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扶贫理论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期望从三个视角展示中国扶贫历程、经验和成就。战略上,把中国扶贫过程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做一总体交待;技术上,对中国扶贫的具体细节做一分项交待;理论上,把中国扶贫问题从一个局部视角引向全局,从一个传统思维引向现代。期望告诉世人,贫困的本意是什幺,它是如何发展,扶贫的本质应是什么,如何推动更加有效? 目录 序 战略趋势篇 第1章 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挑战与政策展望 一、扶贫开发的历程 二、扶贫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 三、扶贫开发的挑战 四、扶贫开发的政策展望 第2章 精准扶贫之实证基础 一、中国扶贫的伟大成就及扶贫政策的重要转变 二、精准扶贫的实证基础 三、总结与启示 第3章 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一、引言 二、数据与描述 三、贫困状态与住户特征 四、计量分析 五、总结 技术分析篇 第4章 农村减贫:应该更关注教育还是健康 一、引言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三、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四、内生性讨论与稳健性检验 五、健康与教育的减贫效应会随时间和区域差异改变吗 六、结论与评述 第5章 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户收入增长 一、引言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处理说明 四、人力资本的回报率:总量、结构及趋势 五、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总量、结构及趋势 六、结论与评述 第6章 贫困的度量、分解和决定因素分析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一个满足核心公理的度量方法 四、基于中国数据的度量和比较分析 五、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多维贫困动态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多维贫困动态性度量方法 四、多维贫困的测度及动态变化 五、多维贫困动态性影响因素分析 六、结论和建议 第8章 农民创业与多维减贫 一、引言 二、数据和模型 三、实证分析 四、更多的讨论:时空异质性与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评述 理论深化篇 第9章 从平等的贫困到不均的繁荣 一、引言 二、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 三、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水平和收入不均等概况 四、贫困-经济增长-不均等三角 五、总结和结论 第1O章 不平等之再检验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福利模型的建立 四、农民工福利的构成 五、方法 六、实证分析 七、结论与建议 文献综述篇 第11章 贫困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贫困的识别 三、慢性贫困与贫困的脆弱性:动态的视角 四、致贫因素 五、反贫政策 六、反贫政策效果 七、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 导语 本书收录贫困领域学者研究论文11篇,从三个视角涵盖了中国扶贫理事业的发展历程。一是战略趋势篇,意在把中国扶贫过程从理论到实践的演变作一总体交待。二是技术分析篇,意在对中国扶贫的具体技术细节作一分项交待。三是理论深化篇,意在把中国扶贫问题从一个局部视角引向全局,从一个传统思维引向现代,期望告诉世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扶贫理论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万广华//史清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2568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5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2 |
CIP核字 | 2019136915 |
中图分类号 | F12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