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人物盖茨比/世界文学名著权威译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大人物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短篇小说,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主要通过原是军人的大富豪盖茨比与初恋姑娘黛西的重逢,以及后来发生的悲剧,描绘“爵士时代”社会的种种腐败,反映美国传统信念的沦丧以及“美国梦”的破灭。

内容推荐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大人物盖茨比》是他的代表作。故事讲的是,青年军官盖茨比与上流社会的黛西相遇并坠入爱河,然而黛西却放弃了一文不名的盖茨比而嫁给了纨绔子弟汤姆。几年后,盖茨比经过奋斗成为暴发的新贵,他买下黛西家湖对面的宫殿,通宵达旦地大宴宾客、挥金如土、狂欢纵乐,不过是一片痴心地为了引起黛西注意,以挽回失去的爱情。庸俗和虚伪的黛西被更加奢华的生活吸引,与盖茨比重叙旧情。然而并无真情可言的她酒后驾驶盖茨比的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却与汤姆一起嫁祸于盖茨比,以至于死者的丈夫寻仇杀死了盖茨比。小说堪称20世纪早期美国社会缩影的经典写照,通过对纸醉金迷的上层社会生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美国梦”在幻想、爱情与谎言中的破灭。

目录

总序 盛情大提篮

译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试读章节

我年轻的时候,父亲跟我说过一句话,至今还牢牢地记在我的心里。

“你以后每逢观察别人,”他告诫我说,“千万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不都像你有那么好的教养。”

他没再多说什么。我们父子俩的话虽说不多,彼此却心有灵犀,因此我明白他那话中含有更深刻的哲理。这样天长日久我便养成了一种习惯,对什么事情都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唉,这一下可招来了麻烦,有不少人跟我倾吐他们内心的秘密,使我成为一些讨厌的小人捉弄的对象。正常的人身上有了这样的怪脾气,是逃不过那些心理反常者的眼睛的,他们绝不会放过你。正因为这样,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由于接近一些放浪形骸、来历不明的人,知道一点他们的隐私,曾被不公正地指责为小政客。其实,那些事情差不多都是他们主动向我透露的——他们在要吐露真情时,往往表露出一种明显的迹象,吞吞吐吐,既想说又不愿意说。不过,我常常装着睡觉,不然就装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甚至干脆轻率地摆出厌恶的面孔。因为我明白,年轻人吐露私情,往往言不由衷,至少是鹦鹉学舌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况且,那种遮遮掩掩的做法使人一眼就能看破。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保留自己的观点。我父亲是个老于世故的人,他曾经向我暗示过,人的道德观念天生就有差异。我这个人很傲慢,因此也经常这么想。说句心里话吧,这是我的座右铭,我至今还担心忘记它会失去什么呢!

虽然我在这里如此炫耀自己的涵养,但是我得承认我的涵养是有限度的。人的品行不同,有的好像建筑在坚硬的岩石上,有的则像建筑在潮湿的沼泽地里,然而不管怎么说,倘若超过了某种限度,我可就全然不顾那一套了。去年夏天从东部回来,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穿上军装,永远保持着一种严肃的姿态,我不想再让自己的目光享有粗暴窥测别人心灵的特权。但是,唯有盖茨比(这本书就是以这位先生的大名而命名的)不能幸免——我毫不掩饰地鄙夷他的一切行为。如果说人的品格是由一连串美好的举止行为组成的,那么盖茨比的身上倒不乏某种风采,他对于人生的前景具有高度的敏感,就像连在一台高度复杂、能测出万里以外的地震微波的仪器一样。不过,这种敏感与那种所谓“创造气质”的微弱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种了不起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天赋,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机敏。我从没见过别人身上具备这种特点,恐怕将来也是难以看到的。不——盖茨比毕竟是无可指责的,相反,正是那些吞噬(shl)盖茨比的心灵的东西和伴随着他的梦幻而来的浊尘,才使我对人生短促的欢娱和烦恼暂时失去了兴趣。

我家一连三代都住在这座中西部的城市里,是数一数二的阔人家。我们卡拉韦家族也算得上是一户望门贵族,据家谱记载,我们还是布克里奇公爵的后裔。不过,我家的这行生意实际上可是我伯祖父开创的。1851年他迁居此地,南北战争时期他雇人替他服役,自己却做起五金批发的生意。后来,父亲继承了他的家业,一直维持到现在。

我从来没见过我的伯祖父,只听人家说我的相貌跟他很相似——简直与他的那幅仪表威严的画像像极了(那幅画像一直挂在父亲的办公室里)。1915年,我从纽黑文毕业,恰好比父亲晚毕业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我毕业不久就投入了那场所谓的大战,其实那是一场像被推迟了的条顿民族大迁徙似的战争。我非常喜欢反击战中的戎马生涯,战争结束后我回到故乡反倒觉得空虚无聊。在我看来,如今的中西部已不再是世界上最温暖的中心,却仿佛处在宇宙危险的边缘上——于是我决意要到东部去学做债券生意。我所熟悉的人都是干这行的,我想,我一个单身汉以此谋生总不至于困难吧。不料我的伯父、伯母,叔父、婶娘却似乎把这件事情看得像替我选择预备学校一样重要。他们磋商了一番之后才说:“哦……行,这样可以。”瞧他们的神气,既郑重其事又犹豫不决。我父亲也答应先资助我一年。可后来几经拖延,直到1922年的春天我才来到东部。当时我想,这次来后就永远不再回去了。

1-3

序言

译序

范岳

《大人物盖茨比》是20世纪在美国以至西方文坛产生重要影响的小说之一。我于1981年秋开始翻译这部书,首先坐在图书馆里查阅文献资料,深入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我发现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美国这个庞大的“金元帝国”出现经济危机,“泡沫”一个接一个地破碎,工厂一座接一座地倒闭,工人一批接一批地走进失业大军的队伍。而且这也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几乎动摇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基础,使人们对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感到悲观失望。作者通过真实的描写,将各类人物的典型性格和不同命运交织在一起,向世人展示出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历史画面。

当然,文学作品不是历史书籍,但它却能折射出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读者从书名The Great Gatsby就不难看出作家对像盖茨比这样的“大人物”有多么鄙视和憎恶。这里的great不是“伟大”或“了不起”的意思,前面加上定冠词the变成名词,与盖茨比“同位”,并非主从关系。作家不仅对盖茨比之流的“大亨”“大腕儿”给以无情讽刺,而且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都笼罩在灰暗的色彩之中。尤其在描绘一些狂欢的章节中读者会看到惨淡的灯光,冷酷的表情,贪婪的欲望和虚假的繁荣……这些令人窒息的画面使我们仿佛跟随着纽楼梦》中的刘姥姥走进“盛世”中的大观园,不禁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现在再看小说中主人公盖茨比的命运。他原是美国西部的贫穷青年,为在乱世中改变个人命运而追求有钱人家的女儿黛西,依靠他会巴结上层人物和玩弄骗术的“本领”做起投机生意,一夜暴富,发了横财,摇身一变成为上流社会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但冷酷的社会现实粉粹了他的梦幻,最终黛西嫁给了一个出身高贵的花花公子,他们合谋杀害了盖茨比。

盖茨比的时代被称为“爵士”时代,作者弗·司·菲茨杰拉德便是描绘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家。

我翻译的《大人物盖茨比》于1983年4月出版,至今已过去32年了。其间由不同出版社再版过几次。2009年,香港商务印书公司购买了本书中的第三、第四章节,供当地青少年朋友学习英汉翻译使用。这次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也选中该译本,其目的是促使青少年朋友们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和探索文学中所反映出的社会价值观及其深层的文化底蕴。为此我写了上述的一些话作为前言。

书评(媒体评论)

他(菲茨杰拉德)的才华就像蝴蝶翅膀上缤纷的图案,完全是天生的。

——海明威

如果让我“举出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书”,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是菲茨杰拉德的《大人物盖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倘若只让我从中挑选一本,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大人物盖茨比》。

——村上春树

一本奇特的书,神秘而闪耀着光辉。菲茨杰拉德写得如此完美,落笔自然,对形式的把握臻于极致。

——《纽约时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人物盖茨比/世界文学名著权威译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菲茨杰拉德
译者 范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565468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5089499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0
16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