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孟超(上下)(精)
内容
书评(媒体评论)
吴孟超院士是一位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也是我
所崇敬和熟悉的大医。尤其在我担任上海市科协主
席期间,历年来曾有幸与老人家一起参与上海科技
精英评选与其他各类学术活动,深深感受到他的人
格魅力。
本书作者方鸿辉先生原服务于上海教育出版社
,是一位资深编审(二级教授),连续三届担任上
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所策划并责编的弘扬主
旋律的图书曾有40多项荣获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
程奖”、中国图书奖、上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在
内的国家及省部级大奖。他所创作的作品和理论文
章也曾被《新华文摘》《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
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科学报》《编辑学刊
》《群言》《中科院?学部通讯》等大量刊载。尤其
值得关注的是他有20多年编撰和采写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创作经历,也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
等留下科学文化脚印的大工程的策划者与责任编辑
。他与吴孟超院士相识已有27年,曾发表过大量采
写吴老的深度报道。为了写这部《吴孟超》,他曾
先后采访了50多位吴老的学生、同事、患者与家属
,跟随吴老门诊、查房、手术……还曾受到吴老特
别信任而将自己的全部日记(每年一大本)供他阅
读,并有缘陪同吴老去福建老家、求学的四川李庄
等地,作了实地采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未曾被人
披露过的吴老的轶闻和感人的故事。本书以时间为
纵轴,多角度多方位再现吴老在党的培养下不断成
长,从一名普通的人民军医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
超的大医之心路历程,也成为了共和国医学史上的
道德的楷模,人民的好医生。
有鉴于此,大力播扬吴孟超的悬壶济世的大医
风采,无疑是科学文化积累很有价值的工作。但由
于书稿篇幅大,制作成本高,这样一部80多万字的
长篇文学作品会给销售带来较大的阻力。希望获得
资助,让好的选题获得好的社会效益。
沈文庆 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中科院
院士
目录
第一章 割胶少年(1922—1940)
第一节 农家的苦孩子
第二节 南洋的割胶少年
第三节 脚踏实地的光华学子
第四节 赤子爱国拳拳心
第五节 回国求学 报效祖国
第六节 刻骨铭心的西贡受辱
第七节 回到祖国怀抱
第八节 难忘故乡情
第二章 求学同济(1940—1949)
第一节 求学同济附中
第二节 李庄的同济精神
第三节 弃工从医的抉择
第四节 难忘李庄岁月
第五节 留在祖国
第六节 师从裘法祖
第七节 迎接上海解放
第八节 1米62的尴尬
第三章 勇敢的拓荒者(1949—1958)
第一节 遇到识才的知音
第二节 三喜临门
第三节 再拜师裘法祖
第四节 结缘肝胆
第五节 第一部译著
第六节 三人小组
第四章 勇闯禁区(1958—1966)
第一节 美丽的珊瑚
第二节 创立“五叶四段”新理论
第三节 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
第四节 发明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
第五节 发现手术后生化代谢规律
第六节 突破“中肝叶”手术禁区
第七节 出席第八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
第八节 拍摄《向肝脏外科进军》纪录片
第五章 逆境中的追求(1966—1977)
第一节 沉重的压力
第二节 从肝胆专家到赤脚医生
第三节 培训外国专家
第四节 人格与胸襟
第五节 创立肝胆外科
第六节 一刀切下“世界之最”
第七节 肝胆学科的战略思考
第六章 科学的春天(1978—1988)
第一节 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第二节\t 出席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
第三节 培养学有专长的高端人才
第四节 提出肝癌外科治疗新策略
第五节 开拓小儿肝脏外科
第六节 担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第七节 “吴氏刀法”没有专利
第七章 当上中科院学部委员(1989—1995)
第一节 吴仲华与三元流动理论
第二节 当上中科院学部委员
第三节 “吴氏人才反应堆”
第四节 创立肝胆外科医院
第八章 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1996—2005)
第一节 模范医学专家
第二节 “把心捧给病人”的仁医
第三节 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
第四节 首创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哑铃模式”
第五节 “肝癌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基础研究”
第六节 建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
第七节 国际肝胆外科领跑者
第九章 勇于创新 (2006—2012)
第一节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第二节 创建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第三节 光荣传统与宝贵价值
第四节 脚踏实地建创新平台
第五节 高尚医德与崇高情怀
第六节 苍穹上的“吴孟超星”
第七节 永不停止的脚步
第十章 感动中国(2013—2017)
第一节 感动中国
第二节 《我是医生》
第三节 对癌症的认知
第四节 不断修正克癌战略
第五节 肿瘤免疫治疗
第六节 “白泽技术”曙光初现
第十一章 创新与胆识(2018—)
第一节 海滩上的孩子
第二节 医学新理念
第三节 第五次腾飞的畅想
第四节 “出格”的疑惑
吴孟超年谱
吴孟超已出版的主要学术专著
吴孟超发表的中文论文
吴孟超发表的外文论文
吴孟超获得的荣誉一栏
后记
导语
吴孟超院士是新时代的楷模,是精湛大医,其事迹鼓舞了很多很多人,也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本书非常值得您阅读和珍藏。
序言
纪实文学作品《吴孟超》,也是国内第一本以半电
子读本(用手机对二维码扫描可方便地呈现吴老生动的
视频)形式展示科学家思想风貌的纪实文学作品。整部
书稿约80万文字,选配了20多段有关吴孟超院士科研、
教学、临床、管理和日常生活的视频资料,以及近千幅
彩色图片(不少是首次公开),能立体逼真地感受吴老
的风采和大医的温暖。
《吴孟超》一书所撰写的老人家的感人故事和坎坷
的成长经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
理想读本,尤其对广大寻找成才之路的年轻人来说,无
疑就是一个前行的路标。对人才学研究“大医吴孟超现
象”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史料。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可
读性很强的纪实作品所展现的吴孟超院士的大医精诚之
高风亮节,对眼下遗憾的医患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也有
极大的现实意义。
书稿已经分批送各位肝胆学科专家以及传主吴孟超
院士亲自审定,专家及老人家本身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作者方鸿辉长期深入生活,跟随吴老门诊、手术、
查房、学术会议……采访了50多位吴老身边的学生、同
事、朋友、患者和家属,甚至跟随吴老去他诞生地的福
建老家,去抗战时他曾求学的李庄……作者还有幸地阅
读了吴老所提供的尚存的所有日记本,以“真实为本”
地还原历史的创作精神,以对历史负责任的创作态度,
生动的故事讲述,朴实隽永的文笔,充满哲理的话语和
严谨的叙事风格,静下心来对《吴孟超》书稿历时多年
进行创作与打磨,摈弃任何空话假话和套话,才产生了
眼下这样一部可给后人留下启示的纪实作品,这确确实
实是一项有价值的文化积累工程,值得文化出版基金给
予重点扶持与资助。
内容推荐
吴孟超院士是中外著名的精诚大医,被誉为“肝胆学科之父”。
《吴孟超》是国内第一部采用半电子读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方便获得吴孟超院士相关影视资料)形式呈现的关于自然科学家的纪实作品。全书约80万字,所选入的20个有关吴孟超院士科研、工作、生活的视频资料都有版权或经授权的,能让读者形象逼真地感受吴孟超院士的风采和大医的温暖。本书以时间为纵轴,多角度全方位再现吴孟超院士在党的培养下不断成长:从一名普通的人民军医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大医之心路历程。吴孟超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史上的道德楷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孟超(上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鸿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490092
开本 16开
页数 106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92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882
CIP核字 2019047975
中图分类号 K826.2=76
丛书名
印张 66.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14:09