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 |
内容 | 作者简介 徐远,原名徐建国,任教于北京大学。研究兴趣涉及微观金融、宏观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美国杜克大学经济系,师从宋国青教授和艾伯特·皮特·凯尔(Albert Pete Kyle)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担任FT中文网、澎湃新闻网、第一财经网、《新京报》等媒体的自由撰稿人。曾任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金融学助教授。主要著作《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效率问题研究》。 目录 自序繁荣没有秘密/lI 第一篇 绪论:中国城市化两部曲 第一章 从乡村到工厂,再到城市——中国城市化的两部曲 第二篇 中国经济寻找新动能 第二章 三个反超:数据中的经济动能转换 第三章 此消彼长:服务业经济悄然到来 第四章 房价分化的故事:房子不仅仅是房子 第三篇 浓缩的历史 第五章 极简改革开放史 第六章 光荣与梦想归于工业化 第七章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经济结构的根源性特征 第四篇 理解城市:历史与现代的视角 第八章 城市:文明的坐标 第九章 城市:现代经济的载体 第十章 城市的骨骼、器官、细胞 第十一章 城市的本质:有机生命体 第五篇 城市的未来 第十二章 向城市聚集:永远的进行时 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 第六篇 结语 第十四章 新《土地承包法》折射的城乡中国的未来 第十五章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观察视角 附录1 增长与发展:理论概要 附录2 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 后记 我为什么要研究城市 致谢 导语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是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徐远新作,系统探讨城市化,探究未来经济发展新动力。中国做对了什么?经济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未来该怎么做?繁荣有何秘密?本书总结和梳理过去40年的逻辑和拐点,预测未来经济路径。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光荣与梦想归于工业化。快速的工业化,为我国带来了近4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的制造业基地。 下一步该怎么走?答案是从工业化到城市化。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历史路径的概括,也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 作为历史的观察记录者,作为研究经济变迁和城市发展的学者,作者认为,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已经过去,中国要完成经济转型,就要让城市化接力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作者尽可能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梳理这40年的逻辑和拐点。作者指出,城市化接力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容器,未来的发展动能来自进一步的城市化,以及城市格局的进一步改善。 未来的精彩故事,都将围绕“城市化”这个主题发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71033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8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6 |
CIP核字 | 2019198668 |
中图分类号 | F124.1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