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疑案里的作文
内容
内容推荐

城市里的装饰花盆竟然会“来有影,去无踪”、金店里的贵重金马突然被盗、广场上的共享单车为何会莫名其妙地“失踪”、从走私团伙身上搜出的纸条折射出谜团重重的“镜子”……种种蛛丝马迹被经验丰富的警官一眼看透。

蒋岭著的《疑案里的作文》通过讲述10大案件、40个校园侦探小故事让4位小伙伴化身为侦探,在推理探案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开启一场不可错过的探案之旅,侦破谜题,引人入胜,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探案高手”。

作者简介

蒋岭,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受聘于人民出版社人教网”空中作文课堂”教师等,江苏教育新闻网论坛版主,曾获“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南京市第六届优秀教研组长”荣誉等。勤于动笔,善于总结,发表各类文章达600多篇;主编《语文课外自助读本(1—6年纪)》等60多部教辅用书,县儿童图书馆特邀校外辅导员,为全县少年儿童做读书知识巡回讲座,《开放潮·福建教师》《好家长·好少年》专栏作者,《江苏科技报》《中小学电脑报》《溧水教育》等多家媒介做过专题采访、专栏介绍,出版个人著作《班主任支教之路》《教育心语》。

目录

第一辑  可疑的园丁
 

万花丛中一点“绿”[我最喜爱的一种植物]
 

来自天籁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
 

谁不说咱家乡好[家乡景致的描写]
 

走四方[写好游记、参观记] 

第二辑  谁偷了金马
 

我的眼里只有你[美丽的校园秋色]
 

精灵世界[描写一种小动物]
 

梦的翅膀[畅想我的未来]
 

你看,你看![学会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 

第三辑  广场上的嫌疑犯
 

平凡的世界[记录生活中的见闻]
 

悠悠心,家人情[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定格”在一瞬间[照片里的故事]
 

一曲爱的奉献![美德在我们身边] 

第四辑  纸条里留下的秘密
 

词串串,飞起来[选词组编故事]
 

故事里的“故事”[转述故事]
 

穿越时空[走进名著“张弛有度”]
 

变变变[选择几何图形,联想故事] 

第五辑  隐藏的“号码”
 

拍拍脑袋动动手[我们的小实验]
 

一波三折[给故事安排个惊心动魄的情节]
 

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新观察,新发现]
 

日历记事簿[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六辑  害人的“气”
 

池塘边的榕树上[记录童年趣事]
 

我就是“我”[自我介绍]
 

长满青葱岁月的地方[校园故事]
 “成长”

无极限[成长的故事] 

第七辑  谜团重重的“镜子”
 

鲜花盛开的节日[教师的节日]
 

难以忘怀的那一张面孔[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吐露心声[我想对XX说]
 

“大闹天宫”[老师不在身边的日子] 

第八辑  举止怪异的“表演者”
 

我经历,我记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人生有多少可以从“头”来?[难忘的“第一次”]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记录身边的小能人]
 

给“古董”来一次鉴定[记录我们身边的民风民俗] 

第九辑  农夫的巧计

“续写”精彩[续写]
 

千年传承的“接力棒”[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假如我有“三头六臂”[神话故事]

拥有一颗“童心”[童话故事创想] 

第十辑  谁是“说谎者”

小小研究员[一次次调查研究、报告]

鸿雁传书[学写书信]

“说明书”[说明性文章]

“新闻播报”[学写新闻报道]

精彩页

夏槐和侯光跟随父母来到了距城镇约两千米的无想寺。寺庙大门的横额上刻有“无想寺”三字,两侧挂有“花满山寺”“永留诗情”的对联。

夏槐和侯光走进寺庙,迈步在花亭、景观亭、花卉陈列厅和中心湖。他们开心地观赏着各处景点:伞顶红柱的花亭正中央露出一块横石,上面刻着古代名人的笔墨;花卉陈列厅掩映在林荫下,里面有上百种奇花异草,四季飘香;各式盆景,小巧玲珑……

夏槐站在湖边眺望着中心湖的景色:湖面广阔,湖水清澈见底,围绕在寺庙四周的是千朵万朵的桃花,绿水青山,相映成趣。看到此情此景,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侯光不解地问:“夏槐,你怎么诗兴大发了呢?”

“四月时,人间的百花都差不多快要落完。现在已是初夏,我们却在这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当人们为春光的匆匆流逝而感到怨恨、恼怒、失望时,这片景让人多么惊异和欣喜啊!”夏槐展开手臂,深深地呼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这些桃花还真是漂亮!”侯光站在桃花林跟前,用手指着缀满枝头的桃花。

粉红色的桃花,一朵挨着一朵,好像在展现自己的美丽。

那么多的桃花,远远望去粉色一片,组成了一张大笑脸。夏槐看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心里想:这么多的桃树一定能结出好吃的果实。

“唉,来这边!”侯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跑进了桃园里,站在一棵桃树下,指着桃树嚷嚷着。

夏槐跑到近处一看,枝丫上已经有好几颗小果实。

这时,爸爸、妈妈也来到了他们身边。夏槐把妈妈拽到桃树跟前说:“妈妈,您看,桃子红扑扑的,一定是熟了,我们可以摘下来吃吗?”

妈妈笑着说:“这些桃子才刚刚结果,不能采摘。”

爸爸看了看这棵桃,又向远处看了看,接上话题说:“刚才夏槐吟诵诗句中的大林寺位于江西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100米,气温相应低6℃左右,正好与外界相差一个月份。你们看,我们这里桃花开放的时间在3月中旬,大林寺的桃花开在4月中旬。”

这时,树林里出现了一位园丁的身影。他拿着大剪刀“咔嚓、咔嚓”地剪枝条。他兴奋地跑上前去,笑着问:“老人家,您在干什么呀?”

园丁乐呵呵地看着夏槐,说:“你看,有一些枯枝阻碍了桃树的生长,我正在帮它们修剪呢!”

夏槐又问了许多关于栽培植物的问题。园丁告诉他:栽培花草树木要选择合适的季节,比如夏天在强烈的阳光下给植物浇水是不行的。还有,栽培植物要熟悉它们的生长条件、习性,包括土壤、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天,夏槐、侯光告诉了杨易、刘天出门看桃花的经历。

“我们在屋前屋后也栽几棵桃树吧?”刘天冒出了一句。

“干脆,我们来一次桃园建造计划!”杨易也插了一句。

“你们呀,这是幻想!你们知道桃树很难栽成活吗?还不如栽松树呢!”夏槐喊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

“的确,栽棵青松很好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侯光又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打住!”杨易制止了侯光,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总是说栽这个,栽那个,你们真正见过松树吗?”

“怎么没见过?”这次轮到夏槐得意地摇头晃脑了。

“说说看!”杨易不依不饶地追问。

夏槐叙述起在乡下爷爷家门前见过的那几棵松树:它们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叶子一茬一茬的,堆积在一起,一个人就能抱住它。冬天下雪时,它的枝叶就像两只手弯曲着撑在肩膀两边一样,形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大雪根本压不倒它。松树的树枝很粗,树枝上又被分出许许多多的小树干,松树的叶子是一根一根的,细细长长,扎在手上生疼。
   

P2-5

导语

蒋岭著的《疑案里的作文》中的40个探案故事10大案件讲述风格各异,让4位小伙伴个个都化身为侦探!
   在习以为常中隐匿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蛛丝马迹。书中4位特别要好的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目睹了“园丁”的抢劫、金店老板的“抢劫”、地铁站内逮嫌疑犯、破解纸条的“密码”……
   

一桩桩、一幕幕事件,小到生活常识,大到斗智斗勇。所有“案件”的侦破需要的是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思维。每一个故事都附有“写作”的秘籍。这是一场场不可错过的探案之旅,只为解决一个个侦探谜题,让每个读者成为“探案高手”。

序言

   1
   “老师,今天怎么又是写作文?”

“写作文怎么了?写作文很容易呀!”

“老师,我不会写作文!”

“你读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文章,怎么不
会写呢?”

“我没有内容可写!”

“怎么会呢?早晨起来走在路上,背着书包走
在校园里,与家人在一起快乐地外出游玩,与伙伴
一起玩耍,等等,怎么会没有内容来写呢?”

“我不知道怎么写下来。”

“只要将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就可以了呀!”

……

我们常常能听到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怕写
作文、不会写作文似乎成了很多孩子的通病,一提
起写作文都会感到很无奈。

当遇到这些无奈时,我们是否需要发挥一些引
领的作用呢?我们是否需要改变一些方式和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

有的人会说:“看来,在写作文这个问题上,
教师的作用太大太大了。”

有的人会说:“看来,教师能够帮助孩子们在
短时间内提升写作文的能力。”

有的人可能还会说:“看来,教师能够让孩子
们写作文‘一蹴而就’。”

其实,这些说法都有些偏颇。教师只是孩子们
写作的引导者:老师教会孩子们从课文或阅读材料
的学习到实施写作,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拓
展到了对同类文题进行自我理解、自我创作。教师
的指导过程类似于“慢温热疗法”——通过热这种
物理性刺激(相当于课堂教学中基于文本的课堂“
对话”)使人体升温(相当于学生将旧知、新知相
融合,丰富其内涵)而加强血液循环(相当于形成
“自能获得”的学习)。

这样一来,写作便是一个“慢”的过程,我们
需要——慢慢地“亲近”,探索写作心法;慢慢地
“了解”,探索孩子们写作能法;慢慢地“引导”
,让孩子们不怕写作;慢慢地“教写”,让孩子们
爱上写作;慢慢地“创写”,让孩子们乐于写作。

从“亲近”“了解”“引导”“教写”到“创
写”,这样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无奈和畏难情绪,
到最后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上写作,“慢功出细活”
的成效,孩子们会逐渐开始想写作、爱上写作,写
出好的作文。

2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学习兴趣可以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调动自
身的各种心理因素,推动自己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
域去探究,写作同样如此。

本作品采用讲述“疑案”故事(分10辑、40个
小故事)的形式,以“探案”(成为一名侦探高手
)为手段,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联想
,激发自我的写作“兴奋点”。可疑的园丁、盗取
金马的窃贼、广场上的嫌疑犯、纸条里留下的秘密
、隐藏的“号码”、害人的“气”、谜团重重的“
镜子”、举止怪异的“表演者”、农夫的巧计、难
逃法网的“说谎者”……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复杂
的疑案,在警官的侦探、推理、判断过程中水落石
出。
   所有的疑案都伴随着现实生活呈现:有最喜爱
的一种植物,有家乡美丽的景致,有可爱的小动物
,有未来世界的畅想,有温馨的美德故事,有新观
察、新发现,有成长的故事,有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有难忘的“第一次”,有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
新闻报道和书信往来,等等。

作者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实际出发,不
但传授孩子们学习语言、掌握文字规律和特点,还
将“写作文”巧妙地融合在一个个侦探故事之中:
两者都需要有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都需要运用
文字的技巧去提高分析、判断与表达能力,从而寻
找到“物”与“物”之间的关联。这,就是写作的
秘诀,也是破案的秘诀。

台湾作家张文亮的散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给我们很大启发:站在“蜗牛”的位置去观看世界
,才会发现“慢”的好处和美妙。作文教学何尝不
是“一出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场景戏呢?我们所需
要的其实是转变思考的位置。让孩子们“慢慢地”
学会思考,学会认识,发现属于自己的写作、创作
的“秘密武器”。

感谢曾经和现今教授过的孩子们,没有他们孜
孜不倦的写作,也就没有许多素材的借鉴!

感谢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通济街校区)五
(3)班的“淘气包”们,他们对本作品提出了许多
中肯的建议,完善了作品的可读性。

感谢妻儿,正是有了他们的鼓励与鞭策,才使
得我有创作的灵感、坚持创作的动力。

由于自身一直在“慢”的路上,加上水平有限
,很期待您读完本书后,对拙作做出批评与指正。

蒋岭于江南小镇
   2018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疑案里的作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17469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66
CIP核字 2018228910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5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