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墙与鸡蛋(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墙与鸡蛋》是“小资教父”林少华的精锐美文集。

这—次,林少华摆脱了他的“老伙计”村上春树,开始独自引吭高歌。那声线除了唯美之外,却出人意料地犀利、高亢、深沉,带着他沉甸甸的对现实、文化、生命的思考和焦虑。

他愿意做一位以良知为标枪的勇士,去射穿限制人们自由的那无形的高墙,去歌颂一切精神存在的可能性和丰富性,去卫护自由。

内容推荐

《高墙与鸡蛋》内容分为陌上花开、校园风月、浮世云烟、书海夜航、他山之石五个部分,涵盖了林少华先生的近百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林少华对现实、文化、文学、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最理想的社会是没有高墙的社会,没有高墙也无所谓破碎的鸡蛋。整个社会好比一个巨大的孵化器,保障每只鸡蛋都有新的生命破壳而出——孵化自由,孵化个性,孵化尊严,孵化和谐”。引用的村上春树的一句话道出了这部作品《高墙与鸡蛋》名字的由来,林少华先生通过散文这一手段来歌颂、捍卫着自由、个性、尊严、和谐等。

目录

原版序言

修订版序

陌上花开

杏花与乡愁

卖杏的幸福

四合院里石榴红

清晨的蛙鸣

寂寥之美

小镇“别墅”译《雪国》

假如院里有两棵柿树

除草机和野菊花

“伊甸园”的苹果

美景与美感

混凝土不是土

关东的雪

邂逅冻梨

三十五年的梦

《挪威的森林》:获奖在广州

翻译的诀窍就是不翻译

鲁迅文学奖翻译奖空缺:谁该羞惭?

何必拔自己的根

书箱和牵牛花一一我的精神家园

父亲的遗物

电脑与人脑

校园风月

致人大校长公开信

大学:警惕“自我官场化”

高考季节的大学问答

钱学森为何而叹

“常凯申”:清华怎么了

大学老师的修养

谁是知识分子:韩寒,还是教授?

那一刻让我内疚一一献给教师节

假如有一间教授室

南开情思

军校的男生

假如我的研究生当保姆……

“代沟”与毕业典礼致词

之于我的高中和高中校服

村上母校:“教育嘛,就那么回事!”

餐桌对面的易中天

浮世云烟

村上春树:为了破碎的鸡蛋

油菜花和商品楼

消费与浪费之间

院士:纸巾的1/2~1/4

鸡蛋、牛奶与道德感

世博:看与不看之间

足球与高俅

NBA、GDP与农民的知情权

1.7个亿:最贵的荷花

乳汁与甘蔗汁

3000万新娘何处觅

以瘦为美的忧虑

为何就我们得不到诺贝尔奖

自然:任其自然最好

自驾车游:傻还是不傻

东北人的热情

这就是河南人

飞机上的细节

“副省长谁知道!”

人生意义于三姑

曾经的怕,永远的爱

书海夜航

之于我的书,之于书的命运

诺贝尔文学奖和《山楂树之恋》

莫言获诺奖:翻译和翻译以外

《挪威的森林》“生日”纪事

片山恭一:村上春树没意思

村上春树:虚无中的独舞

《品三国》是不是成果

诗意与激情中盘升的灵魂

风流何以绝代

远去的身影,民族的灵魂

大师之大大在哪里

“南京”:我们永远的痛

《孔子》:南子很有水平

“新《三国》”:价值观的错位

包扎伤口还是包扎刀子

《性别战争》:动物们的“性生活”

鲍鱼和“鲍鱼师傅”

“炸香的太阳”

文体中的黛玉

绵软中的尊严

“哭着写”的女囚故事

丽江能否疗伤

写得有趣的日本

日本小学生:圆周率是3!

他山之石

“日本美”:美在哪里

夏目漱石和他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和他的作品

永井荷风:唯美观照下的欧美风情

小林多喜二:并未消失的“蟹工船”

川端康成:“日本性”与“非日本性”之间

三岛由纪夫:生存之美与毁灭之美

三岛由纪夫为什么自杀

竹久梦二:丰子恺的“老师”

东山魁夷:一片冰心在玉壶

片山恭一:爱,人的α和ω

纯爱的可能性

爱情拒绝物化

迷失的和不迷失的

象的失踪与海豚的失踪

市川拓司:捡拾细小的快乐

河合隼雄:玩也是学习

新渡户稻造: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试读章节

事情本来过去有些时日了,但至今仍不时有人来信或在网上问我《挪威没有森林》是怎么回事。之所以问我,自然因为我是《挪威的森林》的译者,我自然尽可能回答。毕竟不是什么叫人愉怏的好事,老实说,答得很累。

事情并不复杂。2003年夏天我在东京时,上海译文出版社沈维藩先生(拙译村上作品的责任编辑)用E-mail发来一部长篇小说的若干章节,说有人模仿村上或“林先生译笔”续写《挪威的森林》,嘱我“奇文共赏析”。我粗粗看了一遍,回复说品位不高。不料,翌年5月赫然冒出一本《挪威没有森林》。于是“奇迹”和魔术一同发生了:未出国门的这部中文小说成了“总印量高达600,000册感动日本的十大好书”之一,原来的男作者成了日本女作家福原爱姬兼译者“若彤”,并宣称村上春树“是她梦中的神秘情人”及“灵魂导师”,“此书被日本传媒称为‘一封公开出版的情书”云云。显然,这是一次典型的文化恶搞。

光搞外国的大概还不过瘾,近来又开始有人恶搞本国的《西游记》了,硬给石头块里蹦出来的孙猴子找了漂亮的女朋友,给“五世元阳未泄”的唐三藏来了个“一夜情”,使得本来就够热闹的西天取经路上搅成了一锅粥。对此,做梦都想拍电影版《西游记》的六小龄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明确批驳其纯属胡编乱造,“有的人还觉得好笑,但我的心在流血。我觉得搞笑可以,但绝不可以拿这种文化遗产来搞笑。年龄大的观众可能知道这是瞎编的,但不懂事的小孩就把这些恶搞当作吴承恩的原著了。这对我们的文化遗产来说,是最大的悲哀。”

其实,更可悲哀的是这种恶搞现象已不是个别现象,而在整个文化界“流窜”开来。忽而“大话”,忽而“戏说”,忽而“水煮”,忽而“揭秘”,闹得乌烟瘴气,甚至成了时尚。无论庄严凝重的二十四史,还是举世公认的古典名著,无论字字珠玑的唐诗宋词还是约定俗成的四字成语,都有人狗尾续貂偷梁换柱。或许有人反驳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进行文化启蒙有何不好?与时俱进地给传统文化注入富有时代感或现代性的血液有何不好?可问题是,通俗不等于低俗,启蒙未必要稀释,喜闻乐见亦不能同哗众取宠划等号。而时代感或现代性也绝不意味着搞笑,动辄同“一夜情”之类新玩艺儿挂起钩来。毫无疑问,任何形式的传达或表演都是一种信息,都有可能让观众、听众在哄笑声中接受和认同制造者的观点。而当其观点是荒唐无稽的东西的时候,对于文化遗产必然是“最大的悲哀”。

所以产生这种文化恶搞现象,说到底,无非利之所趋。有些人声称同民众接轨、同现代接轨、同国际接轨,其实不外乎同市场接轨、同收视率接轨、同门票接轨、同书的销量接轨,即同钱接轨罢了。说起来,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也真可谓不幸,摆脱思想禁锢没几年就遭遇了市场经济,很快被钱禁锢了。或许又有人反驳说,社会如此,世风如此,大潮如此,文化界和知识分子又怎么可能置身其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但问题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要在覆巢之下成为完卵并保护完卵。否则要知识分子干什么?要文化干什么?身为知识分子尤其知识精英,难道就不晓得文化搞笑的结果,只能使几经摧残后已然风雨飘摇的传统文化在廉价的笑声中彻底沉下水去?就不晓得这样会拔掉自己的根?拔掉自我认同的根?别人想拔掉我们的根倒也罢了,费解的是这回我们竞要自己动手拔掉自己的根!退一步讲,如果中国知识分子只能以搞笑这一形式取悦于世俗社会,放弃为民众提供更高层次精神食粮的使命,那么除了说明中国知识分子已经浮躁和堕落到可悲的地步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P71-74

序言

冬天。青岛。十二月了,却没有雪。作为节气,“立冬”早已过去,“小雪”也过了,很快就是“大雪”,然而没有下雪,连下的意思都全然没有。路旁月季花依然开着,院子里的柳树仍-一身绿装。这显然不正常。月季花倒是红色的,但红得很勉强,很事务性,仿佛不得不红,让我不由得想起民政局窗口某个女办事员的脸。柳叶固然是绿的,但绿得那么疲惫,那么百无聊赖,不知是树拉扯着不让叶落,还是叶赖着不肯落。放眼望去,山川憔悴,四野蒙尘,大气干燥,街巷扬灰。

多么希望下一场雪啊!希望雪花亲吻月季花瓣,送她回家好好歇息;希望雪花抚去柳叶的灰尘,陪她款款落回大地母亲的怀抱。再给大地盖上软绵绵、厚墩墩、白莹莹的天鹅绒被,让大地稳稳地入睡,让蜜蜂美美地休眠,让种子慢慢地养精蓄锐……不仅如此,雪还将带来轻盈、安静与庄严,带来纯洁、神秘与包容,带来追忆、遐思与梦幻。然而没有雪!较之鲜花之于春天,绿荫之于夏季,果实之于秋日,雪之于冬天或许没有那么必不可少,但终究是缺憾,总让人觉得缺少了什么。为什么没有雪?为什么该下雪的冬天不下雪?

不知为什么,这让我想起校园、大学校园,想起体制、学院体制。

作为大学校园里隶属于某个学院的教员,无论在哪种意义上我都是体制内的知识分子。不能说这个体制多么不好——好上天的体制哪里都不存在——讲课有津贴,论文有奖励,监考有酬金。以研究课题或项目而言,有校级项目、厅局级项目、市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国家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等。而且项目越来越多,几乎相关司、厅、局的每个处长手里都掌握着若干项目。只要按其申请指南填好表格拿到项目,很快就有了奖金,有了职称,有了奖项,有了头衔甚至种种荣誉称号。也就是说,只要你在体制内循其游戏规则乖乖跟着走跟着玩,基本可以保证衣食无忧甚或名利双收加官进爵。实际上我身边也不乏其人。他们是校园的骄子,体制的宠儿,香车宝马的拥有者,十足的中产阶级。但问题是,这样就算好的教授’、尤其好的文科教授了吗?就算“铁肩担道义”的知识分子了吗?一言以蔽之,校园缺少了什么。

缺少了什么呢?

同在体制内,也有清醒者。如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他曾这样说道:“依我浅见,人世间一切场所,唯有大学最适合于做梦、写诗、拒绝世俗以及容纳异端。如果连大学校园里都‘一切正常’,没有特立独行与异想天开,绝非人类的福音。”不,依我浅见,平原君说得不完全对。梦也还是做的,诗也还是写的。只是此梦非彼梦此诗非彼诗罢了。盖因梦也好诗也好,恐怕都和“特立独行与异想天开”无缘甚或相反。

噢,我明白了,校园同样缺雪,冬天的校园里没有雪。没有雪,校园就少了诗意,少了梦幻,少了纯洁与庄严!

也许因为我是雪国出生雪乡长大,心里格外盼雪。“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盼雪既久,随想生焉,故有“镜中文胆”、“梦回桑梓”、“夜雨书灯”和“浮世彼岸”。借用村上春树的“高墙与鸡蛋”的寓意,“让灵魂获得自由”和“站在鸡蛋一边”在实质上是同一回事。忧患之虑,求善之心,发自肺腑,不敢矫饰。遂应“红旗”之约,姑且筛选一番,结集刊行,以此求教于各位方家,求教于读者诸君。与此同时,或可聊以告慰曾经养育我的遥远的贫穷的雪乡,告慰长眠于雪乡的父母。我知道,那里雪越下越紧。

林少华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一日于窥海斋

时青岛海天之间雪云忽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墙与鸡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少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213062
开本 32开
页数 4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201428179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192
14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