胡同》和小说集《秀色》,很有缘分地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她们文丛”第三辑出版,这让我很高兴。我仿佛已认识她很多年了,虽然还没有见过面,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已是一种相知。
前不久,浙江省作家协会在杭州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作家节。我知道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铁凝,一定会来杭州参加会议;但我并不一定有机会见到她。那天“无我茶会”结束后,我也去参加了“西湖论剑”文学论坛会。我去得比较早,选择了出入方便的前二排靠门口的座位。我坐下不久,突然意外地看见铁凝穿着黑色西装和套裙,风度翩翩地朝我这个方向走来。我情不自禁地冲她喊:“铁凝,我是顾艳。”她笑眯眯地在我身旁坐下来,道:“咦,你不是在美国吗?”
我们随即交谈了起来。简短的交谈,仿佛像老朋友久别重逢,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我送她一本新出版的散文集《岁月繁花》,还没等我签完字,她的座位前就排起了长队,人们都要她签名留念,遗憾的是论坛马上开始了。
与我道别后,铁凝走上台阶与陈忠实、莫言、李存葆、张抗抗等作家在台上就座。铁凝在论坛中说:“当代小说创作缺乏一种对人生、对生活的虚心之心、耐烦之心,我们这个社会正处于一个不耐烦的时代,有些作家对生活有些想当然,这些懒惰的、不虚心、不耐烦使我们看不到心灵更深处的走向,看不到时代的命脉,表达不出让读者信服的作品,产生不出令人震撼的力量。对人生要有虚心的态度、耐烦的态度,这样走得很慢,但很可靠。”铁凝的声音轻柔温和,但很有力量。我认同她的这一观点,并为她鼓掌。
在我二十多年阅读铁凝作品的过程中,无论她写农村的小说,还是城市的小说,总让我感觉她飞翔的灵魂,是在探寻人类心灵深处的走向和精神的归属。《玫瑰门》是铁凝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出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小说,无疑是当时先锋派小说中第一部比较创新的长篇小说。虽然它的故事相当单纯,人物也不多,主题是对“文革”的讽刺与抗议,但它的结构和语言吸收了不少西方的东西,其作品的精神内核是超低空飞翔的。飞翔着的是铁凝的艺术之魂,我无法触摸它,只能感受着它是如何从苦难中走过来的。
今年春节,我的朋友吴瑞卿从美国来杭州看我,与我共度除夕和新岁。我们两个人在家里过大年夜,吴瑞卿做的港式清蒸鲈鱼格外好吃。我们葡萄美酒夜光杯,一边吃、一边聊。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铁凝,还有她的短篇小说《孕妇和牛》。
吴瑞卿原是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哲学博士,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力。我与铁凝都是先后在美国与吴瑞卿相识并成为朋友的。吴瑞卿是一个热情真挚又学问渊博的知识女性,2000年10月她兴致勃勃地赶去石家庄看望铁凝。
吃罢年夜饭,我与吴瑞卿说我要给铁凝打电话拜年,顺便告知她一下广州《作品》杂志编辑艾云女士约我写她文章的事。其实,我和吴瑞卿一个下午都在聊有关铁凝的话题,只不过我们在拜访郁达夫故居、胡雪岩故居时说说,停停,看看。
电话打通了,接电话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我猜,是铁凝的父亲。我知道铁凝父亲铁扬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风景、静物画家,我曾读过他的一些画。他的画有北方深秋棕红色的大山,明丽爽朗的蓝天,缠绵散漫的河滩、流水,还有早春充满生机的果园等,但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早安写作(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艳//解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22422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8
CIP核字 2018121491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7
15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