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新闻学家、著名报人、社会活动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后一位政论家。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何南所著的《金庸传》为我们全方位解读这位著名作家,为我们纪念金庸先生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周年。
图书 | 金庸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新闻学家、著名报人、社会活动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后一位政论家。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何南所著的《金庸传》为我们全方位解读这位著名作家,为我们纪念金庸先生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周年。 内容推荐 何南所著的《金庸传》是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先生的传记,讲述了金庸先生从离乱童年努力奋斗,闯荡香江,撰写武侠小说,创办《明报》,终于成长为一代大家的人生历程。作者文笔优美,情节曲折动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类传记读物。 目录 第一章 人杰地灵袁花镇群星闪耀一查家 袁花·查家 “奇创之才”:查慎行 其心如丹:查文清 迟到的平反:查枢卿 查氏·疗伤与成长 大侠金庸 金庸,是一种现象 第二章 江湖浪迹有云志足迹深浅为书香 镛者,大钟也 小儿郎,上学堂 书香浸透的时光 南湖·碧湖 母丧,尖利的疼痛 惹祸的“阿丽丝” 千里求学路 从重庆到杭州 第三章 妙思生花赖鹰眼入木三分有椽笔 累并快乐着 香港,我来了 梦醒时分 姚馥兰与林欢 手谈,与梁羽生 别了,《大公报》 “长城”,聚散太匆匆 《明报》:画眉深浅人时无? 夹缝中 《明报》之明 第四章 数段才子佳人梦一怀东海浮槎心 前尘梦影 夏梦,仲夏迷梦 爱情的颜色 其乐如饴 最深的伤 佛与棋 第五章 才情似海非偶然剑气如虹铸乾坤 书剑恩仇露锋芒 三剑客 争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狐影满雪山 “师生恋”的古代版本 “外传”,果在孙山外? 谈笑间,倚天屠龙 天龙几部,魅力连城? 恼人侠客,石破天惊 非常时期,笑熬浆糊 鼎定乾坤封笔时 痛下杀手为哪般 第六章 雪泥有痕非吾意润物无声正当时 百变“金庸” l元的特惠广告 “金”字招牌 作家富豪 口水横飞的2009 教科书,谁的后花园 云、松、书,舍了 “金学”新释义 第七章 商海浮沉侠客行《明报》长明耀香江 撰写社评 辱骂和恐吓,都是战斗 那个叫“明报”的家族 《明报》被卖,祸耶福耶? 《明报》:品海之后见晓卿 第八章 头上光环已无数阅尽荣辱是达人 牛津,牛气之津 有所思,乃在北国春 对谈也“疯狂” 浙大,梦想终成真 有颗星,叫金庸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金庸江湖深似海 “朔迷”与“金迷”之争 放下无求心自在 挑战,从斜刺里杀来 剑桥:放下剑,拿起书 第九章 高山流水有雅客沧海月明是学人 诤友:董千里 慧星·彗星:古龙 腻友:倪匡 散文大家:董桥 老小孩:黄霑 真潇洒者:蔡澜 “明月”耀明:潘耀明 读武侠的学者:严家炎 横跨“红学”“金学”:冯其庸 第十章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香港,永远的家园 大陆,梦里的故乡 台湾,美丽的期待 第十一章 情到深处最动人儿慧女娇有天伦 “忘年爱情”经营术 美食“八袋弟子”:查传倜 丹青缘于心灵:查传讷 晚年,不晚点 尾声 试读章节 美食“八袋弟子":查传倜 金庸的次子查传倜长得酷似金庸,正像其名一样,潇洒倜傥,他未继承父亲的武侠事业,而是另辟蹊径,成了一位美食家。 由于查传倜衣着随便,毫无派头,以致社会上不少人怀疑他是金庸次子的身份,但潇洒的他对这类嘲讽味道十足的话不屑一顾。查传倜说:“对我来说,金庸是一个成功的武侠小说家,而查良镛是我的父亲。” 虽然如此,并不影响查传倜对父亲的孝敬。据潘耀明讲,金庸最喜爱吃川菜的东坡肘子这道菜,查传倜尝遍了香港的东坡肉,一旦找到好菜馆,便带着父亲去品尝,孝心委实令人感动。查传倜原来在英国上学时选读会计,他认为“会计属于系统性科目,只要将数字填人固定的框框便会算出答案,最适合懒人读”,回港后曾做了近10年的会计工作,最后还是因为会计终悖其志而离开,后来曾在潘耀明手下工作过一段时间,负责金庸书籍的出版工作,工作期间他认真负责,但最终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告别了出版界。 他爱吃爱喝,生活随意而简单,在香港生活几十年,一直在餐饮界的圈子里打转,吃遍香港大大小小的美食,不但爱吃也爱提建议,最喜欢和主厨交流,因此赢得了美食家的称谓。查传倜写过美食专栏,开过私房菜酒楼,还被香港旅游发展局连续几年聘为“香港美食大赏”评委,介绍起香港的美食来,还真是没有他不知道的呢。最近几年,查传倜把他的生活重点转移到深圳来,对内地的美食也多有涉猎。 因为查传倜对川菜、粤菜、印度菜、法国菜均很有研究,查传倜曾师承父亲老友——以美食为本的著名美食家、作家蔡澜,在给高级酒楼当美食指导的同时,查传倜还给餐馆杂志写专栏,也算是部分“子承父业”吧。 查传倜坦承,自己小时候不是读书的料,读书成绩平平。对于父亲的书房,他从无进去的兴致,加上金庸对子女要求甚严,写作时绝不允许打扰,他便乐得远离这个藏书甚富的地方,除了因为成绩不好被在书房罚站时他才不得已进去。但进去之后,他对书的恐惧更为强烈:“老爸的书房冷气很凉,加上他吸烟以致烟雾迷漫,好似一个藏经阁,我最怕让我一个人在里面读书。”查传倜回忆,“小时候,我与兄长查传侠同在圣保禄学校读书,兄长成绩优秀,深得师长欢心,我就非常顽皮,要被教务处罚站,有时还有家长来校。” 2001年前后,查传倜在香港北角与朋友合开了一家菜馆,名日“食家菜”,他负责管理和试菜。他是美食家,虽然不懂亲自烹调,但颇精于为菜品命名,如“八戒相思又一年”、“如花邂逅负心人”等,绝对够吸引人。他觉得这是娱人又娱己的事情,是他的最爱。 “食家菜”渐上轨道之后,他发现了更富有刺激作用的新元素,于是功成身退,让朋友独力经营。他认为,饮食业是顾客的口碑支撑起来的,要苦心经营,要将顾客看得很高。这或许也是受父亲的遗传吧,因为金庸经营《明报》的宗旨中也有这样的元素。 生于1962年的查传倜自号“八袋弟子”,所谓“八袋”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这不仅是他作为美食家的宣传语,也是他写美食专栏的署名。 丹青缘于心灵:查传讷 查传讷出生于1963年,是金庸与第二任妻子朱玫所生的最小的女儿,也是金庸最疼爱的女儿,她和相夫教子、安享婚姻之乐的姐姐查传诗W不同,她极富才华、非常活跃,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查传讷12岁时便拜水墨画家丁衍庸为师,她的聪慧曾得丁衍庸称赞。可惜人师门两年后,丁衍庸辞世,从此查传讷开始了自学绘画的生涯。2007年以前,查传讷主攻中国画,以后又浸浑于油画之中。 P295-P29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金庸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4882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2015011434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