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初见白茶/人人学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书稿分为四章,以文学性笔法讲述福鼎白茶知识与文化,可读性强。作者注重故事性与知识性的深度融合。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文献资料整理等多种方式,挖掘出大量与福鼎白茶相关的民间故事、茶俗茶礼、专家学者思考及企业发展等有价值的内容,以故事为主线穿插福鼎白茶的知识点,揭秘福鼎白茶的独特价值,寻找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原生动力,呈现福鼎白茶的人文内涵,展示福鼎白茶的美学世界,从而更有利于读者认知福鼎白茶。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白茶经 引子 初见白茶,从历史走来 第一章 福鼎,因茶而荣 到了福鼎,你能艳遇的只有茶 一城山色,满城茶香 白茶山迷踪 旧时余韵:这里有茶叶江山,更有家国情怀 南方有嘉木:福鼎白茶的来历 毫香蜜韵,曾经的皇家味道 第二章 福鼎茶叶地图——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偷偷守着你,北纬27°的秘密 沙埕港:茶叶“海丝之路”出海口 国营茶厂的茶香岁月 翠郊,一个茶叶家族的背影 茶亭:古代茶叶之路的重要驿站 白琳寨:玄武岩之乡,不同时代,不同流变,唯有茶在传承 第三章 茶哥米弟,一碗茶汤见真情 老茶骨的茶味不败:制作方式的重大转变 阳光的味道 炭焙,手工的极致 拼配的白茶到底好不好,纯料是不是绝对好? 回到茶的初心 杯中密码,亦茶亦药 老白茶:把茶交给时间 山哈茶米:她们把图腾泡在茶缸里 一杯茶的时间旅行,每个人的“十二个春秋 第四章 匠人匠心,茶路漫漫 张天福与福鼎白茶的特殊情缘 骆少君的疾呼 非遗传承:饮春之味,回到土地 我能做的,就是为你泡杯茶 斗茶,有滋有味 后记 茶归山林 人归自然 导语 白茶,长在一个山明水秀、地灵人杰的地方,因其简单到极致的加工工艺,保留着茶叶原初的生命形态和特有的营养成分,决定了白茶独特的滋味和口感。它拥有层次多样的香气,韵味悠长的汤水。醇和的白毫银针、花香味的白牡丹和迷人花草香的寿眉,赋予了白茶三抗三降、清热解火、消炎杀菌、减肥去腻等功效,确实是太姥娘娘留给人间的一方宝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初见白茶/人人学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郑库//雷顺号//张婷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旅游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7396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4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2 |
CIP核字 | 2019103243 |
中图分类号 | TS27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