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唐诗僧研究
内容
作者简介
杨芬霞,陕西礼泉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在《宗教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数十篇,参与编撰、校释古典文献数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唐诗僧研究总论
第一节 佛教与诗歌的初始因缘
第二节 诗僧酝酿期的诗歌创作
一 诗僧的酝酿期
二 中唐以前其他诗僧的创作
第三节 中唐诗僧群体的诞生
一 中唐诗僧群体的产生
二 诗僧群体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三 诗僧的思想
第四节 诗僧的成因
一 政治环境与宗教政策
二 南方经济的繁荣为诗僧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 地域文化因素
四 佛教的兴盛和诗歌繁荣
第五节 诗僧群体的创作风格概况
一 清雅派
二 通俗派
第二章 寒山和拾得、丰干诗
第一节 寒山、拾得、丰干的身世和思想
一 迷离的身世
二 思想
第二节 寒山、拾得的俗体诗
一 俗体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二 世俗诗的道德走向
三 采用民间白话语言
第三节 寒山的清雅诗
一 世情诗
二 隐逸诗
三 山居风景诗
四 禅悟禅境诗
第四节 拾得、丰干的诗
第五节 寒山、拾得、丰干诗歌的传播
一 寒山诗在文坛、禅林中的影响
二 寒山诗在域外的传播
第三章 皎然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皎然生平与思想
一 皎然的生平
二 皎然的宗系思想
第二节 皎然与浙西诗人群
一 皎然大历八年之前的交游
二 大历八年至大历十二年,浙西诗会期间皎然的交游
三 诗会余响
第三节 《诗式》研究
一 文章宗旨
二 五格与诗评
三 复古通变与陈子昂
四 皎然对唐诗的接受
第四节 皎然的诗境与禅境
一 境——禅与诗沟通的中介 二 诗境与禅境
第四章 大历时期其他诗僧
第一节 大历诗僧导其源者——灵
一 生平思想
二 交游活动
三 诗歌创作
第二节 护国、清江和法振的诗歌创作
一 护国
二 清江
三 法振
四 其他诗僧
第三节 大历最后诗僧——灵澈
一 生平思想
二 诗歌创作
第五章 贞元、元和和长庆时期诗僧
第一节 供奉僧广宣
一 生平经历
二 交游活动
三 诗歌
四 其他诗僧
第二节 元和诗僧——无可
一 生平思想
二 交游活动
三 诗歌创作
四 无可的评价与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杨芬霞著的《中唐诗僧研究》对中唐诗僧和僧诗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唐诗僧和僧诗既是佛禅文化的表征,又是中唐文学不可缺少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唐代佛教兴盛、诗歌繁荣相互影响的结果。中唐诗僧有着亦僧亦士的双重人格,其诗以其独特的文学品格对唐诗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本书从总体上把握中唐诗僧和僧诗的共通特征,并划分为通俗派和清雅派。重点研究了寒山、拾得身世及唐末宋代,寒山在士林、缁流被广泛传播。对皎然等中唐清雅派的代表人物的出身、学识、思想以及与世俗文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对中唐僧诗对唐诗的繁荣、文人诗品格的确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诗论和诗歌创作方面的开拓之功对后世诗僧的发展起到模范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唐诗僧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芬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6233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26
CIP核字 2013097171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