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哀伤纪(精)
内容
作者简介
钟晓阳,1962年出生于广州,后随父母移居香港。毕业于美国安雅堡(Ann Arbor)密西根大学,主修电影与电视欣赏。
十五岁开始写作,以小说《病》获香港第五届青年文学奖小说初级组推荐奖。十七岁随母亲回沈阳老家探亲,亲见东北大地风物人情,开始动笔写“赵宁静的传奇”首部《妾住长城外》,后陆续写出《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1982年结集为《停车暂借问》出版,引起轰动,名盛文坛。
另著有短篇小说集《流年》(1983)、《爱妻》(1986)、《哀歌》(1986)、《燃烧之后》(1992),散文与新诗合集《细说》(1983),长篇小说《遗恨传奇》(1996),诗集《槁木死灰集》(1997)。停笔十年后,2007年开始在香港《明报》发表散文。2014年,续写24岁时的中篇小说《哀歌》,成为新小说《哀伤纪》。2018年,将长篇小说《遗恨传奇》全部推倒重写,更名为《遗恨》出版,被评为《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说。
此外,还参与过王家卫、潘源良、林岭东等导演的电影文字创作,为《花样年华》《2046》撰写故事对白,为《阿飞正传》写片尾曲《是这样的》。与林夕、周耀辉等同被列为香港第五代词人。
书评(媒体评论)
从“哀歌”到“哀伤”,一个“哀”字,写尽人
生的伤感和无奈。
所谓“哀伤”,不是对三段感情的哀伤,而是对
整个人生的哀伤。
正是真实生活里的小小“得着”,使整个悲欣交
集的人生,不会被哀伤压倒——哀伤永远在那里,而
我们得按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
——颜纯钩
目录
哀歌 一九八六
哀伤书 二〇一四
精彩页
1
近日我常想到死亡的事情。
从前我们也谈论过死亡。你说你愿意死在大树下,让树根吸取由你的尸骨所化成的养料,越长越高。那棵树看得多远,你就看得多远。你所看到的世界,没有言语可以形容。
“我愿意做那棵树。”我说。
至今我仍爱着你。
人死后,化为飞灰,我对你的记忆,是否就如失去肉体的幽灵对于人类肌肤的记忆,永不可追?我还能在你的眼神中迷失自己,与你生死相许吗?在死后的世界,有谁能为我捎来你的讯息,好让我知道你在人间,是否幸福?我是否仍能维持生前你最喜欢的样子,以你的梦境,作为我的归宿,在你的梦中对你说话?黄泉路上,我们在海边所立的盟约,可能为我指点他生的缘分,让我走向正确的方向,好与你在来世做一对情人、夫妻?
是否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死后的乐园,对于美丽的极乐有所想望?
西方有极乐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但受诸乐。
水手们相信死后进入绿色的草原。那里有醇酒、美人、歌舞、奏个不停的小提琴。
我曾经将渔夫死后的世界,编成一篇篇富于活力的、愉快的童话。翠蓝色光亮的海底,小鱼吹着七彩泡沫,虾男蟹女追逐嬉戏,穿着用柔软的鱼网织成的衣裳。水底的沙像牛奶一样白而香,海藻有着春天的青草的颜色,各种贝类发出一阵阵光泽,每一只是一个八音盒,开阖之间有微微的旋律。
但你宁愿离开你的渔船,回到岸上来,寻找葬身之地。
无论水手或渔夫,最终还是回归土地。
西欧传说水中溺毙的人,其灵魂须在世上漂泊二百年,始能得到安息。
可见人类向往安定,难把无根的生涯视为极乐。
佛教有轮回转世之说,认为人死后,其魂灵以另一副形体,再度托生于世。
果真如此,我愿意转世为一棵大树,生长于天地之间——葡萄雨露,星星糖果,云的白肉与乎花的香骨,阳光琥珀……
让我以深深的泥土,作为永生的园地,把枝叶向高空伸展,直到天空的尽头,每一片叶子是天上的一颗星,永恒地护荫你流浪人间的魂灵。
让小鸟来到我的枝上,唱它们临终的哀歌,当我沉默,植根于你立足的土地,喜欢生长,永远向上。
2
能够将生命变成故事,我觉得是可喜的;能够将生命赋予故事,我觉得这更加可喜。然而,回顾自己的过去,我不觉想起希腊传说中麦德斯国王点物成金的故事。凡他的手指所触之处,皆变成黄金,其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而且是比人类的贪欲更大的悲剧。
凡我的手指所触着的,皆变成故事,想必也有其可悲之处。
我曾经把世上的一切变成你。
现在我又把一切变成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
得不到你,是否因为我在不自觉的时候,把你变成了故事?
有时我觉得,与其说一个故事,倒不如唱一首在海边为你送别的歌。
从前我常常立在渔港目送你的渔船出海。
“我的小丈夫。”我心中这样地呼唤你。
每回我都想着,这一次你去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回来。
可惜今生今世,我们无缘做夫妻。
为什么万千故事之中,我独不能编一个与你成为夫妻的故事?
但是,能说一个爱你的故事,我也感到欢喜。
许多年前,我们初相识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学生,独自来到你定居的城市求学。年纪轻轻的我,初次面对动人的自由,无所适从,对眼前的生活有一种茫然。
三藩市虽没有特别出色的学府,与我年龄相仿,到此地求学的学生却不在少数。我曾经因为不欲追随潮流,声言绝不出国留学,及至自己也届留学年龄,这种抗议的声响便告式微。我想是因为青春的百无聊赖。
我也有了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想法。这种想法的背后,谈不上理想的力量。若有什么,只是一些模糊的、一团色的梦而已。
我生长于人口简单的家庭,环境富足,自幼受父母的钟爱,从未经历什么大的不幸。这造成了我的无知以及不切实际。
“肤浅而正派。”你这样形容我。
每次我无端想起,自己也觉得好笑。
此后没有人更准确地形容过我。
记得有一次,我问你,为什么和我好。
你说,因为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是玫瑰色的。
P3-7
导语
钟晓阳跨越二十八年写成的哀伤之书,以凝炼的文字,注解时间与爱情。
与十八岁成名作《停车暂借问》相比,《哀伤纪》不再执着于“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浪漫,始于梦幻,落脚到现实;写爱情,也是为人生做注脚。文字更为凝练、克制,火候恰到好处。
黄碧云、颜纯钩、唐诺、董启章一致推荐!
内容推荐
《哀伤纪》分为“哀歌”和“哀伤书”两部分,作品缘起于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一九八六年一位少女孤身到美国旧金山读书,认识一对打渔伙伴,一个美国人一个华人,三人成为好友。在爱情与友情之间发展着,因为海洋因为年纪因为签证,少女匆忙离开美国,一段感情也就此失落了。二〇一四年,少女和以海为梦的男子们分别经历香港和旧金山的人生起伏、生活的错失和亲友的亡故。时光过去,迈入中年的他们辗转浮世,三个人的命运再次交错,书写一出“哀伤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哀伤纪(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晓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9294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6
CIP核字 2019047181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