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丛林之书(全译本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
内容
书评(媒体评论)
相比以动物为主角的寓言故事,我更喜欢《丛
林之书》,因为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物.而不是
拟人化的……它们的滑稽时常引得我开怀大笑,遭
遇也会让我黯然落泪.而且这些书中也饱含了许多
深刻寓意。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目录
莫格里的兄弟们
西奥尼狼群的狩猎歌
卡阿的狩猎
班达尔-洛格的行路歌
老虎!老虎!
莫格里之歌
白海豹
鲁坎农
“哩叽-啼叽-嗒喂”
达西唱的颂歌——歌颂哩叽-啼叽-嗒喂
大象们的图麦
湿婆和蚱蜢——图麦的母亲给宝宝唱的歌
女王陛下的仆人
军营动物受检阅之歌
恐惧怎样降临
丛林法则
虔信者普伦的奇迹
伽比尔的一首歌
让丛林来吞噬
莫格里的反人类之歌
收尸者
涟漪之歌
国王的驱象刺棒
小个子猎人之歌
蒯猑
安古提瓦恩泰纳
红豺
兰恩之歌
春天的奔跑
送别赠歌
精彩页
这一位就是豺,名叫塔巴克,一个专捡残羹剩饭的家伙。印度的狼都瞧不起塔巴克,因为他到处招灾惹祸,传播流言蜚语,还到村子里的垃圾堆上扒拉碎皮烂筋充饥。但同时他们也怕他,因为塔巴克比丛林里的任何一种动物更容易发疯。他发起疯来,就会忘记自己曾经惧怕过什么动物,在森林里到处乱窜,见谁咬谁。就连老虎看到塔巴克发疯,也会跑到一边躲起来,因为在野生动物受不了的事情里面,最丢脸的就是染上疯病。我们称之为狂犬病,但他们叫作“地万泥”,也就是疯病。一看见犯这种病的,他们就跑。
“那就进来看看吧,”狼爸爸生硬地说,“不过家里没吃的。”
“对于狼来说是没有,”塔巴克说,“可是对于我这样一只下贱的豺,一根干骨头就是一顿大餐了。我们算什么呀,饥度尔一洛格(印度语中,‘饥度尔’是豺的意思,‘洛格’是民的意思)而已,还能挑挑拣拣?”他直奔洞底,找到一根带一点点肉的公鹿骨头,坐下来,咬住骨头一端,美滋滋地咔嚓咔嚓啃起来。
“多谢这顿美餐,”他舔了舔嘴巴,说道,“这些高贵的孩子长得多美啊!眼睛多么大!还这么年轻!真是的,真是的,我本不该忘记的,国王的孩子生下来就是男子汉哟。”
没有什么事比当着父母的面夸孩子更不吉祥了。塔巴克说这话时,像别的动物一样对此心知肚明。看到狼妈妈和狼爸爸不舒服的样子,他感到很得意。
塔巴克安安静静地蹲坐着,为自己造成的不快而窃喜,然后他不怀好意地说:
“大头领够尔日,是古代游牧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的狩猎场换了地方。下个月.他要到这儿的山里来狩猎了,这是他对我说的。”
谢尔可汗就是那只老虎,他住在三十千米外的维恩贡嘎河附近。
“他没这个权利!”狼爸爸生气地开言道,“根据丛林法则,他没有权利不事先警示就改换狩猎区。他会让方圆十六千米内的每一头猎物受惊吓的,而我这些日子狩猎得猎双份的才够呢。,’
“他母亲,那可不是凭空乱叫的,”狼妈妈平静地说,“他生下来时一条腿就瘸了。他之所以只猎杀耕牛,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维恩贡嘎的村民们被他激怒了,他就过来激怒我们这儿的村民。到时候人家到丛林里来清剿他,他却已经跑远了。可是草一旦点着,我们和孩子都得逃走。真是的,我们可真得感激谢尔可汗呢!”
“要我向他转达你们的感激吗?”塔巴克说。
“滚出去!”狼爸爸厉声说道,“滚到你主子身边和他一起狩猎去吧。你一个晚上做的恶已经够多了。” “好,我走,”塔巴克平心静气地说,“下面密林里谢尔可汗的动静你不会听不到。我就不应该告诉你这个消息。,’
狼爸爸倾听着,他听见下面通往一条小河的山谷中,有一种干涩单调、怒不可遏的哼唧声。发出这声音的,是一只一无所获、又不在乎让丛林里所有动物知道的老虎。
“傻瓜!”狼爸爸说,“刚开始干夜里的活儿,就弄出这么大动静!难不成他以为,我们这儿的公鹿跟维恩贡嘎那些肥肥的阉牛一样?”
“嘘!今晚他要狩猎的不是阉牛也不是公鹿,”狼妈妈说,“是人类。”
哼唧声变成了连续不断的呼噜噜的低吼声,好像从四面八方发出来的一样。发出这声音,是要迷惑露宿的伐木工和吉卜赛人,撵得他们晕头转向,有时正好就跑到了老虎嘴里。
“人类!”狼爸爸说,露出了满口白牙,“呸!池塘里的甲虫和青蛙不够他吃吗,一定要吃人?而且是在我们的地盘上!”
丛林法则里没有一条规定是没有缘由的,其中的一条就是禁止兽类吃人。除非是为了向孩子演示如何猎杀,否则绝不可以杀人。即便如此,狩猎人类也必须在族群的地盘外面进行。之所以规定这一条,真实的原因是:猎杀了人类,就意味着迟早有一天,白种人会骑着大象挎着枪,加上几百个棕种人带着铜锣、信号火箭和火把,来到这儿。到那个时候,丛林里的每一个居民就都要遭罪了。而兽类自己对这条规定的解释是,人类是所有生灵中最孱弱、最没有自卫能力的,所以攻击他们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他们还说,吃了人的兽会浑身生疥癣,掉牙齿,这话倒是不假。
呼噜噜的低吼声越来越响,最后是一声拔高了嗓门的咆哮:“啊呜!”这是老虎攻击时的吼声。
接下来是一声嚎叫——谢尔可汗发出的非虎类的嚎叫声。“他失手了,”狼妈妈说,“外面是什么声音?”
狼爸爸跑出洞外几步,听见谢尔可汗跌跌撞撞地倒在矮树丛里,嘴里恶狠狠地咕哝着。
“那傻瓜没长一点儿脑子,扑到伐木工的篝火堆上,把脚烧伤了。”狼爸爸说,很不屑地哼了一声,“塔巴克和他在一起。”
“有东西上山来了,”狼妈妈说着,一只耳朵抽了一抽,“做好准备。”
矮树丛中有灌木惠率的响声,狼爸爸蹲下去,准备一跃而起。要是你在场的话,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将是你在这世上看到的最奇妙的情景:狼爸爸的身体跳起来以后居然半道止住了。原来他跳起时并没有看到扑击的目标,看清楚之后却想收住动作,结果是他直直地向上蹿起了一米多,然后从空中落下来,几乎落在原地。 “人类!”他声音
导语
《丛林之书(全译本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是以少年莫格里为中心的人物故事。故事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书中涉及了他的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本书把读者带到文明未触及的原始森林迷人的自然环境中,可说是趣味穷的动物寓言王国。这些故事地域广阔,有印度的丛林,白令海的诺伐斯托希那赫,半年不见太阳的北极圈,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圣地等。所描写的动物有瞌睡朦胧的棕熊巴鲁,跛脚而一意孤行的老虎森林可汗,黑豹巴格希拉,西奥尼狼群的首领独狼阿克拉,岩蛇卡阿等。除了这些重要角色之外,还有大象、豺狗、海豹、眼镜蛇、鳄鱼、狗、麝鼠、獠、猴子、鸟等等。鲁德亚德·吉卜林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有的还有绰号。
序言
在我大量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年代,是读不到
《丛林之书》的;在我研读外国文学史的时候,所
看到的关于《丛林之书》作者吉卜林的介绍,只是
很少的几笔——他被描述成一个“反动”作家。
在国外,对他的评价也是有争议的。即使在今
天,若要比较全面中肯地对吉卜林介绍和评论一番
,也是要写一大篇文章的。在这儿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吧:约瑟夫·鲁德亚德·吉
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一1936)
,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以做记者
、编辑和从事文学创作为业,先后在印度、美国、
英国和南非居住,到过中国。1936年吉卜林在英国
伦敦去世,英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特大教
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大量诗歌、
四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短篇小说,还有许多散文、随
笔和游记。190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
、气概雄浑和叙述卓越见长。”
吉卜林是一个非凡的作家。我们有必要知道的
正是这一点。
《丛林之书》是吉卜林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可
以说,他在中国读者中闻名,正是因为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分为两部:《丛林之书》(1894)和《
丛林之书》(1895),相当两集。每一部都由狼孩莫
格里的故事和其他故-事穿插构成。此前我们见到的
中译本,大多是将两部中的狼孩莫格里的故事抽出
来合成的,其他故事被舍弃了。有的中文版本甚至
只是利用现有的中译本进行缩略和改写。也有少数
中译本选择了部分其他故事,但好像只有一个全译
本,分上下两册:将莫格里的故事抽出来合为上册
,其他故事合为下册。
我们看到的关于莫格里的故事的介绍,首先扑
面而来的是“狼孩’’两个字。两个引起人粗野联
想的字,然后是让人联想到冷酷无情的‘‘丛林法
则”。其实,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里面甚至
还有些许伤感。丛林法则只是丛林里动物们为了生
存必须遵守的法则。破坏了丛林法则,则丛林会变
成一个无秩序的世界,充满不必要的杀戮(食肉动物
猎杀其他动物应该只为了获得食物)。这本书并没有
竭力宣扬丛林法则,它展现给我们的是虽然危险却
梦幻般充满诗意的丛林世界,是动物间的情义和它
们生机勃勃的冒险活动。
总的来说,《丛林之书》是一部童话意义上的
动物故事集,但莫格里的故事中有一篇带有神话色
彩——《恐惧怎样降临》中一头老象讲述了丛林创
始的传说,还包括老虎身上斑纹的来历、老虎和人
类的关系等,简直就是一篇动物世界的创世纪:人
是因为受蛇的诱惑吃了智慧之树上的果从伊甸园堕
落,丛林则是因为老虎代行丛林主人和法官之职,
一时冲动杀死了一头公鹿,而从所有动物的乐园堕
落成了动物相食的世界。
另外,《让丛林来吞噬》讲述的是莫格里因人
类的愚行而对人类世界实施报复的故事,非常有寓
意;《国王的驱象刺棒》讲述的是人为财死的故事
,也是很有寓意的一篇。
其他故事(莫格里系列之外的故事)共有七篇,
可以说是一道七色彩虹,每一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
个独特而神奇的世界,每一种动物都被描绘得活灵
活现。
在《丛林之书》中,吉卜林用生动的文字、高
超的叙述技巧和缜密的构思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
个充满诗意和灵性的故事。
《丛林之书》是不朽之作。
我想,对于这样一部书,对于吉卜林这样一个
非凡的作家,读者读到的应该是全译本,而且应该
是严谨准确、贴近原著风格、传达出精妙之处、文
字生动的中译本。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一直在告
诫自己要尽力对得起吉卜林先生。
所以翻译这本书的过程并不轻松。里面有不少
方言要查——作者为了生动和贴切,使用了不少当
地方言。为了尽量做到准确无误,我上到英国一个
专门的吉卜林网站去查询。为了一些疑难之处,我
甚至写信给相关的英国专家求教。感谢他们热情回
复。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吉林协会”的图书馆员(在
国外,图书馆工作者都是有学问的人,图书馆员是
很受尊重的学者头衔)John Walker先生,也感谢热
情向我推荐专家的Richard Jaffa先生。
张炽恒
内容推荐
《丛林之书》本书主要是以“狼孩”莫格里为中心的人物故事。讲述了莫格里在狼群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书中涉及了他的狼爸妈、狼兄弟、老虎谢尔可汗、黑豹巴赫拉等性格鲜明的动物形象。这些故事地域广阔,有印度的丛林、北极圈、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圣地等。所描写的动物有棕熊、老虎、黑豹、蛇等,除了这些重要角色之外,还有豺狗、海豹、大象、眼镜蛇、鳄鱼、猴子等。吉卜林都给它们起了名字,有的还有绰号。作者鲁德亚德·吉卜林用生动的文字、高超的叙述技巧和缜密的构思将人们不经意间带入奇幻而又真实的热带丛林之中,和毛格利一起与各种动物玩耍嬉戏。通过阅读本书将打开你的想像力,让你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丛林之书(全译本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鲁德亚德·吉卜林
译者 译者:张炽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737826
开本 16开
页数 4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90
CIP核字 2018166412
中图分类号 I561.85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9
157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