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球地理/青少年百科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赵志远主编的《地球地理》为“青少年百科丛书”之一,是一部适合渴求知识的青少年读者阅读使用的百科全书。它通俗浅显的文字,精美逼真的插图,诠释出丰富而精彩的内容。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进入一个充满未知、乐趣无穷的知识世界。内容包括:地球的圈层结构、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地球上的山共有几种、雄伟的落基山脉、“珠穆朗玛”是什么意思、“自古华山一条路”、为什么中国也多发地震、全球最大的活火山在哪里、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古海百合化石、地球上矿物的形成等。

内容推荐

赵志远主编的“青少年百科丛书”是人类21世纪知识的集锦,是服务于读者智慧的钥匙。它按照科学的构架,依据现代人的思维理念,把纷繁的知识和无穷的原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表述出来,使青少年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展开充分的想像,从而开始一段激动人心的书旅历程……带领您回顾历史与文明的兴衰,了解人类的过去和未来,领略全球文化的多样性,走进异彩纷呈的百科天地。

《地球地理》为丛书之一,分为地球万象、海洋探索两部分。

《地球地理》以国内前所未有的内容含量,新颖独特的版面设计,科学严谨的文字处理,规模庞大的图片制作,展现给青少年朋友一个多姿多彩的地球地理世界。

目录

地球万象

 地球的圈层结构/2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3

 大气层有多厚/3

 “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5

 变为泥土的石头/7

 河流侵蚀作用/8

 岩溶作用/9

 海蚀作用/10

 风蚀作用/11

 地球上的山共有几种/12

 雄伟的落基山脉/13

 “珠穆朗玛”是什么意思/14

 “自古华山一条路”/15

 黄山“四绝”/16

 张家界的大峰林/17

 为什么中国也多发地震/18

 地震与海啸/19

 火山/20

 火山的好处/20

 火山爆发能否预报/22

 全球最大的活火山在哪里/23

 什么是活火山/23

 重见天日的庞培城/24

 玉米田怎样长起山/25

 日本国家的象征——富士山/26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27

 化石人类/28

 古海百合化石/29

 地质年代/29

 岩石的形成/31

 钻石的形成/32

 石油的形成/33

 天然气的形成/34

 地球上矿物的形成/35

 珍贵的和田玉/36

 石中之帝——田黄/37

 煤的生成/38

 煤的开采/39

 东非大裂谷/40

 不幸之地——沙漠/41

 撒哈拉沙漠过去是一片大草原吗/42

 沙漠的形成/43

 沙漠中的沙子能烤熟鸡蛋吗/44

 沙尘暴的成因/45

 “沙漠绿洲”和“海市蜃楼”/46

 地下怎么会冒出泉水来/47

 泉的种类/48

 我国有哪七大名泉/49

 “泉城”济南/50

 间歇泉/51

 瀑布的形成/53

 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尼亚加拉瀑布/54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安赫尔瀑布/55

 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56

 黄河壶口瀑布/57

 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58

 南美洲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59

 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60

 贝加尔湖/60

 火山口湖——克雷特湖/61

 “天然的沥青厂”——沥青湖/62

 死海——没有生命的“大海”/62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64

 八百里天然水库——洞庭湖/65

 长江三角洲上的明珠——太湖/65

 火山口湖——白头山天池/66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67

 “天上”的湖泊——纳木错/68

 生命之泉——河流/69

 “河流之王”——亚马孙河/70

 亚马孙河的得名/71

 欧洲第一大河——伏尔加河/72

 美丽的国际河流——多瑙河/72

 “东方伟大的航道”——苏伊士运河/73

 巴拿马运河/74

 “老人河”——密西西比河/76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77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78

 黄河九十九道弯/79

 携手同归南海的大动脉——珠江/80

 水陆并用的东北交通线——黑龙江/80

 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81

 地球之上水多少/82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83

 高原大陆——非洲/85

 世界第三大洲——北美洲/86

 三角大陆——南美洲/87

 半岛大陆——欧洲/88

 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90

 冰雪大陆——南极洲/92

 亚欧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93

 “地质史教科书”——科罗拉多大峡谷/94

 美洲最干最热的地方——死谷/95

 美国犹他州的天然拱/96

 大自然的杰作——巨人岬石柱/96

 阿拉伯国家为何盛产石油/97

 “祖国的宝岛”——台湾/98

 “桂林山水甲天下”/99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100

 世界上最大的峡谷/101

 西藏的地热资源/102

 九寨沟风光/103

 “人间瑶池”——黄龙/104

 赤道有雪山吗/106

 为什么不能随意疏干沼泽地/107

 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108

 热带雨林——地球的宝贵资源/109

 自然保护区/110

 温寒带的分界线——南北极圈/111

 地球之端——两极/112

 在野外怎样辨别方向/113

 地球上的指南——方向/114

 世界上的时区的划分/115

 地球上的网——经线和纬线/116

 热温带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117

 格林尼治时间/118

 南北极地区为何如此寒冷/119

 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120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121

海洋探索

 时涨时落的海水/124

 海水不容易结冰/125

 大海中的盐分从哪里来/125

 海陆分界线——海岸线/127

 珊瑚堆起的西沙群岛/128

 天然海洋生物博物馆——大堡礁/129

 海洋“无风三尺浪”/130

 什么是涌浪/131

 涨落潮的时间/133

 壮观的钱塘潮/134

 什么是大陆架/135

 海洋能源/135

 太平洋是谁给取的名/137

 大西洋的命名/137

 印度洋的命名/138

 世界诸海/139

 海底石油资源/140

 深海生物种群/141

 海底锰结核/142

 海底的沉宝/142

 北冰洋里的财富/143

 海水为何有不同的颜色/145

 海水为何大多呈蓝色/146

 条条河流都流进大海吗/147

 冰山/148

 地球上最大的冰块——罗斯冰架/149

 为何我国北方多

 海滨旅游胜地/150

 海洋环境污染/151

 厄尔尼诺/152

 大气的组成/153

 大气压的测量/154

试读章节

岩溶作用

芦笛岩,是广西桂林著名的游览景点。芦笛岩洞内,那姿态各异、斑斓多彩的石柱、石笋,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惟妙惟肖,使人如入神话中的仙宫。

这些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都是岩溶作用的产物。岩溶,顾名思义,就是岩石受到了水的溶解和侵蚀。自然界中的各种岩石,绝大多数是不可溶的,但也有少数能被水所溶解,如岩盐、石膏、黄土和石灰岩等碳酸盐岩。对于普通水来说,石灰岩也几乎是不可溶的,但是当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后,水对石灰岩的溶解能力就提高了几十倍。不过,即使这样,石灰岩的溶解仍然是十分微弱的,是肉眼难于察觉的。经历漫长的地质岁月以后,才能在石灰岩地区形成规模极其宏大的各种岩溶地形:溶沟、溶槽、溶蚀漏斗、溶蚀湖、暗河、溶洞等。

在石灰岩地区,从地面上流入地下的水,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钙,当其到达溶洞时,由于环境中温度、压力的变化,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于是水对碳酸钙的溶解力降低,使本来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钙重新结晶析出;此外,滴落到溶洞中的水有时也会因蒸发而使水中的碳酸钙结晶析出。析出的碳酸钙若凝结在洞顶,向下生长,便成为石钟乳;若滴在洞底再凝结出来,向上积累,便成为石笋;石钟乳和石笋在形成过程中逐渐衔接成为一体,就是石柱。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比如,由于滴水的石缝被析出的石钟乳所堵塞,或者地壳运动使得地形、水流以及渗水的通道发生了变化,致使水的滴落方向、速度、水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结果,有些才积累到一半的石钟乳和石笋不再继续生长了,有些却又在边上积累出新的石钟乳和石笋。这些先后形成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相互交错、叠接,便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瑰异的景观。

海蚀作用

1831年7月,意大利西西里岛南边海域波涛汹涌,水汽弥漫,还不时发出闷雷般的响声,一股高高的烟柱从水面冲天而起。到了夜晚,这里更是光辉闪烁,奇丽无比。

一个星期后,海上新添了一座高出水面几米的小岛。消息传出,引来了来此考察的地质学家霍夫曼。他到达时,发现小岛已高出水面约20米。几天后,小岛又长高到海拔60米左右,周边长约1.852千米。

小岛的出现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注意,它们都企图把小岛纳入自己的版图。然而,当外交官们正为小岛的归属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时,小岛却像幽灵一般地失去了踪迹。

原来这个小岛的出现是火山作用的结果,构成小岛的岩石是由火山喷出物堆积而成的。这种新形成的火山堆积物大多比较疏松、不结实,因此在海浪的冲击侵蚀下,很快被摧毁、吞没了。

据测算,海浪冲击拍打海岸的力量,具有每平方米4~10吨的冲击力;如果风浪较大,冲击力可升高到每平方米几十吨,甚至更大。人们还曾观察到,一次大风浪把重达1370吨的混凝土块推移了10米;还曾把20吨重的混凝土块从4米深的海底抛上海岸,可见海浪的威力是多么惊人!海浪的冲蚀作用不仅可吞噬小岛,也能使海岸因侵蚀而后退。海岸岩壁在海浪的侵蚀下,不断地演化成为礁石,而礁石又不断地被海浪所吞噬,海岸的位置也就会向内陆退去。

风蚀作用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有一个由红色、灰色、灰绿色、淡黄色等软硬相间的岩层所组成的高地。当风夹带着沙粒沿着岩石中的裂隙呼啸冲击时,每一颗沙粒就像是一把把利刃,刻蚀着裂隙两侧的岩石。其中较软的岩层经不起这千刀万刃的刻蚀,便留下了一道道划纹、沟槽,宛如人工砌成的砖墙。由于这里地处沙漠,人迹罕至,每当狂风骤起时,周围飞沙走石,一片迷茫;风过之处,犹如鬼哭狼嚎,人们称这里为“魔鬼城”。类似这样的“魔鬼城”,在北非和中亚的沙漠中也可以看到。

其实,不仅“魔鬼城”是风这个伟大的建筑师所营造的,沙漠本身也是风侵蚀的结果。风会把其吹过地区的岩石,一点一点地刻蚀、剥落下来变为沙粒,再把沙粒携带到相对空旷的地方,由于风势的减弱或山脉的阻挡,这些沙粒就沉落下来。如果这些沙粒沉落的地区位于干旱的大陆内部,缺乏雨水和河流对这些沉落沙粒的再搬运,那么久而久之,沙粒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发展成为沙漠。

风的侵蚀能力一点不亚于流水。在狂风的携带下,一根松木能穿透1厘米厚的铁板,一根草秆也能穿透厚木板。因此,当风携带着沙粒吹袭裸露岩石时所具有的威力是很大的。再加上这样的作用通常是千百万年来不停地进行着的。因此在狂风盛行的地区,有各种因风蚀作用而形成的地形,如风蚀洞、风蚀蘑菇、风蚀石林……甚至戈壁滩上的岩砾,都会因受到风沙的不断磨蚀,而被削出一个平面,形成十分独特的“风棱石”。

P9-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球地理/青少年百科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志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19782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183-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2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