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内容
编辑推荐

史书是何时才独立成一类的?正史是专门记述帝王的历史吗?“二十四史”等名目是怎样形成的?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是什么?古代史学八大家都有谁?《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吗?我国古代都有哪些数学名著?《茶经》是谁所作,讲的是什么?……本书编者将读者应该了解的一些国学基础常识进行整理、归纳,成就了这本书,包揽史学典籍、诸子百家、政制法制、教育出版、姓名称谓、历法、文学诗词、中医文娱八大方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活泼,是帮助您进入国学大雅之堂的捷径。

内容推荐

国学,即中国学术。从时间纵贯五千年,从空间涵盖三江五岳,这些都记录在历代的典籍中,表现了华夏民族高度的智慧。

本书编者将读者应该了解的一些国学基础常识进行整理、归纳,成就了这本书,包揽史学典籍、诸子百家、政制法制、教育出版、姓名称谓、历法、文学诗词、中医文娱八大方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活泼,是帮助您进入国学大雅之堂的捷径。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可以形成对于国学的完整概念;希望这本国学常识能够常伴您左右,让您对国学多一分了解、热爱和关注。

目录

【史学·典籍】

史书是何时才独立成一类的? 

史书一般有哪些分类? 

史书主要有哪些体例? 

正史是专门记述帝王的历史吗? 

纪传体是纪实文学的一种方式吗? 

“二十四史”等名目是怎样形成的? 

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是什么? 

魏蜀吴在《三国志》中谁为正统? 

编年体就是以年代来编排史事吗? 

什么是实录,什么是“实录体”? 

起居注是记载帝王言行的吗?它是史书吗? 

什么是纪事本末体? 

什么是别史,别史也是史书的一种吗? 

什么是杂史,杂史记述的都是杂事吗? 

什么是会要体,会要指的是会议纪要吗? 

方志起源于何时? 

典志体是讲典章制度的史书吗? 

“三通”、“九通”、“十通”都包括哪些书? 

什么是目录学,它始于何时? 

“春秋笔法”是书法的一种吗? 

一字褒贬指的是什么? 

书法不隐是讲书法,还是讲史书写作? 

修史主要有哪两种? 

什么是史家三长? 

六艺是指六项技艺,还是指六本书籍? 

何谓“三礼”?它是指三种礼节吗? 

“二十四史”都听说过,它主要包括哪些? 

古代史学八大家都有谁? 

什么是类书,著名的类书有哪些? 

《北堂书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吗? 

《太平御览》是一部怎样的类书? 

我国现存卷帙最多、体例最完备的类书是哪部? 

我国古代有哪些知名的字书? 

什么是训诂、训诂学? 

我国古代有哪些知名的训诂书? 

为什么说《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鼻祖? 

《南齐书》是帝王子孙修撰的吗? 

《魏书》真的是“秽史”吗? 

《新五代史》为何被称为“呜呼传”? 

《大唐西域记》写了多少个地方? 

《读史方舆纪要》为何被称作“千古绝作”?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写了多少年? 

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吗?主要包括哪些? 

《山海经》是远古的史书吗? 

《周易》是哲学书还是占卜书? 

《尚书》是由孔子编撰而成的吗?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修史书吗? 

《左传》主要讲述的是哪朝哪代的历史? 

《国语》是部语言书还是历史书? 

《战国策》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史料吗? 

《论语》是孔子自己写的吗? 

《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吗? 

《吕氏春秋》是姓吕的家谱吗? 

古今地理志的始祖是《禹贡》吗?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吗? 

《三十六计》为何时何人所撰? 

《孙子兵法》何以成为兵书之首? 

《吴子》是何时何人所撰? 

《六韬》主要讲述的是哪方面的事? 

《司马法》是一部法律书还是一部兵书? 

《吴越春秋》是小说还是史书? 

《尔雅》是部讲什么的书? 

古代成就最高的典章制度专史是哪部书? 

《三国志》是何人何时所作? 

《水经注》是讲水利的还是讲地理的?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写的日记吗? 

我国古代都有哪些数学名著? 

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农学巨著是《齐民要术》吗? 

《搜神记》是讲神灵怪异之事的书吗? 

《文心雕龙》是部雕刻书还是部文学书? 

《世说新语》是历史书还是文学书? 

《唐才子传》是讲述唐伯虎的事迹吗? 

《大唐新语》是部史书还是部小说? 

《太白阴经》是讲什么的? 

《推背图》是讲什么的? 

《茶经》是谁所作,讲的是什么? 

《千字文》真的只有一千个字吗? 

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是哪部书? 

《金石录》是讲黄金和宝石的书吗? 

《金石萃编》是金石考据之书吗? 

《海国图志》是本地图书吗? 

《毛诗序》是诗文汇集吗? 

《太平广记》是太平公主的著作吗? 

《仁学》也是孔子的著作吗? 

《永乐大典》是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吗? 

《四库全书》是现存最大的古代丛书吗? 

《四库全书总目》是一部怎样的书? 

收字最多的字典是哪部书? 

【诸子·百家】

何谓“诸子”,何谓“百家”? 

百家最早是由谁来划分的? 

何谓名家,名家是指当时的名人吗? 

邓析为何被视为名家之祖? 

《公孙龙子》反映了公孙龙怎样的思想? 

阴阳家是指什么? 

纵横家是指什么? 

杂家指的是什么? 

农家就是种田的人家吗? 

小说家是指写小说的名作家吗? 

兵家是指什么? 

医家是指从医的人家吗? 

黄老之学是黄老先生的学说吗? 

儒家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儒家的教育观包括哪些方面? 

法家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法家的核心思想都有哪些? 

为什么说李悝是法家之祖? 

为什么说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 

法家还有哪些著名著作? 

《管子》是讲什么的书? 

墨家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墨家的思想观点主要有哪些? 

前期墨家与后期墨家有何异同? 

墨子的十大主张是什么? 

儒家的“仁”指的是什么? 

孔子为何又叫孔老二? 

为何孔子会被称为“凤”? 

你知道孔子有多少个封号吗? 

五伦是指什么? 

《十子全书》、《二十二子》汇刻了哪家之书? 

三不朽是什么意思? 

孔颜气象指的是什么? 

三从四德的来历? 

什么是“八儒”,“八儒”是指八位儒生吗? 

孔门弟子有哪些代表人物? 

为什么说《论语》是读书人必读之书? 

《论语》书名有何意义? 

《孟子》与《论语》有何异同? 

《孟子》为何会被删削? 

《孝经》是一部怎样的儒家经典? 

儒家为什么把《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 

《周礼》中所说的九拜是指哪九种礼仪? 

跪拜礼起源于何时? 

《大学》是讲学校的还是讲哲学思想的书? 

《中庸》是讲为人处世的书吗? 

《道德经》是哲学书吗? 

老子的封号到底有多少? 

道家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周易》的书名有什么含义? 

《周易》包括哪“十翼”? 

八卦为哪八卦,它又是怎样构成六十四卦的? 

古老的太极八卦图是怎样构成的? 

庄周梦蝶的故事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庄子》外篇、杂篇的大概如何? 

《庄子》内七篇内容如何? 

《列子》里为什么有许多寓言? 

董仲舒为什么提出三纲五常说? 

理学与儒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清谈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文化现象? 

《荀子》反映了荀况怎样的思想? 

什么是玄学,玄学是不是很绚丽的学校? 

玄学发展的阶段大概如何? 

玄学贵无派和崇有派有何不同? 

什么是道统,道统是道教的统领吗? 

“宋初三先生”都有谁? 

什么是荆公新学? 

什么是经学? 

什么是熹平石经? 

“经神”、“学海”指的是物还是人? 

孔颖达对经学发展有何贡献? 

宋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汉学及其特点如何? 

理学为何也叫道学? 

“三纲八目”是图书目录的一种形式吗? 

新儒学是指现代的儒学思想吗? 

阳明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如何?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阴阳五行说是怎样融合为一的? 

物质守恒思想是谁先提出来的? 

“六经”、“五经”指的是佛教经典吗? 

“十三经”等名目是怎样形成的? 

《尚书》是讲官职的还是讲学术的? 

《尚书》的“十例”、“六体”都有哪些? 

《尚书》为何被视为帝王教科书? 

“三礼”指的是三种礼节吗? 

《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有何异同? 

什么是纬书,什么是“七纬”? 

【政制·法制】

中国为什么又称“华夏”? 

我们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何为禅让制?何为世袭制? 

“春秋、战国”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古代朝见天子主要有哪些礼仪? 

九锡是九种锡制的器皿吗? 

养士是指什么? 

战国官制情形如何? 

“皇帝”的称呼从谁开始的? 

最早的太上皇是谁? 

秦始皇为何穿黑色皇袍? 

皇帝名号制度都包括哪些? 

年号是秦始皇创立的吗? 

庙号是寺庙的名字吗? 

谥号的来历? 

尊号是一种礼貌称呼吗? 

皇帝每天必须上朝吗? 

古代皇位的继承有几种方式? 

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文帝”、“武帝”?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 

什么是郡县制? 

兄终弟及是怎么回事? 

分封制起源于何时? 

商周都有哪些官制?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吗? 

三公九卿制是从秦汉开始的吗? 

推恩令是谁提出来的? 

尚书是多大的官? 

“司马”是姓还是官职名? 

都有哪些帝王曾到泰山封禅? 

历代皇帝为何到泰山封禅? 

九品中正制是何时设立的? 

母死子贵制度是怎么回事? 

大索貌阅是古代的人口普查吗? 

三省六部制是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唐代后宫有哪些等级? 

翰林是尊称还是官职?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陵”? 

“宦官”与“太监”是同一个概念吗? 

古代的学士是官位还是学位? 

古代的博士、硕士是官职还是学位? 

“皇袍”是如何变成“黄袍”的? 

我国古代也有招聘制度吗? 

考勤起源于何时? 

古代也有休假制度吗? 

中国历朝宰相知多少? 

古代行省制和现代的省市县制一样吗? 

土司制度源于何时,终于何时? 

改土归流是指分田地吗? 

理藩院是什么机构? 

天朝田亩制度是哪个政府颁布的? 

古代居丧还要遵守哪些制度? 

南北面官制是何朝何时设立的? 

驻藏大臣是何时开始设立的? 

内阁与军机处是什么机构? 

应试举人为何称为“公车”? 

你知道“八百加急”有多快吗? 

巡抚、总督、都督与提督各是何职? 

何为补服,何为顶戴? 

冠和冕都是指帽子吗? 

为什么古代皇帝的龙袍上要绣有九条龙? 

“中堂”是什么官? 

何谓国讳,何谓圣讳? 

避讳有哪些方法? 

古代司法是君主专制的一种工具吗? 

古代为什么规定不能越级告状? 

我国古代也有婚姻法典吗? 

早期的成文法典有哪些? 

我国刑法源于何时?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什么意思? 

小姑娘缇萦与刑制改革有什么联系? 

明朝的朝审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 

清朝的秋审制度是如何执行与运作的? 

古代司法也严禁非法刑讯吗? 

五听是听人说话还是审判案件的主要方式? 

古代执行死刑为什么一般在秋冬季节? 

枭首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 

十恶不赦为哪十恶? 

什么是“准五服以定罪”? 

何为八议,八议是八种议案吗? 

宫刑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吗? 

奴隶制五刑有哪些? 

封建制五刑有哪些? 

女犯五刑有哪些? 

古代的杀和戮有区别吗? 

“干名犯义”是什么? 

诛九族为哪“九族”? 

铁券是用铁皮做的钱币吗? 

你知道“枷”有多宽多长吗? 

中国的监狱产生于何时?是谁发明的? 

监狱为何又称为班房? 

我国最早的刑法专著是哪部书? 

古代也有环境保护法吗? 

宋代的提刑官是个什么官? 

古代合同有什么含义? 

古代也有律师吗? 

古代的告状有哪些方式? 

古代的喊冤有哪些方式? 

捕快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行刑呢? 

刺配是种什么刑罚? 

“幽闭”是把人关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地方吗? 

古代也有受贿罪吗? 

“推出午门斩首”之说真实吗? 

惨无人道的人殉制是何时废止的? 

何为爰书? 

《法经》是何人何时所作? 

锦衣卫是侍卫还是捕快? 

“明镜高悬”是怎么来的呢? 

车裂是种什么刑罚? 

【教育·出版】

“师范”一词是现在才有的吗? 

西周的“学在官府”是种什么教育? 

何谓有教无类,何谓因材施教? 

我国古代有没有胎教? 

吏师制度是哪个朝代的教育形式? 

书馆和经馆是汉代的私学教育吗? 

“杏坛”是指一坛杏还是指讲学的地方? 

孔氏家学是孔子创立的吗? 

“门生”是指什么? 

稷下学官指的是什么?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吗? 

科举制度是谁创立的? 

我国古代白发考生有多少? 

为什么学生被称为“桃李”? 

“五魁首”与明朝的科举制度有关吗? 

何为科举四宴? 

科举都有哪些分级考试? 

“状元”一词是怎么来的? 

中国出了多少个状元? 

古代考试也有学分制吗? 

北宋三舍法是谁创立的? 

古代对教师的称呼有哪些? 

监生和贡生是官职还是学名? 

弥封考卷古代就有了吗? 

八股文是篇文章还是文体? 

四门学指的是四种学问吗? 

国子监六馆是哪个朝代的教育形式? 

学士、硕士和博士源于何时? 

鸿儒指的是什么? 

历代学校的名称主要有哪些? 

国子监的称谓起源于何时? 

书院是指什么? 

历史上最早的学校有哪些? 

古代有哪些专科学校? 

鸿都门学是指什么? 

律学是指什么? 

阴阳学是指什么? 

算学是学习珠算的学校吗? 

宗学是古代的贵族学校吗? 

中国古代也有留学生吗? 

宏文书院是何时设立的? 

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指的是哪四个书院? 

七教是古代的伦理教育吗? 

礼义廉耻具体是指什么? 

古代书签和牙签是一回事吗? 

“编辑”一词在古代就有了吗? 

图书出版都经过哪些阶段? 

史官就是原始的编辑吗? 

古代第一个编辑家是孔子吗? 

槐市是卖槐树的集市吗? 

书肆是书店还是卖书的市场? 

“册”和“篇”是怎么来的? 

早期图书是竹木简牍和帛书吗? 

秦始皇的“书同文”内容是什么? 

两汉有哪些图书编纂机构? 

隋唐五代有哪些编纂机构? 

宋代有哪些图书编纂机构? 

明清政府有哪些图书编纂机构? 

古代图书的几种代称? 

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是怎样的? 

古代图书有哪些装帧形式? 

古代的书有多大? 

宋代三大刻书中心都在哪里? 

曹雪芹的祖父是印书的吗? 

古代图书外部结构包括哪些? 

古代图书的内部结构包括哪些? 

古代文献的产生有哪些方式? 

佣书与经生是一种专门职业吗? 

什么叫做版本? 

什么是刻本? 

何谓官刻本,何谓私刻本? 

什么是写本和抄本? 

四库底本是仓库的遗忘书本吗? 

什么是套版印刷? 

饾版和拱花是指什么? 

现存最早的木刻印本书是哪部? 

最早的有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哪部? 

现存最早的印本历书是哪部? 

“林氏四写”与“四妇人集”各指什么? 

【姓名·称谓】

中国人的姓是怎么来的? 

中国最古老的姓有哪些? 

姓和氏最初是一回事吗? 

现有姓氏的来源大致有哪几个方面? 

古语“同姓相亲,其生不蕃”有道理吗? 

中国人为何爱取小名? 

诨号是一种什么样的称谓? 

艺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吗? 

以字辈谱录序命名法是怎么回事? 

以“五行”取名是怎么回事? 

复姓有很多个,它们是怎么产生的? 

古人为什么在名之外还要取“字”? 

古人的命字方法主要有哪些依据? 

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是怎样的? 

别人赠号主要有哪些情况? 

孔子的尊称有哪些? 

我国姓氏中有哪些有趣的数字姓? 

行辈字派又叫祧字,这是怎么回事儿? 

为什么帝王之妻称为“后”? 

知县是从何时开始的,有哪些称呼? 

“山呼万岁”是怎么来的? 

公主这个称呼是从何时开始有的? 

为何公主的丈夫称为驸马? 

为什么皇帝称“陛下”和圣上? 

古代帝王还有哪些尊称? 

古代帝王也有谦称吗? 

历代皇帝妃嫔有哪些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哪些称谓? 

古代对妻子有哪些称谓? 

“丈夫”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老公”、“老婆”是怎么来的? 

“两口子”最初指哪两“口”? 

“结发夫妻”的称呼是源于婚俗中的结发仪式吗? 

岳父、岳母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妻父称为丈人始自何时? 

呼姻亲为“亲家”始于何时? 

为什么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 

古代有哪些敬辞? 

古代有哪些谦辞? 

古代对民众的称谓有哪些? 

哪些表示服饰的词语成为某类人物的代称? 

古代女子有哪些别称? 

“鼻祖”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媒人的称谓主要有哪些? 

“桑梓”为什么成为故乡的代名词? 

中国有哪些别称? 

关于“第一”都有哪些说法? 

吃肉为何叫“打牙祭”? 

“秘书”一词是如何得来的? 

厢、轩、舍、斋、寝各指什么? 

警枕指的是什么? 

“洞房”的称呼源于何时? 

“炎黄子孙”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谁是最早的“东道主”? 

“泰斗”仅仅是对文学家的敬称吗? 

为什么把妇女中的豪杰人物称为“巾帼英雄”? 

厨师为什么被称为“大师傅”? 

为什么把未婚的姑娘称为“黄花闺女”? 

“千金小姐”的称谓与谁有关? 

在古代“伙计”是指伙伴还是雇员? 

为什么称卖茶卖酒的为“茶博士”“酒博士”? 

古代通常称什么样的人为“匹夫”? 

“主席”的称谓源于何时? 

“浪子”一词的来历? 

“孔方兄”是怎么来的? 

银元为何称“大洋”? 

钱为何称盘缠? 

女孩的小脚为何又称“金莲”? 

“元宝”、“通宝”和“元”字是如何来的? 

“将军”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清代的“格格”是公主的代称吗? 

光绪为何称慈禧为“亲爸爸”? 

慈禧太后为什么又叫老佛爷? 

【历法】

历史上哪些年号取自《易经》?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来的?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处于什么地位? 

阴历是怎么来的? 

为何会有闰年? 

为何会有闰月? 

农历闰月是怎样确定的? 

黄历与皇历是一回事吗? 

《十二气历》是何人何时所作? 

农历中一年有多少候? 

历法中的“三正”指的是什么? 

干支计年法是怎么回事? 

你会推算干支纪年吗? 

何谓帝王年号纪年法? 

何谓十二生肖纪年法? 

常说的“虚岁”和“周岁”是怎么回事? 

古代元旦和春节是一回事吗? 

中国古代历法有多少种? 

农历月份还有哪些别称? 

为什么冬至开始“数九”呢?而不是“数十”呢? 

为什么有冬三九,夏三伏之说? 

万年历是谁提出来的? 

“十二时辰”所指具体时刻是什么? 

人的生辰八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中国为什么把一周叫“一星期”呢? 

阳历、阴历和阴阳历有什么区别? 

每年春节的公历日期变化有规律吗? 

我国为什么重视立春这个节气? 

最早的历书是《夏小正》吗? 

《大衍历》是何人何时所作? 

《大明历》是指明朝的法律吗? 

《授时历》是何人何时所作? 

为何把农历一月称作“正月”? 

朔、望、晦指的是什么? 

何谓上弦月,何谓下弦月? 

“小时”是如何来的? 

古代计时法主要有几种? 

更和点个指的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把十五分钟称作一刻钟? 

【文学·诗词】

“文学”一词是如何来的? 

何为上古,中古,三古? 

什么是“楚辞”? 

《楚辞》是屈原的著作吗? 

“骚体”是指什么? 

“歌行体”是和唱歌有关吗? 

骈体文是一种什么文体? 

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吗? 

何为“风、雅、颂”? 

何为“赋、比、兴”? 

《诗经》的兴、观、群、怨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小学? 

什么是“六书”? 

“四声八病”是指什么? 

律诗和绝句各指什么? 

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是指三首诗吗? 

杂言诗也是诗的一种吗? 

诗词主要有哪些常用术语? 

《古诗十九首》都包括哪些诗作? 

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禁书包括哪些? 

中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是《诗品》吗? 

《二十四诗品》主要评述了二十四首诗吗? 

《全唐诗》收录了多少首诗歌? 

《唐诗三百首》入选了多少位唐代诗人的多少首诗? 

《文苑英华》是小说集还是文学集? 

现今最大的唐文总集是《全唐文》吗? 

《沧浪诗话》是笔名沧浪的人写的诗文集吗? 

《录鬼簿》是本神话故事书吗? 

古代小说为何爱以诗词开头? 

古代文学各时期有哪些文学样式? 

中国最长的诗歌是哪首? 

中国最早的民歌是哪首? 

采风是指什么? 

《离骚》为什么可“与日月争光”? 

《九歌》包括哪些篇章? 

《天问》共问了多少个问题? 

赋是指文体还是指赋体? 

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有何区别? 

汉赋为什么是赋体正宗? 

司马相如是何时的辞赋大家? 

什么是乐府诗歌? 

“乐府双壁”指什么? 

建安七子都有哪些人? 

“建安风骨”指的是什么? 

竹林七贤指哪七个人? 

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何区别? 

唐诗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初唐四杰”都有谁? 

王勃为何被称作“唐人开山祖”? 

王昌龄为何被称为“七绝圣手”? 

王维为何被称为“诗佛”? 

为什么说王维诗“诗中有画”? 

何为边塞诗,是在边境写的诗吗? 

李白为何有“诗仙”之誉? 

杜甫为何被称作“诗圣”? 

杜甫的诗歌为什么被称作“诗史”? 

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李商隐为何会被视作朦胧诗鼻祖? 

词的形成是从何时开始的? 

词的令、引、近、慢都指什么? 

豪放派有哪些风格特点? 

婉约派有哪些风格特点? 

“北宋第一家”指的是哪家? 

“词家之冠”是说周邦彦吗? 

散曲是音乐的一种吗? 

明代“前七子”都有谁? 

明代“后七子”都有谁? 

《玉台新咏》是怎样的一部诗歌总集? 

何为五步诗和三步诗? 

古代居士都有哪些? 

文学三部曲都有哪些? 

中国有哪些古代女文学家? 

元曲四大家都有谁? 

江西诗派都有谁? 

公安派都有谁? 

《敕勒歌》是何人何时所作? 

《格萨尔王传》是哪个民族的诗歌? 

《江格尔》是哪个民族的诗歌? 

《阿诗玛》是指香烟还是指诗歌? 

《文选》是怎样收录诗文的? 

最早的推理小说是《包公案》吗? 

中国四大名著指的是哪四部书? 

“三家诗”指的是什么? 

“毛诗”指的是什么? 

“鲁迅”都有哪些笔名?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什么? 

作品都有哪些称谓? 

“三言二拍”指的是在唱戏吗? 

晚清四大讽刺小说所指是谁? 

《儒林外史》是何人何时所作? 

我国最长的古典小说是哪部? 

《聊斋志异》是何人何时所作? 

《金瓶梅》是何人何时所作? 

诗界革命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也有一句诗吗? 

《人间词话》是讲述诗词的书吗? 

【中医·文娱】

中医为何称“悬壶”? 

中医还有哪些别名? 

“大夫”、“郎中”称呼如何来的? 

《黄帝内经》与黄帝有关系吗? 

《伤寒论》是何人何时所作? 

五石散是种药材吗? 

“定心丸”是一种什么药? 

世界上第一部药学专著是我国的吗? 

《本草纲目》是何人何时所作? 

“杏林”是说什么的? 

古人是怎么验尸的? 

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 

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吗? 

何谓“铃医”? 

铃医手拿的串铃为何叫“虎撑”? 

中药店为何称“堂”? 

什么是“四气五味”? 

“悬丝诊脉”是真有这回事吗? 

名医都有哪些别称? 

“药锅”为何又称“急销”? 

“药王”究竟是谁? 

中医“免疫”思想从何而来? 

哪些飞禽能入药? 

中药为何称“本草”? 

煎药用的“流水与止水”是怎么回事? 

动物粪便也能做药材吗? 

中药“六陈”是说药越久越好吗? 

甘草为何又称为“国老”? 

冬虫夏草指的是什么? 

云南白药是怎么来的? 

诸葛行军散是谁发明的? 

六味地黄丸是谁创制的? 

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是一种饮食吗? 

第一部脉象诊断学是哪部? 

世界上的第一部药典是哪部? 

最早的外科专著是哪部? 

最早的伤科专著是哪部? 

《千金方》是讲千金小姐的书吗? 

饮鸩止渴说的是什么? 

华佗是哪个朝代的名医? 

藏医医圣和藏医始祖是谁? 

五禽戏中的五禽指的是哪五种鸟兽? 

节食疗法是谁先提出来的? 

《洗冤集录》是部讲什么的书? 

倒药渣是怎么回事呢? 

奇香和奇臭的中药为哪些? 

“卫生”一词是如何来的? 

古代医生的称谓有哪些? 

医生之神是谁? 

佩香囊真的能祛病强身吗? 

中草药名是怎么来的? 

中药也会被“改名换姓”吗? 

人体到底有多少种药物呢? 

秦王试剑草是秦始皇发现的吗? 

金寄奴是谁发现的? 

骨碎补真能把碎骨补起来吗? 

为何说煎药叫煎茶? 

“捶龙”是如何驱病魔的? 

诊疗有哪些习俗? 

开药方有哪些习俗? 

看病有哪些习俗? 

买药有哪些习俗与禁忌? 

药铺经营有哪些禁忌? 

药铺柜台为何要放石狮子? 

抓药时有哪些习俗? 

中国的戏曲主要有哪些剧种? 

古代也有剧场吗? 

五音有哪些? 

六乐为哪些? 

八音有哪八种? 

什么是五音四呼? 

什么是郑卫之音? 

什么是楚声? 

汉代百戏是指一百种戏吗? 

西凉乐是哪个地方的音乐? 

诸宫调指的是什么? 

唐代大曲是指一种酒吗? 

双簧戏是谁定的名? 

十大古典喜剧都有哪些? 

十大古典悲剧都有哪些? 

《越人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戏剧脸谱起源于何时? 

川剧变脸是咋回事儿? 

四大须生都有谁? 

四大名旦都是谁? 

戏曲演员为何称为“梨园弟子”? 

何谓同光十三绝? 

冰戏是在冰上唱戏吗? 

戏剧分哪五大角色? 

“压轴戏”就是最后一出戏吗? 

什么是“皮影”和“皮影戏”? 

什么是傩戏和傩面具? 

踏青风俗古已有之吗? 

风筝起源于何时?是由何人发明的? 

为什么节日要舞狮子呢? 

何为樗蒲,何为双陆? 

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是射箭吗? 

“投壶”指的是什么? 

中国武术起源于何时? 

行气是气功的一种吗? 

荡秋千也是起源于古代吗? 

贵由赤是古代马拉松吗? 

锦标与奖杯是起源于中国吗? 

什么是木射? 

什么是角抵? 

蚩尤戏是戏剧还是体育活动? 

相扑是起源于中国吗? 

古人是怎么摔跤的? 

古代女子也有相扑吗? 

足球是起源于中国吗? 

水秋千是怎么玩的? 

清代也有花样冰上运动吗? 

“牵钩”是项什么运动? 

踢毽子起源于何时? 

七巧板是起源于中国吗? 

升官图是图画还是游戏? 

围棋起源于何时? 

麻将起源何时? 

骰子的前身是五木吗? 

杂技艺术是何时形成的? 

京剧主要有哪些流派? 

戏剧基本功包括什么?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服饰有哪些? 

什么是“三小戏”? 

相声的祖师爷是谁? 

独脚戏是一只脚的人表演的吗? 

什么是十不闲莲花落? 

耍中幡是哪个民族的游戏? 

跳火绳是小孩玩的游戏吗? 

日尔噶是种什么游戏呢? 

顶罐走是朝鲜族特有的吗? 

藏族大象拔河已有千年历史了吗? 

瑶族人龙是种什么游戏? 

叼羊比赛是怎么回事? 

好来宝是哪个民族的表演形式? 

盘歌是歌唱的一种吗? 

东乡族花儿是指花朵吗? 

《白沙细乐》是纳西族的音乐吗? 

文崩音乐是种什么音乐呢? 

羌笛是羌族的民间乐器吗? 

高跷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吗?

试读章节

正史是我国古代史书的一种,指历代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我们常说的“二十四史”全部都是正史。

“正史”之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文中说后世撰著史书,都效法司马迁、班固的《史记》、《汉书》,把它们当做正史。其中的“正”有“正宗”、“正统”的意思。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规定从《史记》到《明史》的24部史书为正史,私家不能擅自增加。

就体裁而言,历代正史均为纪传体史书,以帝王的本纪为纲,以列传为辅,本纪、列传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此外的志、表,则并不是所有的正史都有。《明史·艺文志》曾经把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但并未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同时,除《史记》及《南/北史》外,其余正史均为断代史。

就纂修而言,唐代以前的正史多为个人所撰,唐及以后的正史则均为官修,只有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是私撰。

就影响而言,历代正史虽然有高下之分,但因为史料大多比较信实,纂修者大多是当时的史学名家,所以影响极大,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纪传体是我国古代史书体裁之一,由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完善,此后历代正史都采用这种体裁。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最主要的部分是本纪和列传,故称“纪传体”。

《史记》是纪传体的首创之作。司马迁将先秦史籍《禹本纪》、《世家》、《穆天子传》、《周谱》、《尚书》所采用的体裁融于一书,创制了本纪、世家、表、书、列传五大部分。纪传体的完善或完成者,是班固及其《汉书》。《汉书》不列世家,保留表,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从此,纪、传再加表、志成为历代正史的体例(不过有许多正史没有表和威志)。而且《汉书》是断代史,后世正史也多为断代史(只有《南史》、《北史》算是通史)。

《汉书》以后的正史,对纪传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增加新的类传、表、志,其中尤以后者为最。纪传体主要是正史所使用的体裁,是我国史书的传统体裁,对古代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种体裁以人物而非史事为中心,尤其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人物,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我国历代正史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形成了许多并称,其中最为常见的有“三史”、“四史”、“十三史”、“十七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等。

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奠定了纪传体史书的基础,两书并称“史汉”。到《东观汉纪》面世,与“史汉”并称“三史”。这种称谓在唐代以前甚为通行。后人又把《后汉书》、《三国志》与“史汉”并称“四史”,也叫“前四史”。  ‘

“十三史”的称呼出现在唐代。“十三史”除“前四史”外,包括晋代的《晋书》1部,南朝的宋(《宋书》)、齐(《南齐书》)、梁(《梁书》)、陈(《陈书》)4部,北朝的《魏书》、《北齐书》、《周书》3部,以及《隋书》。

“十七史”之名通行于宋代。这17部史书除“十三史”所指的13部外,增加的有《新唐书》、《新五代史》以及《南史》、《北史》。

“廿一史”(二十一史)的称谓见于明代,“十七史”之外,新增的是《宋史》、《辽史》、《金史》、《元史》4部。

“廿二史”(二十二史)、“廿四史”(二十四史)的称谓都出现在清代。前者指“廿一史”加《明史》;后者指“廿一史”加《唐书》、《五代史》。“廿四史”是乾隆年间钦定的,不允许擅自增加。

“廿五史”(二十五史)之称见于20世纪初期。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把柯绍态的《新元史》列入正史,称为“廿五史”。

“廿六史”(二十六史)的称谓是今人的发明。清代历史有《清史稿》,但并非定稿。不过,后来没有可以列入正史的清史出现,而《清史稿》体例又与前代诸史完全相同,故有人就将该书与“廿五史”并列,合称“廿六史”。

司马迁撰写《史记》虽然是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但在经受宫刑后忍辱负重完成这一大工程,更是出于强烈的使命感,那就是他给好友任安(字少卿)写的信《报任安书》(也叫《报任少卿书》)中所提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并让自己的书“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究天人之际”,就是探索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书中批判了前人的“神意天命论”,代之以“帝王中心论”。

“通古今之变”,就是研究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成一家之变”,就是建立自己的观点、学说。书中体例、笔法和评论等处,都体现了司马迁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学术见解。

《三国志》是记魏、蜀、吴三国不完全纪传体的史书,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全书共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曹叔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魏的年号。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孙吴为晋所灭,孙皓是晋的降臣,没有必要尊重。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反映出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这也是称其为不完全纪传体的原因),因此所记主要是人物。该书取材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所以后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此外,陈寿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尤其是对魏晋时代时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多有讳饰。

编年体是我国古代史书体裁之一。它是最早存在的史书体裁,先秦史籍使用的就是这种体裁。它以年代来编排史事,故称“编年体”。

《春秋》是我国传世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以年月日来记录、编排史事。另外一部先秦史籍《竹书纪年》使用的也是编年体。此后如汉代苟悦的《(前)汉纪》、晋袁宏的《后汉纪》、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通鉴》续书自然也都是编年体。此外,历代实录、起居注使用的也是这种体裁。

实录是我国古代记载皇帝在位期间重要史实的资料性史书,其体裁也称“实录体”。它按时间编年记录,因此也属于编年体史书。一般以所记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标志,如唐代的《顺宗实录》、清代的《世祖章皇帝实录》。也有以王朝命名的合刊本,如《明实录》、《清实录》。P4-6

序言

国学是20世纪初在我国提倡的一门学问,亦称“国故学”,因其研究“国故”而名。北京大学曾经出版过《国故月刊》。胡适提出过“整理国故”的口号。他说:“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而现代意义上的国学,其内涵与外延,质的规定性,学界至今尚无统一意见。普遍看法是其包括四大类:义理、考据、辞章及曾国藩在此基础上添加的经世之学。其中,义理之学是国学的主体,举凡政治思想、道德人伦、宗教思想等影响国人思维的学说都属于义理之学,包括儒释道、诸子学说及历代思想家的主张。考据之学包括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考古学、金石学、历史学等学问。辞章之学是对文学艺术的概括,包括历代文学著作及其研究。经世之学即经世致用的学问,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医学、历算学等实用科学。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从五四运动到当代,国内学者对国学一直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是“国粹论”者,另一种是“国渣论”者。前者崇古嗜古,认为古代学术文化都是“国粹”;后者则非古反古,认为是“国渣”,要人们“爱惜精神,莫读古书”。这两种态度,都是片面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复杂的,它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承和弘扬精华,否定和扬弃糟粕。如果不去接触,不去探讨和研究,又怎么知道哪个是精华,哪个是糟粕呢?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而且延续到当代的唯一国家。所谓东方文化,就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对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国人一直不断地在研究,我们自己如果弃之不顾,严加拒绝,那就等于无自知之明。

然而在不少读者心目中,诸子百家,之乎者也;精深高妙,艰涩难懂,这就是人们对国学的诠释。一直以来,在卷帙浩繁的国学世界中,只看得见专家、学者们孤独的身影,寻常百姓对这个神秘的艺术殿堂却可望而不可即。近年来,央视《百家讲坛》节目开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解读国学,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国学热”。爱国学,学国学是好事。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国学。我们经常把国家、民族比作母亲,那么国学就是我们的母亲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不管什么情况,我也不会丢弃母亲留给自己的东西,何况这是一笔凝聚了无数先人血汗和智慧的宝贵财富。

本书讲的是国学常识,不是艰涩的国学理论。这里所说的“常识”,有两个重点:一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二是读书时经常遇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大家知其然但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本书共分八章,包括史学典籍、诸子百家、政制法制、教育出版、姓名称谓、历法、文学诗词、中医文娱。以问题入手,以有趣为主旨,向读者展示国学常识。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关于国学的较为全面的概念;有志于深入研究者,亦可通过本书探寻进入国学殿堂之门径。

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本书得以出版,在此,要感谢呼新敬、黄玉珍、呼志娜、郜金磊、刘辉、张欣、王中辉为本书提供了资料,感谢宋娟娟、张焕金、陈艺文、武慧霞、谌伟龙、杨宏正、李京、毕慕科为本书做了校对工作,再感谢林丽曼、魏洁茹、范世勇、呼新娥、杜英峰、杜凯、呼志坚、申文平、呼新宇给本书提出的修改建议,谢谢大家!

书评(媒体评论)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因此,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

——季羡林

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胡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呼志强//江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87706
开本 16开
页数 3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2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126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