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隋朝那些事儿(3大业动乱卷)/历史新阅读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冬雪心境,本名李珩,天津人。天津市作协会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十二频道《法律讲堂》栏目主讲人。主讲《大唐第一宰相长孙无忌》《大唐宰相遇刺案》系列节目。著有《唐朝那些事儿》系列、《帝国的凛冬——银子、辫子和面子》系列、《武媚传》等。
后记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却是中国历史从魏
晋南北朝动乱走向大唐盛世的过渡时期,是分裂走向统一
的关键时期,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如果没有开皇之治,也
就不会有后来的大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隋朝的两代帝王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都具备鲜明
的特点。杨坚一直倡导圣王之道,以德治国,所以有了开
皇之治;隋炀帝杨广才能颇佳,却是有才能无格局,因为
苛政太急,最终导致亡国。
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或许已经注意到,本书除
了记述隋朝的一些较为著名的政治事件和战争之外,还特
别写了两代帝王的施政策略,例如隋文帝杨坚的孝治天下
和整治乡村;隋炀帝杨广的禁绝谶纬和统一经学等,甚至
连“黄袍加身”都起源于隋文帝杨坚。之所以要写这些,
是因为后世唐朝的很多施政策略都是继承于隋朝。可以说
,不了解隋朝,也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为什么会到唐朝进
入黄金时期。正像王夫之所说的:“隋统一天下……以启
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隋无德而有政,故不能守天下而固
可一天下。以立法而施及唐宋,盖隋亡而法不亡也。”
总结来说就是,隋朝灭亡,制度长存。
从两代帝王的功绩来看,隋文帝兴盛,隋炀帝衰亡,
如果单论其功业,两代帝王不相上下,隋炀帝甚至略胜于
隋文帝。但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的格局和意愿完全不同
,隋文帝想的是如何安天下,虽然中间也有失误,但总体
来说是保障了百姓的生存权和生命权。而杨广则不同,他
的意愿是建立个人的不世之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顾百
姓的生死,导致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全都揭竿而起,最终大
隋王朝走向灭亡。
因此,才有了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希望本书能够让大家更全面和客观地了解隋朝。隋文
帝杨坚开创了“开皇之治”,但其天性猜忌多疑,无甚学
术,对大臣无宽容气量,又在接班人问题上犯下大错;杨
广是暴君但不是昏君,暴君不一定没有功业,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等都是他的功业,但如果不顾百姓生死,结果
也只能是“以暴制暴”。隋朝的历史,正如《隋书·高祖
纪》中所说:“稽其乱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
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
是的,积重难返,非一朝一夕。
也许正如先贤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才是冶国理政的根本之道。
冬雪心境
2019年5月
目录
第一章 大业开年
第二章 整修文治
第三章 帝王风雅
第四章 风向转变
第五章 炫耀四方
第六章 三征高句丽
第七章 天下大乱
第八章 走向大唐
后记
精彩页
大手笔开场
当杨坚在仁寿宫闭上双眼离开这个世界时,隋朝就进入了杨广时代。仁寿四年(604年)十月,杨广将父亲安葬在太陵,立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后世习惯称为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两百多年的纷争局面,建立大隋帝国,实现天下一统,国家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虽然在他晚年也出现了怠政局面,但杨坚还是希望他的继任者能带领这个国家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而继承人从杨勇变成了杨广,谁也不知道未来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只知道这个新即位的皇帝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希望他能将自己的能力真正施展于治国领域。
传统史书评价杨广能够继承皇位,是自己苦心经营的结果,而这种经营并非正当手段,而是费尽心机打击排挤兄长杨勇,利用父亲的猜忌心理除掉四弟蜀王杨秀。但前边我们也说了,很多事情记载模棱两可,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杨广是杨坚五个儿子中最有能力的,而且即位之初气度恢宏、志向远大,这从他即位之初就开始营建东都洛阳便可以看出来。
杨广是个十分精明的人,他势必会听到人们对他当上皇帝的一些评价,虽然很多内容都是负面的,但他并不在乎,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他期望即位之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功立业,甚至建立“奄吞周汉”的伟业,成为“子孙万代莫能属”的千古一帝。
坦白地讲,无论杨广先前做过什么,既然已经成为皇帝,衡量他就只能用“政绩”,就像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杀兄逼父登上帝位,也并没有影响他历史上一代明君的形象,可见杨广能够将国家治理成什么样子,是他登上皇位后迫切要思考的问题。
杨广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在即位转年的正月初一,就宣布改元大业,寓意要干一番大事业,要成就千秋万代的瞩目伟业,并宣布大赦天下。当时也有谶语认为是“于字离合为大苦末也”,并不吉利,但杨广并不在意,下诏立萧妃为皇后,长子杨昭为皇太子,隋朝就这样进入了第二代君主执政时期。
杨广成为皇帝顿时一扫多年的压抑之气,皇帝老爸和众兄弟都已经不再成为他的掣肘,他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但是纵观杨广在位的第一年里所干的事儿,我们必须得承认,他的起点并不好。
在即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广连续大兴土木,掘长堑、置关防、营建东都、大修离宫、开凿大运河、巡游江都等,役使数百万人口,可谓是轰轰烈烈,大手笔开始自己的登场表演,但是成效却自古至今评价不一。
营建东都洛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在隋朝之前已经有众多王朝在此建都。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实行两京制,例如西周定都长安,周公姬旦营建东都洛邑,后来洛邑成为东周的都城。东汉时期也是实行长安、洛阳两京制,隋朝和后来的唐朝也同样如此。除了首都长安有中央政府之外,东都洛阳也有一套行政官僚班底,皇帝时而在长安,时而在洛阳处理政务。到了明朝则实行南京和北京两京制,清朝则实行北京和盛京两京制。
历代王朝实行两京制的目的在于强化国家的统治,在古代被认为是一项卓有成效的重要举措。
平定杨谅叛乱后,籍没流移的晋阳逆党有二十万家,杨广下令将其中大部分迁徙到洛阳附近,以便集中控制。洛阳周围群山环抱,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个建都的好地方。仁寿四年(604年)十一月,杨广到达洛阳,随即颁布了营建东都洛阳的诏令,在诏书中他详细述说了营建洛阳新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杨广看来,洛阳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可以让他大展宏图,让他能够治理好国家。最关键的是,经历了杨谅造反事件后,杨广更加认识到了洛阳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至于在遥远的长安对中原地区鞭长莫及。
从诏令的内容可以看出,杨广即位之初决定营建洛阳,乃是出于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洛阳战略地位的充分认识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杨广尤其提出了“民为国本,本固邦宁”来说明营建洛阳是为国为民。为此,他更是提出了“变则通,通则久”和“有德则可久,有功则可大”的名言,说明自己即位的改革乃是时代之需,是合乎道义顺天应人的。
P3-5
导语
大隋帝国是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统一大帝国,它终结了西晋以来中国历史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更是大唐王朝盛世到来的前夜。开皇之治天下兴盛,大业之年天下动乱,大隋王朝两代皇帝经历冰火两重天。
本书讲述大隋王朝的磅礴盛世与动荡崩坏,带您领略那纷乱的时代,真实的隋朝。
内容推荐
本书是《隋朝那些事儿》系列的最后一卷,从杨广即位一直到隋朝灭亡为止。杨广即位后大手笔登场亮相,营建洛阳新城彰显帝王威严,开凿大运河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苛政太急加上三征高句丽导致天下大乱,大隋王朝最终走向灭亡。让我们一起来看动乱之后的天下大治,体味帝国瞬间崩塌的惊心动魄。冬雪历史,精彩纷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隋朝那些事儿(3大业动乱卷)/历史新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冬雪心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72153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78
CIP核字 2019125301
中图分类号 K241.09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