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6年青春写作/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2006年,以“80后”为主力军的青春文学写作从整体上看不仅不再轰动,相反显得有些落寞。然而,2006年的青春文学正是在从繁华到低迷的冷却过程中深化了“80后” 的分化与重组。无论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还是从文学研究的立场,2006年的青春文学不仅关系青春文学的困境与出路,而且关涉到中国当代文化和当代文学的现状与发展。从本书收录的这17篇青春文学的代表作品中就可以看出。

内容推荐

以“80后”为主力军的青春文学作品,已经被世人公认为当代文学的重要一部分,在2006年的创作作品中,也出现了不少佳作。本文集收录了其中的17篇作品,其中有郭敬明的《光线消失的井池》、蒋峰的《淡蓝时光》等。

目录

序:2006年青春文学的生存图景

突围之路

 光线消失的井池

 淡蓝时光

 来归兽

 芙蓉如面柳如眉

理性之思

 往南方岁月去

 李莫愁们的念去去

 如果·爱

素朴之真

 一个普通的早晨

 永远的十八岁

 狼来了

记忆之井

 色拉酱

 记忆里的地方

 左右

青春之痛

 革荠的舞步

 阁楼里的男孩

 一九九八年的疼

趣味之城

 坏人与女警

2006年青春文学大事记

试读章节

光线消失的井池

白光泛滥成河。

每到夏天来临的时候,井池这条并不怎么繁华并且是整个城市里最短的街道就会变成整个城市最让人羡慕的一条街。

说最短,是因为从街头到街尾,只有短短的三百米不到的距离。可是在这短短的距离之内却沿街长了八十七棵巨大的黄桷树。八十七棵是毕小浪初一那一年夏天的暑假里一棵一棵数过来的。不多不少。刚好八十七棵。所以一到夏天,遮天蔽日的树荫就像为整条街装了个巨大的中央空调。等傍晚太阳落下去之后,只要往家门口洒点水,等水干了之后,整条街就像是初秋一样的凉爽。

整条井池街没有一栋楼房,街道两旁全部都是老房子。低矮的围墙围起院落,院落里的空地上是被雨水冲刷得若隐若现的跳房子的白线。或者家里有大一点的男生的话,院落里的墙壁上就会有一个自己装上去的篮筐,清晨的阳光照耀着男孩子年轻而汗水淋漓的后背。

围墙上爬满了深绿色浅绿色的藤蔓。

风从街头吹向街尾,所有的叶子全部翻出灰色的背面。

像是有一个隐身的魔术师沿着墙壁行走。于是经过的地方画面逐渐变成灰色。

像极了这个日渐失去颜色的世界。

虽然是最短的一条街。虽然没有一栋楼房。虽然对面两面围墙之间的道路只能容纳两三个顽皮的男生骑着单车飞快地掠过。

可是。

这却是这个城市最热闹最年轻的一条街。

这条街上有十四家服装店,卖又便宜又时尚的衣服。有九家小饰品店。有十二家文具店。有五家照贴纸照的店。有两家打电动的游戏厅。有两家书店。有一家漫画书店。有一家宠物店。然后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吃东西的地方。

所以在这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城市里面,你所看到的那些年轻男生女生身上新潮的衣服。你所看到的他们挂在手机上大大小小的吊坠。你所看到的贴在女生床头的日本男明星的海报,贴在男生床头的大腿上全是金色汗毛且表情狰狞的球星。你所看到的女生挂在书包拉链上一堆一堆的明星大头卡片。你所看到的他们手机背后贴的表情千篇一律的贴纸。甚至是你在大街上所看到的一个年轻女孩子牵着的那条漂亮的金毛猎犬。

都有可能是来自井池。

所以,在学校也很容易听到这样的对话。而且是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

“放学后去井池么?”

“嗯,好啊。可是我只能逛一个小时。回家晚了我老妈会怒的。她更年期,我有点顶不住。”

“哈……好的。那就一个小时。”

“嗯!赤西仁!老娘来了!”

而整条井池街上,最有名的、最热闹的、女生最多的,是一家叫冰冰乐的卖冷饮的小店铺。

并不是东西有多好吃,也不是环境布置得全是粉红色的心形桌椅卡哇伊得让女生尖叫,也不是因为东西便宜,更不是因为这家店的名字多么的诗情画意——事实上,冰冰乐实在是土得掉渣。

原因是这里有一个自己号称冰沙王子的人,而碰巧冰沙王子又真的长成了一副王子样。

所有女生在跨进店门的瞬间就会看到他抬起头咧着嘴大笑,展示着一排白色健康的牙齿,然后是一声很响亮的“欢迎光临”。于是所有的美女或者恐龙就一起淹死在那个笑容里。

坐下来后也不敢抬起头打量,看着甜品单恨不得把头埋进脖子里去。红着脸用手指这个指那个,却始终不敢指那份用粉红色字写的甜品“我喜欢你”。偶尔有个女生横着胆子叫了份这个,然后等他送过来,弯下腰把甜品放在自己面前,然后再低声温柔地像初夏的柔风般说一句“我喜欢你,请慢用”。随着温柔的话语还传过来年轻男生洗发水的味道,有时候靠得近几乎可以感觉到口腔里随着说话而呼出的热气吹在脖子上——这简直是MAX超必杀啊。于是刚才已经淹死在“欢迎光临”的笑容里的人又硬生生地活过来,然后又活活地在“我喜欢你”里再淹死一次。

反正死了。所以也没人在乎“我喜欢你”这份小小的冰沙后面的价格是18RMB。

每天傍晚毕小浪等最后一个客人走了之后,一边打扫桌子一边朝着店里面挂着的门帘说:“江红花,要么再加一道甜品叫我爱你吧,标价30RMB,价钱便宜量又足。还可以附送美少年的微笑一份。”说到最后用手比了个“胜利”的手势,嘴里说了句怪腔调的“哦也”。

然后里面就会传出来一句:“不要吵!等我把动画片看完!”

江红花不是他的姐姐,也不是他的女朋友,而是毕小浪的妈妈。在毕小浪有了点自己的分析能力之后,他狠狠地嘲笑了江红花这个名字。无论他老妈多么面红耳赤地说着这个名字多么的具有文化底蕴因为是来自“日出江花红胜火”。

毕小浪心情好的时候会笑眯眯地叫她小红。

夏天从头顶轰隆隆地像雷声一样滚过去。下了几场大雨。刮了两次台风。吹落了很多很多绿色的黄角树叶。雨水汇聚成细流,细流再汇聚到一起,沿着街道两旁朝低处涌。树叶湿淋淋地贴在地上。铺满了一整条街。

而几次大雨之后,夏天,渐渐地消失了热度。白昼缓慢缩减,黑夜泼墨般漫长。年纪大一点的人有时候早上起来就会觉得穿件短袖有点受不了,于是哆嗦着进屋披件单衣。

于是夏天也快要结束了。

日照每天晚三分。清晨打球的男生在习惯了的五点走到院子里发现天空依然很黑,路灯上还有飞蛾不停地撞来撞去。于是揉揉眼,回去继续睡觉。

是这样的。慢慢的。漫漫的。消逝了年华么?P1-4

序言

序:2006年青春文学的生存图景

2006年,以“80后”为主力军的青春文学写作从整体上看不仅不再轰动,相反显得有些落寞。不久前被出版界和大众文化市场所追逐的对象,现如今成了被冷落的对象。大约只有两年光景,“80后”为主力军的青春文学便从繁华转向了低迷。大多数人走了,很少的人留下。据《法制晚报》提供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2004年巅峰时期,80后作家群体近1000人。其中,处在一线和二线的有近l00人,今年已经萎缩为不足10人。”无论这个数据是否精确,“80后”图书市场的迅速冷却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2006年的青春文学正是在从繁华到低迷的冷却过程中深化了“80后”的分化与重组。当然,随着青春文学作者分化与重组的深化,以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凸显。文化制造业如何撤离了青春文学图书市场?“80后”作者如何寻找自己?如何给自己的作品定位?如何重新获得自己的读者群?经历了这一场起落沉浮之后,“80后”从何处出发,将向何处着陆?2006年的青春文学越来越深地陷入选择与淘汰、自主与依附、文学性与市场性、写作与传播、阅读与消费等等纠缠在一起的诸多复杂性问题。可以说,无论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还是从文学研究的立场,2006年的青春文学的生产实绩、生存图景、未来困境都不该被学界轻视。因为它们不仅关系青春文学的困境与出路,而且关涉到中国当代文化和当代文学的现状与发展。

一、文化制造业大规模撤资与理性回归

2006年的青春文学的生产从整体上说,是一个为了文学与生计、艰难地寻找生机的一年。这一年,图书出版人从前两年的大规模投资转向现今的大规模撤资。由于前两年文化制造业对青春文学图书非理性的泡沫经济所带来的经济亏损,这一年的文化制造业对于青春文学的打造格外谨小慎微。除非图书出版人能够确定“80后”明星作者自身的名气作为一种象征资本,可以赚得一笔丰厚的利润,其他新人的作品则很难列入出版规划,更不用说为其量身打造,因为在“80后”的利润神话破产之后,出版新人的作品意味着承担一种巨大的风险。

文化制造业对青春文学图书产品投资的大幅度缩减从新年伊始便露出端倪。2006年1月3日,2006年春季图书订货会开幕。该图书订货会和去年的京丰春季图书订货会相比,虽然参展单位在数字上有所增加,但图书的品种和去年相比却没有太多的变化。当时的情形如一位记者的报道:“在去年的春季图书订货会上,青春文学、少儿图书、经管类图书以及人物传记各领风骚,但从昨日的订货会现场看,大部分参展单位推出的图书还是以这几类图书为主,没有太多的变化。而且在这几类图书中,亮点图书也较少。”尤其,以往火暴的青春文学图书市场很是萧条。姑且不说玄幻、新武侠作品占据青春文学的大半江山,而且这些作品大半又是去年库存的系列之作。它们是江南的《缥缈录》、步非烟的《华音流韶》系列,凤歌的《昆仑》、树下野狐的《搜神记》、萧鼎的《诛仙》等。正是鉴于春季图书订货会的平淡景象,人们不禁将期待的目光聚集在1月7日开幕的全国图书订货会。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定于2006年1月7日至1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在这个被誉为出版人“狂欢节”的国展上,当代文坛倒有重收旧山河的迹象,而青春文学图书市场则尽现颓相:它不仅在生产总量上大幅下滑(那些大社和名社很少再花费人力、物力投资于青春文学作者),而且在发行量上露出怯意(以往青春文学作品的首印数常达10万以上,而这一年出版的作品则大多限定在1~3万册)。即便打造“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品牌”的春风文艺出版社也调整了出版青春文学的战略策略。据一篇消息报道:“2006年,‘布老虎青春文学’除继续密切与郭敬明合作,推出‘岛’书系之外,还将启动‘布老虎青春文学’2006‘星计划’,‘布老虎青春文学’将每月推出一星。”即春风社不再一次性大规模投资、批量包装,而是选取小股份分批投资、个别包装:1月打造周嘉宁的长篇《往南方岁月去》;3月打造朱古力的长篇《绝杀》;4月打造徐璐的中短篇《从此尽情飞翔》;6月打造笛安的长篇《芙蓉如面柳如眉》。这种运作方式既可以造成一种气势,又不至于让资金落空。此外,也有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继续打造青春文学的集团形象。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贝塔斯曼书友会、榕树下文化公司宣布展开战略合作,在2006年共同策划推广少女作家郭妮的10本新书,计划每本书平均销售40万册,以每本定价25元计,整个项目的码洋将高达1亿元。但这样的投资方可谓寥寥,而且也未必达到投资方的预期目的,甚至后来还出现了郭妮借用另一位青春文学作者熊静的“小妮子”笔名的尴尬事件。总之,整个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有影响力的青春文学图书屈指可数,只有春风社推出的郭敬明主编的《岛·泽塔》、周嘉宁新著的长篇小说《往南方岁月去》,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小饭的长篇《蚂蚁》等极少数“80后”明星之作。

不仅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青春文学群体形象一片黯淡,而且整个2006年青春文学作品的出版都处于零散化状态。青春文学图书批量生产的市场轰动不复存在,文化制造业从批发生产转向零售经营。这样,只有少数人,极少极少的青春文学作品才能获得图书出版人的青睐。有代表性的作品大致是:当代世界出版社7月出版的饶雪漫的长篇《左耳》(终结);花山文艺出版社8月出版了曾炜的长篇《米奇的甜点屋》;作家出版社9月以首印20万册的场面隆重推出了“小妮子”熊静的长篇《仲夏夜之恋》;中信出版社9月出版了蒋峰的长篇《淡蓝时光》;长江文艺出版社10月出版了郭敬明主编的青春系列杂志《最小说》;光明日报出版社11月出版了张悦然的长篇《誓鸟》。当然,对于青春文学市场整体萧条之现状,仍有人做出乐观的预测:“面对高版税、高起印量的青春文学读物将继续反攻,夺取失去的阵地。从网上的点击率来看,韩寒、郭敬明、萧鼎等人气很旺,具有良好的读者基础,如果有好的新作出版,重新占领市场并不困难。”事实上,这样的期望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设想或表象。不仅2006年年初青春文学作品全线颓败,而且整个2006年,青春文学作品都没有重现以往辉煌的发行业绩。据《新京报》报道:春风文艺出版社一位编辑说:“今年作品量不到l%,80后这个群体已经无人问津,这就造成大批80后作家无路可走。”这个数据如果与2004年的青春文学图书的生产总量相比,难免不感到强烈反差。2004年,80后作者出版物的出版总量占当年出版总量的10%,与现当代文学出版量平分秋色。与这个数据相比较,另一个数据更为让人触目惊心:“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数据显示国产青春文学图书在年度文学或非虚拟类图书排行榜中,2004年前15名占了9名,2005年前20名只占到8名,到了2006年上半年,前10名则仅占了2名。而一项不完全调查同样显示2004年国产青春文学巅峰时期,80后作家群人数接近三四百人,而到了2006年,活跃于一线的80后作家人数只有三四十人,跌幅达90%。”仅仅两年,青春文学图书市场便经历了从巅峰到低谷的两个极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6年青春写作/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31711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1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