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乡村传播网络与共同体重建(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发展的传播社会学分析)
内容
作者简介
谭华,湖北利川人,博士,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先后求学于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11项,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育和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上青年创新大才计划项目各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与社会发展。
目录
导言 问题乡村与乡村问题
第一节 语境:乡村的终结还是乡村的纠结
一 乡村的终结——从阿伦贝皮到“我的村庄我的国”
二 乡村的纠结——从田园主义的批判到风险社会的行动策略
第二节 为什么要关心乡村的当代命运
一 研究问题
二 选题缘由
三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视角
一 传播社会学的理论视野
二 发展传播学的范式框架
三 乡村人类学方法论取向
第四节 阐释逻辑及内容结构
第一章 从田野个案延伸出去:方法论反思及实践
第一节 研究思路、策略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策略与方法
第二节 走出个案:社区研究的理论关怀与学术追求
一 普适性问题——对社区研究方法论的省思
二 走出个案——社区研究范式的理论诉求
三 拓展个案法的一般原则及要求
第三节 在不断的自我折磨中进入我的“田野”
一 寻找“理论地图”武装我的头脑
二 “按图索骥”——进入我的“田野”
三 叙述和阐释:我的身份与位置
第二章 乡村文化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第一节 传播与发展:传播学视野里的文化变迁
一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的传播与文化
二 发展传播研究与社会文化变迁
三 乡村传播研究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二节 传播与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文化变迁
一 进化论学派的文化变迁理论
二 传播论学派的文化发展理论
第三节 离乡与守土的辩证:社会学视角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一 1920-1940年:乡村建设派的文化改良运动与社区研究的勃兴
二 1950-1970年:西方汉学家的中国乡村研究与方法论反思
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研究与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乡村传播网络与乡村文化发展——我的理论取向
第三章 乡村传播与社区重建研究框架的新尝试
第一节 建构“工具箱”:四个分析性概念的引入
一 乡村传播网络
二 乡村共同体
三 文化再生产
四 凝视
第二节 寻找“螺丝刀”:宏观社会结构与微观社区实践的链接
一 时间纽带:乡村传播网络中他者凝视惯习与行动逻辑
二 空间连接点:作为乡村传播与文化再生产场域的乡村
第四章 枫村的自然环境与传播生态
第一节 枫村:我的田野工作点
一 区域背景: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 二 村庄空间:枫村位置与聚落布局
三 时间进路:隶属沿革与人文环境
第二节 枫村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 无物不媒介:传统的“泛媒体”时代
二 遗忘与无奈:枫村的现代传播图景
三 凝视的网络与弥漫的权力:“混搭”的泛传播图景
第五章 他者凝视:乡村传播场域中的行动者逻辑
第一节 枫村文化传播场域的结构
一 文化传播场域与权力场域的关系
二 乡村文化传播场域的关系结构
三 枫村传播场域的行动者惯习
第二节 多元建构:人际传播网络的实践逻辑
一 陌生人的潜在影响
二 个体化的文化资本转换策略
三 文化展演的资本交换逻辑
四 在凝视中重构乡村空间
五 关系的发展——乡村内部的往来与馈赠
第三节 权力下渗:组织传播网络的实践逻辑
一 文化下乡对乡下文化的凝视
二 乡村组织传播与权力嵌入
三 乡村精英再造与文化传播
第四节 意识唤醒:大众传播网络的实践逻辑
一 乡镇集市是大众传媒辐射乡村的桥梁
二 媒介的空间想象与被中介化的乡村
三 农家书屋的孤独与权力凝视的尴尬
四 电视对乡村生活的消解与建构
第五节 个体赋权:新媒体与乡村日常生活的现代性
一 无线Wi-Fi与“扯白堂”空间功能的新拓展
二 小J“蹭”网与社会交往空间的拓展
第六章 植入的自我:乡村文化再生产的主体性逻辑
第一节 差异性:乡村文化的他者化生产
一 他者化生产的外源动力机制
二 他者凝视对差异性的期待
第二节 兼容性:他者经验的重新地方化
一 重新地方化的一般路径
二 外源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的基本逻辑
第三节 乡村共同体重建的定位与导向问题
第七章 超越村落,超越传播:凝视的力量
第一节 双向凝视中的传统再造
一 双向凝视中的权力互动
二 凝视引起的内卷化问题
第二节 他者凝视中的权力关系
一 旅游凝视中的权力关系
二 政府、市场、专家之间的权力转换逻辑
三 大众传媒对乡村的凝视
第三节 地方凝视中的乡村调适
一 乡村自我凝视机制的产生
二 乡村自我凝视的内在逻辑
结语:反身思考与延伸理解
第一节 田野与知识:在乡土逻辑中重构传播的力量 第二节 潜在的威胁:审视我的研究方法
一 拓展个案法的反思意识
二 拓展个案法的潜在威胁及应对
第三节 我的身份问题:反思研究伦理
一 民族志叙事中的伦理审视
二 对田野工作的伦理检讨
第四节研究局
内容推荐
谭华著的《乡村传播网络与共同体重建(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发展的传播社会学分析)》以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再生产为主题,以乡村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传播网络为切入口,遵循社会人类学的社区研究范式,从传播社会学、发展传播学、乡村人类学的理论观照或方法论出发,考察社会传播网络与乡村社会结构相互建构的实践逻辑,对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理性思考,以期在学理上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播研究贡献一种见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乡村传播网络与共同体重建(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发展的传播社会学分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27749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08
CIP核字 2018154308
中图分类号 G1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