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家庭生命文化(跨学科视角) |
内容 | 内容推荐 张新庆、尹一桥主编的《家庭生命文化:跨学科视角》分为七个专题:家庭生命文化概述、婚恋与家庭、家庭关爱、家庭孝文化、家庭健康、家庭参与医疗决策、医疗新技术与家庭。每个专题由5~6篇论文构成。作者来自海峡两岸四地,专业涉及医学、护理学、哲学、文化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论文均以家庭和生命文化为对象,从跨学科视角加以深入的专门考察。对家庭生命文化、家庭孝文化和家庭健康等新颖概念内涵进行专题阐述,推动了生命文化研究和学科建设。凡是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水平的病人及家属、社会公众,以及广大医务人员均可阅读。本书致力于推进新兴的“生命文化学”的萌发与成长,以便系统考察生命本质、方式和意义,研究呵护和发扬生命的途径和方法,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增进生命价值,维护生命尊严,活出生命意义。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家庭生命文化概述 家庭生命文化概观 传统与现代的纠结——管窥家庭生命文化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初探 儒家的家庭文化观 亚里士多德的“家庭”观念浅析 传统五行观下的家庭角色与生命角色认知 第二部分 婚恋与家庭 当今时代变迁下的婚恋观 新婚赋:送妞妞嫁管生 家管理浅析 澳门青年的家庭观 家庭文化的创建与探索——从《家庭小报》说起 医务人员的婚恋家庭满意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家庭关爱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当代中国家庭变迁探讨 “第三种爱”: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爱 爱与陪伴的家庭文化 从佛教的节制欲望探讨良好家庭的规范 家庭支持系统对自杀病人的保护性因素探析 第四部分 家庭孝文化 跨文化的孝道和代间照顾 《孝经》的本体性之孝与医疗决策 华人代际问对死亡及善终概念的认知 尽孝与生命末期决策 论传统孝道与公民遗体器官捐献意愿的关系 孝文化视野下的家庭照料与养老 第五部分 家庭健康 婚姻与家庭健康的互动关系探讨 疾病叙事中家庭观的多元化反思 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家庭支持探究 “虚不受补”:医护实践中的认识误区 失独对家庭的影响 第六部分 家庭参与医疗决策 重塑家庭文化的临床伦理决策 依儒家伦理价值观探讨《病人自主权利法》之医病共同决策 医疗决策中的家庭会议模式及其临床应用 谁来主导手术救治中的选择:医生、病人还是家属? 医患伙伴关系重塑家庭功能——以乳癌病友团体为例 第七部分 医疗新技术与家庭 家庭治疗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 代孕生殖引发的家庭伦理问题探究 失独家庭妊娠型代孕的伦理辨析 由互助家庭到社区营造的智慧科技研发可能 生物样本采集中的家庭同意之强义与弱义分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家庭生命文化(跨学科视角)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新庆//尹一桥 |
译者 | |
编者 | 张新庆//尹一桥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9090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6 |
CIP核字 | 2018251292 |
中图分类号 | B08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6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