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陪着孩子长大
内容
编辑推荐

宋钊编著的《陪着孩子长大》正是根据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通过“四周培养好习惯”、“做孩子的好朋友”、“从小养成好性情”“面对成长不害怕”四个篇章,针对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通过案例来探讨在每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内容推荐

宋钊编著的《陪着孩子长大》内容简介:身为父母,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陪着他一步步长大,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快乐。然而,又有多少父母真正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想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家长就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要在生活中加强与孩子的对话,留心孩子的点滴之举,用自身行为引导孩子,用心琢磨孩子,才能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做到与孩子同步成长。

《陪着孩子长大》是一本家庭教育。

目录

好妈妈准则一:四周培养好习惯

 1.挑食的孩子长不高——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003

 2.“一个人睡觉有什么了不起”——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好习惯/006

 3.“我爱洗澡”——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009

 4.做个能静下心的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耐心习惯/012

 5.“出口成章”还是“出口成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015

 6.不会赖床的小孩——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017

 7.“看着闹钟做功课”——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习惯/021

 8.上课时候不溜号——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的好习惯/024

 9.“我是运动小健将”——培养孩子热爱体育的好习惯/028

 10.“我要当第一”——培养孩子积极上进的好习惯/031

 11.“做个诚实的好孩子”——培养孩子实话实说的好习惯/034

 12.“我是万能修理上”——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习惯/037

 13.“眼泪不是我的武器”——培养孩子坚强的好习惯/039

好妈妈准则二:做孩子的好朋友

 1.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心灵素养培养从小抓起/045

 2.做个“百科全书”妈妈——做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048

 3.我是孩子的“小棉袄”——学会和孩子谈天说地/051

 4.“焦虑”不是大人的“专利”——小心孩子的焦虑症/055

 5.当个时尚“小辣妈”——和孩子一起成长/058

 6.何为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叛逆没有错,关爱方法要得当/062

 7.“宝宝,停下来”——和孩子一起学会“放轻松”/065

 8.不做“善妒的小天使”——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067

 9.跟自卑说“拜拜”——在生活中寻找自信心/072

 10.好朋友,不骄傲——小心孩子的自负情结/076

 11.“一场没有输赢的比赛”——和孩子一起坦然面对成与败/080

 12.“小小少年,很多烦恼”——和孩子一起战胜“不快乐”/083

好妈妈准则三:从小养成好性情

 1.自古不打不相识——做个不会记仇的好孩子/091

 2.好朋友,一起玩——做个善于分享的好孩子/093

 3.做个交际小能手——做个性格开朗的好孩子/096

 4.绰号不可怕——做个气量豁达的好孩子/099

 5.“我不害怕”——做个勇敢的好孩子/103

 6.今天,开始为自己学习——做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106

 7.有竞争对手才会有进步——做个心胸开阔的好孩子/109

好妈妈准则四:面对成长不害怕

 1.开始迈入青春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117

 2.信任,所以放手——尊重孩子的独立性/119

 3.一开口就夸奖——学会认同孩子/122

 4.拿什么来“拯救”你——可怕的“网络游戏”/124

 5.一本带锁的日记——人人都有隐私权/127

 6.“明星效应”——我们都是健康“追星族”/130

 7.独一无二的宝贝——追求个体存在感/134

 8.不叛逆,枉青春——孩子叛逆不可怕/137

 9.宝贝的“江湖梦”——做个讲义气的大侠/141

 10.我的女儿是“美妞”——正确引导孩子的审美观/144

 11.“兴趣恐惧症”——正确面对孩子的各项兴趣爱好/146

参考书目/151

试读章节

1.挑食的孩子长不高——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

动画片《蜡笔小新》中的野原新之助是一个上向日葵班的5岁小男孩,每当他的妈妈美伢叫小新吃青椒的时候,小新总是千方百计地偷偷把不喜欢吃的青椒倒掉。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也存在着挑食的毛病。毛毛就是一个特别爱挑食的孩子,他不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鸡蛋,更不爱吃青菜,只喜欢吃快餐和喝可乐。毛毛小小的年纪已经因为挑食变成了一个小胖子。妈妈担心毛毛挑食会营养不良,但是任凭妈妈怎么训斥毛毛,毛毛也不听,坚决不吃青菜,这让妈妈非常苦恼。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挑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挑食,这属于正常现象,只要病好后孩子会恢复正常饮食的。

其次,食物的口感、气味等可能让孩子无法忍受,比如茴香、芹菜、胡萝卜等。

还有就是心理方面的作用。有些孩子挑食源于某些事件中对某种食物没有好印象。比如,在某次吃饭时,发现青菜上有虫,所以拒绝再吃青菜;也可能因想到鸡蛋是母鸡的宝宝,而不愿伤害“鸡宝宝”,所以不爱吃蛋类食品等。

另外,也可能是家长的原因。比如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这就会对孩子的挑食一味迁就,时间长了也会使孩子形成偏食的习惯;也可能大人数落孩子的偏食挑食行为,这样会使孩子更加厌恶那些原本他就不喜欢的食物;还可能是大人经常用零食“收买”孩子。要知道,孩子不傻,父母若经常用零食或快餐来引诱孩子进食,那么他们就更不愿按时吃饭了。

此外,家长对孩子的身体过于关注,经常强迫孩子吃某些大人们自己认为有营养的食品,这也会引起孩子对某些食物的反感。更有甚者,父母有时会用“武力”喂食孩子吃一些不爱吃的东西,这样,势必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抗拒感。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体质健康地长大,但是每当把孩子拉到饭桌前,孩子的表现总是让大人们头痛。孩子不喜欢吃这个,不想吃那个;喜欢吃的肉总是吃也吃不够,不喜欢吃的青菜,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哄,就是不会吃一口。在许多家庭,孩子不爱吃饭、挑食的问题成为了父母最头痛的问题。

父母该怎么办?

平时家长应以身作则,不挑食。家长吃饭时,千万不能在孩子的面前表现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或者在孩子面前讲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孩子模仿性很强,潜移默化中就会形成偏食。

从小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的饮食应定时、定量,最好不让他们吃零食,同时应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以促进孩子正常的食欲。

严格控制孩子吃零食。两餐之间的间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时,使胃肠道有一定的排空时间,这样就容易产生饥饿感。古语说:“饥不择食。”在饥饿时,人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时间长了,便会慢慢适应了。

合理安排孩子的食谱,饭菜的品种要多样化。避免单调。烹调食物应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和消化特点,重视色、香、味、形,以刺激孩子的食欲。

给孩子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多给孩子安排户外活动,如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等。等到了吃饭时间,即使桌子上摆了孩子不太喜欢吃的各种食物,由于孩子经过活动,肚子已经很饿了,吃起来也会觉得很香。只要他吃了以后没有恶心、呕吐或过敏等表现,说明这种食物对他是合适的。如果食后确有身体不适的表现,则要向医生请教,那就不属于挑食、偏食了。相关链接

挑食、偏食对孩子生长发育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危害极大。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有完全的营养成分,每一种食物仅含有各自不同的营养成分。如果只吃一种食物而不吃另一种食物,势必就会缺乏另一种食物所提供的营养成分。如果各种食物都吃,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就可以互相补充,保持合适的比例,达到平衡合理的膳食标准,更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

各种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膳食纤维,这些对组成人体组织结构,发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无论哪一种营养成分都不能长期缺乏,即使人体需求量很少,如铁每日只需摄入约10毫克,但缺少就易引起贫血。据研究报道,缺铁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分析综合推理能力降低,因而智商也偏低。总之,偏食、挑食的孩子,营养成分的摄入肯定不全面,致使孩子发育不良,故必须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习惯。

家长可通过做游戏来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如“熊猫宝宝”的游戏,可帮助孩子纠正挑食、偏食的坏毛病:先跟孩子介绍熊猫是珍稀动物,数量非常少,为什么呢?因为熊猫只爱吃竹子,其他东西一概不喜欢,结果“营养源”太少,很多熊猫活不下去了。当然,熊猫濒临灭绝还有“繁殖能力不强”、“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等重要原因,父母可选择适当时机另行进行解释。

让孩子扮演一个敢于克服自己坏习惯的“熊猫宝宝”。一开始,这位“熊猫宝宝”也和其他熊猫一样,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后来,这位坚强的“熊猫宝宝”不愿坐着饿死,立志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变得什么都吃了。而妈妈则可扮演一个“娇气宝宝”,最后,在“熊猫宝宝”的不断教育和影响下,“娇气宝宝”也逐渐改掉了挑食、偏食的坏毛病。

另外,游戏中的“熊猫宝宝”,可换成恐龙或其他动物。P3-5

序言

孩子从降临人世以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所以,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开启孩子人生之路的第一把钥匙。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在成长的初始是幼稚、单纯的,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他们对外界的事物毫无辨别能力,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也首先源自于家庭和父母的教育。可以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罗盘,他们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身为父母,最大的乐趣恐怕莫过于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看着孩子快乐地成长,陪孩子一步步长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与孩子分享点点滴滴的快乐。天下父母谁不想教子有方?谁不想把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然而,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又有多少父母真正做到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的英才?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只能做到跟上孩子生理上的成长,而没有足艮上孩子心理成长的脚步。

其实,在孩子来到人世以前,作为父母就应该接受基本的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方法。而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及理念。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沿用老一辈传下来的教育方法,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及物质环境而忽略了孩子心灵上的培育,很少自觉地关注孩子心灵层面上的所想和所求。长此以往,孩子和家长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就造成了父母说什么孩子也不听,孩子有什么想法也不和家长说,父母和孩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局面。

父母如果不知道孩子所想的、所要的,又怎么能够谈得上陪孩子一同成长呢?父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又怎么能及时给孩子以帮助,让孩子信任父母,把知心话告诉父母呢?

所以,想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家长就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要在生活中加强与孩子的对话,留心孩子的点滴之举。只有在专家的建议下,家长用自身行为引导孩子,用心琢磨孩子,才能真正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英才,做到与孩子同步成长。

本书正是根据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通过“四周培养好习惯”、“做孩子的好朋友”、“从小养成好性情”“面对成长不害怕”四个篇章,针对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通过案例来探讨在每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真心地希望广大家长能够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获得为人父母的知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陪着孩子长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29458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