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1885-1967),著名作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美文之王”。
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影响深远,风行海内外。其随笔散文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鲁迅评价“周作人的散文为中国第一”,胡适赞叹“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倾心翻译的《枕草子》,尽显原作的灵性与机趣,是公认的经典译本。
图书 | 秉烛谈/周作人著作 |
内容 |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1967),著名作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美文之王”。 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 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影响深远,风行海内外。其随笔散文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鲁迅评价“周作人的散文为中国第一”,胡适赞叹“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倾心翻译的《枕草子》,尽显原作的灵性与机趣,是公认的经典译本。 目录 关于俞理初 记太炎先生学梵文事 《读(风)臆补》 《读书随笔》 《林阜间集》 《双节堂庸训》 《朴丽子》 《人境庐诗草》 《茨村新乐府》 《莲花筏》 《谈史志奇》 《曝背馀谈》 《老学庵笔记》 《银茶匙》 《江都二色》 《凡人崇拜》 《浮世风吕》 读《檀弓》 再谈试帖 再谈尺牍 谈笔记 歌谣与名物 赋得猫 □明珠抄六首 谈儒家 谈韩文 谈方姚文 谈画梅画竹 谈《字学举隅》 《妇人之笑》 精彩页 关于俞理初 家传旧书中有一部俞理初的《癸巳类稿》,五厚册,大抵还是先君的手泽本,虽然不曾有什么题字印记。这部书我小时候颇喜欢,不大好懂,却时常拿出来翻翻,那时所看差不多就只是末三卷而已。民国以后才又买到《癸巳存稿》六册,姚氏刻本。关于俞君的事,也只在二书序跋及崇祀乡贤文件中见到一点。日前得安徽丛书本《癸巳类稿》,系用俞君晚年手订本石印,凡九册,附王立中编年谱一册,原文固多所增益,又得知其生平,是极可喜的事。年谱末复有谱馀数则,集录遗闻轶事,很有意思,但恨希少不禁读耳。 尝见齐学裘著《见闻随笔》卷二十四中,有“俞理初”一则云: 黟县俞理初正燮孝廉读书过目不忘,书无不览,著作等身。曾为张芥航河帅修《行水金鉴》,数月而成,船过荆溪,访余于双溪草堂,款留小饮。谓余曰,近年苦无书读。《四库全书》以及道藏内典皆在胸中,国初以来名宦家世科墨,原原本本,背诵如流,博古通今,世罕其匹。工篆刻,为余刻“蕉窗写意”“玉溪书画”两小印,古雅可珍。居家事母,不乐仕进,时移世乱,不知所终。 又戴醇士著《习苦斋笔记》中有“俞正燮”一则云: 理初先生,黟县人,予识于京师,年六十矣。口所谈者皆游戏语,遇于道则行无所适,东南西北无可无不可。至人家,谈数语,辄睡于客座。问古今事,诡言不知,或晚间酒后,则原原本本,无一字遗。予所识博雅者无出其右。先生为壬辰孝廉,尝告我日:予初次入都会试,谒副主考,则日,尔与我朱卷刻本,我未见尔文也。窃疑正主考取中,副未寓目。谒正主考,则又曰,尔与我朱卷刻本,我未见尔文也。骇问故,日:尔卷监临嘱副主考,宜细阅此卷,副疑且怒,置不阅。揭晓日先拆尔卷,见黟县人,问日,此徽商耶?予曰,若是黟县俞某,则今之通人也。副主考幡然日,然则中矣。其实我两人俱未见尔文,故欲一读耳。会试荐未售,房考为刻其著述,所谓《癸巳类稿》也。乡试正主考为汤文端金钊,会试房考为王菽原先生藻。查《年谱》,乡试中式在道光元年辛巳,笔记误作壬辰,又题名亦错写为俞廷燮。《年谱》引用自述一节,唯未录《笔记》全文,其实上半亦甚有致,如收在谱馀中正是很好资料也。《越缦堂日记补》辛集上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日条下云: 阅黟县俞理初孝廉正燮《癸巳类稿》,皆经史之学,间及近事纪载,皆足资掌故,书刻于道光癸巳,故以此为名。新安经学最盛,能兼通史学者惟凌次仲氏及俞君。其书引证太繁,笔舌冗漫,而浩博殊不易得。……俞君颇好为妇人出脱。其《节妇说》言,礼云一与之齐终身不改,男子亦不当再娶。《贞女说》言,后世女子不肯再受聘者谓之贞女,乃贤者未思之过。未同衾而同穴,则又何必亲迎,何必庙见,何必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直无男女之分。《妒非女人恶德论》言,夫买妾而妻不妒,是恝也,恝则家道坏矣。明代律例,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此使妇女无可妒,法之最善者。语皆偏谲,似谢夫人所谓出于周姥者,一笑。 P1-3 导语 《秉烛谈》收录周作人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的作品。作者晚年回顾平生著述,很是强调集中《赋得猫》一类文化批判之作。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全出于作者的特殊知识,特殊趣味和特殊发现,可以说因知识而有发现,因发现而有趣味,而发现和知识又都包容于趣味之中。因系趣味文章,行文是漫谈式的,虽然分量很重,立意也深,无论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考虑,此类文章都居周作人最佳作品之列,最能代表他的特色。 序言 《秉烛谈》,一九四○年二月北新书局初版,收一九 三六年十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间所写文章二十九篇。超过 半数的文章都以书为题,此乃周氏自《夜读抄》以后作文 的一大特色。其他如《关于俞理初》《再谈试帖》《再谈 尺牍》《谈笔记》等,均是研究周氏文章和思想的重要篇 章;而《歌谣与名物》《赋得猫》等篇,也是他晚年时表 示“至今还是喜欢”的。 《秉烛谈》结集后,因时局关系,出版有耽搁。作者 本撰有序言,但未及印入书中,“因底稿在上海兵火中烧 失了”,它后来才编入了《秉烛后谈》。据序言说:“这 本集子本想叫作《风雨后谈》,写信去与出版者商量,回 信说这不大好,因为买书的人恐怕要与《风雨谈》相混, 弄不清楚。我仔细一想觉得这也说得有道理,于是计算来 改一个新名字……这就叫作《秉烛谈》吧。” 本社一九八九年十月据北新本校订印行,此次仍据该 本加校重版。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周作人杂文《读书随笔》、《人境庐诗草》、《凡人崇拜》、《再谈试帖》、《谈笔记》、《妇人之笑》等29篇。“诸文颇多闲适题目”,然而同为闲适题目,内容却可分为两类,其一表意趣,其一疾虚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秉烛谈/周作人著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作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80893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5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02 |
CIP核字 | 2018035452 |
中图分类号 | I266.1 |
丛书名 | |
印张 | 7.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185 |
宽 | 13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