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园寻踪
内容
编辑推荐

乡愁是一首诗,一首复调的诗:家园、异乡、天涯、故土、故人、客旅、断肠人、流浪、家、国、梦、爱恋、寻觅、盼、眺望、归宿……

《家园寻踪》作者林和生以家园寻踪为基调,论述了现代消费社会“精神家园”的失落及人性的分裂。认为其突出表现为“文明的兽性”,即在消费这一“万神之神”的统领下,人类向自身家园展开全面而无限制的消费、浪费、透支、掠夺、污染……

内容推荐

《家园寻踪》作者林和生以家园寻踪为基调,论述了现代消费社会“精神家园”的失落及人性的分裂。认为其突出表现为“文明的兽性”,即在消费这一“万神之神”的统领下,人类向自身家园展开全面而无限制的消费、浪费、透支、掠夺、污染……于是,无论物质意义的家园还是精神意义的家园都失去平衡,其根本原因就是信仰失落所致的虚无主义和感觉主义,从而引发欲望的膨胀和能量的耗散。

在《家园寻踪》中,作者还以较多的笔墨,用诗话语言描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片断,旨在强调“家园寻踪”是一首众生如一的复调,伴随人们走在回“家”的路上。

目录

第一章 家园寻踪

第二章 乡愁年华

第三章 儿歌往事

第四章 老照片中的苦痛

第五章 岁月如画

第六章 时代与范型:乡愁的风度

第七章 魂兮归来哀江南

第八章 乡愁的偏锋:当代英雄

第九章 血肉模糊的亲情

第十章 大山顶的江流

后记

试读章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双降,

冬雪雪冬寒更寒。

好一场“春雨惊春”!好一片“清谷天”!唐诗般的童年,常常就是这一片“清谷天”!孩子们不谙事理,正是诗人,也像魔法师,长于混淆各样事情:芹菜与芫荽,土豆与芋头,韭菜与蒜苗,蕹菜与苕叶,葫芦与黄瓜,饺子与馄饨,苹果与花红,甘蔗与高粱,蜥蜴与壁虎,蟾蜍与青蛙……其实,大哥当年念诵这首《二十四节气歌》,我已然明了其中含义,但那片“清谷天”,还是下意识地,被我混淆于大渡河对岸那片晴空,晴空下,万顷碧绿田野,始自婉约的扑凤洲,延迤向西,与眺望的目光一道,融没于地平线淡霭的天光。就从那儿,峨眉群峰神话般漂浮起来,恍然天外,被春天洗浴得剔透晶莹,常常连山顶一处处的残雪,也依稀可见!也是那个方向,不远处,青衣江注人大渡河,向东流经我脚下红砂石的明代古城墙,再汇合岷江,携着浩大的静谧从南而去,那儿复又是一望无际的三江水网,无数大大小小的冲积洲,伤心碧绿,虽目不可及,却能清晰想见,一并映衬着童年那片“清谷天”……

也有忧郁的时辰。寥廓的江上,是竹群和桃林飘出的炊烟。望断绿洲的目光,若有些隐隐的旷寞,甚至有一丝彷徨。无法望见江上绿洲那一侧的久远,于是遥想那些倾立的杨树,云英般的枝叶斜向外伸,暗示其下是荒古的淤泥。无可涉足呵,那一侧的荒凉!江水浩荡,无声奔泻。远山起伏,都成我们迷蒙的远眺了。更远处被榕树模糊了的江岸,只能用哀悒之情去领会……

在那些难以指陈的所在,冥冥暮色一般,彷徨着蒙蒙江雨的故乡!穿过村落和田野,在泥泞冰凉的小路,人沿着江岸急赶,焦愁寻望遥渺的雨中江渡,雨中江渡那湿亮的一领船篷……竹林深暗处,雨溪漫过青草尖,淹没了一段低洼的小路。一旁倒地而卧的,是一棵浑身精湿的大树。天边的一线明亮,让我们心头更沉……呵,江上,雨中的江上,没有人说是心的土地和边陲,然而眼光为什么迷蒙?陨落在无边无际潇潇的雨中……

童年的“清谷天”果真迷蒙地陨落了,连一道彻骨的温柔也未能再次萌芽。云水迢遥的告别中,甚至没有一霎蓦然回首的念想。连春天陌生的泥泞也无法暗示……没有草,在没有的树荫下——诗人默然吟唱——没有树!没有的沟垄中没有水,也没有本来就没有的流水的轻语;在这样的土地上,虚脱的天空没有太阳,应该有云但没有阴霾;没有树,没有草;也没有人径直走过午后,划破本来就没有的一派狼藉:光亮和暗影默行悄移,无言的气息纷纷扬扬,季节或节气,无论长短,俱在梦一样的天光里孑然流离……于是,诗人梦见自己哀痛的头发早已蓬乱,杨花柳絮四下晶莹飘徊,像一座座小小的、美丽的城,在明净的时光中往还流连。温暖湿润的南风轻轻地吹拂,默默掩去每一支挽歌,和它悲黯的情怀……

连诗中,连歌中,也找不回童年的“清谷天”!气候变了。大地、海洋、天空和人心,无不乖戾无常。唯有我们的节气,如外婆斜襟的蓝布罩衫,被时光洗得发白,却清新依然,从未听闻过异国情调的厄尔尼诺,抑或传说中的拉尼娜……我们外婆般的节气,凭借肥皂淡淡的清香,守护着我们故乡的童年。

只是,在2012年末,这个漫长又漫长的“冬春”,我们手脚冰冷,苦苦等候一个从前的童话,熬炼着日子的复调——凭借这一年两个春天、两个四月的愿景!难道四月被诗人一语成谶,真要变成“最残忍的季节”?总不成,已是阳春三月,我们还要为春天痴情“数九”:“……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九九八十一,庄稼汉子田中立”?时辰已是“九九”,总不成,日子果真就此沦陷,沉入数百年吓人的“小冰期”,回报我们望眼欲穿的期盼?或者,这一切,不过只是一回绵长的春情?一席视如己出的美意?仅仅是为考验一下我们节气的坚贞?借此,让我们得以久久、久久、温暖地怀念?

——怀念故乡那片童年的“清谷天”……P36-39

序言

乡愁是一首诗,一首复调的诗:家园、异乡、天涯、故土、故人、客旅、断肠人、流浪、家、国、梦、爱恋、寻觅、盼、眺望、归宿……

不如归去!吾人一生吟哦乡愁之诗,伴着回家的脚步——家不是什么,然而,吾人身不由己,始终要寻觅;于是,家变成路;但是,路并不是家……

然而,路常常变成家,令人暗暗惬意,甚而自以为很忧伤:“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哪怕付出忧伤代价……快乐是永远的家!”

“除非是逃进了这个世界,否则怎么会如此兴高采烈?”——无家可归的卡夫卡如是说。

成都。宽窄巷子。酒足饭饱之余,游客们摩肩接踵,拍照留影,忘记未来,消费昨天,流连忘返于人工的乡愁:照得见童年的水井,马厩,老屋灰瓦脊,土灶台,大立柜,座钟,马灯,“洋瓷盅”,老照片,手摇留声机老式电话,电子管收音机,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偏三轮……

情系乡愁,我们都在路上。

不同的人,怀揣不同的希冀——或者——不同的欲望/恐惧,都在路上。

时代精神(zeitgeist)在路上,忙于制造快感。

游客们在路上,分分秒秒,陶醉于消费快感。

在路上,爱上爱情的人,竞成落寞过客,“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流浪者,爱上流浪本身,不是归人,是断肠人;断肠人的路成了家。

只是,路并不是家……

后记

谨以此书致意妻子李琪,并所有生生世世的至爱亲朋。

借此特别缅怀我的大姐,她辞世于一年之前的今天。

感谢Z君,从本书中,把“路并不是家……”专门抽出来,作为本书主题词。我们走过同一段时代之路:1950、1960、1970、1980年代……这些数字貌似机械,却禀有里程般的意义,谁从中读出难言的乡愁,谁就是知音。

更不用说,这些数字本身拥有生命,它们往前、往后延伸:未来……2500、2000、1900、1500、33、0、前500、前1500、前2000年……万物之源。

无论往前、往后,数字的延伸令人敬畏。

在敬畏中,家园隐现,帆樯明灭,闪动的话语影影绰绰……

本书页边配诗,选自作者的《林和生诗集》、《异象》和《未刊诗稿》。

鸣谢所有帮助本书问世的人。

特别鸣谢贾松青先生、向宝云先生,他们代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对本书出版事宜给予热情的支持,令我感动,谨致敬意。

林和生

2013年10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园寻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和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90745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3283051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8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