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动作心理学(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内容
试读章节

视线是心灵的“眼睛”

除了眼神之外,透过人的视线同样可以窥探出人的内心活动。视线的交流是沟通的前奏。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内心有什么欲望或情感,必然会表露于视线上。因此,FBI人员常常会透过他人的视线活动了解他人的心态动向,这对识人、阅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视线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深入了解。其一,对方是否在看着自己,这是关键;其二,对方的视线是如何活动的,对方直盯着自己和视线一接触马上撇开,其心理状态是迥然不同的;其三,视线的方向如何,也就是观察对方是否以正眼瞧着自己,或以斜眼瞪着自己;其四,视线的位置如何,即对方究竟是由上往下看,或者是由下往上看等;其五,视线的集中程度,它是指观察对方是专心致志在看着自己,还是视线飘渺,不知究竟是在看什么地方等。这些表现所代表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观察人的视线方向,可以了解以下信息内容:

1.当对方眼睛看远方时,表示对你的谈话不关心或在考虑别的事情。

如果一个男人很有诚意地想向女友求婚,女友却常常将眼睛注视别的地方,表示她心中正在盘算别的事情,或许因为对结婚没有信心,也可能她另有对象,只是对他说不出口。出现这种情况,不妨用试探的口气问问她,是不是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存在。

如果正在进行谈判,对方不时地看向远方,他同样是在心里盘算,如何将交易变得有利于他。

如果正在谈生意,对方不时地向远方看,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大量货物出售给他。因为对方可能支付不了货款。如果对方是卖者,他所卖的货物可能是次品。总之,当你的交易对象出现这种视线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提防。这时候,你可以毫不客气地问:“你有什么烦恼的事情?”从对方口中探知原因。如果对方慌张地说:“不!没有什么事……”这时,应当斩钉截铁地与他中断洽谈,可以对他说:“以后再谈吧。”

所以,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不要忽视那些眼睛望向远方的人,他们的眼睛望向了远方,其实他们的心也没在你说的事情上面,他们想得远了。

2.斜视的眼光。表示拒绝、藐视或感兴趣的心理。

人们聚集在一起时,常常可以看到斜视对方的眼光。这种眼光的特性是表示拒绝、轻蔑、迷惑、藐视等心理。商场上的竞争对手或其他竞争者之间难免会正面交锋,互相之间经常会用这种蔑视的眼神看对方。

但是,斜而略带含笑的眼神,有时也表示对对方怀有兴趣。尤其在初次见面的异性之间,经常能见到这种眼神,多出现在女方身上。如果你是一位男士,有一位不太熟悉的女孩子这么看你,那表示她对你感兴趣。遇到这种状况时,你应该鼓足勇气和她攀谈,略显轻蔑的眼神会变成最有兴致的眼神。

3.眼神发亮略阴险时,表示对人不相信,处于戒备中。

男女之间用这种眼神凝视时,表示双方敌视、憎恶;在初次见面的会谈中,也会接触到这种眼神;受到朋友或同事的误会,把被曲解的事实向对方解释说明时,对方往往也会出现这种眼神。

初次见面时,对方有这种眼神,表示在谈话中你使对方产生某种不信任的警戒。如果觉得自己并没有使对方产生这种心理的做法的话,那可能是对方从其他地方听到一些你的事情,或由介绍者那里得到某种先人为主的感情。

到朋友、同事那里去解释,他们可能会说:“来干什么?现在还有脸到我这里……”此时,他们如果有疑惑、敌意、不信任的眼光,表明对方已完全误解了你,并存有戒心。一旦受到别人的误会,一定要诚恳解释;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误解。

女性穿着太奢侈、打扮太耀眼的话,就容易受到别人的误会,可能感受到某种发亮且略带阴险的眼光在注视着你。你应在言谈、礼貌方面加以注意,这样才不会招致别人的误会。

P13-14

目录

上篇 微动作心理学学习篇

第一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

 你的表情代表了你的心/4

 你的想法都写在了脸上/7

 眼神的深处是心思/10

 视线是心灵的“眼睛”/13

 开合之间,想法自现/18

第二章 一种手势,一处心得

 手指的性格/22

 你明白“十指连心”吗/24

 自信,自然出色/27

 “角色”不同,搓手的心理也不同/29

 两只手,一群人/33

第三章 无意的姿势,真实的“暗示”

 坐出来的“性格”/40

 本性不同,走路姿势各不相同/45

 站姿中的性格特征/49

 睡眠中的“性格语言”/51

 腰部动作的性格密码/53

 双腿的“性格”和“心理”/54

第四章 言为心声,听话读人心

 一句口头禅,一个人特色/58

 三句不离本行/60

 说法方式的“心理暗示”/62

 主持会议的“性格密码”/64

 不同的幽默方式表现不同的性格/66

 抑扬顿挫之中,性格自然显现/68

 谈话的“本性”/69

 言语辨析法知人识人/74

第五章 撒谎时的“微动作"你发现了吗

 瞳孔会“说话”/78

 眼神的典型征兆/79

 说谎的人喜欢摸鼻子/81

 说谎的他抓耳挠腮/82

 说谎者的语言特征/85

 说谎者喜欢掩饰自己的语言/87

 这些行为说明他在说谎/88

 观察细节,发现真相/90

第六章 有趣的心理测试,测测自己的心理

 一系列爱情心理测试题/92

 你是哪种魔鬼?/104

 测测你会多久厌倦一个人/108

 从发短信看你的致命弱点/111

 “5岁一见钟情61年夫妻,毕生都在恋爱中,”/114

 著名心理测试/119

 荒诞的心理推理/124

下篇 微动作心理学实践篇

第七章 窥一动作知其性格

 日常动作的性格揭秘/132

 刷牙姿势上的性格差异/137

 洗澡习惯上的性格差异/140

 进餐仪容的性格差异/142

 说话举动的性格差异/144

 开车习惯的性格差异/146

 饮食习惯的性格密码/150

 从习惯上识人/152

 烹饪习惯的性格密码/154

第八章 穿衣有学问,意义各不同

 衣着不同,想法各异/158

 色彩与性格/162

 穿衣打扮中,性格已体现/164

 什么样的T恤什么样的人/169

 帽子的“个性”/171

 领带的“蛛丝马迹”/174

 妆容描画女人心/177

 由包可以识人/180

 由鞋及人,性格大揭秘/184

 饰品中的性格密码/186

第九章 下属的心理,注意到了吗

 看人“三大原则”/190

 从外部表现看内部实质/194

 由显著表现看细微个性/195

 认识共同点,辨析不同处/196

 做下属的“伯乐”/198

 汉字中的性格“乾坤”/200

 工作中的人品显现,204

 明星人才的识别方法/206

 “十二条法则”让你学会用人/208

第十章 交朋友贵交心,看清心理再交人

 朋友的类型要弄清/214

 用气质划分朋友/217

 兴趣不同,性格也不同/220

 认清朋友不吃亏/232

第十一章 认清领导才好相处

 领导不同,打交道方式不同/236

 让领导信任你,得抓住时机/239

 先了解自己,再洞察上司/242

 适时露一手,让上司刮目相看/244

 按主持风格认识上司/247

 看签名、识上司/248

第十二章 职场江湖,认清同事

 通过打电话认识他/252

 办公桌也会说话/253

 冷静面对“糖衣炮弹”/255

 从处理信件上看同事/256

 从对待表扬的态度看人/258

序言

人生如同一个社交场,许多人在这里用面具伪装自己。每天你面对的那些人,是表里如一,还是信口雌黄?对于自己的朋友、家人还有同事,你了解多少?对于自己的领导和客户,你又知道多少?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判断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他,根据他的表情、说话的语气和他的举止,从而能够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起的“微动作心理学”。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的心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也从不会将自己心里的想法主动呈现给一个不熟悉的人。总体而言,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如同一口井,深邃悠远;一个人的微动作,不是死板晦涩的说明书,而是一部生动有趣的奇闻录。尽管读人的心很难,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我们敏锐的双眼来直指他的内心,去了解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向别人“泄露天机”,即使他们在自己的心上加了把锁,他也会在有意无意中表露出内心的想法。本书为你提供了一把打开他人内心的钥匙,从他们的外貌形象、穿衣习惯、一举一动、日常谈话和兴趣爱好等多个角度出发,为你解读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揭开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奥秘”。同时也结合大量生动有趣的例子教你如何看人,如何读人,让你学会识人辨人的本领,帮你练就一双识人的“火眼金睛”,能够在瞬间洞悉他人的真实想法。

在这个社会上,只有识人,你才能在交际中左右逢源;只有识人,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和爱人;只有识人,你才会占领博弈的制高点,赢得与对手的对决。从而,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圆满幸福的人生。

本书作为一本心理励志类书籍,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它会教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何用一双眼睛洞察周围的事物和周围人的想法,从而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赢得幸福的人生!

内容推荐

最透彻的解读,最全面的剖析,从现象到本质,从表面到内心,全方位,多层次为你深入解读隐藏在人们小动作背后的奥秘,帮你练就一双阅人的火眼金睛!

虽然画虎画皮难画骨,但你可以知人知面也知心!

一举一动皆学问,一颦一笑皆文章!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城,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看清对方的那座城,于是,微动作心理学应运而生。

给你一本书《微动作心理学: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读懂“一座城”!

冯丽莎编著的《微动作心理学: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作为一本心理励志类书籍,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它会教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何用一双眼睛洞察周围的事物和周围人的想法,从而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赢得幸福的人生!

编辑推荐

人们通过做一些细微的动作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动作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或动作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种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而冯丽莎编著的《微动作心理学: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这本书就是通过优美的文字让你从中收获到微动作心理学的知识,以此明白如何来识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动作心理学(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丽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02298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3246482
中图分类号 H026.3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