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域人类学导论
内容
作者简介
田阡,人类学博士,教授。l973年出生于湖北荆州。曾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访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国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
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聘教授、西南大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获省部级人文社科奖励二等奖一项。担任《华人应用人类学学刊》执行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thropology和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编委。
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新华文摘》等专业学术刊物以及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有关于族群与区域文化、家族与社会组织、流域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流域
一、自然的流域
二、社会的流域
三、人类学视野中的流域
第二节 流域人类学的概念与方法
一、普同论(Universalism)方法
二、整体论(Holism)方法
三、整合论(Integration)方法
四、跨流域比较(Comparison)的方法
第三节 相关文献回顾及本书框架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本书研究框架
第一章 人—水关系的开端:流域与人类
第一节 流域与人类种族
一、流域与分子人类学
二、流域与人类染色体研究
三、流域族群与体质人类学的互相印证
第二节 流域与人类文明
一、人类文明诞生于流域的气候因素
二、人类文明诞生于流域的地形因素
第三节 人类的流域开发
一、流域上游的开发
二、流域中下游的开发
三、流域河口三角洲的开发
第四节 人类与流域文明的兴衰
一、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二、人类技术开发与流域环境危机
三、流域变迁与人类文明的兴衰
小结
第二章 人—水关系的发展:流域与农业
第一节 农业:人类文明的曙光
一、农业转向与人类向流域的集中
二、流域与定居农业
三、农业的发展与人类原始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传播
一、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农业文明的发展
二、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农业文明的发展
三、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农业文明的发展
四、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
第三节 流域农业文明的发展特征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流域农业文明发展的文化扩散特征
二、流域农业文明发展的地理传播特征
三、流域农业文明发展的物种边界特征
四、流域农业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小结
第三章 人—水关系的延伸:流域与交通
第一节 流域与交通体系
一、以流域为交通体系中心的原因
二、流域交通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流域交通与人类文明的交流
一、流域分水岭对人类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流域廊道对人类文明传播的作用
第三节 流域与物资的流动
一、发达流域的物资流动
二、发展中流域的物资流动
三、潜在流域的物资流动
四、流域与物流的关系
五、流域对物流的意义
小结
第四章 人—水交融的经济基础:流域与商贸
第一节 商贸:流域经济文明的主要形式
一、水利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
二、河流与财富的集聚
第二节 流域商贸与枢纽市镇的繁荣
一、民国贺江流域的市镇贸易
二、清末西江流域的市镇贸易
三、明清清水江流域的市镇贸易
小结
第五章 人—水交融的物质基础:流域与城市
第一节 开拓城市:人类文明的转折点
第二节 流域与城市的建立
一、流域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两河流域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三节 流域城市的进化
一、历史上黄河流域的城市进化
二、近代以来中国流域的城市进化
三、现代长江流域的生态城市进化方向
小结
第六章 人—水交融的社会基础:流域与族群
第一节 族群活动与流域区域的叠合
一、流域与区域族群文化
二、区域族群互动与流域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文化底蕴:流域与族群的发展
一、长江流域族群发展史
二、黄河流域族群发展史
三、珠江流域族群发展史
四、辽河流域族群发展史
五、跨境流域族群发展史
小结
第七章 人—水交融的政治基础:流域与国家
第一节 流域与国家的形成
一、国家与文明的关系
二、国家、文明与流域
第二节 流域与国家的形式
一、流域国家的酋邦形式
二、流域国家的王国形式
三、不同流域国家形式的特点
第三节 流域与早期帝国的兴起
一、早期流域帝国的产生
二、流域帝国的特征
小结
第八章 人—水和谐的竞争因素:流域与战争
第一节 流域与战争的源起
一、战争的定义与性质
二、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第二节 大河流域与战争
一、争夺势力范围的流域战争
二、扩张生存空间的流域战争
三、争抢自然资源的流域战争
四、抢占区域中心的流域战争
第三节 流域在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一、流域在中国古代南北对峙中的战略地位
二、流域要塞在关键战役中的战术地位
小结
第九章 人—水和谐的社会因素:流域与移民
第一节 流域移民的动因
一、生存原因驱使
二、发展原因驱使
三、生存型移民与发展型移民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流域移民的类型
一、生存型流域移民
二、强制性流域移民
三、开发性流域移民
第三节 流域移民的影响
一、流域移民对政区稳定的影响
二、流域移民与民族的形成
三、流域移民对地区开发的影响
四、流域移民对文化构建的影响
五、流域移民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六、流域移民对民
导语
田阡著的《流域人类学导论》充分体现了人类学研究的特点,从三个纬度讨论流域:首先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讨,分析了流域产生的地理地貌、气候生态对人的影响,包括农业的产生、特色植物的栽培、文明的特征、人体特征等;其次是从以水为载体所产生的人群流动、迁徙与互动,探讨了流域与交通、物资的流动、贸易圈的形成、族群关系等;最后是从流域与权利的视角讨论流域与城市、流域与战争、流域与文明和国家等。当然作为一本教科书式的研究著作,还归纳了流域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归纳了主要流域的发展史。
内容推荐
近年来,田阡教授在前期大量的田野工作和学理思考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区域研究,从总体上审视流域族群的日常生活,从“单点”社区转向“多点”区域,形成空间、历史与族群互动互视的综合性区域研究体系,进行“中心与边缘”的转换,提出将流域从区域研究范围逐步上升为“流域人类学”的学术研究方向。同时,整合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通过对不同类型族群的迁移、生计和文化适应模式,以及所研究流域的族群分布与互动、区域文化的特征进行整体关注和分析,探讨流域间的迁移对族群分布的影响,发掘城乡统筹背景下族群关系的新特征,尝试建构“流域人类学”的理论体系。田阡著的《流域人类学导论》正是其提出的流域人类学理论体系具有奠基性和总纲性质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域人类学导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95346
开本 16开
页数 3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4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62
CIP核字 2018157393
中图分类号 C912.4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