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探源 |
内容 | 内容推荐 窦存芳、陈书谦、张勇编著的《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探源》介绍了茶马古道与雅安藏茶的历史、文化,收录了在2017年在雅安召开的“中国藏茶文化发展论坛“上宣读讨论的论文二十余篇。全书共分四个篇章:第一篇核心内容为檀溪“茶马古道”概念体系,对川藏茶马古道的概念、范围、变迁等进行讨论;第二章核心内容为探讨“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从历史意义到“一带一路”,展开讨论;第三章核心内容为藏茶历史文化;第四篇内容为藏茶文化现今的发展。 目录 前言 序一 序二 第一编 茶马古道概念体系探析 敬仰我们的天路——川藏茶马古道 亮炯·朗萨(蒋秀荚) 试论茶马古道的概念体系、价值认识与现实利用 张祖群 清代早期确立南路边茶商营贸易的原因探析 田茂旺 滇茶销藏的兴起与滇藏陆海通道 刘志扬 由茶马司、茶司到洋行——明清时期河湟民族贸易的变化 贾伟 李臣玲 第二编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石硕 茶马古道与“一带一路” 李旭 茶马古道旅游开发及开发中的民族问题研究 袁晓文 陈东 近代“川藏茶马古道”的“背子”及其文化价值略论 王川 试论中国西南边疆文化安全——基于茶马古道的视角 张祖群 茶马古道的影像呈现与文化意义 张明 第三编 藏茶文化探源 略论“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 格勒 古道新茶,藏茶藏饮,藏茶国饮——藏茶华丽转身的过往与未来 喜饶尼玛 雅安藏茶的家国情怀 陈书谦 西藏传统茶文化的发展阶段研究 赵国栋 略论藏茶身份的转变及藏茶文化发展趋势 窦存芳 第四编 藏茶文化与社会发展 茶叶——连接藏族和汉族的一条金色的纽带 降边嘉措 南路边茶及其产业的变迁发展 罗莉 茶马贸易与康东市镇兴衰过程研究——以四川泸定岚安为例 郭建勋 中国藏茶的饮茶礼仪及饮茶程序略论 王川 陈艺瑞 郭学成 茶叶与社会:藏族茶文化及其功能析论 郭志合 雅安藏茶品质特征及其成因杜晓陈书谦 王聪明 “非遗+餐饮”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探究——以雅安藏茶为例黄一秦 弘扬藏茶文化发展藏茶产业——四川雅安西康藏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使命与担当 吴涛 魏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茶马古道与藏茶文化探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窦存芳//陈书谦//张勇 |
译者 | |
编者 | 窦存芳//陈书谦//张勇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2500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0 |
CIP核字 | 2018268139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