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秋天,这秋天
内容
内容推荐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和诗人,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梁思成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开拓者,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在文学方面,她才华出众,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多种形式,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窘》《窗子以外》等。
   辛尧编的《秋天这秋天(精)》所选林徽因的作品,旨在让读者以文字为桥梁,走近和了解一个真实的林徽因,看她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意志,学她在车马喧嚣的尘世中自如前行的怡然心态。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作家、诗人、中国第壹位女性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1928年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1949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1953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担任《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及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

悼志摩 

惟其是脆嫩 

山西通信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丝和梅花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彼此
一片阳光 

平郊建筑杂录 

平郊建筑杂录(续) 

《清式营造则例》绪论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窘》 

九十九度中 

模影零篇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笑 

深夜里听到乐声 

仍然 

激昂 

一首桃花 

莲灯 

秋天,这秋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忆 

吊玮德 

灵感 

风筝 

别丢掉 

雨后天 

无题 

题剔空菩提叶 

红叶里的信念 

山中 

静坐 

时间 

古城春景 

前后 

去春 

一天 

十一月的小村 

对北门街园子 

人生 

我们的雄鸡 

给梁再冰

序言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世家,家学渊源深厚,父亲林长民为前清翰林,这为她的成长和知识的积累奠定了基础。
   

林徽因早年曾跟随其父游历欧洲,后又留学美国,深谙东西方艺术的真谛;她既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又有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她才貌双全,带有诗人的气质和建筑家的眼光

   

作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曾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方案的设计,挽救和改造了濒临停业的传统景泰蓝;她曾在东北大学校徽图案设计赛中,以其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夺得比赛的最高奖;她曾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文字,充满知性和灵性,兼具温婉含蓄与冷峻自信的独特风格,焕发着刚柔并济的光彩。文如其人,折射着那个时代
的文化风尚,她的精神世界异样芬芳。
   

1955年4月,林徽因因病逝世。然而,就算时光似水,不懈奔流,也依旧带不走她的旷世才情、绝代风华。
   

本书所选的励志美文,旨在让读者以文字为桥梁,走近和了解一个真实的林徽因,看她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意志,学她在车马喧嚣的尘世中自如前行的怡然心态。
   

编者

导语

辛尧编的《秋天这秋天(精)》是一本林徽因已经公开出版的作品选集,体现林徽因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忧国忧民的励志类图书。本书选取了林徽因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在选取中,更注重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贡献。

精彩页

蛛丝和梅花
   

真真的就是那么两根蛛丝,由门框边轻轻地牵到一枝梅花上。就是那么两根细丝,迎着太阳光发亮……再多了,那还像样么?一个摩登家庭如何能容蛛网在光天白日里作怪,管它有多美丽,多玄妙,多细致,够你对着它联想到一切自然,造物的神工和不可思议处;这两根丝本来就该使人脸红,且在冬天够多特别!可是亮亮的,细细的,倒有点像银,也有点像玻璃制的细丝,委实不算讨厌,尤其是它们那么潇脱风雅,偏偏那样有意无意地斜着搭在梅花的枝梢上。
   

你向着那丝看,冬天的太阳照满了屋内,窗明几净,每朵含苞的,开透的,半开的梅花在那里挺秀吐香,情绪不禁迷茫缥缈地充溢心胸,在那刹那的时间中振荡。同蛛丝一样的细弱,和不必需,思想开始抛引出去:由过去牵到将来,意识的,非意识的,由门框梅花牵出宇宙,浮云沧波踪迹不定。是人性,艺本,还是哲学,你也无暇计较,你不能制止你情绪的充溢,思想的驰骋,蛛丝梅花竟然是瞬息可以千里!
   

好比你是蜘蛛,你的周围也有你自织的蛛网,细致地牵引着天地,不怕多少次风雨来吹断它,你不会停止了这生命上基本的活动。此刻……“一枝斜好,幽香不知甚处……”
   

拿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等半绽将开地错落在老枝上时,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残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炉火都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清。
   

记起了,也就是说到梅花,玉兰。初是有个朋友说起初恋时玉兰刚开完,天气每天的暖,住在湖旁,每夜跑到湖边林子里走路,又静坐幽僻石上看隔岸灯火,感到好像仅有如此虔诚地孤对一片泓碧寒星远市,才能把心里情绪抓紧了,放在最可靠最纯净的一撮思想里,始不至亵渎了或是惊着那“寤寐思服”的人儿。那是极年轻的男子初恋的情景,——对象渺茫高远,反而近求“自我的”郁结深浅——他问起少女的情绪。
   

就在这里,忽记起梅花。一枝两枝,老枝细枝,横着,虬着,描着影子,喷着细香;太阳淡淡金色地铺在地板上;四壁琳琅,书架上的书和书签都像在发出言语;墙上小对联记不得是谁的集句;中条是东坡的诗。你敛住气,简直不敢喘息,踮起脚,细小的身形嵌在书房中间,看残照当窗,花影摇曳,你像失落了什么,有点迷惘。又像“怪东风着意相寻”,有点儿没主意!浪漫,极端的浪漫。“飞花满地谁为扫?”你问,情绪风似的吹动,卷过,停留在惜花上面。再回头看看,花依旧嫣然不语。“如此娉婷,谁人解看花意”,你更沉默,几乎热情地感到花的寂寞,开始怜花,把同情统统诗意地交给了花心!
   

这不是初恋,是未恋,正自觉“解看花意”的时代。情绪的不同,不止是男子和女子有分别,东方和西方也甚有差异。情绪即使根本相同,情绪的象征,情绪所寄托,所栖止的事物却常常不同。水和星子同西方情绪的联系,早就成了习惯。一颗星子在蓝天里闪,一流冷涧倾泻一片幽愁的平静,便激起他们诗情的波涌,心里甜蜜地,热情地便唱着由那些鹅羽的笔锋散下来的“她的眼如同星子在暮天里闪”,或是“明丽如同单独的那颗星,照着晚来的天”,或“多少次了,在一流碧水旁边,忧愁倚下她低垂的脸。”
   

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
   

此外年龄还有尺寸,一样是愁,却跃跃似喜,十六岁时的,微风零乱,不颓废,不空虚,踮着理想的脚充满希望,东方和西方却一样。人老了脉脉烟雨,愁吟或牢骚多折损诗的活泼。大家如香山,稼轩,东坡,放翁的白发华发,很少不梗在诗里,至少是令人不快。话说远了,刚说是惜花,东方老少都免不了这嗜好,这倒不论老的雪鬓曳杖,深闺里也就攒眉千度。
   

最叫人惜的花是海棠一类的“春红”,那样娇嫩明艳,开过了残红满地,太招惹同情和伤感。但在西方即使也有我们同样的花,也还缺乏我们的廊庑庭院。有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才有一种庭院里特有的情绪。如果李易安的“斜风细雨”底下不是“重门须闭”也就不“萧条”得那样深沉可爱;李后主的“终日谁来”也一样的别有寂寞滋味。看花更须庭院,深深锁在里面认识,不时还得有轩窗栏杆,给你一点凭藉,虽然也用不着十二栏杆倚遍,那么慵弱无聊。
   

当然旧诗里伤愁太多;一首诗竟像一张美的证券,可以照着市价去兑现!所以庭花,乱红,黄昏,寂寞太滥,诗常失却诚实。西洋诗,恋爱总站在前头,或是“忘掉”,或是“记起”,月是为爱,花也是为爱,只使全是真情,也未尝不太腻味。就以两边好的来讲。拿他们的月光同我们的月色比,似乎是月色滋味深长得多。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花“不是预备采下缀成花球,或花冠献给恋人的”,却是一树一树绰约的,个性的,自己立在情人的地位上接受恋歌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秋天,这秋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徽因
译者
编者 辛尧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23669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32
CIP核字 2018133983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1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